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04月20日09:43 新浪财经

  新浪财经讯 第三届互联网金融全球峰会北大论坛于2016年4月19-21日在北京召开。中国人民银行金融研究所所长姚余栋出席并演讲,他表示,传统金融是一个金融中介,而共享金融仅是一个平台。传统金融具有期限转换、流动性转换、分散风险、清算与支付结算等附属功能;而共享金融的主体功能则是去中介化,共享金融分散了风险,即降低了系统性风险。

  以下为会议实录:

  尊敬的陆秘书长,各位领导、各位嘉宾、各位媒体朋友们,我今天跟大家汇报交流的是共享金融的主体功能和比较优势。

  汇报内容主要有共享金融的内涵、物质和技术基础、表现形式,共享金融与传统金融在拓扑结构和主体功能层面上的比较,共享金融的优劣势等等。

  我们认为,共享金融就是金融资源的供需个体通过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移动互联网等构筑的现代信息技术平台实现金融资源与服务的直接交易系统。共享金融分为三个层面:一是居民、非金融企业、机关团体等金融资源的供求个体间的金融共享;二是居民、非金融企业、机关团体等金融资源的供求个体与金融机构间的金融共享;三是金融机构间的金融共享,包括同业和跨业。

  共享金融的物质和技术基础是什么呢?我们金融研究所提出了“第四次迁徙”,人口向虚拟空间的转移为共享金融提供了空间基础;移动互联网和区块链等现代信息技术平台为共享金融的发展提供了技术条件;共享经济的兴起,使得共享金融的发展具有了现实可行性。

  共享金融的表现形式主要有网贷、众筹、供应链金融、相互保险、财富管理、金融基础设施的共享等等。不管是现在的互联网金融,还是未来的区块链金融,都可以视为是共享金融的表现形式。

  通过对比传统金融和共享金融的拓扑结构示意图,我们可以清楚的发现二者有着很大的区别,前者是作为金融中介(银行、证券、保险等),而后者仅是一个平台。再看二者之间的功能比较,传统金融具有期限转换、流动性转换、分散风险、清算与支付结算等附属功能;而共享金融的主体功能则是去中介化,并不去中心,因为网络上是有幂律分布的,终究是有着中心的,共享金融分散了风险,即降低了系统性风险,增加了个体风险,且在严格意义上讲,不具备期限转换和货币创造功能,但是,也存在一个问题,在非粘稠市场的情况下,大量匹配难以实现,可能会缺乏流动性。

  共享金融的比较优势主要体现在三方面:首先,普惠性很强,更好的服务“长尾”的需求,左图为传统金融,右图则是传统金融与共享金融的融合互补;其次,匹配度较高,风险收益多样化的偏好需求能够得到较大程度上的满足,左图为特定偏好的金融中介融资模式,右图则是“无中介”众筹模式;最后是期限转换的一致性,在有中介转换的时候,很容易出现流动性冲击,而共享金融不需要中介进行转换,在理论上解决了这一问题。

  共享金融和传统金融面临着再平衡,要发挥共享金融中(分散化的)个体承担较多风险的优势,降低传统金融机构的经营风险,发挥共享金融满足多样化需求和传统金融满足专业化需求的特长,实现优势互补,同时,引导传统金融向平台转移,淡化中介角色。促使金融参与者对共享金融认知和适应,实现共享金融与传统金融的融合共生。

  最后,在共享金融的发展和推动下,服务共享经济,助力金融强国!谢谢大家!

  新浪声明:所有会议实录均为现场速记整理,未经演讲者审阅,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责任编辑:梁斌 SF055

  《财经会议》报道你看不见的会场实况,传播会议精华内容,会议直播提前预告,不定期送出免费超值会议门票。官方微博:财经会议,微信号:caijinghy。扫码更方便。

财经会议

相关阅读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