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06月27日11:31 新浪财经

  新浪财经讯 6月26日,2016年天津夏季达沃斯开幕,本次会议以“第四次工业革命-转型的力量”为核心主题,重点聚焦“反思创新、重塑增长、重设体系”。

  今天上午在“中国的国际雄心”论坛上,毕马威全球董事长John B. Veihmeyer表示,毕马威和很多世界上知名的公司有业务方面的联系,跟他们的高管也有很多的联系,因此也了解他们公司的战略,根据和他们的互动我们认为,来自中国境外的投资,还有并购,以后肯定是会加速发展的,预计大概这种投资是10%的年增长率。

  以下为对话实录:

  John B.Veihmeyer:非常感谢,我非常高兴能够参加今天的论坛,我觉得之前的发言人已经谈到了很多很多的有关这方面的情况,但是我说的也没什么新意了,我还是想跟大家分享一下我的想法,我觉得有一个还是比较独特的,就是说现在我们作为毕马威来讲所起到的作用,因为我们觉得,很多世界上知名的公司、企业,我们每天都跟他们有业务方面的联系,跟他们的高管也有很多的联系,因此也了解他们公司的战略,根据跟他们的互动我们也认为,还有来自中国境外的投资,还有并购,以后肯定是会加速的发展的,我们预计大概这种投资肯定是10%的年增长率,同时我们也看到有一些趋势,比如说你如果看一下并购的数量,中国公司现在在中国境外的并购数量,2016年前半年,已经超过了2015年全年的数字,在刚才Klaus Kleinfeld已经说过了,西欧、美国、澳大利亚,实际上是三个投资的目的地,从国家具体国别的角度来讲,美国可能仍然是站在前位的。

  我们看到过去几年中,从2010、2011、2012年,平均的数字,基于美国公司的并购,这是被中国并购的,大概是10%—13%的数目,2015年已经超过100家了,实际上就很能反映出这个趋势,这个趋势我们会直接的看到。另外最重要的一点,不光说数量的问题,而且还有规模的问题是增加的。更重要的一点,我也非常同意Klaus Kleinfeld刚才所说的,就是说这个公司的性质,你并购这个公司的性质已经转型了,是基于消费类的和科技类的了,我觉得这是非常大的趋势,而且我们需要关注加以注意的,另外我们也注意,这个趋势是持续下去的。你再看一下到底推动并购加快的是什么东西呢?我们今天下午会发布一个非常全面的调查,有1300的CEO是全球公司的,大概有一些是在中国有公司,所以说非常有代表性,能够说明中国的这些大的公司的领袖他们是怎么看他们的这些战略的。

  在这个调查中我们问了一个问题,你看最主要的你们增长的源泉是什么,展望未来。中国的CEO他们很高的百分比他们的答案都是说什么呢,关注创新,创新是驱动力,还有一半的中国受过调查的CEO说过,他们最主要的责任就是想推动创新,这个也是也是比我们在其他的国家所看到的数字大。我们调查了1300个CEO,我觉得他们有创新的热情,也有创新的需求,这样的话也会推动更多的并购的活动,而且通过投资来做这样的东西。我们看一下在字里行间的意思,实际上这些CEO给我们传递的信息就是,因为我们刚刚完成这个调查,就是说我觉得CEO们觉得他们也得到了来自政府对他们这方面的鼓励和支持,在中国他们会继续的投资,积极的在中国海外市场进行投资。就像您所说的那样,我们觉得这是一个会不断进行的趋势,而且这个趋势会不断的加快。

  新浪声明:所有会议实录均为现场速记整理,未经演讲者审阅,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责任编辑:郑洋洋

  《财经会议》报道你看不见的会场实况,传播会议精华内容,会议直播提前预告,不定期送出免费超值会议门票。官方微博:财经会议,微信号:caijinghy。扫码更方便。

财经会议

相关阅读

境外消费太多会导致经济下滑

如果服务贸易中进口大于出口,甚至是巨额的逆差,则表明中国相当大的服务,包括连带的购物等,没有在中国内部消费,而是在国外得以实现。国内向国外漏出的消费需求规模越来越大,成为国民经济增长速度很强的一个下拽力量。

中国经济腾飞要学学三位老司机

美国式的开放、多元、包容,日本的精细化管理,以及德国精准调控市场经济的各种措施和制度,应该是中国经济继续向上发展所必修的三门功课。

我国过去辉煌的基础正在被掏空

站在最高的第五层思维,才能看到当前中国经济面临的最大风险所在——我们正在丧失过去几十年赖以成功的基矗与它比起来,经济增长减速、债务高企、银行坏账等这些人们日常谈论的风险只是癣疥之疾。

退欧是市场矛盾激化的导火索

当前市场的矛盾深刻,随时都可能激化。民粹主义的抬头,无论是英国的退欧还是美国的特朗普,都反映的是在增长放缓、货币政策濒临失效、资本回报下降的全球经济里,不同利益群体对资源争夺的表面化,以及底层人民对自身的政治诉求。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