问世仅仅半年,当初大受欢迎的欧元(EURO)在德国却成了众矢之的。富有想象力的人们创造了一个词典里没有的、近期不在德国生活的人也无法明白的新词:TEURO。这个在EURO前面加个T的新词与德语中“贵”谐音,意思是昂贵的欧元。绝大部分德国人认为,自从欧元现钞问世以后,德国的物价有较大上涨。就连对欧元一向爱护有加的德国财政部长艾歇尔也公开表示,欧元正在成为阻碍德国经济复苏的一个重要原因。
欧元与德国马克的正式折换率是1:1.95583,正常的话,欧元流通以后,以欧元计算的新价格应该大致是原来的一半。然而,实际情况并非如此。人们发现,许多商店的商品价格并非按照这个比例换算,而是有了较大的上涨,尤其在蔬菜、水果等低值、季节性商品上,人们的感觉只是货币单位从马克换成了欧元,数字却没变。相对而言,大型连锁商店情况较好,但在有些服务行业,如理发店、面包房、餐厅、出租车等,几乎普遍存在着搭车涨价的情形。乘欧元之机涨价,情形较为普遍的是餐饮业。大部分的餐厅、酒吧的食品价格都有不同幅度的上涨。欧元现钞问世之前,两个人在柏林的普通餐馆吃一顿普通的饭,前餐、主食再加上一杯饮料,正常价格在70马克左右,但如今,同样的一顿饭要合90马克左右。
由于欧元的单位币值高于所有欧元区国家原有货币的单位币值,因此引入欧元现钞后,欧元区所有国家的物价单从数字上看要比原来小了许多。人们早就估计到会有许多商家趁新旧货币更替之机,利用人们对新货币不熟悉的机会涨价。为了防止这种情况的发生,有些欧元区国家规定了严格的措施,禁止搭车涨价。德国政府没有采取强制行动,而是由商会组织商业企业发布了一个自律宣言,承诺不借机涨价。然而,除了那些对企业声誉考虑较多的大型商业机构外,许多小型的商店还是采取了种种手段,抬高物价,借机大捞一把。
与人们普遍感受到的物价大幅上涨大不相同的是德国统计局的统计数字。根据该局统计,德国今年第一季度的通货膨胀率只有1.9%,为3年多来的最低水平。官方的统计数字与人们的感觉为何产生那么大的差异?到底是人们的感觉错了还是统计局的数字出现了差错?科隆经济研究所的一份研究揭开了谜底。根据该报告,联邦统计局的数字没错,消费者的感觉也没错,统计数字与人们感觉的差异主要在于物价统计的样本上。德国统计的物价指数是以人们生活中所需的750种商品及服务的价格为基础,在这些样本中,有70%的项目,如房租、水电、耐用消费品等的价格在引入欧元后并没有多大变化,但在人们日常生活中时刻需要的28大类的商品及服务中,即使剔除了那些个别的、只换价格标签上的货币单位不换数字的极端情况外,价格上涨幅度仍高达4.8%,远高于总体的通货膨胀率。比如,德国的蔬菜价格上涨了14.3%,飞机票价格上涨了11.4%,烟草价格上涨了6.3%。尽管物价上涨幅度较大的项目在物价统计样本中占的比例不大,但这些商品及服务是人们日常生活中所必需的,也往往是人们必须直接付账的商品,相对于那些每月一次自动从银行账户上划走的项目,如房租、水电等,人们对直接付账的常用商品价格变化更为敏感。因此除了正式的通货膨胀率外,还存在着一种“感觉通货膨胀率”。这种“感觉通货膨胀率”要比统计数字所体现出来的整体通货膨胀率高出许多。
客观地讲,德国常用商品价格上涨的主要原因,除了有些商家借机搭车涨价外,还有税率提高、气候不佳等客观因素,把所有责任都推到欧元身上有些不公平。但普通消费者不可能去作深入的分析,绝大部分人只是凭感觉决定其消费方式。普通消费者也搞不清楚到底哪些商品价格涨了,哪些没涨,哪些商店是诚实的,哪些商店是害群之马,无奈的消费者只好采取消极对抗的办法,即减少支出,能不买的尽量不买。
私人消费是发达国家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德国近年来一直苦于消费不振、经济增速缓慢,本指望欧元现钞问世所造成的物价下降的视觉效应能够刺激消费,但事与愿违,各种因素综合造成的物价上涨现象反而遏制了消费。眼见着强劲的私人消费导致美国经济迅速复苏,德国政府心急火燎。政府要员纷纷出面要求商家信守当初的诺言,停止变相涨价行为。有些官员甚至号召消费者联合起来,抵制那些搭车涨价的商家。德国农业与消费者保护部部长库纳斯特甚至准备举行一次由政府部门、消费者保护组织、商会等部门参加的“欧元首脑会晤”,以解决人为因素造成的物价上涨问题,增强消费者的信心。
德国政府官员的所作所为虽然赢得了消费者的好感,但许多专家对这种做法却颇有微词。他们认为,德国是个市场经济国家,企业有自主确定价格的权力,政府无权进行干涉。政府官员的言论不仅难以达到让商家降价的目的,反而会更加加深消费者对物价上涨的感觉,导致人们进一步降低消费。陈秋良
动感短信、闪烁图片,让您的手机个性飞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