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板块 潜龙欲飞天 |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4年03月05日 19:51 证券《金周刊》 | |||||||||
《金周刊》记者 李苒洲 充足率之痛 潜龙在渊 “银行股可以中长线看好,这一点是毫无疑问的。”对资本市场颇为熟悉的人行上海分行调查统计处顾铭德研究员自信地告诉记者。
而记者的疑问和许多市场人士一样,来自于银行股业绩和市场走势的背离。 2月27日,民生银行与浦发银行同天一公布2003年年报,再加上先期已公布年报的招商银行,五大上市银行股的业绩披露工作已经过半,从中我们可以看出,银行股2003年业绩大幅增长已成定局。 民生银行2003年主营业务收入达120.37亿元人民币,较2002年度同比增长66.87%;其净利润近14亿元,同比增长约60%;每股收益为0.38元。 招商银行主营业务收入为162亿元,较上一年度同比增长37.73%;净利润达22.3亿元,同比增长28.58%;每股收益0.39元。 浦发银行亦不遑多让,其主营业务收入为120亿,较2002年度同比增长47.45%;净利润约15.7亿,同比增长21.84%;公司每股收益0.4元。 另一方面,一直被业内人士所责难的不良资产比例过高的问题在2003年也得到了进一步的解决。 比如,民生银行期末不良贷款比例为1.29%,较年初下降了0.75个百分点,不良资产绝对额26亿元,下降了1677万元;浦发银行年末不良贷款比例为1.92%,较年初下降了1.46个百分点,通过加大对不良资产的化解、清收、核销工作,公司在年内共回收不良资产现金13.01亿元,有效重组1050万元;相对来说不良率偏高的招商银行期末不良贷款比例为3.15%,较年初也大幅下降了2.84个百分点。 照理说,作为去年五朵金花中涨幅最小的一朵,银行股大幅飙升的业绩和逐步降低的不良资产比例理应刺激银行股股价向上攀升。然而自招商银行2月18日率先公布2003年年报以来,五家银行股就开始先于大盘一周左右进入了调整期,而且调整的幅度也都在10%以上,远远高于同期大盘4%的跌幅。 顾铭德认为,银行股尤其是象民生、招商和浦发这样业绩优良的银行股其实是属“龙”,近期它们潜龙在渊的原因绝不是象人们通常所认为的“见光死”,而更多的原因是来自于它们也有痛脚,而这一痛脚就是资本充足率问题。 龙之腾也 必潜乃翔 市场对银行股的忧虑主要来自于早已困扰国内银行业多时的资本充足率问题,而这也是唱衰银行股的绝大多数人的众口一辞。 空方观点: 对于已经公布年报的三家上市银行而言,它们的资本充足率超过8%的及格线并不太远。民生银行2003年度的平均资本充足率不足8%,为7.87%,其期末资本充足率为8.62%;浦发银行的资本充足率平均值为8.9%,年末值8.64%;招商银行平均资本充足率和期末资本充足率分别达11.16%和9.49%,在三家银行中处于较高水平。 雪上加霜的是,为了向国际通行标准靠拢,银监会发布的《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率管理办法》也于今年3月1日正式实行。《办法》根据资本充足率的高低将商业银行分为资本充足、资本不足和资本严重不足三类,同时对资本不足或严重不足的商业银行,有了更具体的纠正和处理措施。如资本不足的商业银行,将被限制资产增长速度或降低风险资产的规模;而资本严重不足的银行,甚至会被要求调整高级管理人员,乃至被接管或者促成机构重组,直至予以撤销。在强大的监管压力下,资本充足率将对商业银行形成实质性约束。 新《办法》旨在提高银行体系的稳健性,促进金融市场的公平竞争,在风险资产的计算上有更为严格的标准。比照以前的要求,这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境外债权使用外部评级、取消对特大国企等对象贷款的优惠风险权重、取消土地房屋产权等抵押贷款的优惠风险权重、采用新方法计算表外业务风险资产。例如,《办法》第三十条规定:"交易账户总头寸高于表内外总资产的10%或超过85亿元人民币的商业银行,须计提市场风险资本。"由于采用了更大的风险权重,并对表外业务重新进行计算,作为资本充足率分母的风险加权资产将会出现一定的增加。 这些措施显然意味着国内银行原本就不高的资本充足率很有可能还会进一步降低,五家上市银行股也不大可能置身事外。即使是象浦发银行和民生银行这样业绩优良的银行也有可能达不到8%的资本充足率,而这还只是银监会设定的“及格线”。浦发银行证券事务代表杨国平对此就持谨慎态度。正是由于这样的担心,市场才对三大银行股率先交出的几张高分成绩单采取了低调的应对态度。 