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12月18日 14:13 新浪财经 微博
第十五届中国经济论坛于2015年12月18日在北京举行。工业和信息化部政策法规司巡视员李国斌出席并发表演讲。(新浪财经李佳佩摄)   第十五届中国经济论坛于2015年12月18日在北京举行。工业和信息化部政策法规司巡视员李国斌出席并发表演讲。(新浪财经李佳佩摄)

  由中国经济周刊、科技部火炬中心共同主办的“第十五届中国经济论坛”于2015年12月18日在北京举行。工业和信息化部政策法规司巡视员李国斌出席并发表演讲。他表示,创新驱动已经成为我们国家的战略,无论是中国产业革命的变革和科技革命,乃至于目前最热的互联网+,都无不渗透着与科技创新驱动密切关联。

  以下为演讲实录:

  李国斌:感谢主持人。刚才几位嘉宾就创新科技,国家级科技中心的问题发表了真知灼见。因为我来自于产业部门,今天这个主题和我们部委有密切关联,互联网精神与制造业革命,大家都知道,工业和信息化部是我国产业的主管部门,也是互联网的行业主管部门,也是工业和信息化两化融合的主管部门。

  很显然,我们部在推进国家创新驱动发展当中就承载着重要的历史责任。正像大家所说的这样,创新驱动已经成为我们国家的战略,无论是中国产业革命的变革和科技革命,乃至于目前最热的互联网+,都无不渗透着与科技创新驱动密切关联。

  为什么这样讲呢?我跟大家举个例子。你会发现,中国乃至于世界的产业和科技革命,无不渗透着科技革命在这里面所起到的重要作用。以我比较熟悉的通信业和互联网为例,大家都知道,通信和互联网是借用信息技术的一个前沿性的行业,我们设想,如果没有60年代的美国国防工业对互联网的发明创造,没有70年代香港大学[微博]教授高锟教授对光纤的发明,没有美国摩托罗拉[微博]对风波无线技术的发明,没有我们对芯片革命,就不会有今天信息技术这样广泛的影响世界的产业和科技变革,它一步一步在推动着经济社会走向今天,尤其是走向了世界比较发达的国家,后工业化的发展阶段。

  信息技术已经和新能源、新材料、生物医药成为下一步世界发展的产业的高端的制高点。我们正是看到了这一点,因此我们部在推进产业变革的时候,除了要借用互联网的精神,更为主要的要将它嵌入到我们部为主的制造业的进一步的升级和革命过程当中,大家都知道,今年国务院批准了工信部和发改委、科技部、财政部、工程院、国家技术监督局等几个部门共同制定的《中国制造2025》,我们之所以这样讲,是因为正像刚才几位领导和企业家所讲,中国要想在世界上立于不败之地,很重要的一点,要在原有的产业基础上,要将中国的产业革命跟随世界发展的进程,结合中国的情况,将中国的产业进一步升级,因为大家都知道,中国现在从制造业的已经成为,总体规模成为世界的第一大制造大国。

  人们很普遍地说,中国在很多方面都是大而不强,我们制造业在大而不强方面反映的比较突出,但是为什么我们在大而不强的情况下仍然提出中国产业的赶超计划,要利用30年的三个十年的计划要将中国制造业迎头赶上,进入世界制造业的第一强的方阵。

  你们大家会看到,中国制造2025,我们的标准是现实的、扎实的,但是又不等同一个中长期的规划,我们还要衔接2035、2045规划的七堆型的波浪式的推动,2025我们的目标是将中国制造业达到日本和德国实现工业化,进入工业强国那个阶段的水平,实现第一个一百年的目标,就是建党一百年的目标,使中国能够步入制造业强国的第二阵容。

  我们再要进行十年,到2035年,将中国由现在的水平进入到世界制造业强国的前列。这样一来,我们中国就具备了一个良好的条件,当然我们在中国,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100年的时候,我们要将中国进入到第一个方队。这样给大家一个概念,我们在说这个话的时候,我们是根据2012年的数据来进行测算,发现目前世界制造业的第一方队是美国,美国是产业科技的第一方队,第二方队是德国和日本,他们是基于产业和制造业的第二方队,中国由于中国制造业比较大,也进入到了第三方队,但是,中国不是一个制造业的强国。

  怎么样使中国由大到强,一个很重要的历史性的选择,中国产业必须要走创新驱动这条路。我们部的话是什么?产业革命、创新驱动、时不我待。我们必须要在党中央和国家战略的统一部署下,紧紧依靠科技创新的这支主要的引擎和驱动力,将中国产业进一步有条不紊地向前推进。

  我可以给大家一个数据,中国现在在世界五百多种总造工业产品当中,中国大约220多种的产量居世界第一,中国这些年来,从2008年到2014年,中国在2014年规上工业产业34万户的基础上,产业规模很多,数量很庞大,但是中国进入世界五百强的制造产业只有36户,2014年我们经过努力,中国进入世界五百强已经达到了一百户,其中制造业企业56户。

  但是,美国是有130户,很显然,我们庞大的规模,庞大的产业,但是真正进入较强阵列的,我们还有很大差距,所以,我们想,我们在原有的基础上经过努力能够实现一个很重要的方面,就是通过国家推动这一系列的战略,尤其是采用创新驱动的战略这支强有力的推手,使中国制造业进一步往前推进。

  我们也特别看好中国制造业能够往前推进的话,要借助于科技创新园区的这种平台,努力地在国家有关部门的共同努力下,打造若干国家级的科技创新中心,为我国产业的进一步转型升级提供一个好的新的契机。我先简单说这些。

  新浪声明:所有会议实录均为现场速记整理,未经演讲者审阅,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财经会议》报道你看不见的会场实况,传播会议精华内容,会议直播提前预告,不定期送出免费超值会议门票。官方微博:财经会议,微信号:caijinghy。扫码更方便。

财经会议

相关阅读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