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12月16日 00:47 新浪财经 微博
第十一届中国上市公司董事会“金圆桌论坛”暨“金圆桌奖”颁奖盛典于2015年12月15日在南京举行。上图为南京商学院院长沈坤荣。(图片来源:新浪财经)   第十一届中国上市公司董事会“金圆桌论坛”暨“金圆桌奖”颁奖盛典于2015年12月15日在南京举行。上图为南京商学院院长沈坤荣。(图片来源:新浪财经)

  新浪财经讯 第十一届中国上市公司董事会“金圆桌论坛”暨“金圆桌奖”颁奖盛典于2015年12月15日在南京举行。南京商学院院长沈坤荣出席并演讲。

  以下为演讲实录:

  沈坤荣:非常高兴参加这一次的论坛。《董事会》杂志是我们多年的合作伙伴,通过金圆桌奖的评选,使得上市公司的治理结构有了很好的发展。特别是规范公司治理,让我们的公司整体的治理水平有了提升,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方面。今年主办方要求我讲一下“十三五”期间的中国经济。

  我想,最重要的就是依靠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获得增长。这个话题,在二十几年前就讲过,但是到这一次十八届三中全会以后再次提出,提出这个问题有个背景,我们国家经历了30多年的增长,出现了一种表现,这个表现就是经济增速在下行,这种下行到目前为止,实际上还是在探底的过程中。

  那么十三五的发展即将到来,但是市场普遍的认为,经济的增速是在下行过程中,企业经营是非常困难的,不少现实问题进与退都是两难。制造业企业,尤其是传统制造业发展的地区都面临一些压力,再加上股市的波动,货币的宽松,让市场充满一种悲观和负面的情绪。

  从这种意义上来说,前几年的需求管理走到了尽头,我们要从新的角度思考,国家统计局有一些官方数据,但是从现有的比较来看,我觉得都是在下行,不论是同比还是环比的数据,主要的就是PPI的下行,这是让企业感到困难的问题。

  我前一段时间在沿海地区考察的过程中就发现,很多的商品,特别是大宗商品,让很多的企业非常的艰难,PPI一直在负增长,说明经济还是非常低迷的,非常纠结。昨天有媒体报道,好像是有一点点回暖,但是这个基础并不牢靠。

  固定资产投资,从2015年以来名义增长是11点几,特别是一季度还是回落比较厉害的。而这个数据在前几年都是在35%以上的,下降的很厉害。整个的出口估计也很难,跨越负增长是比较难的。社会融资规模缩小,上半年我们社会融资规模同比增速下降,可以看得出来活跃度在下降,货币的宽松影响负面的在增大。商业银行的贷款在增加。

  从我的感受来看,最近一些银行遇到的困难特别大,一些银行的资产质量在下降。区域金融风险在显现,实际经济累计的一些压力越来越反映到银行上面,所以我们感受到最近的,特别是昨天,研究明年经济工作的时候,把防范局部的风险做了一个很重要的任务来布置。

  由于增速的放缓导致税收的下降。土地出让在下滑,使得地方政府依赖土地财政的格局在发生转折。一线城市、人口流动量特别大的城市还好一点,但三、四线城市的压力是非常大的,不能否认中国人口红利的消失,中国的制造遭遇很大的困难。

  不论是四万亿的计划,还是目前的投资刺激,边际效益越来越减少,这表明中国的经济面临的压力不是短期期性、而是中长期的压力。内部的压力确实是很有限的,主要推进结构性的改革,从中央层面来讲,也提出来要着力提高供给体系质量和增强经济持续增长动力。

  到底目标是什么?以我觉得第二个方面,就是供给侧改革的目标。供给标志我们国家宏观经济政策慢慢从需求向供给这一重要的转变,而这对于转型有实质性的突破。我们分析一下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分析框框架。在面对外部危机的时候,经济增速难以扭转下降的趋势,在这种情况下,我们的消费实际上是不足的。因为供给质量很差,即使有一些需求也跑到外面去了,加上民间投资不足,从微观角度讲是很难做好的。

  前几年靠政府,这一段时间是靠平台,这样的过渡融资平台使得我们难以为继,投资拉动经济找不到有效的支撑项目。从供给来看,我们可以从三个角度进行分析,第一个就是资本形成,主要是看资本的边际收益在递减,我们做过一些研究,发现边际收益在下降。随着资本的边际递减,资本形成规模在下降,从供给的角度,从劳动的形成,人口红利的角度,绝对的劳动力在下降,而用工上升,相对的比例也在下降,所以廉价的劳动力不存在了。从供给的角度来看,资本形成和劳动形成两个方面都是在下降,不论是需求分析和供给传统的两种要素的分析,都指向了增速化。

