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伟力(广州)
据美国商务部4月26日公布的初步数据显示,美国2002年第一季度的实际GDP,即经过通货膨胀调整后的GDP达到了年均增长⒌8%的高水平,而今年头三个月的经过调整后的GDP增长率达到了5.6%。这使很多一流的经济学家颇为意外。因为,按照他们的逻辑,作为美国历史上最为温和的经济衰退其复苏也将是温和的,正所谓跌得越深反弹得越高,跌幅越轻反弹
得也就越低。其实不然。
宏观经济学教科书告诉我们,实际的经济增长率受到两个方面的因素的影响:长期因素和短期因素。长期因素决定经济的长期增长潜力和趋势,主要包括技术进步或广义的知识积累和制度因素;短期因素决定经济是繁荣抑或是萧条,即商业周期,主要包括私人消费、企业投资、政府支出和贸易差额。得益于二战后宏观经济学的发展,美国政府运用宏观需求管理政策的技巧越发成熟,成效也越来越显著。美国商业周期的扩张期大大延长,衰退期缩短,最近这一次的衰退时间不超过半年。也正是这样的原因,许多一流经济学家自上个世纪80年代以来,开始对决定经济长期增长因素的研究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并倾注了大量的精力,正如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卢卡斯所言,“当你思考经济增长时,你就不会有兴趣考虑其他经济问题了。”研究兴趣的转变也反映在宏观经济学内容的安排上,翻开任何一本流行的宏观经济学教科书,你就会发现原来在宏观经济学里只处于边缘地位的经济增长理论目前占据了三分之一的篇幅,并且安排在传统的以凯恩斯主义为基础的经济波动理论之前讲授。新的增长理论认为,影响经济长期增长的因素有三:知识积累、人力资本和合理的制度结构。
具体到美国,即使在2001年3月美国经济研究局宣布美国经济进入衰退时,反映经济长期增长潜力的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长率仍然保持在3%以上,而美国从上个世纪70年代到95年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长率只不过是1%左右。因此,只要减税和扩张货币政策发生作用,经济增长立刻恢复到趋势增长率之上就是顺理成章的了。另外,美国自上个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生产率的迅速增长主要是受到两股力量的驱动:一是以数据处理和数据通讯为代表的新技术对生产率的正面影响;二是政府对经济放松管制,鼓励竞争和降低企业进入门坎。尽管美元于近期因市场担心美国经济复苏乏力而出现了9%的跌幅,但这在很大程度上只能算是美元一直以来不正常的强势的一种补充性的回调而已,没有多少人会真正相信美国经济会就此再次进入衰退,那只不过是市场投机者为自己的炒作寻找依据罢了。与美国相比,中国刺激总需求的政策实行了四年,经济增长率仍在7%左右徘徊,中国经济的趋势增长率下滑已是不争的事实,要改变目前的困境,唯一的出路就是加快制度改革。
股票短信一问一答,助您运筹帷幄决胜千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