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12月10日 18:46 新浪财经 微博
穆迪—中诚信国际信用风险年会于2015年12月1日在北京顺利召开,中诚信国际董事长闫衍出席并发表主题演讲。   穆迪—中诚信国际信用风险年会于2015年12月1日在北京顺利召开,中诚信国际董事长闫衍出席并发表主题演讲。

  新浪财经讯 穆迪—中诚信国际信用风险年会于2015年12月1日在北京顺利召开,中诚信国际董事长闫衍出席并发表主题演讲。他表示,“十三五”规划提出了中国经济增长的目标,要继续保持中高速的增长,要建成小康社会。在这个目标下我们的产业要升级,经济要转型,同时我们要不断的提升消费在经济增长过程中的作用。

  同时他还指出,中国经济的转型和调整还面临五个方面的主要挑战:

  1、中国经济持续的下行或者下滑,经济增长的潜在增长率也在下行,产出缺口在不断扩大。

  2、中国经济转型中同样面临很大的压力,产能过剩的行业退出非常困难。

  3、中国经济转型和调整过程中面临持续性的债务通缩的压力,经济增长的内生性的收缩风险不断上升。

  4、中国经济在转型和调整过程中就业的压力也在不断的上升,经济增速的下滑导致劳动力市场出现了变异,结构性失业和总体性失业潜在的风险在不断的上升。

  5、中国经济转型和调整的过程中面临债务风险不断加大的压力

  以下为演讲实录:

  闫衍:各位来宾大家上午好,这两天发生了非常重要的三件事儿,一个是前天气候会议在巴黎召开,昨天是IMF[微博]关于中国人民币加入SDR,今天我们有中诚信国际和穆迪的信用风险年会,这三个会议跟我们在座的每一位都有非常密切的关系。

  我今天要跟大家分享的话题是中国经济进入转型调整期,“十三五”我们面临的多重挑战和压力。随着“十三五”规划的出台,中国的经济转型和改革又成为市场关注的焦点,“十三五”时期是中国经济转型和调整的关键时期,在这个关键的时期我们“十三五”规划提出了中国经济增长的目标。

  要继续保持中高速的增长,要建成小康社会,其中最主要的目标是实现GDP和人均收入比2010年再翻一番,也就是我们的GDP从目前的十万亿要增加到17万亿,我们的人均GDP从目前的7800美元增加到1.2万美元这样的发展目标。

  在这个目标下我们的产业要升级,经济要转型,同时我们要不断的提升消费在经济增长过程中的作用。“十三五”规划所提出的这样一些目标在经济转型过程中我们会遇到哪些挑战和压力?我们所提出的供给侧的结构性改革能不能完全保障我们能够实现这样一个改革的目标,这也是我们非常关注的一个话题。

  在这个过程中我们认为“十三五”时期中国经济的转型和调整还面临五个方面的主要挑战:

  1、中国经济持续的下行或者下滑,经济增长的潜在增长率也在下行,我们的产出缺口在不断扩大。就“十三五”整个时期来讲,前期我们还面临经济持续下行这样一个压力,我们从今年短期的数据可以看到我们的宏观经济增长率、GDP增长率已经破七,我们实际经济增长如果我们扣除金融的部分以后,已经到6%这样一个水平,工业企业的收入和利润增长已经为零或者为负,包括地方政府的财政收入也是在不断的下滑和为负。

  在这样一个背景下我们看到未来的经济增长仍然还具有深度调整的压力。我们从长期的过程来看,中国经济从1978年到2014年三十多年的时间,我们可以看出来有三次比较大的调整。

  第一次调整是从1994年开始,到1990年这个时期,有七年的调整,这个时期经济增长下行了11.3%,第二个时期同样有八年的调整期,在这个过程中经济增长下行6.7%,第三个调整期是从2007年金融危机开始以后,我们又经历了一个长达十年的调整期,明年、后年还可能处于一个调整期,有可能这次的调整期超过十年到12年这样一个水平,目前看我们经济增长已经下行了7.3,这个过程中我们也看到随着实际经济增长的下行,我们潜在的经济增长也在往下走。

