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行业研究新 > 《中国投资》2004 > 正文
 
税收信息化亟待解决六大难题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4年06月09日 17:41 《中国投资》

  文/陈艳

  尽管我国的税收信息化建设有了快速的发展,然而在税收实际工作中,还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这些问题的存在严重影响了税务系统的税收信息化建设进程,与国家税务总局确立的税收信息化建设的战略思想差距很远。

蔡依琳演唱会票价1元? 法拉利版奥林巴斯现身
海纳百川 候车亭媒体 财富之旅诚邀商户加盟

  高技术与低效益并存

  税收信息化管理不仅仅是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在税收管理过程中的运用问题,

  更重要的是管理思想与观念的转变问题。多年来,我国税收信息化建设始终没有跳出一个认识上的误区,即对税收信息化期望过高,孤立单纯地强调应用电子技术手段,重设备配置,轻推广应用,忽视了改革和创新税收管理体制,没有把深化税收征管改革作为加速税收信息化建设的前提和基础。结果是不少地方的税收信息化建立在税收管理体制落后无效的架构上,使得高技术与低效益并存,

  高投入与低产出共生,税收成本不但没有减少,反而不断攀升。

  目前,各税务部门都加大了税收电子化资金的投入,尤其是硬件的配置日益现代化,但是设备和信息的利用程度和使用效益却很低,一些基层税务部门计算机的应用水平仅停留在税务登记、纳税申报、税款征收、发票管理及税收会计核算等初级阶段,仅限于微机录入、输出、开票等浅表层次,多数地方的计算机未发挥应用的作用,缺乏对经济税源的严密监控和对涉税资料的收集整理,计算机网络强大管理功能、分析功能、数据处理、交换功能和监控功能远未发挥出来,未能真正实现新的税收征管模式的电子化要求。

  税收业务与信息化发展的不一致

  目前税务系统面临的一个大问题是业务水平低于信息化水平,与税收信息化建设的要求不相适应。一些税务干部对信息技术存在过分的依赖性,认为高科技无所不能,花巨资购建的计算机系统,能够轻而易举地解决各种税收业务问题,因而在信息化建设过程中,缺乏按信息技术要求重新优化组合税收业务流程的现代化管理意识,把传统手工作业搬上计算机平台后,不愿在业务基础建设方面多下功夫。如税务登记、纳税申报、发票领购等税收业务,不仅需要的资料多,而且办税程序也十分繁琐,使新的税收征管模式的信息化、专业化要求得不到实现;另一方面,基层业务运作工作量成倍增长,缺乏与信息系统相匹配的管理制度,数据质量不高,数据管理混乱,利用率极低,信息资源缺乏开发利用,在庞大的计算机基础设施上,缺乏可靠、可用的数据信息和以涉税经济信息管理为基础的行政管理、行政执法及决策支持,为纳税人服务等体系还没有真正建立起来。

  设备闲置与紧缺现象并存

  税收管理是一个完整系统,各个管理环节相互联系,密不可分。尽管国家税务总局和各地制定了税收信息化的发展规划,但由于征管改革中机构、人员、业务的变化,计算机技术的变化,资金来源的不同等,都导致税收征管应用系统在规划、开发、实施等方面跟不上变化,带来了相当严重的问题。我们在开发税收管理软件时却过分强调专业化管理,开发了许多相互分离的税收专业管理软件,信息共享困难。如税收征管系统、出口退税管理系统、交叉稽核系统、稽查管理系统等,各地税务部门采用的系统未完全统一,多种应用系统单独作战,缺乏统一规划,信息缺乏沟通, 数据信息资源无法共享,造成信息资源无法利用的局面。各应用系统设备自成体系,重复投资,设备闲置与紧缺现象并存。

  就国家税务总局而言,2002年同时运行的软件有近30个,大的有金税工程软件、CTAIS软件、出口退税软件和OA软件,小的几乎每一个业务司局都有,如人事管理系统、税收报表统计系统、税务稽查信息管理系统、增值税专项检查软件、所得税汇算清缴软件、涉外审计软件、反避税软件、征管报表软件等等。就全国运行的软件而言,重复开发现象严重,几乎每一省市都在开发应用基于税收征管业务的征管软件和基于行政管理的OA系统,甚至有的地市都在运行自行开发的软件。多头开发,不仅浪费了宝贵的人力、物力,而且由于标准不一,版本不同,给以后的统一规范和兼容造成很大难度。

