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大国发院发布“中国宏观经济论坛”专题报告: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理论逻辑及实施路径

  3月19日,由中国人民大学国家发展与战略研究院、经济学院和中国诚信信用管理有限公司联合主办的“中国宏观经济论坛专题报告: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理论逻辑及实施路径”发布会在中国人民大学汇贤大厦C座800会议室举行。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经济研究所所长宋立、北京大学[微博]校长助理经济学院教授黄桂田、国务院研究室宏观司副司长孙国君、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副主任张晓晶、中国人民大学经济研究所联席所长毛振华[微博]、中国人民大学经济研究所联席所长杨瑞龙[微博]、中国人民大学国家发展与战略研究院执行院长刘元春、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教授郭杰等专家学者参加报告发布会。此次专题报告发布会由刘元春教授主持。

  郭杰教授代表人大国发院中国宏观经济论坛团队发布专题报告《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理论逻辑及实施路径》。

  首先,报告针对“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经济学基础就是供给经济学”“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主要手段就是减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就是集中力量扩大供给”“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等于供给管理”“产业结构高级化就是提升服务业占比”“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就是以自由市场作为经济治理模式”等六大误区进行厘清、解读和纠正。

  报告在厘清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在理解和操作上容易产生的一些误区的基础上,系统地梳理了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理论逻辑。第一,生产关系必须适应生产力性质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逻辑起点。原因在于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暴露出诸多问题表明生产关系与生产力已经不大适应,两者之间甚至存在着较大的矛盾;同时,新常态对生产力的发展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倒逼着生产关系的改革。

  第二,矛盾主次方面的相互转化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客观要求。随着我国经济社会步入新常态,供给与需求的矛盾中,供给侧又一次成为矛盾的主要方面。这是因为:从需求侧及需求管理的角度来看,需求在解决矛盾中的动力逐渐减弱;同时,传统的粗放式供给模式后继乏力,急需新的突破。

  第三。经济中的结构性问题是供给侧的重要结点。具体表现在有效供给不足、无效供给过大、收入结构严重恶化、区域空间结构不合理等四个方面。

  第四,解决供给侧结构性问题的根本途径在于改革。当前生产关系存在市场与政府的界限不清晰、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间关系和财政体制、国有企业和行政性垄断、社会保障供给不足、公共资源廉价使用模式、宏观调控框架与经济结构矛盾等问题,这些问题为改革指明了方向。

  基于以上分析,报告得出结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理论思维和战略举措,其理论基础既不是供给学派,也不是结构主义,更不是新自由主义。而是马克思主义理论观点和方法论在新常态下的具体运用,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在新的历史时期的发展和创新,它标志着我国经济工作的指导思想和发展战略进入到一个新的阶段。

  其目的是通过改革生产关系,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促进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为跨越中等收入陷阱,到2020年全面实现小康社会创造条件,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奠定更坚实的物质基础。

  在此基础上,报告阐述了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所要遵循的五个基本原则:社会主义原则;从增量改革向存量改革过渡;将化解产能过剩和创造新供给的指挥权还给市场,政府不要划定领域,指定任务,需要的是退出干预;在国内国外两个大局中,先以国内改革,逐步放开,防止迅猛的大开放;适度扩大财政赤字,稳定总需求,以市场机制培育新兴产业。

  同时,报告提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主攻方向:第一,我国的供给侧调整首要是在全球大环境中对各经济体分别对待;第二,将人民币建设成为新兴市场国家的区域性货币,通过获取铸币税降低企业成本;第三,以提高国内产品标准为手段,推动企业兼并重组,加大存量改革;第四,在要素成本上升的大环境中,规模经济、范围经济和创新是未来降低企业成本的三大动力;第五,以制造高端化为主要着力点,提升产业结构,带动服务业发展;第六,有序废止审批权,加强事中事后监管,进一步简政放权;第七,利用城乡收入差,通过新产业带动新型城镇化发展;第八,区域再平衡提供了巨大的结构调整空间和动力,需要以新产业积极融入国际价值链。

