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12月13日 15:46 新浪财经 微博
上图为中国进出口银行原董事长兼行长李若谷(图片来源:新浪财经 顾国爱 摄) 上图为中国进出口银行原董事长兼行长李若谷(图片来源:新浪财经 顾国爱 摄)

  新浪财经讯 由中国国际友好联络会主办、《财经》杂志承办的2015三亚·财经国际论坛于2015年12月11日-13日在海南三亚举行。论坛主题为:新经济 新动能。中国进出口银行原董事长兼行长李若谷出席并参与对话。

  李若谷表示,大多数中国企业进行海外投资的自有资金不足,海外投资保险机制尚未建立,中国国有银行的服务不到位,其网点布置还不适应企业大规模海外投资。

  “中国企业走出去遇到困难很正常,中国实力在不断地上升,遇到各种非议,甚至是反对的声音,再正常不过,不要把它太妖魔化”,李若谷表示,关键是要把问题说清楚,我们没有恶意,是希望共同发展,共同获益。

  谈到中国企业海外投资面临的挑战,李若谷提出如下几点:

  第一,海外对中国了解较少,各个国家都有安全审查,要解决好安全审查问题,这些工作需要提前做,充分说明投资的意义和目的,让大家理解。

  第二,资金挑战,银行借钱财务成本高,部分企业难以承担,国家对海外投资的支持如海外投资保险,目前仍没有建立机制。另外,金融服务不到位,网点布置不适应企业大规模海外投资需求。

  第三,人才挑战,要学会当地语言,懂得国际法,懂得国际惯例,中国企业在这方面仍然很欠缺。

  第四,文化挑战,如英国是汽车鼻祖,发展100多年汽车工业,不光是造车,汽车是一种文化,工业也是一种文化。中国在学习工业文化、汽车文化以及飞机制造文化方面,差得还太远。

  他还称,希望企业家能潜下心来,放下身段认真学习,思考这些问题,而不是拿着钱到国外去收购,收购以后如果不能融合,还是经营不好。

  以下为部分发言实录:

  李若谷:我先说几组数字吧,从1981年有统计数字开始,中国到现在为止,海外投资的存量大概7300亿美元,去年海外投资是1160亿美元,我们吸引的海外投资是1195亿美元,相差一点点。今年1-10月份,我们海外的非金融类的投资已经达到了952亿美元,实际利用外资是912亿美元,多了40亿,如果加上金融类的,可能更大一些。

  另外一组数字,今年1-10月份,我们在150个国家5162家境外企业进行了投资,投资900多亿美元,和GDP相比,中国的对外投资只占本国GDP的1.1%,美国占2%,日本是占2.75%,德国是占1.57%。中国的对外投资流量占全球对外投资的流量只有7%,存量只占2.3%。和我们外汇储备,和我们的GDP总量来比,都还是比较少的。

  中国在海外投资,还是有很多成功案例的。比如吉利收购沃尔沃,到目前为止,还是比较成功的。三一收购了德国的大象集团,还有奥地利的帕尔费塔,他们融合的不错,经营的也不错。中联重科收购了意大利的一些企业,到目前为止,这都是很成功的投资案例。华为、中兴在海外的投资,也都有很成功的案例。大家认为中国海外投资失败的比较多,或者有问题的比较多,其实不是这样。

  主要挑战是什么呢?几个方面:第一,海外现在对中国的了解比较少。各个国家都有安全审查,但是美国通过的中国的收购案更多,没有被大家提到。中国很多企业在美国的投资是很多的,特别是私营企业,只是有几个案例被报道的比较多。但确实海外的安全审查是我们海外投资需要关注的一个点,要解决我们的海外投资,确实要解决好安全审查的问题。我们澳大利亚的一些投资,也遇到了相同的问题。国外对中国的情况不太了解,特别是议会很容易炒起来这些事情,这些工作得做在前面,充分说明投资的意义和目的,让大家理解。

  第二,资金的挑战。我感觉到企业海外投资的资金还是不足的,中国移动[微博]海外投资,可能也要借用一些银行的资金。这个资金问题,始终是中国企业海外投资的一个瓶颈。因为像银行借钱有财务成本,财务成本高,可能有的企业就难以承担,自有资金怎么能够增加,国家对海外投资的一些支持,比如海外投资保险,到现在也没有建立机制。这些东西需要完善,才能够解决海外投资的资金上的不足。另外,金融的服务很不到位,我们的网点布置还不适应企业大规模海外投资的需求。

  第三,人才的挑战。王总也提到了,如果不会讲当地的语言,是很难形成融合的。当年李书福收购沃尔沃,我给他的建议是,不要光说英语,那些高级管理层可能都会说英语,但毕竟要说当地的语言,要懂得国际法,要懂得国际惯例,这些东西我们的企业还很欠缺。

  第四,文化的挑战。比如英国是汽车的鼻祖,英国发展一百多年的汽车工业,不光是会造车,汽车是一种文化,工业是一种文化,中国在学习工业文化、汽车文化以及飞机制造文化方面,差得还太远。工业文化精益求精,和我们很多的习惯不太相一致。怎么能够把文化学到,你光会做手表,会做汽车,会做飞机,不行,必须得把文化学到,然后才能做出好的手表,好的汽车,好的飞机。希望我们的企业家都能够潜下心来,放下身段认真学习,认真思考这些问题,而不是拿着钱就到国外去收购,收购了以后,如果不能融合,还是不能经营好。

  主持人:曾经有一本书叫《世界是平的》,但是现在美国竖起了一道道的隔墙,我们在海外投资的时候,碰到了很多挑战。各位嘉宾,你们觉得在国内的政策方面,如何改变和配合让我们的企业走出去?

  李若谷:中国企业走出去,遇到的这些困难都很正常,中国实力在不断地上升,上升过程中,遇到各种非议,甚至是反对的声音,这是个再正常不过的事情,不要把它太妖魔化。当年美国在1900年左右成为世界第一,他也照样遇到了欧洲的非议。一个国家发展过程中,这个现象不可避免。关键是我们怎么去说明这些情况,中国在海外的投资,到海外去做企业的国际化会遇到很多困难,我们自己会不会去讲清楚,把这个问题说清楚,我们没有恶意,我们是希望和你共同发展,共同获益。政府方面,政府的政策要配套,我们现在好多政策都有,但它是零零碎碎的不成系统,比如金融支持,没那么多网点,网点建设要费很大的工夫。另外,海外投资的保险,我们既没有海外投资法,也没有海外投资保险的机构,这些都是政府应该做的。对企业的税收政策,怎么增加资本金,现在财政部有一些政策,但这些政策不配套,比如外汇政策,这些都是需要政府不断改变,怎么能够让企业真正成为投资决策市场的主体,这是一个很大的挑战。我觉得这方面我们还有很多工作要做。

  新浪声明:所有会议实录均为现场速记整理,未经演讲者审阅,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财经会议》报道你看不见的会场实况,传播会议精华内容,会议直播提前预告,不定期送出免费超值会议门票。官方微博:财经会议,微信号:caijinghy。扫码更方便。

财经会议

相关阅读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