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褚橙”创始人褚时健(图片来源:中国企业家) “褚橙”创始人褚时健(图片来源:中国企业家)

  【褚时健商业独白】

  一个人的经历

  他的情感 荣誉 挫折

  包括他的错误

  都属于这条路的一部分

  从这个角度来讲

  经历是一笔财富

  但一个被经历压倒的人

  是无法得到这笔财富的

  30人,两年,造出一个广东,一个曾连续26年高居中国GDP榜首的省份。他们是中国商业史上最闪亮的30位企业领袖。在经济下行、前路迷茫的时候,中国企业领袖年会暨《中国企业家》杂志30周年特别策划,邀请30位企业领袖集体发出“商业独白”,帮你找到未来经济之光。今天推出的是云南红塔集团原董事长、哀牢山橙农褚时健的“商业独白”。

  横向深究中国商业的脉络,跌倒的人很多,跌倒又爬起来的人也很多,但很难有一位能像褚时健,深刻诠释出中国企业家的执着坚持和旺盛生命力。

  企业界有很多人习惯把柳传志称为老柳,但褚时健却必称褚老。柳桃火了一阵,但谁都知道,联想才是柳传志的战旗,而对于褚时健,云南红塔和褚橙却同时成为了他身上无法分割的印记。

  二十多年前,“穿件的确良衬衫,胸前口袋里透出装着的红塔山,是件体面的事”,二十多年后,红塔山早已不再是有钱人的代名词,但也却成了“中学门外胡同口刚学会耍酷的年轻人趋之若鹜的入门标配”。时代的变迁并不仅仅体现在一包红塔山香烟的归宿,更在于20多年前“体面”过的人们,至今仍记得这二十年里在褚时健身上,曾发生过什么。

  “我已经甘心了,我筋疲力尽了”,距离北京2700多公里外的玉溪,87岁的老人褚时健这样说道。我们无从深究他所说的甘心究竟指的是什么,但20年前的那场风波带来的,却不仅是一位老人的浴火重生,更引发了一场关于国有企业管理者薪资体系的大讨论。

  有人认为,褚时健的入狱很悲壮,他只是“在不该拿钱的时候,拿了他该拿的钱”,褚时健也曾坦言“我也苦了一辈子,不能就这样交签字权。我得为自己的将来想想,不能白苦”是他当年的动机之一。但这些已经不是重点,重点在于,褚时健又站了起来。

  2012年,褚橙登陆北京,瞬间刮起了一阵褚时健旋风。很多媒体用“80岁身家千万”、“84岁再造亿万富翁”来形容褚时健。这是当年最糟糕的新闻标题之一,因为如今的褚时健,其树立的精神图腾远远不是简单的“身家亿万”所能概括。当无数人涌入云南边陲朝圣,渴望的自然不仅仅是向一个垂暮老人探寻财富的密码。与其说是找寻成功的足迹,更不如说是寻找中国企业家的精神。

  褚时健身上有一种魄力,这种魄力被他从当年的红塔山一直带到现在的哀牢山。如果说当年的褚时健没有赌上玉溪卷烟厂七千万的全部身家引入设备开展技术改造,那就很可能没有一代亚洲烟王。出狱后的褚时健依然像当年那样矗立在田间地头,还是要自己研究技术,自己观察土壤,只是他的天地已经从万亩烟田变成了千亩果林。原云南省烟草公司总经理何兆寿问褚时健:“这个地里种甜橙,恐怕种不出来吧。”,褚时健回答说:“事情的规律,认真就做的好。要下功夫要认真,所有的事都要这样,要下功夫。”

  褚老已经有一阵子没有再上哀牢山,他对《中国企业家》记者说:“心累!”,也许这是对他自己前半生的总结,又或许这是他再次回到公众视野后面对无穷追逐与膜拜的无奈。不管怎么说,他曾是一个具有争议的企业家,他也是一个折腾不止的创业家。他身上流淌着的,是中国商业一股生生不息的激情血液。

  结语:

  回首中国商业走过的这三十年,是从零开始的三十年,是光荣与梦想的三十年,时代的浪潮中,中国企业家群体应该是最值得尊敬的一个阶层,当外界看到财富和名望上的成就时,时间的淬炼和沉淀才是他们视之为最宝贵的财富。作为时代的见证者,《中国企业家》创刊三十年,我们用最真的诚意邀请你关注这群创世纪的开拓者,聆听他们的心灵独白。

  新浪声明:所有会议实录均为现场速记整理,未经演讲者审阅,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财经会议》报道你看不见的会场实况,传播会议精华内容,会议直播提前预告,不定期送出免费超值会议门票。官方微博:财经会议,微信号:caijinghy。扫码更方便。

财经会议

相关阅读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