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美国经济增长的10年期间,美经济学界和政府决策层一直担心,通货膨胀对经济持续发展形成威胁。而在美国经济出现衰退之际,人们则开始担心通货紧缩对经济恢复形成的负面影响。
通货紧缩最明显的现象之一是,企业进行恶性价格竞争,在大经济环境疲软等多种负面因素的作用下,进而导致价格杠杆失灵;消费者由于期待进一步的价格下跌而持币等待,
从而使企业面临一面是锁定的债务利率,另一面是收益不断下降的困难局面,进而波及金融系统坏账比例上升,加剧经济衰退,推迟复苏时机。从历史看,美国曾经历过大萧条时期的通货紧缩,1929年到1933年间,美国的消费者价格指数平均每年下跌7%。今天的日本仍在经历着轻度通货紧缩,价格疲软的原因并非劳动生产率的提高,而是经济持续衰退的消极结果。
刚刚燃起烽火的汽车业价格战,是令美国经济界对通货紧缩产生担心的起因。从10月份开始,通用汽车公司为了应对“9.11”恐怖事件对汽车制造业形成的打击,率先在销售领域引入了零利率购车贷款计划。这一计划迫使美国福特等汽车公司立即跟进。尽管由于贷款零利率大大刺激了10月份的美国汽车销售,使销售量达到年均2100万辆的纪录,但毕竟价格杠杆力度有限,11月份的汽车销售又降回到平常的1650万辆左右,几家大公司的销售利润因此损失了4.7%。
汽车价格的下降带动10月份美国生产者价格指数下降了1.6%,创了单月下降幅度的历史纪录,也使工业产品价格降到了15年来的最低。摩根斯坦利公司的经济学家斯蒂芬.罗齐说:“我一直在寻找产生下一波通胀的可能性,我不得不承认我现在找不到任何可能导致通胀的原因。我们面临的通货紧缩威胁,将比人们想象的紧迫得多。”
不可否认,价格竞争多数情况下让消费者受益,最明显的例子应是计算机芯片价格的成倍下降。原油价格的下降影响也很大,如一桶原油的价格只要下降一个美元,就可相当于美国政府为消费者减税90亿美元。但由生产率的提高或新技术的应用所产生的价格下跌,和恶性竞争产生的价格低迷,对经济的效果则截然相反。在汽车降价的背后,就隐藏着多种令人担心的连锁效应。
在降价下跌对制造业利润形成损害的同时,汽车制造业却仍然面临着产品成本的增长,如根据法律要为工人购买的保险、医疗和退休计划等方面的开支不断上涨,据统计,这类开支在过去10年左右的时间内年均上涨了9%左右,这等于每辆车的成本上涨了700多美元。预计,这类成本的增长在今后10年内仍将以6%左右的速度上升。生产成本的不断上涨,将最终迫使汽车公司收缩生产,裁减工人,甚至关闭工厂。另外,汽车行业的降价竞争还可能诱发其它行业的价格恶性竞争,从而打击更多的经济门类。
所幸的是,到目前为止,价格杠杆疲软现象仍集中在制造业内,在美国经济中起主导作用的服务业价格指数仍处于上升趋势。经济学界认为,价格疲软如果蔓延到更多的行业,尤其是住宅价格开始下滑,美国可能离通货紧缩就不远了,因为私人住宅价格低迷和失业率不断上升,将是对消费者信心打击最为直接和深刻的两大因素。李正信
订短信头条新闻 天下大事尽在掌握!
    新浪企业广场诚征全国代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