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行业研究新 > 发改委上调电价 > 正文
 
“电荒”?“电慌”?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4年06月04日 19:37 财经界

  特别策划:

  电力何以为继

  相关专题:

蔡依琳演唱会票价1元? 法拉利版奥林巴斯现身
海纳百川 候车亭媒体 财富之旅诚邀商户加盟

  聚焦电力行业

  本刊记者 韩非

  电荒已经“洗劫”了大半个中国。

  去年一年,全国就有21个省市电力严重供不应求。今年一季度,全国已有24个省市被迫拉闸限电,占全国出口1/3的广东省平均每周停电两次。

  因“电荒”而“电慌”。今年3月两会期间,“电荒”问题成为各方瞩目的焦点。有的代表反映:“缺电让宁波税收损失40亿元,国民生产总值损失200亿”;有的代表“一声叹息”:“我们那里有的企业‘停三开四’,甚至连菜场里都点蜡烛卖菜”;而有的代表大叹“苦经”:“一停电,出口订单就完不成,完不成就要赔偿”

   虽然发改委副主任张国宝说:“到2005年、2006年用电紧张的状况将会得到根本缓解”,但是在眼前,中国显然又重回电力短缺时代。

   中国已成为继美国之后的世界第二大电力消费大国,电力对经济发展的制约作用开始显现,且差距呈越来越大之势。与此同时,电力改革已进行多年,“股份制改造”、“引进外资”、“政企分开”、“厂网分开”、“竞价上网”等一系列改革也在不断进行之中和完善当中。

  电力行业整体不适应社会进步的问题越发显露。电力的健康发展直接关系到国家的能源安全、整体竞争能力的提高、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等问题,它应该受到全社会的关注。

  电荒严峻

  今年一季度,全国就有24个省市被迫拉闸限电,估计今年全国用电的供需缺口是2000万千瓦。严峻,严峻,还是严峻,成为形容今年全国各地的用电形势的高频词。

  今年一季度,“电荒”袭来,使河北省的供用电形势十分严峻。河北省南网最大负荷达到942万千瓦,同比增长8.72%。3月份负荷率已达90.41%,创历史最高水平。据预计,今年河北南网最大负荷1140万千瓦,而夏季用电高峰期电网最大出力可达985万千瓦,在全网没有旋转备用机组、不安排机组检修、不发生非计划停运的情况下,南网全年电力硬缺口将达到185万千瓦左右。河北省北网今年也开始拉闸限电,北部5市最高供电负荷达到550万千瓦,同比提高30.02%。河北省发改委有关人士说,一季度,河北南网用电负荷最高达150万千瓦,北网也出现较为严重的拉闸限电现象,预计夏季用电高峰南网供电缺口将突破200万千瓦。

  与河北相比,江苏的缺电形势更为严峻。据了解,2004年4月24日、25日两天南京的用电负荷猛增到30万千瓦。这两天江苏各地出现高温天气,南京更是攀升到34℃。一些商场、宾馆饭店、写字楼等纷纷开启了空调,直接带来了用电的紧张局势。家住江苏淮安的贺先生说:“多亏缺电没影响到居民用电,否则真不知道没有空调、没有电视的日子如何过。“专家估计,今年将会是江苏有史以来缺电最严重的一年。江苏省电力预计最大缺口将达到850万千瓦,供应缺口达27%,占整个华东地区的一半以上。今夏预计最大日电力缺口将达750万千瓦以上,是去年的两倍多。南京地区的最大负荷也将达到430万千瓦,缺口在134万千瓦左右。此外,20日南京进行负荷实测,用电全部放开,当天的最高负荷达到270万千瓦,比去年增长了30%。据估计,南京光空调负荷就有150万千瓦,如果全部放开使用,南京今夏用电负荷将超过400万千瓦。

  地处西部、经济落后的青海省进入二季度,也闹起了“电荒”。预计日用电超过5000万千瓦时,从省外购电将超过8亿度,一季度外购电5亿度的纪录将被打破。地处中部的湖北省同样遭遇自1997年以来最严重的一次电荒,拉闸限电仍缓解不了日益加剧的电力紧张局面。去年12月至今年4月上旬湖北省借外省的电量现在开始偿还,诸多因素导致湖北省日均缺电量1000万千瓦时。武汉市用电量占全省三分之一以上,缺电形势尤为严重,4月11日以来,该市平均每天拉闸限电负荷达20万千瓦。而对经济欠发达、而又是煤炭大省的安徽来说,今年供电形势依然极其严峻,预计今年电力缺口约50万千瓦,加上电网安全运行所必需的30万千瓦旋转备用,则电力缺口达80万千瓦以上,再加上夏季必须输送华东的电力,安徽电力缺口进一步加大,用电形势更显紧张。

  根据相关报道的统计,今年一季度,全国就有24个省市被迫拉闸限电,占全国出口1/3的广东省平均每周停电两次。电监会人士估计,总体而言,今年全国用电的供需缺口是2000万千瓦。

  祸起垄断?