  信息收集和数据采集准确性欠佳

  无论是操作层的应用还是管理层的应用,应用质量是最重要的。当前,由于数据质量差而带来的应用质量不高仍然是很突出的问题。税收信息化建设必须确保在信息传递过程中信息的准确性。就目前而言,基层信息数据的采集随意修改性仍然很大,同时还须报送相当数量的纸质报表、凭证,信息伴随传递的过程逐步衰减、失真,征纳双方、管理层级之间信息不一致,信息封锁比较严重,导致上级税务机关无法对下级税务机关实施有效监管,大量可用信息游离于信息化监控之外。此外,税务机关的信息数据采用的是手工输入微机的办法,由于现在的办税窗口服务是登记制而非审核制,企业申报的原始资料原本就不完备,不准确,在手工输入微机时又可能发生错误,致使信息资料可信程度不高,失真或不全,计算机的依托作用难以发挥出来。

  同时在实际工作中,工作人员往往注意了操作系统中的数据和信息,而忽视其他方面各种有用信息的采集和利用。例如,我们利用增值税防伪税控系统,有效地管理了电子版增值税专用发票,但是对手工版专用发票的控制仍有许多漏洞。据国税总局去年底《国税信息》通报,某省国税系统对增值税手工版专用发票检查,差错率达到了两位数;某市国税局在增值税一般纳税人纳税评估过程中,发出38份手工版增值税专用发票协查函,结果34份反映有问题。所以,进行税收信息化建设,不仅要采集和利用好现有系统提供的信息,还要从根本上把握信息化建设的本意,注意收集和充分利用方方面面的信息。

  人才不足是信息化建设的“瓶颈”

  近年来,税务系统的硬件设备投入很大,但在税收管理信息化过程中,人始终是第一位的。虽然近几年税务系统大力开展计算机知识培训,优化人员素质结构,税务系统人员的整体素质有了一定的提高,但目前真正具有较高计算机应用水平的人员不多,既精通计算机网络应用又精通税收政策的复合型人才则更少,税务系统计算机专业技术人才只占总人数的2%,远远不能适应税收信息化建设的需要;同时由于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与知识更新培训的不足,许多税务人员计算机应用水平及相关技能无法得到同步提高,计算机应用停留在较低的水平,计算机功能得不到有效发挥。其次是税收管理人员计算机应用水平不高,主要体现在税务人员的计算机应用意识还不强、税务人员掌握的计算机操作技能还不熟练。再次有的领导信息化建设观念不强,存在外行管内行现象,在决策上难以符合信息化建设要求,致使信息化建设缺乏整体战略布局。税务系统人才缺乏的问题,严重制约了税务系统信息化建设。

  安全问题有待解决

  税收信息化建设的系统整合过程也对信息系统的安全提出了更多的挑战。例如,网上CA认证的问题就亟待解决:在远程电子报税系统中,网上认证是非常重要的一环,这种认证怎么能合法,怎么去解决,需要从全局上考虑。一些人提出,可以先建立地方性的CA认证制度,但更多的人表示,由国税总局建立整体的认证制度和规范与整合过程更适合。另外,在推行信息化过程中,许多人对于网络安全建设也非常困惑:安全建设要包括漏洞扫描、入侵检测、防火墙等等措施,安全厂商也提出很多方案,但对业务怎么评估,对网络安全等级怎么确定还不明确,物理隔离与信息实时交互的矛盾依然存在。这些问题有些能通过技术手段得到解决,但是更多的还有待于总局以及其他相关部门出台一些相应的法规和标准给予支持。 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以下建议与展望:

  一、提高认识仍然必不可少,几年来的信息化建设主动或被动地提高了税务人员对信息化建设的认识。但是,提高工作质量和效率只是税收信息化初始中的一个量变过程,当信息化发展到一定阶段,必然会涉及资源、权力、机制的重新分配和局部利益、个人利益的取舍,这就是质变的过程。目前的税收信息化正处于从量变到质变的攻坚阶段。对税务系统而言,这场革命将“大大提高税收管理现代化水平,它决不仅仅是一项技术工作,必须实现技术创新与管理创新相结合,坚持科技加管理双轮驱动,以科技手段来强化管理效果,以严格管理来提高科技应用水平”,这种革命首先还是观念的变革,只有解放了思想,才会释放能量。

