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01月25日10:26 新浪财经

  新浪财经讯 1月25日,新浪财经、大公国际信用评级集团在北京长城饭店联合举办“熊猫债评级论坛”,大公国际信用评级集团董事长关建中发表主旨演讲,他分析了熊猫债评级乱象,表示熊猫债评级乱象所暴露出的是深层次的评级体系问题,所隐藏的是不易在短期内被人们深刻认识和发现的巨大评级危机,这种危机所导致的骇人听闻的后果是悄然发生的,是西方评级失败历史在新兴经济体的重演。

  以下为发言实录:

  最近一个时期,熊猫债评级引起各方关注,呼唤着一阵清新之风吹散人们的质疑、困惑、迷茫。

  人民币成为国际储备货币后必然要求创造体现其国际功能的金融工具,熊猫债正是顺应这一历史呼唤的新型国际金融产品。国际金融产品与国内金融产品的最大区别是,投资人选择产品的范围不同,进行风险比较的投资对象也不同,前者需要在国际范围内进行资产配置,后者则是在国内范围进行投资安排。熊猫债作为国际金融产品,投资人必然要求将其置于全球金融产品序列进行风险比较排序和选择。此时,信用评级是投资人获得熊猫债信用风险信息的唯一正确途径。正因如此,客观上要求对熊猫债进行国际评级,就是将熊猫债的债务偿还信息进行全球风险比较排序,评级信息国际化是熊猫债作为国际金融产品流通的前提,其不仅需要国际评级,而且还需要正确的评级。然而,当前熊猫债评级乱象正在成为笼罩在这一刚刚问世的新兴国际融资产品上的一片阴云,需要引起人们的高度警惕。

  一、熊猫债评级乱象种种

  熊猫债评级乱象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缺失人民币计价的国际金融产品评级制度环境。熊猫债的问世使中国债券市场出现了国际和国内两类金融产品和两种信用评级并存的格局,在这种情况下,中国债券市场未来的战略设计是什么?对熊猫债发行人评级与豁免评级的政策界限是什么?对熊猫债进行国际评级还是国内评级?是否需要对熊猫债进行本、外币评级?熊猫债评级机构的准入条件是什么?对其监管规则是什么?是采用被历史证明失败的西方评级还是遵循评级规律选择真正有承担评级责任能力的机构作为熊猫债评级信息提供商?是将正在遭受鼓励级别竞争之害的国内评级制度移置到熊猫债所需的国际评级领域还是用评级制度创新阻止海外债务风险转移至国内?一系列需要给出明确专业评级监管政策和规则的空白,使人们在面对评级乱象时缺少正确的评判标准。

  2、没有全球评级方法。评级方法是识别信用风险的思想方法和标准。熊猫债是新兴国际融资工具,需要能够识别其国际偿债风险的评级方法,而方法的制定须遵循其内在规律,它需要研究全球信用风险形成因素的内在联系,构建起体现这一规律的评级思想理论体系,据此,在研究各行业信用风险形成因素特殊性基础上,形成每个行业的信用评级方法,并须向市场公开征求意见,一切试图省略这个过程而形成的评级方法都是伪科学。而我们看到的情景则是,没有独创的评级理论,没有全球评级方法应具有的元素的影子,没有评级方法的评级价值何在?试图用国内评级方法代替国际评级方法的做法,因两类评级对象风险形成因素的差异将会使评级完全没有价值。

  3、混淆国内评级与国际评级。所有熊猫债评级发布时均未声明是国内级别还是国际级别,仅是在市场的质疑声中匆忙宣称,有的说是国内级别,有的说是国际级别。如果说所评熊猫债是国内级别,因背离了熊猫债的国际定位及评级需求而使其没有任何使用价值。以人民币计价的国际金融产品熊猫债,是中国以外的债务人发行的债券,国际投资人需要用熊猫债评级信息与其他国家和地区的债券进行风险比较,便于做出投资选择,如果给出的是国内级别,那么,这就使熊猫债评级失去进行国际风险信息比对的价值而不会为国际投资人所使用。与此同时,熊猫债的发行主体在国外,其信用风险形成因素与国内发债主体有着极大的不同,简单地将其插入国内信用级别序列,得出AAA级别的技术路线是什么?这样的评级有揭示风险的价值吗?如果说所评熊猫债是国际级别,因没有公布相对应的全球评级方法亦使其失去使用价值。信用评级是一种思想产品,评级方法代表的是其机构揭示信用风险的思想方法,构建评级方法在先,评级行为在后,没有方法论的评级是什么?