多方观点: 不过看好银行股的也是大有人在。他们认为这种对上市银行股资本充足率问题的担心纯属过虑,因为就在同一《办法》中,明确规定了在资本充足率的计算过程中,商业银行可计入的资本范围有所扩大。比如说,在新《办法》中,商业银行资本的构成尤其是附属资本的构成进一步得到明确,符合条件的重估储备、长期次级债务工具、可转换债券均可以计入附属资本,而一般准备计入附属资本的上限被取消。这些规定表明在计算资本充足率的时候,分子相应也会变大,因此会在很大程度上抵消分母变大的影响。换句话说,各商业银行的资本充足率降幅可能会比先前大家预期的要小。 此外,对于上市银行来说,他们的资本充足率水平恰恰也是国内所有商业银行中最高的一个群体。截止2003年底,我国所有银行类金融机构的平均资本充足率仅为6.3%左右;再看四大国有商业银行的情况,在国务院动用450亿美元外汇储备补充中行、建行资本金后,中行和建行的资本充足率才勉强超过了8%。但是,没有进行股改试点的工行和农行,情况就差得多。据工行最近一次披露的数据,其资本充足率为5.54%;而农行的这一比率只有1.44%。两相比较,上市银行与非上市银行的优劣一目了然。 而且上市银行还有着其它非上市银行股无可比拟的融资优势。以民生银行为例,尽管它2003年年底的资本充足率只有8.62%,但当它发行在外的所有可转债都完成转股后,其资本充足率将达到10%,如果它今年发行H股的计划实施成功,这一比例更将突破15%。尽管上市银行股的融资行为颇遭唱空者非议,但还是有许多市场人士极为看好银行股。 “优化资源配置本来就是资本市场的最大功能,上市银行股有这么优良的业绩,不让它们融资,让谁去融资,而且事实证明,银行的再融资都产生了很好的效益。”天信证券高级研究员胡嘉就是银行股的坚决拥趸。 另一方面,银监会日前颁布了《关于将次级定期债务计入附属资本的通知》,允许商业银行通过募集符合规定条件的次级债务来补充资本金。这一行为事实上大大缓解了上市银行融资需求与流通股股东之间的利益冲突。招行对发债一事的折衷处理就是最好的证明。 正所谓“龙之腾也,必潜乃翔”,看好银行股的市场人士认为,银行股目前的蛰伏更多的只是在进行爆发前的准备。事实上,除了资本充足率的问题还有待解决,在很多方面,银行股已经作好了腾飞的准备。 飞龙在天 为时不远 一个板块的崛起,必然有许多利好的配合,而利好的程度,又决定了板块走强的时间跨度和高度。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研究一下银行股已经准备了哪些利好。 利好一、政策眷顾 金融问题一直是历届政府关注的头等大事,结合中国国情,某种程度上银行问题就是金融问题的代名词。不久前国务院动用450亿美元外汇储备补充中行、建行资本金就是最好的证明。去年底,银监会颁布了《关于将次级定期债务计入附属资本的通知》,允许商业银行通过募集符合规定条件的次级债务来补充资本金。募集次级债以补充资本的规定出台,使得上市银行多了一个选择,股市再融资压力随之减轻。此政策一出,上市银行纷纷缩小发可转债的规模。此外,去年12月11日央行发布公告,决定从2004年1月1日起扩大金融机构贷款利率浮动区间。同时将金融机构在央行的超额准备金存款利率由1.89%下调至1.62%。中央银行出台的这一重要的货币政策可大大提升上市银行的盈利预期。 利好二、业绩持续高速增长 未来几年,我国的GDP增长率都将维持在7%以上,从目前的增长势头及可能的调整措施看,2004年全年增长有望保持在8.5%左右。中央银行预期,2004年货币供应量增长17%,贷款增加2.6万亿元(2003年实际增加近3万亿元)。根据这些指标分析,业内人士认为上市银行股尤其是民生、招商和浦发三家的主营业务收入增长速度不会低于30%,由于这些银行已计提的呆帐准备金比较充分,且新增贷款的不良率很低,主营收入的增长会更多地转化为净利润的增长。 此外,预期中的利率上调也将在一定程度上扩大银行的存贷款利差,这也意味着银行股的的主营业务收入了将随之增长。 利好三、外资并购力度将进一步加大 在花旗银行成为浦发银行的第四大股东之后,去年12月间,银监会发布了《境外金融机构投资入股中资金融机构管理办法》。这显示了银行股未来的外资购并力度将进一步加大。另据有关资料统计,除日本外,去年亚洲银行业并购金额由2002年的247亿美元上升45%,达到359亿美元,今年亚洲地区196亿美元并购金额中,银行合并金额占了78亿美元。国外一些基金经理人表示,亚洲的银行业正吹起合并与收购风,这使得银行股投资魅力大增。 利好四、机构入驻潜力无限 从已披露的银行类上市公司年报中十大流通股股东可以看出机构投资者云集。浦发银行的前十大流通分别是申银万国证券股份有限公司、同盛证券投资基金、鹏华行业成长证券投资基金、瑞银华宝、金鑫证券投资基金、世纪证券有限责任公司等。