存在支持亚洲经济的一些因素,但也应关注全球新兴市场出现的问题相互感染现象。亚洲:经济灾难不会发生
薛澜/文
主流的观点认为,“9·11事件”会给亚洲经济带来明显的负面影响,但还不至于在区
内引发经济灾难。理由是:第一,明显依赖于美国消费市场的亚洲出口经济虽然会放慢复苏的步伐,但在此过渡期间的幅度不会太大;第二,假如负面影响进一步扩大,会令那些实行浮动汇率的亚洲国家的经济趋弱,但日元将转强;第三,石油价格还不是影响亚洲经济的主要因素,即使油价高企影响也不大。
虽然存在支持亚洲经济的以上因素,但在此情境下也应关注全球新兴市场出现的问题相互感染现象。目前已有迹象表明这些市场有可能崩溃,因此评级公司标准普尔已要求阿根廷、哥伦比亚、牙买加、黎巴嫩及菲律宾等国深入调查其金融应急计划,以便保住对它们目前的信用评级。
在上述背景下,我发现中国市场的弹性相对较大。“9·11事件”发生后,在香港上市的中国企业股票的表现与全球市场呈现出高度的一致。H股回调了13%,红筹板块则下跌18%,跌幅超过了恒生指数10%的水平。大陆市场,B股更是呈现出强力的下跌,上海B股下降了15%,深圳B股也跌去18%。
尽管香港市场上中国股票的表现与全球市场对恐怖袭击的反应呈现很大的正相关性,但这并不表明中国经济也会受到同样的影响,因为中国经济对外界因素的开放度较低,较之于世界其他新兴经济体,中国经济较少依赖外界因素来保持增长,出口贸易额占国内生产总值的百分比一直排在最低的国家和地区的行列。在亚洲,出口贸易额占国内生产总值的百分比(%GDP)的平均水平是11.3%,最高的是新加坡(24.9%)、香港(24.6%)、马来西亚(18%),而中国内地经济的这一比例只有3.7%,仅高过印度1.5%的最低水平。
回顾在1997年到1998年间爆发的亚洲金融危机,我认为,中国经济之所以平安渡过危机,主要的原因就是受到了政府扩大的财政政策的支持。2001年,由于总体宏观经济形势得到改善,中国政府在是否发行更多债券的问题上态度较为迟疑。我认为,原因在于,首先,前期投资的回报乏善可陈;其次,政府对连续三年出现财政赤字感到不安。然而,在目前全球经济环境大大恶化的环境下,我认为中国政府可能会在可见的将来出台更为强势的刺激经济的系列政策。据说,中国政府已准备在2001年底以前发行总量为500亿元人民币的政府债券。
在1997年和1998年间的亚洲金融危机中,香港H股和红筹股指数在1998年8月31日达到了最低点,分别为240点和578点;二者当年的平均市盈率分别为5.5倍和15.8倍。2001年9月17日,香港股市收市时,H股和红筹股分别在当年平均市盈率6.1倍和11.2倍的水平上交易,与我在亚洲金融危机期间见到的基本一样,而此时的恒生指数的市盈率还是1998年的两倍。由此看来,香港市场的中国股票价格已近谷底,除非这些公司对最后盈利的调整和目前的估算相去太远。
作者为美林证券(香港)中国研究部主管
手机铃声下载 快乐多多 快来搜索好歌!
    新浪企业广场诚征全国代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