  4、全部为AAA级别。2015年共有六个熊猫债发行主体被三家机构无一例外地评为AAA最高信用级别。这些海外债务人均获得过穆迪、标普、惠誉评级,级别排序为Aa2、Aa3、A+、A、A-。为什么在中国的三家机构会给出同样的级别,而在美国的三家机构会给出不同的级别,且两类级别差距那么大?中方不同评级机构对不同债务主体一致给出AAA级别,可能有三个原因:一是三家机构评级方法相同;二是六个发行主体信用风险一致;三是级别竞争所致。美方不同评级机构对不同债务主体给出不一致的信用级别,可能有三个原因:一是三家机构评级方法不同,二是六个发行主体信用风险不一致;三是按照国际风险排序的结果。中美双方对熊猫债评级的巨大差异,可能有三个原因:一是中方三家机构与美方三家机构评级方法的差异;二是中方给出的是国内评级,美方给出的是国际评级,但某些中方机构事后又坚称其是国际评级;三是中方级别竞争比美方的尺度大。

  5、临时拼凑主权评级。某机构对韩国的主权评级一直以来都是AAg-,2015年11月25日将韩国主体级别调升至AAg,12月8日评定韩国政府拟发行的2015年30亿元人民币债券信用级别为AAAg,同年12月21日又将韩国主权级别上调为AAAg。不到一个月时间,两次大幅上调一个国家的主权信用级别,可能有三个原因:一是韩国政府的偿债来源有了向好的突变;二是评级方法做了调整;三是为平息市场对发债主体级别AAg低于熊猫债级别AAAg的质疑。尽管作为其最大控股方的穆迪于2015年12月18日亦将韩国主权信用级别由Aa3调升至Aa2,打了一个很好的配合,但母子公司对同一主体评级的差异,依然在凸显着其评级标准的巨大漏洞,质疑着其评级的严肃性。

  6、无原则地豁免评级。加拿大不列颠哥伦比亚省发行的2015年60亿元人民币债券被豁免评级,被豁免的理由不得而知,也许是考虑到穆迪和标普都曾给予其AAA信用级别的缘由。这一做法有两个问题:一是不专业,尽管这个发行主体之前曾经有过一个评级,且不论这个级别是什么时间给出的,但那个评级一定是对当时偿债信息判定的结果。到中国发债是在增加其债务规模,那么这个债务增量对债务人的偿债能力有多大影响,它发行的是以人民币计价的债券,那么发债主体的人民币偿债来源有无风险,而且此时人民币汇率变化对级别的影响程度绝不可能与彼时美元汇率变化对级别的影响程度同步,如此这般,就形成了债权人购买这支人民币债券的评级信息空白,投资人只能依据其过时的第三方信息进行交易;二是2008年的全球金融危机正是西方错误评级导致的结果,把被实践证明道德和标准都失败的西方评级作为制定豁免评级的政策依据对一个正在构建中的新兴世界金融中心公信力有害无益。

  7、同一机构两种评级。某机构承揽的三支熊猫债评级,全部给予AAA级别,而其最大股东除一个没有评级外,另两个级别分别是Aa2和Aa3,为什么母子公司对同一发行主体却给出不同的级别,这种评级乱象让市场质疑声四起。

  8、违规操作。2015年12月7日路透社报道称,某机构负责商业评级的副总经理说:“如果是给一家国内公司首次做评级,我们通常会花2-3天进场调查,但对于熊猫债发行人,我们最多只是电话沟通,然后制作报告。”现场尽职调查是取得第一手评级信息的必经重要环节,也是评级监管所要求的,假如上述报道属实的话,那么这是公开违反执业守则和监管规则的行为,与此同时,不进行必要现场访谈的评级可靠性也将大打折扣。

  二、熊猫债评级乱象后果严重

  信用评级天然具有对金融产品定价、债权人资产安全、金融体系安全的巨大决定性作用,熊猫债评级的混乱现象必然导致极为严重的后果。

  首先,熊猫债评级无有效监管规则的状况将加剧评级的无序。现实情况是,没有针对熊猫债所需要的国际评级监管规则,亦未明确已有的国内评级监管规则是否适合于国际评级,这种制度缺失直接导致国内信用级别竞争国际化的畸形并轨生态。信用级别竞争已是世界评级业的顽疾,中国也不例外。与人民币作为国际储备货币相伴生的熊猫债为国内评级提供了国际市场空间,但对评级也提出了更高的标准要求。最为重要的是,要有正确的国际评级标准制定能力和运用其标准承担提供公正评级信息履行世界评级责任的能力。与此同时,对国际信用风险形成因素研究及其信息使用和所有评级应遵循的操作规范均要放到国际环境中去应用。评级乱象反映出的问题是,在没有老老实实为评级国际化做长期积累的情况下,为争抢国际评级客户临时炮制评级方法,拼凑支撑高信用级别的信息,甚至公然违反评级操作规程,无序竞争手法远超国内,国内评级竞争国际化的做法引来国际社会的一片质疑。如果不立即制定熊猫债评级规则,评级无序必将愈演愈烈。无公众责任,无正确评级标准,违背评级操作规则,违反评级道德底线,肆无忌惮地通过信用级别竞争满足评级机构自身利益,将成为熊猫债的主流评级生态,AAA级别满天飞的熊猫债评级将彻底丧失市场公信力,最终必会成为中国评级业的掘墓人。

