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过多干涉”原则在经济压力面前妥协
在过去的一个星期里,中东日益激烈的冲突再次成为了国际焦点。就在巴以之间即将爆发全面战争之际, 4月4日,美国总统布什突然发表讲话,最强烈的要求以色列从被占巴勒斯坦领土撤军,并派国务卿鲍威尔前往中东斡旋。从表面上看,布什此次讲话是迫于国际压力而为之,但实际上布什此次讲话完全是国际石油价格使然。
从1月份以来,随着巴以冲突的不断升级,国际原油市场价格也呈现同步上扬。4月2日国际市场原油价格超过28美元一桶,这是自去年10月份以来首次超过28美元。石油价格的飙升给刚刚露出复苏迹象的美国经济带来了巨大的压力:在过去一个星期里,道琼斯指数下挫了近300点,而纳斯达克指数也下跌了近100点。如果说油价飙升给股票市场所带来的影响只能是短期影响,相比之下对于美国宏观经济来说,石油价格持续上涨造成的负面影响将可能持续相当长时间,而且其最终结果将很可能是拖累美国复苏的脚步甚至令美国经济再次陷入衰退之中。纵观战后60年的美国经济史,任何一次严重的经济衰退几乎都是国际油价上涨所诱发,因此面对如此严峻的形势,布什总统迅速做出反应,通过向巴以双方施加政治压力而间接舒缓石油市场紧绷的神经。果然,就在布什发表讲话几个小时之后,国际原油市场价格便出现了大幅回落,但是仍然高于25美元一桶的水平。
在小布什上台之后,美国在巴以问题上一直奉行“不过多干涉”的原则。就是在去年以色列遭受一连串儿炸弹袭击以及巴勒斯坦多名领导人被暗杀的严峻时刻,美国政府都没有对双方施加政治压力,但是面对最近由巴以冲突导致的油价上涨,美国政府却按捺不住马上就做出了最强烈的反应。究其原因,按照美国燃油业研究基金会首席分析师古德斯坦的话说就是:“现在的美国比以前的任何时候都容易遭受来自石油市场的冲击。因此在关系油价的重大政策上美国政府不得不做出让步或调整。”按照该基金会最新公布的资料,目前美国的战略石油储备已经下降到两次石油危机以来的最低水平。如果美国现在遭受石油禁运,那么美国的战略储备仅仅可以支撑53天的正常需求,而历史最高的储备水平(1985年)可以支撑118天的需求量。
放弃政治需要石油储备降至低点
可以说正是由于美国石油储备出现了大幅缩水才使得美国不得不在最近调整了中东政策。可是为什么美国的储备水平会出现如此大规模的下降呢?首先,同八十年代相比,目前的美国燃油市场对外依赖程度更大,也就是说进口原油所占的比例越来越大。1985年,美国每天大约生产900万桶原油,而现在美国每天只生产600万桶原油;而相比之下现在美国每天需要进口超过900万桶原油,而这一指标是1985年的三倍。而从海外市场进口原油的比例越大,美国战略石油储备的成本就越高;第二,同八十年代相比,美国政府对战略石油储备的重视程度也大大降低了。1985年里根总统当政期间,供给学派在美国经济界居主导地位,该学派十分重视来自供给方的经济冲击,而两次石油危机恰恰是供给冲击影响经济最典型的例子。鉴于此,供给学派在其政策建议中特别强调了石油储备的重要性并得到了里根总统的支持。而到了九十年代,由于冷战的结束,爆发全面石油危机的可能性大大降低,于是继续保持大量石油储备的做法逐渐遭到了来自经济学界的反对。正是这两方面的作用造成了美国战略石油储备水平的降低。
