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售业竞争加剧 上市公司并购重组频率增大 |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4年04月23日 13:43 信息早报 | ||||||||||
零售业竞争加剧并购频率增大——析《外商投资商业领域管理办法》对国内零售业的潜在影响 商务部于2004年4月16日颁布的《外商投资商业领域管理办法》不仅仅是中国履行加入WTO的承诺,更是进一步吸引外资进入中国、促进国内商业流通领域发展的重要举措。
当前基本状况 2003年我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9.2%。而商业对国民经济的贡献约为6.71%,该数据远低于发达国家的水平,可见中国的流通业具有巨大的发展潜力。而普华永道的调查报告也表明中国已经成为亚洲零售消费业最具增长潜力的国家。在宏观环境趋势向好的前提下,零售业领域主要表现为3个特点(以零售业100强为例): 1、零售业竞争日趋激烈;2、市场集中程度提高、超大型零售业航母面世;3、连锁经营位居主导,百货业态劣势明显。 相对竞争优势 1、内资的竞争优势 门店地理位置优势。在我国市、县、镇的各类“商圈”内,百货店、超市、便利店等零售业态的门店绝大部分为我国商品零售企业所有,外商零售企业进入这些“商圈”的可选空间十分小。 区域销售规模优势。就国内消费品市场而言,2003年百强零售企业有7家外资公司入围,但在城市中主导销售业态基本为国内百货店、超市连锁企业,体现出我国零售企业的区域市场销售优势。 占据农村市场优势。 2、外资的竞争优势 企业经营规模。位居2003年全国连锁零售业之首的上海百联集团的销售额为485.2亿元,仅相当于美国沃尔玛公司的1%左右;在全球200强零售商中尚不见中国企业的身影,而美国企业约占45%,零售额占总额的53%。 有强大资本支持的扩张能力。外资零售企业规模扩张的主要手段之一就是通过并购来实现。例如沃尔玛仅用38年的时间便成为世界最大的零售企业,其中购并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相对国内企业而言,外资零售企业的融资能力极强,有足够的资金来支持企业的快速扩张行为。 外资零售企业采购配送、人员素质、管理技术、营销技术、服务理念等方面也相对国内企业具有优势。 整体影响 1、区域竞争加剧 就当前外资零售企业在中国内地的发展战略来分析,其业务区域仍然围绕经济发达的大中城市来拓展,在超大型超市的发展占据优势的同时,也在加快便利店等业态的拓展。但这些地区往往是属于中国内地零售业竞争最为激烈的区域。外资的大举进入,无疑会加大本地区的零售企业优胜劣汰的进程,造成市场份额的进一步集中。 2、并购重组频率增大 《外商投资商业领域管理办法》正式施行后,外资零售企业在我国的发展就不再有地域、股权和数量等方面的限制。外资就可以充分发挥自身的强大扩张能力来对内地零售企业实施大规模的并购来迅速壮大。为迅速扩大规模,跨国零售集团均不约而同地采取了购并重组的方式。而中国零售业持续下滑的行业平均利润率以及商业用地的稀缺性都决定了外资需要通过并购来降低成本和抢占资源。 在并购重组、做大做强方面,国内的零售企业也同样表现出积极的举动。一方面政府为了整体经济的发展有着培育零售业优势企业的愿望,另外资本自身面对外资竞争的压力也会产生巨大的发展要求。当前百联集团的重组就是最为典型的一例,同样,其他一些区域经济圈的零售企业同样有着潜在的大规模并购重组的可能性。 3、零售业上市公司的相对竞争优势进一步体现 有着资本市场作依托,零售业上市公司抵御外资竞争的能力有所提升,部分上市公司得以借助融资平台来不断打造自身的实力。相对而言,目前进入中国零售业百强的企业更具有自身的竞争优势。 而从业态来分析,以超市为主要业态的上市公司的竞争优势明显,如友谊股份(资讯 行情 论坛)、华联超市(资讯 行情 论坛)、华联综超(资讯 行情 论坛)等。另外一些传统的百货公司通过大力发展连锁业态也迅速提高了自身的竞争实力,如大商股份(资讯 行情 论坛)、王府井(资讯 行情 论坛)等。从零售业上市公司分布密集区域来分析,各公司的竞争能力也有显著差别。比如最为显著的就是百联集团的重组使得上海其他一些零售业上市公司处于更严峻的市场竞争地位。(国泰君安 杨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