  其次,违背评级规律的非专业化评级监管使熊猫债评级风险有增无减。检验评级监管正确与否的标准只有一个,那就是,评级制度环境能否禁止信用级别竞争,鼓励评级技术竞争,能否使评级正确揭示信用风险,扮演信用无度扩张的逆周期力量角色,有效阻止国家信用危机发生。遗憾的是,人们无比崇尚的西方评级监管未能交上合格的答卷。熊猫债的出现从客观上提出了国内评级监管国际化的问题,而且这是在有了西方评级监管失败的前车之鉴后的一次评级监管转型,专业化评级监管转型的滞后客观上增加了熊猫债评级风险。如果不总结西方评级监管失败的经验教训,无视现有评级制度的缺陷,不按照评级规律在鼓励评级技术竞争的正确监管理念下创新制定评级管理规则,不从专业化监管入手治理劣币驱逐良币的评级发展环境,可以肯定地讲,这样的熊猫债评级是在开历史的倒车。

  第三,鼓励信用级别竞争的制度环境必然使熊猫债评级成为满足债务人和不负责任评级机构利益的工具。此时,信用级别将成为债务人与评级机构交易的商品和以牺牲投资人利益为代价的信用标签,这样的熊猫债评级将混淆是非,让投资人真假难辨。

  第四,熊猫债评级乱象的持续发酵将导致中国债权资产流失海外,海外违约风险留在国内。熊猫债的发行人都是海外债务人,虚高信用级别在满足其融资需求的同时,亦在为中国积累信用风险,这种风险是以中国损失债权资产为代价的。

  第五,熊猫债评级乱象将会阻止人民币国际化进程。债权人与债务人构成的信用关系是一种以偿债能力为前提组合在一起的信用资本,债券只是构建信用关系或组合信用资本的工具,当债券成为经济社会最主要的融资工具时,就标志着信用关系的高度社会化。此时,信用关系成为社会信用规模的决定性力量,货币则更多地扮演计价功能的角色,因为评级是构建信用关系的媒介,于是就形成了这样一种现实逻辑,信用评级→信用关系→货币,三者成为互为影响其活动半径的命运共同体,信用评级的市场认可度决定着信用关系的组合空间,信用关系载体的债券发行范围则决定着货币使用的广度,反之也是一样。难以令人信服的熊猫债评级必然会降低熊猫债的品质,阻止国际债权人进入中国债券市场,使人民币失去运用国际融资工具国际化的通道。

  第六,熊猫债评级乱象将迟滞中国世界金融中心目标的实现。中国世界金融中心是以融资产品国际交易形成的人民币集散中心为标志的,国际投资人将把熊猫债放到全球金融产品序列进行投资风险比较,信用评级则是进行信用风险比较的唯一工具。如果都是AAA熊猫债评级,不能形成交易利差,投资熊猫债的动因来自哪里?如果熊猫债都是AAA级别,投资人会相信吗?如果中国是一个AAA级别的国际债券交易中心,岂不是全球的资本都要流向中国?如果熊猫债评级失信于投资人,那么熊猫债就不会成为国际债权人与国际债务人交易的产品。熊猫债评级失信导致的是中国债券市场丧失国际公信力。

  第七,熊猫债评级乱象是在给中国积累信用风险。级别竞争使熊猫债评级不能履行正确揭示信用风险的职责,在满足国际债务人从中国市场融资需求的同时,这样的熊猫债评级实际在向中国输送国际信用风险,长此以往,量变引起质变,极大地增加了在中国爆发金融危机的必然性。

  第八,熊猫债评级乱象还将使中国彻底丧失争取国际评级话语权的历史性机遇。债权人通过评级话语权保护其债权资产安全是构建债权债务关系的前提,或者说是应该遵循的一个基本准则,债权人天然就拥有评级的权力。中国作为一个世界债权和资本输出大国,应该理直气壮地运用评级权力对债务人进行风险评价,而不应把自身的资产安全寄托于代表债务人利益的所谓国际评级权威。正是这一理念激励着无数有识之士在为争取中国国际评级话语权奋斗。现在这一机遇来到了家门口,然而熊猫债评级乱象极有可能使国际投资人不相信中国机构的评级,当不能从中国评级机构获得可以信赖的熊猫债评级信息时,由于西方评级的国际垄断地位,尽管其制造了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但人们依赖其进行金融活动的惯性,将会把寻求熊猫债国际评级信息的目光投向西方,此时,本应属于中国评级机构崛起的战略机遇就变成了西方评级长驱直入中国评级市场大门的可乘之机。

