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04月18日15:51 新浪财经
小提琴演奏家陈曦 小提琴演奏家陈曦

  “CC讲坛”(第十二期)于2016年4月9日,在北京大学百周年纪念讲堂举行。小提琴演奏家陈曦出席并演讲。

  以下为演讲实录:

  大家好!我是陈曦。

  我想问大家从我刚刚演奏的音乐当中体会到了什么?忧伤?OK!

  其实我想跟大家说的是我刚刚演奏的这首作品是马斯涅的《沉思》。你们感受到什么都不重要,重要的是你们感受到了就可以。当音乐响起来的时候,你们觉得有什么一些心里上的化学反应的时候,说明你已经懂了音乐,而且你们已经和音乐产生了对话。

  对于我们来讲,感觉古典音乐特别遥远,总觉得是跟我人生没有什么关系,而且会是觉得是西方的,是高大上的。但其实我想跟大家说,音乐是世界的语言。如果莫扎特和贝多芬想把这门学问搞得那么难的话,他们的作品不会每天都在音乐厅演出,也不会流芳百世的。

  我很赞同我们中央音乐学院副院长周海宏老师的一句话,叫音乐何需懂?不是鼓励大家不要去听音乐,不要去学习音乐,而是想跟大家说,听音乐的时候不要带着负担,或者说带着一个课题和命题去听音乐,那样的话你跟音乐就离得是越来越远了。

  有一个典故,知音——伯牙与子期。伯牙弹什么子期就能听出什么。我非常羡慕伯牙有这么一个粉丝啊,但是这些都是传说。这些曲子都没有流传下来,只是一些传说。但是这个经典的故事一直影响着我们整个中国历史的审美,就是我要懂,如果我不懂那我就是牛,因为他就是对牛弹琴。所以说我们每次去听音乐会都想的是我是不是懂?我是不是听懂了?这些真的不重要,就像我刚刚演奏的那个马斯涅的《沉思》一样,我也不知道马斯涅他第一小节到第二小节、第三小节要反映什么,我不知道,我只是用我自己活到现在的这种人生感悟,这种感情来理解并演奏马斯涅的《沉思》,但是是在不违背作曲家的作曲风格的基础上的。

  大家都知道贝多芬的第五交响曲叫《命运》。大家一想到《命运》肯定会先入为主想的是:我的命运、贝多芬的命运。从头到尾都想命运,你已经跟音乐的本质错过了。因为贝多芬从来没说这个作品叫命运交响曲,贝多芬只是说过前四个音像命运来叩门一样,他并没有说之后还要跟命运发生什么?我的命运发生什么?这些跟谁的命运完全没有关系。伟大的音乐家作品表达的是思想,思想不是用来学习的,而是用来感受的。

  我们国家有一首著名的二胡曲叫《二泉映月》,这是阿炳所创造的。一听这个名字,两条泉水一轮明月,超写意是不是?就觉得这个太赞,这样的一个心境太棒了。但是这个作品怎么来的呢?当时我们的国家派中央音乐学院杨荫浏老师去把阿炳的作品收录过来,阿炳拉奏然后录完音之后,杨荫浏老师问:“阿炳老师这是什么曲子呀?”阿炳说:“我也不知道啊!”“那有名吗?”“没名啊!” “那你平常在哪拉呀”?阿炳说我再街头卖艺拉呀或者有时候我在惠山泉亭上拉。杨老师说你们无锡有两条泉水,那干脆叫二泉得了。然后阿炳老师说这个二泉不大好听,广东有个乐曲叫《三潭印月》,要不我们叫二泉印月? 然后杨老师说印有点抄袭,叫二泉映月吧!于是两个人很愉快的把这个名字给定下来叫二泉映月。其实呢大家觉得这个作品跟二泉映月有关系没有?其实没有关系。这个创作的动机并不是由二泉和映月产生的。

  所以说最重要的就是用耳朵听,用你的大脑来联想,用你的内心来感受。不要去当音乐家的知音,去当自己的知音。

  音乐是抽象的。我从小拉了很多曲子,但是每一次拉都不一样,我给大家做一个示范——《爱的忧伤》,这部作品是奥地利的克莱斯勒所写的。

  小时候在理解这首作品的时候,我觉得这是一首非常好听的曲子,我在儿童期间也不懂什么是爱,也不懂什么是忧伤, 我可能会这么演奏。

  (演奏)

  可能停留在这个今天有没有吃饱饭或者有没有糖吃的这个状态。但是我相信今天在北大,到你们这个年龄的时候再去考虑爱的忧伤,那是不是就是悲痛欲绝呀?水深火热的,是不是这种感觉?那我在大学时期来拉这首曲子的时候是怎么个感受呢?我可能会这样。

  (演奏)

  感觉下一步就要跳河了!是不是?