  2012年到2014年这个阶段我们可以看到我们潜在的经济增长在这个期间已经降到百分之九点多,我们实际经济增长率是百分之七点多,中间的缺口是1.7到1.8个点,我们可以看出产出的缺口在不断扩大。如果我们对2015年到2020年这个时期的经济增长再做一个展望的话,我们经济增长可能只有6.5左右,而我们潜在的产能可能只有6.3左右。未来潜在的产出可能还会进一步下行,在悲观的情况下下行的速度可能还要比这个还要快,因此,我们潜在的产出也在下行,“十三五”时期我们经济下行的趋势来看还存在比较大的压力。

  首先,人口的老龄化和劳动年龄人口的减少,人口红利的消失,经济转型减速的趋势很难在短期内得到逆转。第二个方面,去库存的周期短期内难以结束,主要的中上游行业的产能过剩的趋势仍然还处于一个高位,我们从承销比的指标上来看仍然居于一个高位。2016年去产能不会有实质性的进展,因此,经济还会持续的下行。另外一个方面,去库存周期短期内难以结束,去产能短期难以扭转。全球经济再平衡的挤压,对冲产能周期的压力很难逆转我们出口下行的趋势。

  这种情形下,“十三五”来看,前期我们还认为有下行的压力。今年是6.9%,我们估计2016年经济增长率可能会下行到6.5左右,从2016年四个季度来看,下行的趋势,一直到2017年,经济可能才能真正企稳复苏。因此,经济下行的压力,尤其是潜在的经济增长率逐步下滑的过程中,经济下行的压力在“十三五”前期短期内还会存在。

  供给侧的改革能够扭转经济持续下行的压力,我们可能还需要进一步的进行观察。因此,这是第一个方面的挑战。

  第二个方面的挑战,中国经济转型中同样面临很大的压力,产能过剩的行业退出非常困难。在过去信贷和投资的增长模式下,信贷的无序投放,企业的债务部门风险集聚,面临去杠杆泡沫破灭的压力。

  从产能过剩的情况和亏损的情况可以看出来,由于产能绝对量上存在过剩的现象,从而这些中上游主要的行业仍然存在不断的亏损压力。这些企业的主营业务的收入和利润我们可以看出来在持续的下行,尤其是2014年以后,我们主要的工业企业累计的利润增长已经为负。因此,产能调整的压力在短期内还很难得到扭转。

  在这种情况下,我们看到的是企业实际的债务水平在不断的增长,我们目前中国的总体债务率大概在280%左右,企业部门集中占了180%,我们的政府部门和居民部门的消费比较小。因此,债务率总体上来看,280已经是一个比较高的水平,但是从全球来看,还有3%以上的债务率,但是我们的债务结构存在很大的问题。因此,债务总量问题可能跟结构问题同样是我们需要关注的问题。因此,总量调整过程中,我们存量调整的压力,也存在债务不断上升的压力。

  第三方面的挑战是中国经济转型和调整过程中面临持续性的债务通缩的压力,经济增长的内生性的收缩风险不断上升。从一些关键指标上CPI和PPI,PPI持续四十多个月的过程,CPI降低10月份是5.9,CPI持续下行的压力在短期很难扭转。从国民收入的平减指数进入负增长区间,尤其今年从年初开始我们国民收入的平减指数已经进入了负的区间。从全年来看可能是在负的0.3%-0.5%,表明全社会的最终商品和服务的总体价格水平也处于通缩的状态。

  通缩过程中实体应该受到企业收益下降和价格下降的双重挤压,一个方面是收入的下降,另外一个方面价格也在下降,从而导致企业资金链的情况不断的恶化和收缩。我们可以看到企业投资的下滑,预期的低迷,对整个实体部门造成了非常大的收缩的压力。

  同时,我们可以看到从今年以来,我们宏观调控通过宽松的货币政策已经有了五次降息,年初我们看到实体部门总的负债率大概在8%左右,通过五次降息我们实际部门的资金成本大概下降了1%这样一个水平,但是我们可以看到我们的物价水平在持续的下行,最新的物价水平我们刚才看到是5.9,从今年全年和去年同期比较大概下行了2.6%左右,我们通过五次降息财务成本下降了1个点,而物价水平的通缩我们实际的财务成本上升了2.6个点,相抵消企业的财务成本没有下降,反而增加了1.6个点。因此,这个过程中我们看到企业的收益下滑和价格下降的情况下,因为通缩的效应导致我们主要的工业企业全面进入亏损的状态。

