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家族企业迎来交班时代 “龙”的传人还是龙吗

2001年07月26日 14:49  经济观察报 

  二战后创造了当今世界大部分财富的企业家们,已到了冥思苦想如何将自己的财富传给下一代的年纪了

  编译/陈 宏

  就像许多骄傲的企业家一样,高通[微博]公司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艾尔文·雅各布斯也对自己胼手胝足创出的企业津津乐道,这位不甘于终生在象牙塔里传道授业的麻省理工学院教授,将高通从蜗居于圣地亚哥一家比萨饼店楼上的小企业,拓展成价值连城的电信帝国。同样,也正像许多自豪的父亲一样,雅各布斯更乐于谈论自己的儿子。

  雅各布斯的大儿子保罗,目前是高通开拓无线互联网技术领域的领军人物;而其小儿子杰夫,不久前刚刚受命担纲高通的风险投资分公司。尽管雅各布斯十分健谈,但当问及他希望哪个儿子接替自己出任高通首席执行官时,67岁的雅各布斯每每三缄其口。虽然雅各布斯家族在董事会中占有两个席位,而且其家族是公司最大的单一股东(4%),但雅各布斯拒绝将高通称为家族企业。他的回答充满外交辞令:“我希望公司继续为大批才华横溢的人提供这个机会(出任CEO),不管他是否出自雅各布斯家族。”

  雅各布斯在选择谁做接班人时缄默的态度是不难理解的。美利坚商业帝国的主流看法是:家族与企业并非鱼水须臾不可分。尽管美国曾一度让肯尼迪家族领尽风骚,在去年的大选中又出现了父业子承的局面,但长期以来,美国民众认为家族企业在某种程度上与星条旗格格不入。家族式企业的批评者认为,美国之所以成为超级经济大国,是因为摆脱了封建主义的桎梏,采取了一种新的公司文化——依据才能而不是血脉去选择企业领袖。他们认为,家族企业会不惜牺牲经济增长以保护自身的利益,任命不合格的亲戚担任经理从而毁灭股东价值。一位著名股票分析师直白地表示:“总体来说华尔街对家族管理的企业持怀疑态度。有的时候,某项策略可能实现股东价值的最大化,但却与家族经营者的目标相左。”如果这些批评者所言不谬,那么世界经济将很快陷入麻烦之中。这是因为,目前已进入无可争辩的“权力交接班时代”。创造出当今世界上大部分财富的成千上万名二战后的企业家们,他们已到了冥思苦想如何将自己的财富传给下一代的年纪了。安达信公司与Mass Mutual公司1997年联合进行的一项调查表明,光是美国,43%的家族控制企业(接受调查的公司)将在2002年年底更换领导人。一些经济学家指出,空前的财富大交班时代来到了。

  但是,家族价值和股东价值真是如此水火不容吗?与华尔街的主流看法相左,越来越多的专家学者和研究人员发现,由家族控制的公司的经营业绩要胜过非家族控制的竞争对手。而且,家族企业在全球经济中所起的作用远远超出一般人的想象。据家族公司研究所的调查,家族控制企业对美国新增岗位的贡献率达78%,其占美国雇员人数的60%,占美国国内生产总值的50%。在其他国家,这些比例更高。而且,家族企业也不再是控股严密的私人公司和夫妻店:他们在《财富》500大企业中占有约1/3的比例。

  每年10月份到次年1月份,数以万计的美国人会在观看橄榄球比赛的同时,(多半会)开启一罐啤酒——百威啤酒——美国最畅销的由Anheuser-Busch公司(AB公司)出品的啤酒,AB公司36岁的副总裁奥古斯特·布施四世(August Busch),或许很快会接替其父,成为引导AB公司前行的布施家族第五代领航员。转播橄榄球赛的福麦斯电视台,情形与AB公司大同小异。福麦斯电视台是新闻集团旗下媒体,媒体大亨、76岁的澳大利亚人鲁珀特·默多克是新闻集团的旗手,他正在刻意栽培两个儿子(29岁的拉奇兰和28岁的詹姆斯),以便让他们继承传媒帝国(32岁的女儿伊丽莎白现在看来已在权力交接赛中被淘汰出局)。