  当我人生的经历再丰富一些的时候,我觉得这个《爱的忧伤》不应该只是忧伤,我现在的感觉应该是有悲、欢、离、合,有过去的美好,有现在的残酷,可能还有对未来的憧憬。我觉得这个时候可能会把更多这些情绪上的元素来糅到一首作品当中。可能刚开始会觉得既想看见她跟她说什么但是又觉得害羞不想说,可能还想有未完成的事情要跟她说,但我觉得已经缘分尽了,无法再说什么了。当两个人错过的时候我还想回去跟她说一句:其实我还是挺好的……

  (演奏)

  从我刚才的演奏中大家应该感觉到,我每次拉奏的都是不一样的。其实我们每次拉琴都是不一样的!音乐家的演奏是浓缩世间的百态,演奏自己的音乐。

  我想说人人都可以在音乐的世界里去跟自己对话。有较好的这种文学修养绝对会对欣赏音乐有非常大的帮助,音乐素养和文学修养绝对是相辅相成的。我的老师林耀基教授曾经跟我说过:演奏一部作品要站在三个高度上,大自然的高度、历史的高度和作曲家的高度。我们演奏者把这三个元素加在一起可以对作品的理解有非常好的把控,最后呢再把它诠释给观众。当然了,音乐素养和文学修养一样都是由浅入深的一个过程,这个非常重要。所以我觉得小孩应该从小多学习一些音乐,多听音乐。因为每一首作品都有不同的旋律,每一个旋律都能代表他不同的角色,每一个角色都能使你想象出不一样的场景。你的想象力会很丰富,这样的话在你以后听音乐的时会有更多的层次感和体验感。

  当然不是每一个学音乐的人都可以成为音乐家。当音乐家真的是非常的苦,我觉得每个学音乐的孩子家长也是非常伟大的,我的母亲就是我在小时候就辞了工作,陪我来北京上学。音乐家的父母选择牺牲自己,我觉得这是一种伟大的选择,我觉得这里应该向所有的音乐家的父母致敬!

  很多人问学音乐需不需要天赋?我说需要。但是什么是天赋呢?我觉得首先是你的耳朵要知道什么是音准,你的心里应该有音乐的悲欢离合,你的大脑是否清楚你的节奏,还有你的双手是否有协调性,最重要的是你手指的机能会不会好。但是更重要的是能不能刻苦。

  我从三四岁时候就基本每天练琴四五个小时以上,非常非常苦。我觉得这种苦是值得回忆的苦,因为这种苦让我在音乐当中体会到了非常多的东西。例如让我体会到音乐是神圣的,因为我站在这个台上给大家演出,我要对自己的演奏负责,我要对观众的欣赏负责,我还要对作曲家的作品负责;其次是这种探索欲望,因为大家知道音乐是无止境的,它没有一个终极的答案,就像我刚才的演奏,每一次的演奏都是推翻上一次,或者至少有一些些的改变,这种无休止的推翻和一遍遍的推敲,对自己对音  乐可以说是有非常强的这种挖掘度,还有呢就是让你勇敢起来!

  作为一个音乐家,我们的终极目标不是赚多少钱,出多大名,或者说是获多高的奖,而是在你热爱的音乐当中找到自己对音乐的那份忠诚,音乐对自己的意义。因为在你和音乐产生关系的时候,是最坦诚的也是最真诚的,你被音乐感动,音乐又被你演奏,然后你演奏的音乐又会被你自己感动,最后你把这份感动带给观众,我觉得是非常非常美妙的一件体验。

  我和大家一样,都是音乐的爱好者,所以说我觉得音乐与我的关系要远远大于我在音乐上所取得的成就,热爱音乐,热爱自我,热爱生活。

  在2006年的时候,我在故宫曾经用一把1708年的古董小提琴——红宝石,演奏了一首非常有名的曲子《辛德勒的名单》,今天我希望跟大家分享,希望大家放下懂与不懂,闭上眼睛,尽情地走入到音乐的世界里,与自己对话!

  (演奏)

  谢谢钢琴演奏家胡焓,谢谢大家!

  新浪声明:所有会议实录均为现场速记整理,未经演讲者审阅,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责任编辑:贾韵航 SF174

  《财经会议》报道你看不见的会场实况,传播会议精华内容,会议直播提前预告,不定期送出免费超值会议门票。官方微博:财经会议,微信号:caijinghy。扫码更方便。

财经会议

相关阅读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