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钢铁价格居高不下的刺激,我国钢铁行业投资呈现直线上升趋势。中国钢铁工业协会的有关统计数据表明,2002年,全国钢铁行业88家大中型企业新增固定投资为704亿元,而实际的数据远比这个要大。专家估计,去年全国钢铁行业新增投资应该在1000亿元以上;而今年,这个数字将会更大。据悉,仅今年上半年我国钢铁投资已经达到500.3亿元,同比增长133%。
潜在风险不断暴露
在此之前,国际钢铁协会的一份报告已经使我们看到了潜在的风险。报告指出,中国的钢铁需求虽然从2001年以来,每年都在增加,但增幅却在明显地减少。2001年中国的钢铁需求为1.74亿吨,同比增长了23.3%;2002年的需求为2.11亿吨,同比增长了21.3%;而今年的预计需求量为2.32亿吨,同比增长降为10%。
据记者了解,早在今年4月就有迹象表明我国钢材价格已开始显露下降趋势。特别是在此之前涨幅较大的各种板材,均出现了不同程度的价格回落,其中薄板价格下降了20%,厚板价格下降了10%。
非典之后,国内许多重点工程都已提前开工,固定资产、基本建设以及房地产投资都呈现出新开工项目快速增长、在建项目进度加快、大部分地区投资幅度上升的特点。钢铁需求再次火爆,行情不断看涨。
对此,业内专家分析,随着这些重点工程、基本建设以及房地产建设的陆续完工,钢铁的需求会逐步趋于理性。据统计,目前实施的这批钢铁投资项目预计达产时间大多在2004年以后,估计2005年全国将新增约3000万吨钢的生产能力。逐渐回归理性的钢铁市场需求能否充分消化掉因新增投资而增加的钢产量就显得至关重要。国家发改委官员也曾指出,目前由于国内基本建设规模大,市场需求旺盛,钢铁工业还没有出现严重的供大于求的矛盾,但由于在建能力较大,一旦市场发生较大变化,有可能造成供大于求,并引发连串问题。
目前中国钢产量和进口钢材均居世界首位。在世界钢铁产能过剩、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形势下,中国钢铁工业供大于求的潜在风险也在加大。
有专家就此指出目前的钢铁行业很可能存在“虚火”,目前钢铁行业的投资“太猛了”。
结构调整势在必行
中国钢铁行业协会副秘书长戚向东认为,我国钢产量并没有出现盲目扩张趋势,钢铁行业的集中度在提高,产品结构正逐渐趋于合理。戚向东介绍说,目前全国65户重点钢铁企业上半年产钢8978.9万吨,占总量的87.05%。常说的“十大钢”产量达到总产量的30%以上。
戚向东还表示,虽然建筑用钢所占的比例很大,但这是适应市场需求的。受基础设施建设和房地产开发的带动,目前建筑用钢材产销率100%,因此不能简单地用产品结构来衡量建设是否重复。
戚向东认为,今后10年,中国钢铁市场潜力巨大。他认为,目前钢产量并没有出现盲目扩张趋向。
尽管如此,钢铁行业组织结构调整的任务仍十分艰巨。据不完全统计,中国炼钢企业从上个世纪80年代中期的114家剧增到现在的280多家,平均规模不足70万吨,其中200余家小炼钢企业平均规模还不到10万吨;轧钢企业多达1.2万家,散乱差的问题十分突出,制约了钢铁工业整体竞争力的提高,加剧了产业的结构不合理的矛盾。
业内人士指出,整合行业,推动业内兼并重组,提高我国钢铁龙头企业的竞争力应是当务之急。据了解,在我国生产能力50万吨以上的便可视为大中型企业,而在美国这只能算是小型企业。我国钢铁业经过50多年的建设,形成了7000多亿元固定资产,具有一定竞争能力。但与国外成熟企业相比,钢铁行业所面临的压力依然不小。(10B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