  二、正确处理好征管改革与内部管理的关系,目前在税务机关内部管理中还存在着一些问题。如征收、管理、稽查之间的职责不够明确。工作衔接不够,信息资料传递不顺等。建立在信息化支持下的专业化的“集中征收、专业管理、一级稽查”税收征管新格局后,相对独立的专业机构和若干管理分局之间的工作衔接和配合,主要在于信息资料的共享和传递。而CTAIS 系统的推行,应尽可能考虑实际工作的需要。考虑征管各个环节中的一些细节。科学地制订岗位责任制体系和专业机构之间的工作流程,确保资料信息的及时传递。与此同时,应制定和实施有关的工作责任制和过错追究制,对未按工作流程要求办事的,影响工作衔接和资料传递的应给予必要的行政和经济处罚。

  三、在税务部门建立包括各方面涉税信息的“数据中心”。这是今后税务部门计算机网络应用的基础和核心,因为:第一,加强税务稽查必须及时、准确、全面掌握纳税人的信息;第二,加强税收监控要求当发现纳税人在“数据中心”的某一涉税指标异常时,能够及时加强对纳税人管理,防止偷漏税;第三,税收与其他经济活动密切联系,如果要客观的对税收整体状况进行分析,必须掌握全面的涉税经济信息;第四,利用计算机网络和数据库技术将“信息孤岛”的信息收集到“数据中心”,实现征管信息共享。税务部门的“数据中心”需要收集两方面的涉税信息。一方面是税务部门内部掌握的税务登记信息、发票领用信息、纳税申报信息、税款入库信息以及稽查历史信息等;另一方面是税务部门外部的涉税信息,主要包括企业内部经营情况信息、工商登记信息、金融部门的纳税人资金信息、海关的货物进出口信息以及公安部门的有关信息等。全国各级税务部门可以通过税务系统广域网共享这些“数据中心”的信息资源。

  四、在统一规范税收征管流程的基础上,以计算机网络为依托,充分利用业务基本数据信息,建立一套监控税收管理全过程的监管体系。以计算机网络为依托的监控税收管理全过程的监管体系主要包括3个监控系统,即操作层、管理层和决策层税收监控系统。操作层税收监控系统是基层税收征管系统的基本组成部分,主要完成税收征管各环节内部的监控。一方面是期限的监控,即对纳税人是否按时办理有关涉税事宜进行监控,另一方面是逻辑监控,即对纳税人提供的资料进行逻辑审核。管理层税收监控系统监控税收征管各环节之间关系。对税收征管各环节之间的监控,不仅有利于提高税收征管工作的质量,而且有利于各业务部门各司其职,协调配合高效率地开展税收征管工作。决策层税收监控系统主要为各级税收决策部门服务,实行对本级税收的总体分析监控和对下级税收的分析与监控,包括分析纳税人分布结构及变动情况,及时了解纳税申报总体状况,严密监控各级税务部门的税收完成情况等。这样,税收管理信息化就既有形式(网络),又有内容(信息),再加上一套监控税收管理全过程的监管体系,对征纳双方的涉税行为进行全面监控,为操作层、管理层和决策层提供强有力数据资料,全面实现税务系统内部办公自动化,税收管理信息化就能迈上一个新台阶,“以计算机网络为依托”的新征管模式就能真正得以建立,税务管理实现现代化,税务管理的质量和效率得到全面提高。

  五、必须在人才培养上有突破。推进税收信息化建设,必须要用信息网络知识武装广大税务干部的头脑。首先要拓宽育人、用人视野。其次要在抓好专业技术人员培训的同时,继续抓紧全员计算机知识的培训,要完善培训制度,特别是要加强有针对性的培训,要求取得操作资格才能上岗,以此促进全员科技素质的提高,为信息化建设提供智力支持。再次要充分调动人的主观能动性和拼搏进取精神。同时从政治上、生活上、工作上、学习上关心计算机专业人员,提高计算机专业人员待遇,形成一个吸引人才、培养人才、人尽其才的良好环境。






评论】【谈股论金】【推荐】【 】【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热 点 专 题
亚洲杯精彩视频集锦
中国互联网统计报告
饶颖状告赵忠祥案开庭
影片《十面埋伏》热映
范堡罗航展 北京楼市
手机游戏终极大全
健康玩家健康游戏征文
环青海湖自行车赛
《谁是刀郎》连载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3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