  电力“发输配售”四大环节中,除输电具有天然垄断性外,其余三环节都不具有自然垄断性。为何出现电荒?是改革不到位,还是协调不力?是体制的问题,还是长远预期机制失效呢?是观念落伍,还是产业结构不合理?这的确是需要讨论的问题。

  针对国内出现大面积电荒的情况,国家发改委副主任张国宝指出,总体上说,缺电是季节性、高峰时段的。他认为导致缺电的主要原因是钢铁和电解铝这样高耗能项目建的太多了。中国能源网副总经理、能源专家韩晓平赞同这个说法。他给记者算了一笔账:“北京电网2003年用电最高负荷833万千瓦,根据电力部门的调查,电力负荷中有300多万千瓦是空调负荷,而这个最高负荷仅维持了很短暂的时间。2003年的电力紧张在全国大多数地区与天气变化密切相关,天气一热或一冷,就会立即反映到电力需求上,说明空调负荷已经成为电力系统的巨大负担。”

  国电动力经济研究中心工程师周海洋则认为,今年电荒的原因,与产业政策、产业结构的不合理有关。他解释道,去年的统计显示,在用电需求中,居民用电、社会用电加上农业三产等用电,占30%,而工业用电占70%。工业用电中,制造业占大多数,需求增长了12%,有色金属、黑色金属等行业用电需求增长超过20%,化工、建材等成了耗电大户。

  并不是所有人都认同这样的分析,一些专家把矛头指向了电力体制,开始讨论电力是不是垄断行业,“电荒”是不是垄断惹的祸。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秘书长王永干说,电力是可以造成商品短缺的垄断行业,关系国计民生,电网具有自然垄断性,这一点世界公认。著名经济学家张曙光则认为,不能笼统地说电力是不是垄断。就像铁轨、桥梁一样,电网不可能在同一个地方铺两条。那么,惟一性的电网就是垄断的。但这个网上的服务不是垄断的,它可以放到市场上完全竞争。就像德国,电力交易所跟股票交易市场一样,电也像股票一样在其中买卖。半个小时前的电、5分钟前的电都不同价格交易,大发电商与大用户坐在交易所大包房讨价还价。

  电力改革专家、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刘纪鹏教授则认为,电力“发输配售”四大环节中,除输电具有天然垄断性外,其余三环节都不具有自然垄断性。国家电力公司是一个构造实现公平竞争的市场平台,电网就好比一条高速公路,各运输公司通过这条路来运送旅客和货物,并支付一定的道路使用费。而当前的问题是,国家电力公司有自己的自留地,在高速公路上,自己的车不交费,堵塞时,自己的车优先通过。这样,竞争就不公平了。

  电荒跟垄断有没有必然的逻辑关系?一些人认为,1998年厂网尚未分离,国家电力尚且过剩,直至政府鼓励大家用电。现在,垄断打破了,电反而不够用了。可见,说今年电荒是垄断闹的人,都是外行。张曙光对此论调反驳说,1998年,国家经济正处于低潮,而现在是经济扩张时期,两者的用电量不能相比。不同的经济周期,就该有不同的电力发展。

  症结何在

  中国这一次面临的电力短缺从深层分析,实际上是资源不足、体制失效、观念落伍的并发症。

  发改委能源研究所所长周大地认为,电荒的原因比较复杂。“垄断说”、“持续高温说”、“决策失误说”、“电力设备不足说”、“煤电价格之争”等短期原因是问题的一个方面。比如,经济增长过快,有些地方已经达到13%左右,平均也有10%左右。以过去的电力弹性系数不到1计算,电力供应增长也应该达到10%左右。只有这样电力才能勉强适应经济增长。事实上,去年电力的增长达到15%左右。所以除了经济高速增长以外,电力供应与经济结构和消费结构有很大关系。

  这两年缺电原因,一是有高耗能产业上马的速度远远超过预期,产业有向重化工化方向发展的倾向。二是机械加工在产业升级方面占了很大比重,产业自动化方面,发展迅速。两者相加,加大了用电负荷。总之,经济的增长速度和经济结构的快速变化,导致电力负荷过重。缺电的主要原因在需求,而不是电力供应。