  三、熊猫债评级乱象的历史必然性

  导致熊猫债评级乱象的根本原因有以下方面:

  1、对评级不了解。评级制度设计者、评级者、被评级者、评级使用者,以及更多的人,并不真正了解评级。信用评级是西方的发明,由于其对世界评级的绝对垄断地位,西方评级思想已控制了整个人类的评级意识形态,人们只能按照其给予的思维方式去认识评级。因为信用关系的社会化和全球化及其对现代人类社会的经济基础作用,作为构建信用关系媒介的信用评级对人类经济社会活动的主宰地位凸显,西方评级所独有的制度性垄断地位,即使它的错误评级制造了一场史无前例的全球金融危机,人们依然得使用它。人类社会并没有从2008年的危机中认真总结西方评级失败的教训,在对其质疑和诟病后,依然将其视为权威,继续顶礼膜拜。可以得出结论,人类社会的主流评级意识并没有因2008年的危机而改变,对评级的认识依然在盲从和错误的道路上前行。信用评级是一个金融高科技领域,它需要深入研究现实中极为复杂的信用风险形成因素内在联系,寻找信用风险运动规律,构建信用评级理论体系,创新与时俱进的评级标准,再将这一系列思想逻辑呈现为信用风险符号,因此,评级有其自身的发展规律。存在决定意识,我们生活在一个被错误评级思想笼罩的世界里。这种对信用评级规律认识的缺失以及习惯势力和利益驱动的绝对强大导致熊猫债评级乱象带有历史必然性。

  2、评级制度落后。全世界的评级制度弊端是鼓励信用级别竞争,2008年危机前如此,危机后依然如此。中国评级制度环境下的信用级别竞争使所有发债主体均获得了最高信用级别,人们已习惯了这种评级生态,虽然熊猫债对中国和世界都很重要,但其出生于这个特定的制度生态,就必然会带着这种评级制度生态的印记登上国际舞台。这种不能体现信用评级规律内在要求的落后评级制度导致熊猫债评级乱象带有历史必然性。

  3、背离了向世界金融中心转型的本质要求。在人民币成为国际储备货币后,熊猫债的发行是中国向世界金融中心转型的起点,它要求所有债券市场要素都要国际化,信用评级作为世界看熊猫债的眼睛应率先国际化。然而,在一个劣币驱逐良币的评级市场环境中,尽管为承担熊猫债评级责任的优秀元素就在我们身边,但由于传统势力的强大,也难以成为评级主流。这种背离向世界金融中心转型本质要求的评级元素导致熊猫债评级乱象带有历史必然性。

  4、没有承担评级责任的能力。现有评级制度实质是一种激励信用级别竞争,反对评级技术竞争的顶层设计,不是一种培育承担评级责任能力的制度环境,因此,极少有机构能突出这种重围,独树一帜地去专心创新积累中国作为世界金融中心所需要的世界评级能力。熊猫债评级乱象折射出的是评级专业积累和能力的缺失。这种承担评级责任能力与中国世界金融中心对评级内在需求的差距导致熊猫债评级乱象带有历史必然性。

  5、缺失正确的评级判断标准。用什么标准评判评级正确与否是一个世界性问题。除认识和制度原因外,利益驱动更使人们不在意对评级质量的评价,而更关注如何利用信用级别在交易中谋取利益,因此,即使有正确的评判标准,也难以抵制利益裹挟下的巨大洪流冲击而使其主导人们的评级实践。这种缺失正确评级判断标准的状况导致熊猫债评级乱象带有历史必然性。

  熊猫债评级乱象所暴露出的是深层次的评级体系问题,所隐藏的是不易在短期内被人们深刻认识和发现的巨大评级危机,这种危机所导致的骇人听闻的后果是悄然发生的,是西方评级失败历史在新兴经济体的重演。我们应当以高度的国家责任感、世界责任感、历史责任感警觉熊猫债评级危机的历史影响,正确认识其成因,从变革国家评级管理体系模式入手,找到有效的应对措施,让评级成为熊猫债的保护神,成为新兴世界金融中心起飞的翅膀。

  四、熊猫债评级风险的防范前提

  熊猫债评级乱象导致的评级风险及其原因向我们提出了必须回答的时代课题,那就是:

  1、熊猫债评级需要什么样的制度环境?

  2、熊猫债需要国际评级还是国内评级?

