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驻阿根廷记者李志明
阿根廷国会经过通宵的辩论,今天通过了新政府提交的经济改革法案,取消了实行长达11年的货币固定汇率制(比索与美元1∶1挂钩,货币发行严格以美元储备为后盾),并授权政府根据需要确定新的汇率,增加发行货币。随后,政府宣布将比索对美元的比价从1∶1改为1.4∶1,即贬值约30%。这样,阿根廷人民将面对一种与过去10多年全然不同的经济环境。
比索贬值是阿根廷国内外议论已久的一种政策选择,它可以提高阿根廷产品的竞争力,起到刺激经济恢复增长的作用。但是由于贬值将打乱国家的整个经济生活,风险极大,所以前政府一直不敢贸然实行。几天前,当比索即将贬值的消息传开后,市场上出现了一股涨价风潮。阿根廷人对10年前的恶性通货膨胀记忆犹新,心中充满疑虑。
考虑到这一点,新法律为缓冲比索贬值产生的冲击力,尽量减少人们因比索贬值遭受的损失,作了许多相关规定。主要有:10万美元以下的贷款按1∶1的比价实行比索化,即改为以比索结算;以美元签订的私人契约如房租等半年内仍按1∶1的比价,以比索支付;水、电、燃气、电话等公用事业不得调价;政府有权暂时对某些生活必需的商品和垄断行业实行价格管制;对石油、天然气出口征税,用以弥补银行的部分损失。政府的意图是让经济地位较弱者少受一些损失,经济实力强的机构、集团和个人多分担一些损失。
阿新政府还宣布,比索贬值后将暂时实行双重汇率,即国际贸易和服务结算、资本项目按1∶1.4的固定汇率执行,其他如旅游业等则实行浮动汇率。这一时期大约持续4—5个月,然后全部实行浮动汇率。
阿根廷比索贬值引起了邻国巴拉圭和乌拉圭的连锁反应,这两个国家相继加大了本国货币的贬值幅度,以抵消阿根廷比索贬值产生的不利影响。
杜阿尔德总统就职时宣称,他的政府要改变原来的经济模式,建立新的模式。10多年来,阿根廷实行的经济模式实际上就是人们常说的“新自由主义”模式。这种欧美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推荐的模式,主张尽量减少国家对经济的干预,放手让市场发挥调节作用,国有企业私有化,大规模对外开放市场。阿根廷实行的货币固定汇率制也是美国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极力推荐的。这种模式对提高经济效率,引进外资,加强同外部世界的交流有促进作用。然而许多国家的经验表明,这种模式也有忽视社会发展、扩大贫富差距的负面作用,可能造成国内购买力下降,发展没有后劲,不能持久。阿根廷就是一个明显的例子。
放弃原来的固定汇率制,是杜阿尔德政府尝试改变经济模式的第一步,他还号召人民购买国货,主张首先维护民族利益。人们注意到,新政策如双重汇率,控制物价,保护国内生产部门等,都是过去实行过的。它们作为应急的临时措施,可以缓解当前的危机,但是在经济全球化不可逆转的今天则难以持久。另外,阿根廷经济急需外部“输血”,否则既没有偿债的钱,也没有发展的资金。比索贬值将使银行(大部分为外资银行)和外资控制的公用事业企业蒙受损失,阿根廷政府已经受到很大压力。
在这种情况下,杜阿尔德政府不得不谨慎行事,一方面要防止恶性通货膨胀卷土重来;一方面要与国际多边金融机构和私人银行保持对话,避免全面对抗,最重要的是探索一条既顺应国际潮流又适合本国国情的发展道路。这是一个极其艰巨的任务。杜阿尔德已经宣称,他的政府是一个过渡政府,目标是为建立新的经济社会模式奠定基础。
短信圣诞站送大奖:数码相机、CD/VCD…好机会别错过!
送祝福的话,给思念的人--新浪短信言语传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