  而中国能源网的韩晓平则从长远角度分析指出:“中国这一次面临的电力短缺从深层分析,实际上是资源不足、体制失效、观念落伍的并发症”。从硬件看,“电荒”的主要原因是资源不足,也就是说中国现有的电力资源已经不可能继续支撑中国在目前方式下的高速发展态势。要保持持续高速地经济发展,煤、油、气、水、土地、运力、环境,以及核燃料等基础资源,没有一种资源能够按照现在这种使用方式来支撑起中国的明天。而太阳能、风能、核聚变等新能源技术依然还是遥不可及。

  从管理体系研究,中国现行的电力管理系统未能充分保证电力供应与国民经济发展同步。实际上,是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过度中发生的体制性失调,在该采用市场手段进行管理调控时过于干预,而在政府应该有所作为时,又过于将电力视为商品而放任其自流。而各级政府机构的系统综合优化能力弱,是造成目前全面电力供应短缺的一个直接因素。深层的问题是管理观念的落伍,必然导致政府主管机构在目前市场经济的条件下,通过传统计划经济的政令机制难以实施有效管理。政府主管部门直接参与项目审批给政府威信带来很大的负面影响。

  最近,广东和山东的一些“违规”建设项目在电力短缺中起到了关键作用,反而是那些循规蹈矩的省市没有电用,这一结果直接影响到中央政府机构管理指令的威严。过去“电力过剩”了,就“三年不批火电项目”;现在“电荒”了,地方一下拿来4-5千万千瓦的项目让你批,批了今后煤、水、运力和输配电能不能解决?万一不落实,电送不出来,银行投入的老百姓的存款还不上,怎么办?政府官员如果总是在项目审批问题上出问题,肯定会有人过问。继续纠缠在具体项目中,容易使人误解为审批的目的是要扩大“寻租”空间,早晚会得不偿失。  

  电价之惑

  电价不能合理地配置有限的电力资源,同时,电价的合理波动是应该的,并能够反映电力的供求。备受电力煎熬之苦的全国各地和中央纷纷祭起“价格大棒”,连出“狠招”,减轻煎熬之苦。

  近日,20多个省、市、自治区已经出台或即将出台居民实施峰谷分时电价政策。国家发改委表示,经过审批之后,居民分时电价政策将在全国大范围实施。国家发改委副主任张国宝说,现在实施峰谷分时电价,主要是适当提高在高峰用电时段的电价,降低低峰时段用电价,从价格这个杠杆讲,实际上起到一个引导大家在低峰用电,避开高峰用电这样一个作用。国家电力监管委员会副主席宋密则指出,各地政府也可以根据《加强电力需求管理工作的指导意见》自己来安排一个细案,通过这一年的时间统一总结以后,要把它作为长期的一个实施的办法。

  4月23日,发改委再推强力措施,京津唐地区新投产电厂的上网电价从“一机一价”变为“统一定价”。这是全国区域电网首次推行新的上网电价机制。而在此之前,国家发改委价格司官员向记者透露,这一模式近期推行到包括广东在内的其它地区。根据这一上网电价的定价机制,广东省目前若干个筹建和在建电源项目届时指望通过“统一定价”的电价模式讨价还价的余地,可能远不如以前的“一机一价”时代来得方便。

  据报道,近日,发改委将再出“狠招”,对销售电价水平做出调整,并取消地方自行出台的优惠电价,规范上网电价,以进一步疏导电价矛盾,规范电价管理。此次电价调整幅度按全国平均每千瓦时提高1.4分钱安排。这次调价如果落实,这将是发改委在不到5个月的时间内再祭价格大棒,缓解电力短缺,实际上,电力行业人士一直抱怨,中国城市用电的价格,在世界上也是低的。1985年以前,实行“以电定产”,用电需要多层行政审批,落下了“电老虎”的称号。现在,电力同行间都称自己是“电老鼠”。

  周大地在接受《财经界》专访时指出:“电价调整的过慢,不适应电力改革的需要,不能合理地配置有限的电力资源。电价的合理波动是应该的,并能够反映电力的供求。”电价是高还是低?这还需要进行深入的研究。电价目前不能准确地反映电力市场的供需情况,因此电价问题不能简单说是高还是低,而是是否合理的问题。电力系统在降低成本、提高效率方面还有很多事情可做,不能轻易地说现在电价过低。另外,企业对国家尤其发改委有一定依赖性。当企业出现困难时,便把全部的希望寄托在发改委的涨价上,而不是考虑用市场经济的办法,克服困难。多年形成的“有困难,找计委(发改委)”的惯性思维还没有完全扭转过来。