  债务和通缩也导致全社会的融资规模不断的收缩,我们融资规模总的变化趋势,信贷部分在不断收缩,我们其他的主要部分也可以看出来,非标部分收缩的情况比信贷部分收缩得更加严重。总体上来看,这种债务和通缩的效应已经从上游的实体部门也传导到社会融资的环节。我们可以看出通缩的效应也在不断的强化。这是第三方面的挑战。

  第四方面的挑战是中国经济在转型和调整过程中就业的压力也在不断的上升,经济增速的下滑导致劳动力市场出现了变异,结构性失业和总体性失业潜在的风险在不断的上升。我们2014年实现的就业是1366,我们今年前三个季度已经实现了一千万就业的水平,应该说我们全年的就业目标已经实现了,但是从过程中我们可以看到我们经济的总量在不断的下滑,我们就业主要的一些指标可以看出来,包括调查的失业率也在上升,到目前为止已经达到了5.2的水平。

  我们主要的劳动力市场供应的指标也在发生一些异化的趋势,尽管我们求人倍率还保持1%以上的水平,但是我们主要的反映劳动力市场的两个主要治保,一个是需求人数的增长率和求职人数增长率也出现背离和下滑趋势。因此,我们可以看到劳动力市场的一些指标也在恶化。

  从一些高频数据可以看出劳动力市场疲软的态势也在强化,我们从PMI的就业指数可以看出我们的就业指数持续处于50以下的水平。最近有一个“新克强指数”,把就业作为我们关注的一个重要的指标,那就表明就业在未来仍然面临比较大的压力。

  因此,我们从“十三五”时期来看,影响就业的负面因素在逐渐的增多,首先是经济持续的下滑,就业的压力在不断的上升,2016年我们要保持一千万以上的就业目标,我们的经济增长至少要维持在6.7%以上,但是我们大概率的情况下,2016年的经济增长可能在6.5%,而这个差距对我们的就业形成一定的压力。

  第二个方面是供给侧的结构性的改革,去产能的趋势可能会进一步的加速,从而对部分行业可能会产生市场出清的状态,对就业会形成一定的挑战。

  第三方面是就业扩张动能出现衰减,特别是消费型的服务业就业扩张的动能在持续大幅度的收缩,服务业的增长对整个中长期经济增长过程中对就业消化能力也在萎缩,因此,未来影响就业的因素会强化,从而就业也面临很大的压力。

  第五,中国经济转型和调整的过程中面临债务风险不断加大的压力,一个是银行的债务风险,银行的不良规模和不良率在全面上升,尤其是一些中小型的银行,包括部分城商行和农商行,不良率的水平远远高于我们公布的数据,因此,银行债务的压力在不断上升。随着改革力度的加大,刚性兑付的加速打破,实体部门债务的风险也在不断的上升。

  从债券市场来看,今年我们可以看到债券市场的违约率在不断的发生,到目前为止我们能够看到的,不管是公募市场还是私募市场,不管是主要的债务融资工具还是交易所公司债的产品都发生了大面积违约的现象,如果我们用总体的违约率来看的话,我们违约率的水平在不断的提升。2012年我们估计只有0.2%的水平,今年到目前为止已经达到了0.4%以上的水平,也就是我们预计今年的水平从近期我们观察到的数据来看,违约的数据还会进一步提升,总体的违约率还会进一步上升。

  因此,整个实体经济部门在银行信贷面临压力和债务市场债券不断违约的冲击下,我们的金融市场的债务风险在不断的加速和上升。因此,“十三五”时期,中国总体的经济增长,包括我们的转型和调整的过程来看,我们仍然认为存在上面五个方面的挑战。

  这是我跟大家分享的关于未来“十三五”时期我们在转型和调整中面临的多重压力和挑战的话题。谢谢大家。

  新浪声明:所有会议实录均为现场速记整理,未经演讲者审阅,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财经会议》报道你看不见的会场实况,传播会议精华内容,会议直播提前预告,不定期送出免费超值会议门票。官方微博:财经会议,微信号:caijinghy。扫码更方便。

财经会议

相关阅读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