  在全球各地,许多大型的、极富影响力的公司正在准备权力交接,新一辈家族企业领导人呼之欲出。

  在日本,Akio丰田被普遍认为将接替其父ShoiChiro出任世界上最具价值的汽车公司(丰田)的社长。如果Akio成功入主丰田的话,他将与威廉·小福特媲美。小福特1999年当选公司董事长,这是20年来福特家族成员首次摘取这一桂冠,而福特公司正是由威廉的曾祖父亨利·福特一手创办的。香港首富李嘉诚的次子李泽楷,近来由于盈科电讯的暴涨暴跌,成了报刊头条的最爱。在加拿大,亿万富翁肯尼斯·汤姆森刚刚提名儿子大卫接替自己,担任国际性的法律及金融信息供应商汤姆森公司的董事长。

  家族企业准备将权力从一代传给下一代之际,正是其最容易受伤之时。交接班进程管理一旦出现失误,往往会致使家族失去其对公司的控制权。美国西北大学凯洛格学院教授约翰·伍德指出,在家族企业中,80%不能传给第二代,而家族第三代成员仍控制公司的家族企业所占比例仅为13%。在未能传给二世、三世的家族企业中,有的由于新的继任者管理无方而破产;有些则被迫出售给竞争对手;其他的则永远地关门大吉了。

  瑞士国际管理发展学院研究家族企业的乔希姆·施瓦兹教授指出,家族企业从第一代向第二代交接权力出现失败,与传奇般的创业者的特性密不可分。他说:“他们不愿意淡出权力中心,而且在培养接班人上也未充分意识到他们应做些什么。”结果就如施瓦茨所说,第二代人“经常是以灰心丧气、令人作呕以及准备欠佳而告终”。

  在第一代与第二代权力交接之中,关系紧张随处可见,而且种种紧张往往与儿子是否希望加盟家族企业有关。曾撰写过有关洛克菲勒、摩根、沃伯格商业帝国兴衰历史的荣·切乐诺指出:“进入家族企业不但意味着维持昔日经营水平困难不小,而且接班人大多倾向独立,在心有旁骛的状况下搞经营,结果可想而知。安达信家族企业中心主任罗斯·纳加指出,家族企业优势明显。他说:“当家族管理者将爱、信任、尊敬带入商业运营中,其威力显赫。但不利之处是,他们也会带来紧张、嫉妒、个人困难。”加州大学家族企业中心主任丹尼尔·麦克诺指出,能够安然渡过权力交接险滩并妥善解决人际冲突的家族企业,将比其非家族企业竞争对手拥有明显优势。在去年发表的一份研究报告里,麦克诺将219家家族企业(仍由创始者家族成员管理)的财务数字与同等数量的非家族企业进行比较(跟踪期为2年),结果表明,家族企业价值更高、管理更具效率、负债也少。

  匹兹堡信托投资企业Pitcairn集团1988年曾委托沃顿商学院做了一次调查,也得出了类似的结论。正是基于这一结论,Pitcairn集团董事长迪克·容格推出了“家族传统投资战略”基金,专门投资于那些由家族控制的上市公司。容格指出:“家族控制的企业资产回报率、股本回报率、利润增长率均要高一些。而且他们的借贷水平明显低得多,表明他们比其非家族控制企业竞争对手在对商业的基本理解上更透彻。”

  家族企业缘何能胜人一筹呢?主要原因是他们继承下来简洁高效的企业所有权管理结构。职业经理几乎很少有人拥有其打理的企业的大量股票,这样的话他们经常会成为华尔街股票分析师的牺牲品。资深作家切尔诺指出:“你会发现一大批企业在本应管理公司的时候去管理股票。”与此相反,家族企业的CEO们眼光看得要远一些,会采取一些尽管对短期盈利有负面影响但最终会取得较高增长的战略。

  欧洲对企业、企业家的传统看法在美国更有市场。施瓦兹指出:“许多企业家具有创建百年企业的理念。欧洲家族企业前行的动力来自其根深蒂固对企业控制的欲望。如果在增长与控制二者中选择一项的话,许多家族企业宁愿放弃增长机会,也不愿意将控制权拱手让出。”欧洲家族企业甚至拥有自己的组织——Les Henokiens,只有那些仍由创始者家族成员控制的企业(历史至少达200年)才有资格加入。成员经常互相交流、研讨战略,他们甚至彼此交换继任者,以便使家族衣钵传者能获得本家族以外的商业经验。