  投资热潮

  在未来3-5年内,年电力投资增长率平均为25%左右,之后进入一个平衡适度快速增长期,电力投资增长率略高于GDP增长率。一边是海水,一边是火焰。在人们忍受电荒的煎熬之时,而在股市上,与电力相关的股票一路走高。不论是花钱买电力股票,还是把大把大把的银子拿出来开电厂,全国掀起了又一轮电力投资热潮。从1-4月份电力上市公司公布的年度和季度财务数据来看,多数公司业绩表现优良,送转股方案也比较诱人,因此刺激股价在3月份有较大幅度上扬。2003年,电力行业上市公司主营业务收入较2002年增长20%,净利润增长33.4%。其中蓝筹股更是突出,像华能国际(资讯 行情 论坛)每股收益0.91元,深南电(资讯 行情 论坛)每股收益0.86元,国投电力(资讯 行情 论坛)每股收益0.73元。

  发改委经济研究所经济运行与发展研究室主任王小广说:“今年之后的3-5年内,为新一轮经济增长的电力投资高峰期(或称之为爆发性增长期),与当前总体投资处于增长高峰相吻合。”高增长预期来源于电力供需缺口。此前,由于三年内不开工常规项目,导致国内存在着巨大的电力装机容量缺口。一个数据是,2002年,电力容量装机缺口是2035万千瓦,2003年缺口是4485万千瓦,新增缺口2450万千瓦,考虑到节约因素及提高运行效率等因素,净缺口估计有3000万千瓦。

  据北京证券的电力分析师范国英预测,2004年,预计全国用电增长速度将为12%左右,需电量将达到21100亿千瓦时左右。2004年国家将批准新开工电站项目规模4000万千瓦,预计投产电站项目规模超过3700万千瓦。

  国泰君安的电力分析师姚伟、乔奕则认为,虽然巨大电力缺口和政府对电力投资项目管制的加强仍将使得行业处于景气周期,但考虑到宏观调控力度的不断增强将使得高耗能企业用电增速出现较大幅度下降。经估算全社会用电量增速可下降2~3个百分点,但如考虑到供给不足带来的用电需求不能满足部分被限制掉的需求,在2004年大概影响用电增速2.8%,可望与宏观调控减少部分抵消。因而仍维持电力需求增速2004年13%~15%、2005年11%~12%的预测。

  从长期来看,王小广则认为,今后20年,电力投资将基本上持高速增长。他说,在未来3-5年内,年电力投资增长率平均为25%左右,之后进入一个平衡适度快速增长期,电力投资增长率略高于GDP增长率。今后中国保持高速度发展应该在20年左右。王小广对中长期电力需求与投资增长作了预测:2004年-2010年,GDP年均增长8.5%,发电量年均增长10%,2010年发电量可达35977亿度;2010-2020年,GDP增长率7.5%,发电量增长7.5%,2020年生活用电占15%,2020年上升到18%。

  利好背后

  预计到2005年以后,随着电力紧缺形势的改观,相当一部分电力企业将被淘汰,电力行业内重组将加剧。电力投资前景虽然诱人,但利好的背后也出现了一些利空的趋势。从2003年数据看,目前电力行业固定资产投资全年维持高运行状态。平均增长率为9.1%,与GDP增长率基本持平。

  从今年以来的发展趋势看,2004年呈上涨趋势;进入2003年中期以来,电力行业资金利润率大幅度上升,从2003年5月份的1.24%上升到8月的7.48%,但是从11月的7.03%和12月的6.9%看,资金利润率有下降趋势,与固定资产投资增长势头呈背离状态。从销售收入总额同比增长率呈上升趋势,利润总额同比增长率呈下降趋势。

  从2003年数据看,电力行业销售收入从7月份的15.72%增长到12月份的17.53%,增长趋势较为明显。这主要得益于缺电情况下电力企业发电量的大幅增长和电价的提高。从利润总额情况看,2003年电力行业利润总额同比增长基本维持在25%左右,但是自2003年12月以来,电力行业利润总额增长呈下降趋势,这主要是由于受到天气影响,火电比重持续增长,达到2004年2月份的87%,火电本身受电煤涨价因素影响较大,提高了火电企业的运营成本。表明从火电行业情况看,除部分优势企业外,相当部分企业消化电煤涨价因素的能力较差,电力行业的经营效率有待提高。预计到2005年以后,随着电力紧缺形势的改观,相当一部分电力企业将被淘汰,电力行业内重组将加剧。