  3、熊猫债需要本币评级还是外币评级?

  4、熊猫债国际评级是否会引发国内降级潮?

  5、西方评级为什么不能承担熊猫债评级责任?

  6、如何选择具有承担熊猫债评级责任和能力的机构?

  信用评级已是人类经济社会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人类社会为验证西方评级错误已经付出沉重的历史代价,证明了信用评级攸关人类社会安全发展,西方评级已完全不能承担世界评级责任,必须构建一个代表人类社会共同利益,承担世界评级责任的新型国际评级体系。中国世界金融中心的兴起因对全球经济增长的贡献力为世界所期待,熊猫债评级则是与人类未来息息相关的命门,一切有良知,有责任的人均应树立正确的评级观,自觉阻止破坏熊猫债使命的评级行为,通过构建维护熊猫债可持续发展的信用评级体系,让一个新兴世界金融中心造福于人类社会。为此,我们需要形成以下共识:

  1、制定体现信用评级内在规律要求的国际评级监管制度。

  在中国,只要有新的管理需求,人们的目光一定会习惯地首先向西看,看看美国和欧洲是怎么做的,这种拿来主义的思维方式使国人在享受捷径带来便利的同时却丧失了创造力。今天,在面对熊猫债评级乱象,需要思考设计一个新型国际评级监管制度框架的时候,曾经的西方老师已没有成功的答案了,有的只是监管失败的教训,如果这个时候仍对西方评级监管问题视而不见,对模仿西方评级监管的危机熟视无睹,继续向西看,那必将铸成重大历史错误,熊猫债的错误评级引发一场大规模的信用危机只是时间问题。制定体现信用评级内在规律要求的国际评级监管制度是阻止这一幕发生的唯一途径。

  最为重要的是,我们必须确立独立自主创新评级监管制度的理念,有足够的自信完成一次真正意义上的评级监管变革。

  研究信用经济和信用评级规律,遵循规律形成正确的评级监管理念及其专业化的评级监管认识体系,才能准确找到实现评级监管目标的路线图。这里需要着重把握的是,建立国家金融体系和国家评级体系的思维方式,这两者是对立统一的关系,在动用国家机器建立金融体系的同时,必须建立体现国家意志的强大评级体系,控制金融体系的风险。一个世界金融中心大国的金融体系风险仅仅依赖一种市场机制自发形成的评级行为承担国家乃至世界评级责任,是有问题的,树立国家评级体系是国家治理体系重要组成部分的理念才能使我们跳出已有的思维模式,找准顶层设计方向。评级机构首先是一个承担公众、社会、国家、世界责任的超级市场主体,不能简单地把一般市场竞争原则引入评级领域,用市场竞争代替专业管理,揭示信用风险的评级技术进步是承担评级责任之本,鼓励发展评级技术是评级监管理念之魂。唯有专业化监管才能为公正的熊猫债评级提供制度保障。

  国际化监管是熊猫债评级提出的客观要求。熊猫债是一种构建国际信用关系或债权债务关系的载体,它将编织起一个以中国为中心的国际信用体系,这个债务链构成的国际流动性系统的状况不仅攸关中国金融体系的安全,还牵动着国际金融体系的神经,这个体系是完全依赖评级而建立,评级的状态则决定着这个国际资金流通大动脉的安危。因此,对熊猫债的评级监管责任已超出国界,这就要求我们从履行国际评级监管责任出发,重新评估已有的监管理念和制度,创造一个让熊猫债走向世界的国际评级制度环境。

  2、唯有国际评级才能让熊猫债成为国际金融产品。熊猫债是面向国际债权人与债务人设计的融资工具,参与对象的国际性决定了熊猫债的评级一定是国际评级。那么,国际评级与国内评级的区别是什么呢?

  (1)债权人不同对评级的需求不同。国际债权人是熊猫债的投资主体,其需要清晰地看到用同一评级标准和评级语言衡量不同国家及地区债务人的信用风险,便于在全球配置资产决策。熊猫债以外的融资工具主要是为国内债权人与债务人设计的,国内债权人是这类债券交易的主体,其需要的是对本土债券发行人信用风险的评级排序,熊猫债与其他债券交易半径和债权人需求的差异从根本上决定了熊猫债评级的国际性。当然,伴随中国世界金融中心的成长进程,为国内投融资主体设计的金融产品也必然国际化,那时,中国的债券将全部成为国内外投资人均可投资的国际化金融产品,评级亦将统一到国际上来。