  还有一个情况就是综合要素生产力,全要素生产力是两个方面形成,一个是技术的创新,不是说不想创新,问题是创新很艰难,创新很有限,这个都不是我们想象得那么完善,所以十八大提出来创新驱动,提出来全面深化改革,实际上这两条都是指向了供给里面的效率提升或者是综合要素生产力的提升,或者是全要素提升。

  创新过程中税收的层面,补贴层面都是要做的,这么多年来我们为什么需求管理和供给管理,实际上管理供给也是做的很好的,发展外资都是用供给的方式,而现在我们面对强大的需求管理,在这个过程中,供给管理特别的需要,而且是特别的有必要。

  供给管理的着力点,我们分析,经济增长缺乏动力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即有外需收缩,也有内需的放缓。因此在外部需求下降难以扭转的情况下,而部分的具有潜力的消费需求,存在进入的门槛和垄断,民间资本难以进入,所以培育新一轮的增长,就是增加供给,关键是推进结构性的改革。一个是供给数量不足,无法满足这种需求,比如说我们的服务层面的供给是严重不足的,他没有办法满足高端消费或者是消费数量的需求。

  第二个是供给质量不行,影响最终需求,比如说消费者的品质,所谓的买一个好一点的消费品都要到国外,都是由于供给的质量不行,影响最后的消费。把有限的资源流入到外面。

  第三个就是供给成本太高,比如说医疗,卫生,公共教育体制,我们很多的小孩子为什么要去外地学习,很小的孩子要离开父母,他们认为在这里教育成本太高。这些现象的存在,根本就是在体制上,所以增加进一步的有限供给,最终促进消费,关键还是要在改革,解决利益阶层的阻挠,提高供给体系的质量和效率,增强动力。

  中期应该是解决重大的结构性问题,着力的推进经济的再平衡,短期应该是兼顾有效缓解经济下行压力,确保增长和民生的意见。因为经济增速过渡的下行,社会会失去稳定的基础。所以就是这个意义的所在。

  供给是改革政策的目标,第一要明确供给侧结构改革是一个持久战,所以形成一个新的增长机制,第二要明确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一个歼灭战,第二个就是这是一场保卫战,就是保民生增长的体系。所以有效提高供给,也可以增加需求的工具是很多,这些包括现在提出来的一些怎么要减少税收,培育新的业态等等,所以我觉得都可以从短期来实现。

  最后一个,供给侧改革要协同。第一个就是供给侧与需求侧管理相协调,第二个就是中长期的协调。因为这是慢的变量,在这个过程中,很多的不对等,所以我们还要从两个方面来拓展发展的视野,第一个就是要拓展国内发展的新空间,第二个拓展国际发展新空间,国内的核心问题就是两条,第一个就是要整合区域布局,不要每一个县每一个区同一个比例规划,我们现在发现很多的都是同质化的规划竞争,有很大的损害。第二个就是要推进一些重大战略的提升,特别是中国制造2025。特别是增加供给和引领性的需求,这里面有一些重大的调整。

  第二个拓展国际发展空间,核心的就是加强与全球的供给和全球产品的质量提高。加强国际的产能合作,为有效的解决产能过剩,有些产品虽然我们现在过剩,但是国外的需求还是比较大的,在一带一路的过程中解决产能过剩,有效的拓展市场,还能有一些成本的回收,使得不至于落差很大。

  十三五来临,我们要推动国际性的改革。拓展发展空间,扩大增长的总量,中国需要这样的一个总量。这里面核心的政策的路径就是一带一路等等,用亚投行推进,我们这个做的还是不错的,应该积极做这个事情,第二个就是依托创新驱动提升生产的质量,有借鉴新型发展国家,特别是美国和德国和其他的一些发达国家的经验。使得我们推进之间可以灵活的控制。第三要达到这两个达标,就是要落实改革举措,提供制度保障。实现以外部拓展和总量增加的空间,来赢得内部改革和提质增效的时间。如果这个处理好,我们中国有非常好的发展动力和潜力。仍然有非常好的发展前景,我们期待新的一论高质量的增长。

  这是我要讲的内容,谢谢。

  新浪声明:所有会议实录均为现场速记整理,未经演讲者审阅,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财经会议》报道你看不见的会场实况,传播会议精华内容,会议直播提前预告,不定期送出免费超值会议门票。官方微博:财经会议,微信号:caijinghy。扫码更方便。

财经会议

相关阅读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