  虽然电力行业投资前景看好,但并不是向所有人敞开了大门。据了解,近年来在民间资本充裕的东部地区和水力资源丰富的西部省份,民营资本投资电力的欲望非常强劲,但是真正在投资建设中起领头羊作用的还是中国华能、中国华电、中国电力投资、中国大唐等大型发电集团公司。例如,在缺电较严重的重庆市,中电投、华能和大唐三大巨头就将“十五”期间新增600万千瓦电力建设项目瓜分完毕,民营资本和外资占的份额极少。陕西的电力投资商乔先生说:“经过多年的电力投资体制改革试验,虽然电力行业的投资出现了外资、民营资本、股份制等,但仍是以国有资本为主体,民营资本和外资只占极少部分。在对电力体制改革方向的影响方面,国有资本的发言权要远远大于其他资本种类,而且在一定程度上与电力体制市场化改革的目标即引进竞争产生较大的矛盾。”

  一般来说,电力行业可以细分为电力生产业和电力供应业。目前我国在电力供应业上仍实行严格的进入管制,民营资本暂不允许进入;而在电力生产业方面则主要采取项目审批制度,对于可行的建设项目,理论上各方资金都可以进入。但乔先生认为,国有资产管理代理制使政府在很大程度上拥有国有资本的实际控制权,从而使政府对于国有企业的天然偏好在今天仍然难以消除,这就使不同性质的资本在政策层面上处于不平等地位,这在电力生产项目投资审批和最低资本金限制上表现得很明显。

  双管齐下

  纵观世界上每一次成功的行业改革,必然是基于一种或多种新技术、新工艺或新的生产形态的出现。业内把由于缺煤所导致的缺电,称之为“软缺电”,而由于电力建设不足而造成的缺电,称之为“硬缺电”。根治“硬缺电”的良方主要有两条:一是进一步推进改革;二是采取先进技术。

  在改革方面,人们把矛头指向了“审批制”。

  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副总经理赵建国撰文指出,如果新一轮的电力体制改革,光改“体”而未改“制”,不仅达不到改革的目的,甚至加剧矛盾的深化。赵在此所说的“体”改是硬件环境的改善,而“制”改则是配套的政策设施的改善。他说,我国目前实行的规划、立项、调研、开工、上网电价、售电价格等全方位的审批制度很不合理。有关部门、电监会、地方政府、电网、发电企业责任不清,如果不改革就不可能形成一个竞争有序的中国电力市场。如果说,改革是解决“软件”问题,那么技术就是解决“硬件”问题。

  采用新技术应该是投资电力的新趋势和解决电力问题根本出路。

  当前电力短缺是世界性现象。去年美国发生加州大停电,接着,法国、意大利、英国、西班牙以及北欧的大停电,然后是澳大利亚。这反映出传统大电厂——大电网——超高压的模式是不安全的,这种模式有很多的弊病。韩晓平认为解决的办法是采取分布式能源。“国家电力公司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改革前的国家电力公司占用了上万亿的国有资产,却创造了很低的利润,只有4%。改革以后,国家电力公司由一个大老虎变成了12个不大不小的老虎。现在电网公司的整体利润只有0.5%,比银行的利息还要低。”韩晓平说。能源专家韩晓平一直是“技术决定论”的坚定支持者。在接受《财经界》专访时,他分析说:“目前全世界都在推动第二代能源系统的建设,有望从根本上解决电力短缺的问题。第二代能源系统具有六个主要特征,一是燃料的多源化,二是设备的小型、微型化;三是热电冷联产化;四是网络化;五是智能化控制和信息化管理;六是高标准的环保水平。”

  21世纪,新技术革命将出现由无数小型、微型热电冷系统组成的自下而上的能源系统,在网络的连接下,从根本上改变传统的由大型火电厂,高压输电线路和多层电压网络系统构成的,以及各种供热采暖锅炉共同组成的城市传统能源体系。“第二代能源系统有望从根本上解决目前的电力困境和能源困境。”韩晓平说。电力装机容量能够在较短时间内提高,但煤炭却不可能有相应的生产能力和可采储量来支撑。

  相关文章:

  电力改革:丹麦模式VS美国模式

  解决缺电要先解决缺煤

  自建铁路:发电企业欲破煤运瓶颈


  点击此处查询全部电力短缺新闻




评论】【谈股论金】【推荐】【 】【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热 点 专 题
亚洲杯精彩视频集锦
中国互联网统计报告
饶颖状告赵忠祥案开庭
影片《十面埋伏》热映
范堡罗航展 北京楼市
手机游戏终极大全
健康玩家健康游戏征文
环青海湖自行车赛
《谁是刀郎》连载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3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