  (2)债务人信用风险形成因素不同对评级的要求也不同。国际债务人是熊猫债的融资主体,它的债务偿还风险由其经营环境和内部因素所决定,不仅需要研究揭示每个债务发行主体的信用风险成因,而且需要建立全球各类债务主体的信用风险数据库,进行风险排序,确定评级对象的风险位置,这样才能实现评级信息的一致性、可比性、流动性,这样的评级信息才能承担正确引导资本全球流动的职责。国内债务人是非国际融资产品发行人,其经营在中国,国内经营环境和内部因素对其信用风险起决定性作用,因此,建立起国内债务人偿债风险比较体系就可以找到个体评级位置。熊猫债国际定位与其他债券国内定位所形成的国际债务人与国内债务人区分,因两类债务群体信用风险产生源的不同就决定了国际评级与国内评级相互不可兼容,不可替代,不可比较。对熊猫债发行人信用风险形成因素的国际比较是其国际评级地位的决定性因素。

  熊猫债只需要国际评级而不需要国内评级,绝不可再弄出对熊猫债进行国际评级的同时给出一个国内评级的笑话。

  3、熊猫债需要对主体进行外币评级,对债项进行人民币评级。人民币的国际储备货币地位和熊猫债的国际债务人特性决定了熊猫债是以人民币计价的外币债券,债务人必须用人民币偿还到期债务。因此,评级首先需研究债务人所在国的总外债偿付能力以便判断其汇率稳定性,当债务人的主要收入来源是本币时,本国的外汇政策和汇率稳定性对债务人外币偿债能力有重要影响;其次,需揭示债务人作为偿债来源的外币收入和资产状况,分析债务主体外币偿债来源与外币债务负担的数量关系,确定其外币债务最大偿债能力的数量边界;最后,判断其外部融资能力。因熊猫债是以人民币计价的债项,此时需对其人民币偿债来源进行评估,若债务人并无充足的人民币偿债来源,则需判断债务人主要收入来源货币直接兑换人民币或由其他国际储备货币兑换人民币的能力。据此,可以得出的结论是把熊猫债定位为人民币国际债券的情况下,受评主体需要的是外币评级,其中主体评级是要回答债务人的综合外币偿债总能力,债项评级是要回答债务人的人民币偿债能力,没有对本币评级的需求。将熊猫债区分为本币和外币评级的做法是极不专业的。

  4、熊猫债国际评级必然要求国内评级国际化。国际和国内两类不同金融产品在一个市场并存的格局不符合世界金融中心的定位,这是国内债券市场向国际债券市场转型期的过渡形态。世界金融中心要求所有构成要素都要国际化,比如债权债务主体、计价货币、金融产品、信用评级等,国际评级作为联通国际债权债务主体与世界金融中心的信用风险信息语言体系一致性是实现跨国金融交易的首要条件。假如一个国际化的金融中心同时使用国际和国内两种评级语言进行金融交易,哪还叫什么世界金融中心!因此,中国作为世界金融中心的定位,熊猫债作为国际金融产品,对国际评级的需要带有必然性。于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问题是,从评级结果对比看,国际评级低于国内评级,如果把国内评级国际化,是否会造成降级潮,这种降级的后果是什么?过去,中国的债券市场与国际市场隔离封闭运行,债务风险比较排序自成体系,加上政策规定只认可AAA和AA两种级别,信用级别区分度极低且无比较空间,以及制度激励下的级别竞争,使所有发行主体都被贴上了高信用级别标签。国内的高级别状况具有极大的不合理性,并不能真正代表其风险度,相当一部分债务人的偿债能力极度脆弱,外部环境稍有不测就会立即违约,从最高信用级别直接降至违约级,更多的债务人偿债来源已用尽,其经营一直在债务规模的高位运行,随时会跌入破产状态。统计数据显示,2015年,中国公开市场债务发行主体为2161个,其中,级别AAA的389个,占发行主体的18.0%;AA+的457个,占发行主体的21.15%;AA的895个,占发行主体的41.42%;AA-的243个,占发行主体的11.24%;资产负债率高于80%的271个,占发行主体的15.18%;在70% -80%的327个,占发行主体的18.32%;在60% -70%的437个,占发行主体的24.48%;如果把资产抵押或质押因素考虑进来,中国发债主体的资产负债率均已大大超出警戒线。中国的高信用级别群体的整体抗风险能力不高,相当一部分与其获得的级别不符,这种高信用级别掩盖下的个体信用风险正在悄然积累为一种体系性风险,群体性级别塌方式崩溃带有必然性,不过它是以危机方式进行的一次信用级别大调整。对此,我们一定要有十分清醒的认识和负责任的忧患意识。顺应熊猫债国际评级趋势,主动进行国内评级与国际评级的并轨,在市场准入上取消不必要的行政干预,首先从制度层面遵循信用评级的分类规则,创造区分信用风险的制度环境,允许各类信用级别的债券进行交易,给予各类投资人更多的选择空间,让市场主动进行风险控制。并轨过渡期间,要同时给出发行主体国内和国际两个信用级别,创造信用级别体系转型的条件,让市场逐渐接受国际评级。我们一定要从专业化的视角,从维护国家金融安全和构建中国世界金融中心大战略出发,重视和珍惜这一难得的国内评级国际化机遇,并藉此将虚高信用级别调整到其应有的位置,极早暴露并处理其信用风险,消除危机隐患,打牢中国世界金融中心的基础。这是主动运用信用评级管理市场信用风险机制进行的信用级别大调整,在本质和效果上显著区别于通过危机方式的被动调整。当然,这样举措的实质是要求进行一次评级体系的改革,必须突破现有评级理念和制度框架,才能有所作为,它考验着我们的智慧和能力。