  当然,对家族企业极度不满的机构投资者和股东大有人在,由于家族管理者具有相对安全的地位,因而其在捕捉机遇、撤换不称职经理等方面行动相对迟缓。不少个人投资者对家族企业经营者是否真的更关注长远利益心存疑虑,而机构投资者也并非对家族企业一概否定。

  作家詹姆斯·柯林斯和杰里·波拉斯在其《缔造永恒》一书中,分析、探讨了企业成功的重要因素。二人圈点出18家“梦幻企业”,其中9家源自家族企业,至今仍有8家——福特、强生、凯悦、摩托罗拉[微博]、Nordstrom、菲利浦·莫里斯、沃尔玛、迪斯尼——仍由公司创始家族成员控制。哈佛商学院研究员约翰·戴维斯指出,与其他所有制形式相比,一个家族与商业之间的联系,更容易形成人性的工作方式及对质量问题的更高度的关注。

  在当前权力交接之际,世界经济状况使得家族控制的上市企业更难保持其独立性。在整合的年代,企业必须保持发展,这就加大了其以控制权换取资本的压力。而且,由于华尔街对众多家族控制企业恶而远之,使其股价受到打压,不仅使公司兼并他人困难重重,其被竞争对手吞并的风险反而加大了。一些企业,如福特公司,设计出了两种股权构架以保护家族的投票利益——这种做法被机构投资者嗤之以鼻,因为这进一步限制了他们影响公司变革的权力。

  然而,家族企业面临的最大挑战来自其接班人自身。与父辈不同,许多现在的家族企业继任者毕业于最著名的商学院,并曾在世界顶尖企业中磨练过,这就使得他们对华尔街关于家族企业的负面看法更具同情心。新的一代处于尴尬的境地:他们一只脚站在家族辉煌的历史中,而另一脚则迈入了华尔街机构投资领域的未来世界。如果新一代家族企业领军者能够不辱使命、薪火相传,并在华尔街左右逢源,那么家族价值被华尔街交口称赞的日子也许不会太远了。

  李嘉诚 年龄:72岁 国别:中国香港香港和记黄埔公司董事长,投资组合宽泛,涉及房地产开发、电信、能源、零售等领域。子:李泽楷

  拉尔夫·芬伦 年龄:61岁 国别:美国Polo Ralph Lauren公司创办者、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1998年这家时装巨人上市,但他仍保有公司89%的投票权。子:大卫·劳伦

  鲁珀特·默多克 年龄:70岁 国别:澳大利亚新闻集团董事长,除星空电视、福克斯、纽约邮报等知名媒体外,还拥有众多的纸质、广播、电子媒体。女儿:伊丽莎白·默多克

  艾尔文·雅各布斯 年龄:67岁 国别:美国高通公司创始人及董事长,开无线电信CDMA标准之先河。子:保罗·雅各布斯

  丰田彰一郎 年龄:76岁 国别:日本丰田汽车公司创始人之子,1992年辞去公司社长一职,目前仍任公司名誉会长。子:丰田秋夫

本文涉及到的板块个股:

分享到:
保存  |  打印  |  关闭
猜你喜欢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

  • 新闻吉普车冲撞天安门金水桥事件已5死38伤
  • 体育总决赛-李娜遭小威逆转无缘冠军 视频
  • 娱乐陆川秦岚秘密分手近三月 陆川:我们很好
  • 财经养老金并轨试点被疑不改公务员利益
  • 科技快递单信息网上仍热卖:单日最多卖5万单
  • 博客吐槽大学社团:节操掉光了活动没下限
  • 读书揭秘:为何红军长征从来没中过埋伏
  • 教育90后大学生高学历环卫工每晚敷面膜(图)
  • 水皮:三中全会能让股市大涨吗
  • 光远:公司注册资本制度变革是大红利
  • 姚树洁:王岐山反腐重在震慑力
  • 小兵:一招把首都房价降到6千
  • 花木兰:银行将开始算计有房族
  • 曹凤岐:新型城镇化框架下的金融创新
  • 陶冬:联储动作再延后 汇率又争先
  • 张明:上海自贸区热的冷思考
  • 王吉舟:新快报大败局
  • 端宏斌:如何才能不被经济学家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