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东集团董事长刘强东(图片来源:中国企业家) 京东集团董事长刘强东(图片来源:中国企业家)

  【刘强东商业独白】

  最重要的就是坚持

  坚持自己的价值观

  坚持做自己认为对的事情

  坚持客户为先的理念

  只要你认为自己做的事情能给客户带来价值

  你就坚定地走下去,不要回头

  文_本刊记者 王雨佳

  在经济下行、前路迷茫的关口,《中国企业家》杂志30周年特别策划了30位企业领袖“商业独白”,帮你找到未来经济之光。今天推出的是京东集团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刘强东的“商业独白”。

  12年来两次“一意孤行”

  “我感触特别深的是老刘的企业家精神,那是一种杀手的直觉。”这句话来自京东上市敲钟的时候,站得离刘强东最近的投资人,今日资本的徐新。她是刘强东的商业世界中,陪伴他最久的女人。

  1998年,大学毕业刚刚两年,没有任何背景的刘强东开始创业,在中关村租柜台,卖光磁产品。2004年,因为肆虐北京的SARS,刘强东的京东从线下柜台转到线上销售。2014年,京东上市,市值达到400亿美元,跻身全球十大互联网公司之列。

  从现在回望京东做电商的12年,刘强东做出过两个当时被投资人和高管团队激烈反对的决定,并一意孤行的坚持执行。然而,正是这两件事情成就了今天的京东——自建仓配一体的物流体系、开启全品类战略。

  2007年3月,今日资本为京东提供了A轮融资1000万美元。连VC两个字母代表什么都不清楚的刘强东,当时只想融200万美元。徐新告诉他200万美元根本不够花,要给就给5倍。彼时,B2C的第一波价格战开始,拿到了钱,刘强东却在董事会上提出自建物流,当场给出了预算:10亿美元。徐新当时就计算出,自建物流的规模效应,要在一个城市一天2000单以后才能显现,这意味着京东至少要亏损2年。一个连1亿美元都还没拿到的公司想做10亿美元的投入,可想而知,投资人们是何种心情。然而,最终,刘强东用“客户体验”说服了他们,这才有了今天的京东物流。

  就在同一年,在3C领域还没有成为绝对老大的京东,开始动起了扩品类的脑筋——电商要增长,要么扩大用户量,要么提升客单价,京东一手自建物流扩大用户量,一手扩充品类,提升单个用户客单价。从2010年到2011年,刘强东提出扩品类做大家电和图书。但是,大家电有苏宁国美在做;图书呢,亚马逊[微博]和当当深耕已经深耕十年,京东怎么去做这样双寡头的市场?这两个品类的扩充,遭到了董事会的反对。而刘强东在董事会上说,只投1000万,亏了就不做了。而今年上半年,京东大家电已占据了家电网购整体市场份额60%。

  两次一意孤行,两次胜利,这一切,都让投资人们下决心以后都更相信刘强东的决定。

  12年的变与不变

  京东能够从小做到大,无非是借助互联网触达需求,在上游重构供应链,集中采购,降低成本,然后让利给消费者。京东用12年,改变了传统的零售商业莫斯。然而,在刘强东看来,京东的发展,只是借助科技的进步,提升了零售业的效率,始终遵循零售的本质,这一点,勿说是12年,即便120年,也不会改变。

  “媒体形容我,都是霸道总裁,刀光剑影,这不是真正的我。十几年我从不会说打啊,杀啊。我只是说话比较直,为人处世脾气个性简单直接,多少年来从没有改变过。”最终,刘强东自己认为他不是“杀手”——他没有杀掉谁,所做的不过是把产品和消费者之间的链接变得更紧密,更高效而已。

  结语:

  回首中国商业走过的这三十年,是从零开始的三十年,是光荣与梦想的三十年,时代的浪潮中,中国企业家群体应该是最值得尊敬的一个阶层,当外界看到财富和名望上的成就时,时间的淬炼和沉淀才是他们视之为最宝贵的财富。作为时代的见证者,《中国企业家》创刊三十年,我们用最真的诚意邀请你关注这群创世纪的开拓者,聆听他们的心灵独白。

  新浪声明:所有会议实录均为现场速记整理,未经演讲者审阅,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财经会议》报道你看不见的会场实况,传播会议精华内容,会议直播提前预告,不定期送出免费超值会议门票。官方微博:财经会议,微信号:caijinghy。扫码更方便。

财经会议

相关阅读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