  5、西方评级必定是熊猫债评级的破坏力量。我们千万不要把熊猫债评级的希望寄托于西方评级。具体理由如下:

  (1)2008年的全球金融危机正是西方错误评级构建起的泡沫化信用关系破灭所致,以整个人类社会付出的高昂代价得出了西方机构不能承担评级责任的验证结论。这是最权威的历史评判。

  (2)2008年10月22日,在美国国会听证会上,西方三家机构首席执行官公开承认他们犯了道德错误,为了利益给出了不恰当的信用级别。这样道德支配下的评级能为熊猫债带来什么?

  (3)权威研究表明,西方评级没有揭示客观信用风险形成规律的评级思想理论体系,其评级标准意识形态化、功利化、主观化,完全不能揭示信用风险,西方机构参与熊猫债评级必然向市场提供错误的评级信息。

  我们必须严肃地思考,已被实践证明道德和标准都失败的西方评级究竟能为熊猫债评级带来什么价值,人们绝不能这么快地忘记2008年以来的西方评级危机,在西方评级遭受全球诟病之后,还如此推崇它的结果是将西方评级错误东方化,必定是熊猫债评级的最大危机。

  6、谁有能力担当熊猫债评级责任?长期以来,人们一直困惑于如何评价一个评级机构的优劣,如何选择正确的评级。在举世关注熊猫债评级前景的关键时刻,必须负责任地准确回答这一问题。

  信用评级是按照一定的思想方法对现实风险的揭示,是一种以评级符号语言表达的复杂的思想成果。据此,我们就很容易找到一种最权威的判断评级机构的标准,那就是:

  (1)是否有独创的正确评级思想理论体系。现实中,信用风险是其核心要素的一个运动过程,发现这些风险粒子并描述出它的运行轨迹,是将其抽象为思想理论的逻辑推理过程,这个理论成果代表着对客观信用风险的认识能力。这是制定评级标准的根或称之为钥匙,要做评级首先要通过它打开认识信用风险形成规律的大门。同时必须强调评级思想理论的正确性,用意识形态的、拼凑的、抄袭的、捏造的手法杜撰的评级思想理论一定是有内在逻辑缺陷的,是雷同化的,是与现实信用风险形成规律有距离的,是不难发现其非科学性的。

  (2)是否有独创评级思想理论体系支撑下的信用评级标准。信用评级标准由四个部分构成:①评级方法;②评级信息;③评级操作系统;④信用工程学。评级方法解决的是用什么逻辑推理进行风险推演的方法论问题;评级信息解决的是精准定位每一个评级数据,完成数据分析过程,得出分析数据,奠定运用评级方法的基础;评级操作系统解决的是建立不同国家、不同行业、不同债务主体的信用风险数据比较系统,通过它实现评级信息的一致性、可比性、流动性;信用工程学解决的是仿真模拟信用风险多样化运动状态,通过对每一种或多种风险因子的单项和多项组合的数亿次测算,筛选出最接近现实的信用风险数据,避免单一线性分析的片面性。没有独创评级思想理论体系支撑的任何评级标准都是没有使用价值的,据此提供的评级信息一定是错误的。

  (3)是否具有进行国际评级的基础。信用评级是对信用风险信息分析加工的过程,合理的评级结果需要强大的基础研究支撑条件:①全球各个行业信用风险形成特殊性研究;②全球信用信息数据库;③全球评级操作系统;④国家评级;⑤满足分析技术的各类专题研究;⑥保障评级质量的专业化管理系统。构建这样的国际评级能力需要长期的努力,需要核心评级技术支撑,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需要培养稳定大批专业人才,需要体现评级本质要求的管理体系保障。如不是按这样的规律进行有效积累,靠临时抱佛脚的方式去拼凑这些复杂的基础要素,其评级一定是不可信的。