申万更是持有五千多万股,市值近六个亿。招商银行和民生银行的前十大流通股股东也全是机构投资者。从中可以看出机构投资者在去年金融股调整的时候不仅没有减仓,反而是在加仓。去年四季度的基金投资组合报告就显示基金们又增持了5486万股,如此来看,银行股的投资价值仍然存在的。这种机构重仓持有并作为核心资产的股票,日后的表现自然会令人刮目相看。 而国家信息中心发展研究部副主任徐宏源更是将银行股列入它今年最看好的行业,因为我们国家的银行业仍是一个垄断行业,四大国有银行在从国家独立所有转向混合所有制和股份制的过程中,需要进行股份制的改造。在股份制改造的过程中,国家为了能卖一个好的价格,还会继续维持一定的垄断,也就是说保持它盈利的能力。这样,股份制商业银行会跟着沾光。因此,银行业的业绩在2003年大幅度提升的基础上,2004年还会维持一个稳定的增长水平。他认为,建行和中行的改制和上市对银行股来说不是利空而是利好。事实上,每一个行业的大型企业登陆证券市场给同类公司带来更多的是机遇。 另一方面,信贷紧缩的一些迹象也不会阻止银行股前进的脚步。因为只要经济列车继续前行,作为经济列车基础的银行业的业绩也会继续拓展成长的空间。那么,依据信贷紧缩作为判断银行股的投资价值下降的理由似乎并不成熟。毕竟在国外成熟市场上,无论经济如何波动,银行股永远是蓝筹股阵营的一中坚分子,也是指数成分股的一个稳定的组成者,所以,只要相信今年的行情是牛市,那么,银行股的前景就很广阔。 杭州新希望的研究员认为,在目前的盘局中只有金融股才能引领大盘继续冲锋陷阵。而且从K线图上也可以看出,金融股领先大盘调整,银行股陆续回调到年线附近,作为市场近一年时间的平均持仓成本,年线将对股价形成良好支撑,近期银行股已经率先启稳,今后也必将率先上攻。 看来,在诸多利好因素的刺激之下,消沉了一段时日的银行股很可能在不久的将来龙飞九天。业内人士认为,目前正是介入该板块的最佳时机,中长线持有必有厚报。 民生银行 群龙之首 任何一个板块的崛起都会有一个龙头品种,那么,银行股的群龙之首将是谁呢。现在,已经有越来越多的目光聚焦到了民生银行身上。 业内人士看好民生银行的最直接理由是它的骄人业绩。 2003年,民生银行取得了每股0.38元的收益,尽管这一批准与招商银行和浦发银行在伯仲之间,但是他的主营业务增长率和净利润增长率却远高于后两者。(见下表) 名称民生银行招商银行浦发银行 主营业务增长率67%42%47% 净利润增长率56%30%22% 除此之外,在不良贷款比例和资产的流动性方面,民生银行也都遥遥领先。不过,民生银行也有不利之外,那就是由于业务发展过于迅猛,它的资本充足率相对来说处于劣势。不过,这一不足通过它的H股发行计划,可以得到有效的解决。因为根据15倍市盈率测算,民生银行的H股发行价格可望达到人民币6块钱左右。这样,按照9亿股的发行股本,其资本充足率也有望达到14%到15%的水平,将大大领先于招商银行和浦发银行。同时,公司平均净资产在发行完成后将增值一块钱以上,这又将使它的市净率大大降低。 此外,以6块钱的发行价计,依据其它H股上市时平均40%多的涨幅,湘财证券研究报告认为民生银行H股的上市定位应该在8.4元左右,考虑到两个市场的价差问题,业内人士的普遍看法是目前民生银行下跌的空间基本上已经被封杀。 更令人有想象空间的是,目前有消息说,民生银行的两个国有法人股股东正在酝酿出售股权,这样的话,民生银行将成为我国第一家纯粹的民营上市银行。在日前的股东大会上,公司管理层明确表示,两家国有法人股股东确实在商谈出让股权的事宜,主要原因是考虑到该公司在发行H股的过程中国有股面临减持,如果不转让,将会有10%交由社保基金持有。此外,公司方面还表示,民生银行确实希望再引进一个国际战略投资者,而引入的方法将会是在H股发行中进行战略性配售。这样的话,民生银行也将是国内第一家通过战略配售、高价格的方式来引入海外战略投资者的银行,此外,结合到我国人民币资本项目对外开放步伐的逐渐加快,今年人民币自由兑换的政策会进一步宽松,另外,CEPA的正式实施,香港人民币自由兑换个人业务的放开等,民生银行发行H股后,资本充足率将符合满中国内资银行在海外设立分支机构10%的最低要求,民生银行在将在海外开拓更加广阔的市场。 基于以上的分析,民生银行借发行H股的契机将创造国内上市银行的四个第一:我国第一家纯粹的民营上市银行、第一家在海外市场公开融资的上市银行、第一家通过战略配售、高发行价的方式来引入海外战略投资者的上市银行、第一家在海外设立分支机构的国内上市银行。 在今年,有如此之多第一概念的民生银行,受到市场青睐,成为银行股的群龙之首,率领银行股龙飞九天,亦殊非难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