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新浪财经 李婷

  2008年金融危机对华尔街来说是一场梦魇,那场众多大型金融机构被“有毒债券”害致“坏手烂脚”的金融危机,却让输的最少的摩根大通脱颖而出,成为华尔街优等生。直到今天,按资产计算,摩根大通仍是美国最大、盈利能力最强、被业界公认最稳健的银行。

  而这位被称为华尔街之子的摩根大通,早在上个世纪就开始向中国渗透。新中国成立后,1973年,摩根大通的前身公司大通银行成为中国银行在美国的首家境外业务代理行,紧接着,设立办事处、分行、与中国领导人会晤等拓展逐步推进,20世纪,摩根大通进入中国的脚步稳打稳扎。

  进入21世纪,中国经济迎来发展高峰期,银行业、投行业在初步搭建体系后,迎来“黄金十年”,外资金融机构加速进入中国市场,期待分一杯羹。而此时,作为华尔街顶尖优等生的摩根大通,却因“稳健”“中国通”,迎来尴尬期。

  水土不服?优等生为“稳”发展缓慢站墙角

  摩根大通在华定位为“全方位批发性金融服务平台”,在中国,摩根大通为客户提供广泛的金融服务,涵盖企业和投资银行、 商业银行、资金服务、市场和投资者服务以及资产管理等领域。

  但作为华尔街耀眼之星的摩根大通,在中国却并不是很受关注,无论是商业银行业务还是投资银行业务,均未在中国市场占领有利地位。“其实,不仅是摩根大通,各家顶级国际金融机构在中国的业务都呈现出水土不服的状态。中国区业务相对较少,同时,扎根中国的国内银行、券商又十分强势,国际金融机构要融入中国本土圈子很难。”一外资行人士表示。

  2007年摩根大通在京注册成为本地法人银行,成立上投摩根基金管理公司、摩根大通期货公司、第一创业摩根大通证券公司。之后在北京、上海、天津、中山、广州、成都、哈尔滨、苏州及深圳9地成立分支机构。

  然而尽管业务有差别,相较于激进的汇丰银行在内地50多个城市设立超过170个服务网点,摩根大通的市场覆盖率仍然少了太多;而投行业务方面,业内曾表示,摩根大通期货等很“神秘”,风格低调,不主动开展业务。相较于高盛在中国商业掀起的天翻地覆,摩根大通又少了一分呱噪的知名度,求“稳”似乎拖住了摩根大通在华发展的后腿。

  前行不易?行业下滑面临持续“阵痛”

  在中国,随着经济增速放缓,银行躺着赚钱的时代一去不复返,国内银行如此,外资行的境遇则更严重。来自监管层和外资金融机构内部的声音都反映,外资金融机构整体来说在中国都有一定压力。

  从2012年开始,外年报显示,外资行的利润开始出现下滑,最大降幅甚至超过四成。外资行开始调整,苏格兰皇家银行、德意志银行相继关闭在华零售业务,外资行零售业务成“鸡肋”,陷入恶性循环。

  值得庆幸的是,摩根大通在中国并不从事零售业务,尽管如此,摩根大通的业务也开始寻求多元化。2010年之前,内地企业海外、香港上市项目众多,IPO给投行带来的收入可能高达80%,外资金融机构靠此就可快速赚的鹏满钵满。

  而如今,市场出现变化,很多优质公司都已上市,尽管跨境并购仍火热,但全球经济动荡,加之2016年开年,欧美金融机构面临全球业绩下滑的巨大压力,摩根大通也未幸免,其旗下投行业务销售和交易带来的收入今年迄今下滑了20%左右。面对愈发激烈的竞争、行业下滑困境、转型瘦身之痛,摩根大通未来在中国前行并不易。

  摩根大通国际董事长雅各布·弗兰克尔即将参加于19日拉开帷幕的“中国发展高层论坛2016年会”,他会带来怎样的中国故事,值得各方期待。

  新浪声明:所有会议实录均为现场速记整理,未经演讲者审阅,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财经会议》报道你看不见的会场实况,传播会议精华内容,会议直播提前预告,不定期送出免费超值会议门票。官方微博:财经会议,微信号:caijinghy。扫码更方便。

财经会议

相关阅读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