  (4)在评级思想方法中是否有偿债来源与债务负担的最核心要素。评级是什么?就是算账,就是算清楚有多少偿债来源支撑的负债数量,如果没有围绕这一评级根本目标的逻辑分析,再多的指标设计也不能证明其评级的价值。这种识别方法可以揭去一切伪评级的伪装。

  总之,评级机构是一个专业研究信用风险的实体,是一个履行评级责任的公共服务主体,评级思想理论,评级标准、国际评级基础要素,是构成其评级能力的生产力要素,也是我们判断一个机构是否有能力承担熊猫债评级责任的唯一标准。

  信用评级特定的社会职责分工决定了它是一种复杂劳动,是一个制定标准,依据标准履行社会责任的高科技行业,是一个持续研究追求真理的过程,需要实实在在地进行专业技术积累,而完成这种积累需要责任为先的价值观支撑,需要时间和耐力。

  确立评判评级机构标准的意义巨大,它使我们能够在各种评级乱象中找到评级的正确历史方位,让熊猫债评级承担起伟大的历史使命。

  五、评级机构的历史担当

  信用评级体系有三个构成要素:评级监管、评级机构、评级标准,三者的关系是,监管要求机构制定最优的评级标准来履行评级责任,并为通过标准正确揭示信用风险最为终极目标创造制度保障环境;机构的任务是构建符合信用风险形成规律的评级标准并运用其履行社会责任;标准的正确与否则考验着机构的评级能力和履行社会责任的能力,其中,评级机构的作为决定着整个评级体系的成败。因此,评级机构在构建满足熊猫债的新型国际评级体系过程中承担着重大历史责任。如果不充分认识到这一点,不积极推动评级监管制度的变革,不研究评级规律,不看清历史发展趋势,不主动坚守正确的评级方向,依然被困于一个错误的生存怪圈,就难以担当为熊猫债提供不重演西方评级失败导致债务危机的正确评级责任,自身发展亦将随熊猫债的命运而沉浮。熊猫债为评级机构规划了一条新的起跑线,只有以历史责任担当的胸怀才能在这一新的挑战中赢得机遇。

  大公选择了一条与所有评级机构都不同的发展道路,那就是民族品牌国际化,民族品牌就是要承担起民族伟大复兴赋予的评级责任,国际化就是要把中国人在评级领域创造的智慧贡献给世界;确立了一种与任何评级机构都不同的评级理念,那就是责任与发展价值观,就是以满足历史发展需要的评级责任为出发点,用研究规律追求真理的成果实现发展。正是在这一独特的发展道路和理念指引下,大公从思想理论高度深刻揭示了西方评级的错误,构建起了世界上第一个评级思想理论体系,率先发布了与百年西方评级不同的主权评级和一系列前沿研究成果,引领了世界评级格局变革,使人类社会第一次有了一个不同于西方的评级。大公带给人类的评级新理论、新方法、新体验,就像高举起的火炬照亮了人们认识信用世界的方向,使人类有勇气冲破西方评级意识形态的思想牢笼,开创一个崭新的评级世界。

  生产与信用,信用与评级是大公发现的现代信用经济社会的两对矛盾,前者是信用经济的顺周期力量,后者是信用经济的逆周期力量,因而,最先准确找到了评级的逆周期历史方位。

  为履行评级逆周期力量职责,大公创立了以财富创造能力为基石的偿债来源偏离度核心评级思想,运用信用工程学方法揭示出债权人最为关心的债务人三个偿债能力的数量表现,从而使大公具备了制定评级标准的能力。

  为实现国际化目标,大公在十年前就开始构建自己的国际评级能力,经过艰苦卓绝的奋斗,现已具备了服务于全球资本市场的评级能力:

  1、独创了信用评级原理;

  2、2010年首次发布了不同于西方评级机构的主权评级标准和五十个国家评级结果;

  3、每年发布一百个国家和地区的评级报告;

  4、构建了覆盖全球二十个行业的评级标准体系;

  5、完成了二十多项国际委托评级项目,积累了实践操作经验;

  6、大公欧洲和香港分公司已获得特许经营许可;

  7、正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布局国际评级市场服务体系。

  大公一向对各种评级弊端深恶痛绝,始终在坚守一种责任,一直在努力运用评级真理的力量与之抗争,揭示熊猫债评级风险,探索熊猫债国际评级的正确道路,掌握本属于中国的熊猫债评级话语权,正是这种责任的一种呈现。

  让我们共同携手,运用正确的评级护送熊猫债远航吧!

  新浪声明:所有会议实录均为现场速记整理,未经演讲者审阅,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责任编辑:范晓军 SF096

  《财经会议》报道你看不见的会场实况,传播会议精华内容,会议直播提前预告,不定期送出免费超值会议门票。官方微博:财经会议,微信号:caijinghy。扫码更方便。

财经会议

相关阅读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