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06月26日14:30 新浪财经
清华控股集团董事长徐井宏清华控股集团董事长徐井宏

  新浪财经讯 2016年天津夏季达沃斯今开幕,本次会议以“第四次工业革命-转型的力量”为核心主题,重点聚焦“反思创新、重塑增长、重设体系”。

  在“《财经》——中国市场环境的变迁”论坛上,清华控股集团董事长徐井宏表示中国的企业家是非常有智慧的企业家,也是非常有创造力的企业家,当前环境下如何发挥出企业家的潜力和创造性,可能是下一步中国发展很关键的一个问题,现在企业家信心的不足也是当前这个关键阶段最重要的一个问题。

  以下为对话实录:

  徐井宏:大家好!今天的主题叫“市场环境的变化”,我还是稍微先说两句,我觉得经济体制改革的核心问题之一,其实是政府和市场之间的关系,怎么能让市场真正的起到资源配置的决定性作用,实际对未来中国经济的发展至关重要。昨天下午我参加一个座谈会,关于政商关系。其实我一直认为中国的企业家是非常有智慧的企业家,是非常有创造力的企业家,但是我们的市场环境、我们的法治环境,怎么让这些企业家能够真正把他的潜力、把他的创造性发挥出来,可能是下一步中国发展很关键的一个问题,因为现在其实企业家信心的不足我觉得也是当前这个关键阶段最重要的一个问题。

  主持人王波明:为什么信心不足呢?

  徐井宏:可能和大的环境有关,和法治建设等方面也有关。所以企业家需要两个环节,一个是,真正公平的、透明的市场秩序。一个,就是清晰的、完善的并且是真正执行的法治环境。昨天的座谈会,有好多东西觉得说不清、看不准,因为在过去的发展中我们政府在里边发挥了,我不是否认这一点,政府在微观经济领域发挥得作用很大。我们这届领导人要简政放权,要进一步改革,我想方向是完全正确的。

  第二,当今社会面对企业来讲,从我们微观社会来讲,最主要两个特征,一个特征,科技技术迅猛的爆炸的发展,另一个特征,全球一体化的趋势。这两个特征带来企业的未来,如果不能够适应这个趋势,就一定会衰落。

  从第一个来讲,技术。我们说农业社会已经几千年,那个时候没有太大的变化,还是刀耕火种,到工业年代只有三四百年的时间,从蒸汽机的发明。我们看,进入信息社会,到现在还不到一百年,人们的生活方式、企业的生产方式、市场整个运行的模式都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所以才有了很多,前两年用了很多的词,“颠覆、颠覆、颠覆”,才有了对很多传统行业的巨大冲击。

  实际上怎么来解决这个问题?对于企业来讲,就是要不断的推动自身技术的创新,不断的拥抱互联网时代来临之后所面临的各种模式的变化。所以这几年轻化产业实际上我们在4年的时间,从580亿资产,发展到超过2000亿,到6月底提前爆个料,我们应该已经超过3000亿,这样高速的发展,是由于我们过去长期在科技领域的积累,在这样一个时期。

  全球经济一体化,其实使得今天的任何一个企业,从它生下那天,或者面向未来,全都是全球的竞争。一会儿Uber、滴滴也好,从生下那天,因为互联网把这个世界变成了很小的地方,时空的概念发生了变化,所以这些都是企业要不断的调整它的思维和模式,技术创新是一种,模式创新是又一条路。比如产融的互动,比如跨界的融合,等等这些,都是企业要直面并且拥抱它的。所以我想把这些关键点抓住,企业就会很好的发展,所有的企业很好的发展了,中国经济也就会很好的发展。

  新浪声明:所有会议实录均为现场速记整理,未经演讲者审阅,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责任编辑:郑洋洋

  《财经会议》报道你看不见的会场实况,传播会议精华内容,会议直播提前预告,不定期送出免费超值会议门票。官方微博:财经会议,微信号:caijinghy。扫码更方便。

财经会议

相关阅读

境外消费太多会导致经济下滑

如果服务贸易中进口大于出口,甚至是巨额的逆差,则表明中国相当大的服务,包括连带的购物等,没有在中国内部消费,而是在国外得以实现。国内向国外漏出的消费需求规模越来越大,成为国民经济增长速度很强的一个下拽力量。

中国经济腾飞要学学三位老司机

美国式的开放、多元、包容,日本的精细化管理,以及德国精准调控市场经济的各种措施和制度,应该是中国经济继续向上发展所必修的三门功课。

我国过去辉煌的基础正在被掏空

站在最高的第五层思维,才能看到当前中国经济面临的最大风险所在——我们正在丧失过去几十年赖以成功的基矗与它比起来,经济增长减速、债务高企、银行坏账等这些人们日常谈论的风险只是癣疥之疾。

退欧是市场矛盾激化的导火索

当前市场的矛盾深刻,随时都可能激化。民粹主义的抬头,无论是英国的退欧还是美国的特朗普,都反映的是在增长放缓、货币政策濒临失效、资本回报下降的全球经济里,不同利益群体对资源争夺的表面化,以及底层人民对自身的政治诉求。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