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EC会议在一个挑战的时刻,发出了重要的信号,现在不是采取贸易保护主义的时候,APEC要为推进新一轮的世贸谈判做出贡献。”今天站在APECCEO峰会的讲坛上,澳大利亚总理霍华德语气坚定。他说:“现在是我们行动的时候,我们没有恐惧、没有犹豫。”
几天前,人们对全球经济的方向选择还态度模糊,如今在APEC的论坛上,占据世界经济一半份额的经济体成员用行动作出了回答。不管是先前的部长级会议还是CEO峰会,加速全
球化的声音都成了最强音。
这不仅因为此次峰会的主题赫然写着“全球化”三字,而且因为我们在会议内外都看到了切实的努力,看到了一种理解与尊重。曾经连续两次参加APEC会议的实华开电子商务集团主席曾强深有感触地说,上次的文莱会议,各项议程更多地给人一种走程序的感觉,但这次则在各项议题中切实体现了务实。
此次会议推进全球化最重要的信号,是各经济体成员对于推动世贸组织多边贸易谈判所达成的共识。加拿大国际贸易部长裴迪格鲁说:“不能再等了,两年前,我们在西雅图已经损失了一次机会,现在我们做好了准备,以前我们是谨慎态度,现在是非常乐观。”中国社会科学院APEC政策研究中心研究部长赵江林博士说,在APEC会议之前,因为9·11事件的影响,人们对于多哈会议有着各种疑虑。现在人们看到了希望。就经济学理论而言,全球化的理想是实现世界资源的最优配置。然而,如果不平衡发达与发展中国家间的利益关系,全球化将只能是一句空话。
值得欣慰的是,在APEC的舞台上,越来越多的经济体认识到,由于各经济体间经济、政治上的差异性,必须切实地寻求利益的均衡,没有发展中国家参与的全球化是不完整的。在APCECEO峰会上,日本经济产业省大臣平沼赳夫提出了为竞争中的弱者创建安全网的问题。他说:“创建安全网的目的并不是追求结果的平等,而是一种机会的平等,发达国家有义务为竞争中的弱者提供第二次、第三次参与竞争的机会。”
与此同时,会下有关贸易争端的解决也在积极探讨之中,据悉,中日已就贸易争端签署了有关协议。日韩也正就贸易摩擦积极进行磋商。
9·11事件后,世界各国都在思索全球化的真正内涵。此次APEC会议收获了这些理性思考。美国国际经济研究所所长伯格斯坦指出:“经济安全只能通过自由贸易及资本市场的自由流动来实现。”赵江林说:“由贸易摩擦而引发的谈判不仅有助于争执双方的沟通理解,而且正所谓不打不相识,它能带来相互间的了解与缓和。不合作只能是相互伤害。”著名国际问题专家侯若石指出,20世纪30年代经济危机,各发达国家各扫门前雪,加剧了贸易保护措施,最终导致了大萧条。而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受到重创的亚洲经济得益于全球化,从而在短短两年内走出低谷。由此大家认识到,只有全球化才能使全球经济走出泥潭。
由于APEC本着自愿的原则,不具有强制性,有关专家指出,全球化要真正落到实处还有赖于各国政府的协调,及企业的配合。赵江林说,在中日贸易争端中,一些受到日本限制的中国出口产品,恰恰是日本企业利用中国低廉的劳动力成本生产后,又返销回国内的,就此看来,全球化的真正实现,企业必须负起责任。“企业必须转换观念”。惠普公司董事长卡利·费奥里娜说,过去一些企业相信“零整数”的概念,认为一方赚钱就必然要有一方赔钱。但现在面临更多的不确定性,零整数的概念失效了。如果世界一半人口每天只有两美元收入的话,世界经济还能快速增长吗?彼此成功,将对彼此有利,彼此争斗只能是双方受损。我们需要的是共赢。
以全球化为特征的CEO峰会今天落下了帷幕。会上的和谐气氛说明各国在全球化问题上的分歧有效地减少了,这反映了全球化需要妥协与让步,需要共荣。赵江林指出,由于APEC采取的是开放性的地区主义,其许多原则走在WTO前面,更由于其大多成员均是世贸成员,它必将应切实地影响WTO,影响世界经济走向正确的方向。本报记者潘圆罗新宇(本报上海10月20日电)
订短信头条新闻 天下大事尽在掌握!
新浪企业广场诚征全国代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