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造”商品在巴西连遭“反倾销”

2001年08月07日 11:59  环球时报 

  本报驻巴西特派记者 张卫中/文

  走进巴西的任何一家商场或店铺,你随时都可以找到“Made in China”(中国造)的产品,从日用百货到家用电器,从纺织品到玩具,从各种手表、电子钟,到五金、鞋帽、工艺品等。中国商品很受巴西人,特别是中下阶层消费群的青睐,原因很简单:便宜。以服装为例,一条中国产的牛仔裤为10美元左右,而其它国家产的价格要高50%以上。最能体现中国商品特色的地方是遍布巴西全国的大大小小的商品批发市场。圣保罗的25街和自由大街、巴西利亚的“巴拉圭市场”等,几乎是北京的“天成”或“天意”的复制。

  在巴西销售的中国商品绝非都是低档货。近年来,一些有实力企业如格力空调等,已开始在巴西投资设厂;美的空调也在向巴西市场进军,大长了中国货的志气。除此之外,跨国公司在中国生产的产品也堂而皇之地摆在巴西高级家用电器店里。从组合音响到电话机,虽是外国品牌,但仔细看看商品标签,清清楚楚地印着“Made in China”。

  中国商品大举进军巴西引起巴西政府贸易保护部门的恐慌,他们采取各种措施来抵御“Made in China”。最常用的手段就是“反倾销”。巴西反倾销税(包括补贴)的实施期限为5年,但如果申请方认为停止贸易保障措施仍将对民族工业产生损害,巴西外贸秘书处可以重新立案调查,并将反倾销税措施延期。

  从1988年到目前为止,中国商品被列入反倾销黑名单的有铅笔、自行车轮胎、环状磁铁、螺旋钢钻、热水瓶胆、玩具、台式风扇、锁具(自行车锁具除外)和大蒜等。其中,对台式风扇、锁具和大蒜的反倾销税措施已经到期限,但巴西政府已决定进行复议倾销调查,调查期间继续执行原来的反倾销税。

  巴西一直坚持认为中国是“过渡性市场经济”国家,使用“替代国”的价格来确定中国产品的价值。1988年至今,巴西对中国提起了16起反倾销案件,由于中国企业很少参加应诉,其中大部分被征税结案。

  1996年5月和1997年7月,巴西政府先后对中国9类纺织品和服装实施单边配额限制,有效期3年,现都已到期。自1997年起,巴西政府决定对来自中国的玩具进口采取过渡性保障措施,有效期3年,即在南方共同市场对外共同关税23%的基础上征收附加税。1999年12月29日,巴西政府又决定将玩具进口保障措施顺延4年。中国每年对巴西玩具出口约3000多万美元,是平衡双边贸易的一项重要产品。此外,巴西还以检疫问题为由,禁止进口中国肠衣。

  值得指出的是,对巴西对华越来越多的反倾销行动,我国目前极少有厂家或部门应诉,而是听由别人处置。是怕费用高,还是语言有障碍,还是不懂人家的法律?还是“又不是我个人损失”在作祟?我们自己的市场确实很大,但我们也需要外部市场,当外国提出反倾销起诉,我们应积极应诉,维护自己的权益。

本文涉及到的板块个股:

分享到:
保存  |  打印  |  关闭

相关专题

猜你喜欢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

  • 新闻吉普车冲撞天安门金水桥事件已5死38伤
  • 体育国锦赛-丁俊晖绝杀胜 卫冕冠军出局 视频
  • 娱乐杨采妮19年情修成正果 周六新加坡办婚礼
  • 财经审计长讲秘闻:刘志军案上报前沉默1小时
  • 科技谷歌将推新款谷歌眼镜:适用戴眼镜者
  • 博客吐槽大学社团:节操掉光了活动没下限
  • 读书解密:蒋介石晚年曾密约毛泽东访台
  • 教育盲人国内高考遭遇不公 自学雅思赴英留学
  • 沈建光:上海自贸区的四大难题
  • 赵伟:贵州能否实现瑞士梦
  • 叶檀:世上已无计划煤
  • 朱大鸣:开发商不差钱 楼市疯过09年
  • 张五常:什么是贫富分化的根源
  • 水皮:三中全会能让股市大涨吗
  • 光远:公司注册资本制度变革是大红利
  • 姚树洁:王岐山反腐重在震慑力
  • 小兵:一招把首都房价降到6千
  • 花木兰:银行将开始算计有房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