  为了有效地推进上述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点领域,在政策制定和实施中,需要注意四个着力点:第一,为了配合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宏观上需要有选择性的主动加杠杆;其次,发挥市场的基础性调节作用,产业政策定位于市场失灵;再次,政策要与市场激励相容;最后,着力构建宏观经济自动稳定器和社会安全网。

  最后,报告对“三去一降一补”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具体任务,就它们性质、成因以及解决问题的具体措施等方面,做了初步的探讨。

  第一,去库存。针对房地产库存的结构性特征,报告建议,以土地经营权入股方式在农村建立合作养老机构,实现以地养老,为进城农民工在城市购房分忧解难,提升农民工的购房意愿,促进有效需求的形成;在三四线城市通过推行房地产投资信托基金方式,以金融手段化解房地产空间错配;一二线城市结合棚户区改造加大房地产供给;适当延长土地开发时间限制等,允许三四线城市开发商自我调整供给速度;从中长期来看,需要加大中西部城市群建设力度,吸引人口集聚,活跃市场。

  第二,高杠杆。针对高杠杆的主要成因,报告建议从取消金融规模管制,以构建基准利率为突破口加快利率市场化,以金融大部制为切入点推进宏观审慎管理,适时加快注册制改革,与化解产能过剩联动,通过央行[微博]、政府和居民加杠杆为企业去杠杆创造条件等方面切入。

  第三,去产能。基于对去产能可能面临的困局及风险的分析,相关的政策思考有:在推进和落实去产能工作中需要具有一定的灵活性;要高度警惕地方政府对推进去产能工作和处置僵尸企业方面的内生性惰性以及不作为的行为动机;构建市场和政府职能有机平衡的债务处理与风险防范化解机制;构建市场和政府职能有机融合的职工就业安置机制,扎实做好利用中央财政资金在推进“去产能”工作中的引导和兜底两大核心工作,建立健全社会保障和救助机制,特别要重视社会政策的“托底”作用。

  第四,降成本。主要的对策有:推进与经济发展阶段和市场化改革目标兼容共生的政府行政体制;推进税收改革和收费机制完善;降低中国实体经济劳动力的相对成本;全面推进金融体系的大改革;推进能源价格体制改革;打破激发地方政府发展产业的无序竞争体制,推进产业物流业整合和道路通行机制改革。

  第五,补短板。报告认为就产业角度来说,造成短板存在的最核心因素在于全社会自主创新的动力不足,内生性的自主创新机制难以形成。对应的激励自主创新的政策措施有:适当强化类别化的知识产权保护机制和专利制度,通过制度创新形成有利于各经济行为主体创新活动的制度环境,扫除困扰产学研合作机制构建的制度性制约因素;进一步清晰政府与企业的边界,铲除官商共谋的土壤,完善市场机制,创造公平竞争的环境,激发企业家的创新精神以及微观主体自主创新的动力;全面改革既有的传统产业扶持政策以及各级政府普遍实施的创新补贴奖励政策,紧密依靠政府对激励创新有效制度的全面创新和重新设计,形成政府对促进微观经济部门自主创新能力提升的正向激励机制;调整中国当前的对外贸易政策,构建中国主导的区域价值链贸易和投资自由化体系,通过对外开放的新格局形成有利于促进中国创新能力提升的外部环境。

  专题报告发布会第二单元的活动由毛振华教授主持,与会专家和嘉宾就中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理论与现实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和交流。

  新浪声明:所有会议实录均为现场速记整理,未经演讲者审阅,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财经会议》报道你看不见的会场实况,传播会议精华内容,会议直播提前预告,不定期送出免费超值会议门票。官方微博:财经会议,微信号:caijinghy。扫码更方便。

财经会议

相关阅读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