而面对储备水平的降低,美国政府不但没有采取措施维持储备量,反而在过去几年里多次主动或被动做出“挥霍”储备的行为。1991年,在美国向伊拉克发动沙漠风暴打击之前,美国政府向市场投放了3300万桶储备原油,但是后来研究表明,美国政府此举意义不大,因为即便美国政府不投放储备原油,国际原油市场也会迅速恢复正常,因为当时市场普遍存在对未来经济前景的悲观预期,因此油价不可能上涨太多;1996年到1997年,克林顿政府为了平衡预算出售了2300万桶的储备原油,但仅仅增加了4.47亿美元的财政收入;2000年,准备竞选总统的戈尔为了获得东北部和中西部选民的支持,下令向国内市场投放储备原油以平抑当时高企的燃油价格;2001年,刚刚上台的小布什总统就发表声明:“战略石油储备是为了应付战争或者市场供求极端失衡的特殊情况,因此目前美国的储备更大意义上是政治需要而不是经济需要。”
石油储备——政治、经济都需要
现在,美国不得不为他轻视储备石油重要性的行为付出代价。4月2日,伊拉克当局宣布准备向以色列以及支持以色列的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实施石油禁运。伊拉克外交部长阿卜杜拉.加佛尔在记者招待会上宣布:“面对饱受压迫的巴勒斯坦人民,伊拉克此时必须也有责任拿起石油武器。发动新一轮石油禁运是对付那些犹太复国主义分子以及它们的后台老板——美国最有效的武器。伊拉克目前正在同伊朗政府进行接触,希望在禁运问题上得到伊朗政府的支持和合作。而且,伊拉克希望同是阿拉伯兄弟的其他欧佩克成员国响应这一号召。”加佛尔的声明在国际市场尤其是美国市场上产生巨大的反响,目前美国每天直接或者间接从伊拉克进口石油100万桶,这大约占到美国全部进口量的十分之一强。所以一旦伊拉克采取这种破釜沉舟的做法,对美国经济的打击可以说是致命的。4月5日,伊朗政府表示响应伊拉克进行石油禁运的号召,但是前提是必须是先征得欧佩克委员会的同意。相比伊朗而言,其他欧佩克成员国对禁运问题表现的并不热心。美国最大的石油进口国沙特外交大臣费萨尔亲王在接受法国世界报采访时说:“沙特政府目前不同意实施针对西方的石油禁运。尽管目前石油仍然是阿拉伯国家的重要武器,但是减少石油供应无论从政治角度还是从经济角度都是不理智的。”当然,作为欧佩克组织中传统的亲美国家沙特政府此番言论并不出乎意料,但是随着中东局势趋紧以及美国对伊动武可能性加大,沙特等亲美穆斯林国家国内反美情绪日益高涨。谁又能保证沙特未来不会爆发像当年伊朗穆斯林革命那样的大规模反美运动呢?
面对如此严峻的潜在威胁,美国政府必须改变现在的战略石油储备政策。只有重新建立起充足的储备资源才能够在国际政策上不受石油市场冲击的制约。而建立储备资源并不意味着美国单方面的行动,因为石油市场的冲击不仅仅对美国经济产生影响,而且对全球经济都会带来严重的负作用。目前美国政府正准备联合世界上几个石油进口大国,如印度、巴西、日本等共同建立全球性的石油储备机制。这种机制类似于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特别提款权机制。也就是说在各大石油进口国之间建立调配机制。这种做法较之传统的各国独自建立石油储备的做法而言更为有效:首先,这种做法可以降低每个进口国的储备成本,因为一旦调配机制建立起来,每个国家都不必建立同原先独立对抗石油禁运时所需相同的储备水平;其次,这种做法可以防止地区性石油禁运对个别国家的影响,从而消除小规模石油危机的可能性。
当然,建立健全的国际战略石油储备的目的决不是为了少数几个发达国家的恣意横行消除后顾之忧,相反是为了让这些国家更好地认识到自身政策的代价和成本。随着全球经济的逐渐复苏,需求势头的逐渐强劲会使得供给方的冲击造成的破坏性加大。为此,有效的储备政策不但对发达国家本身而且对那些以发达国家经济带动的发展中国家都是十分重要的。
张巍
股票短信一问一答,助您运筹帷幄决胜千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