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12月06日 17:12 新浪财经 微博
上图为中国银行业协会首席经济学家巴曙松(图片来源:新浪财经) 上图为中国银行业协会首席经济学家巴曙松(图片来源:新浪财经)

  新浪财经讯 “2015中国企业领袖年会”于12月5日-6日在北京举行。中国银行业协会首席经济学家巴曙松[微博]出席并参与演讲。

  巴曙松指出,并购重组会成为金融推动经济转型的主要方式,在并购重组推动经济转型过程中,要利用全球经济周期的不同步做全球资产和负债的配置。

  以下为演讲实录:

  巴曙松:非常荣幸参加中国企业领袖年会,在当前经济转型过程中有不少即让我们企业家困惑也让金融界困惑的一些现象,比如说一方面在银行间感觉到资金非常的宽裕,今年以来听的词是“资产荒”稍微高收益的资产一抢而空;另一方面去企业调研的时候企业抱怨很多,说看得见吃不到,资金成本还是很高。

  我们也看到另外一些困惑的现象,现在到很多地方走访一些企业的转型,听很多企业家讲转型的大计,我有一个非常深的印象,绝大部分的企业家几乎都把发展金融业作为转型的备选方案之一。这对我作为一个金融政策研究人员触动也比较大,我想其中有不合理的成份。比如说其中很多企业站依仗它的体制优势、行业优势能够拿到低成本的资金,但是实际上不靠主业就靠资金这种倒一下的类金融业就可以生存的很好。

  但是除此以外也有一些合理的成份就是现有的金融服务体系在支持经济转型方面、支持企业转型方面做的远远不够,所以才促使企业自己主动提出这个需求,就好象刚才主持人前面点评里提出的一样。这一点用金融转型来服务和推动经济转型,因为时间关系想谈三点看法:

  第一、当前的金融服务需要从传统的经济增长模式里重资产模式转到学会支持轻资产运营的企业的模式上。要从主要服务于企业创业、调整、提升、开始有正的现金流的小的阶段,转到服务于企业的整个生命周期,创业、成长、调整、再成长,这样的大的转换上。

  我在基层做银行业务实物不少年,还做过两家上市银行的风险委员会主席,坦率的说,在已经有营利的企业、有资产的企业,银行对它的服务和竞争已经非常充分了。现在稍微好一点的企业,请告诉我说它资金紧张,我马上可以找银行去进行服务,因为缺这样的客户,重资产有盈利客户服务上金融支持应该非常充分。

  但是经济转型期的问题,银行的服务模式还是比较传统的抵押担保驱动。哪些行业有资产拿来给你抵押担保呢?是一些重资产的行业。而重资产的行业钢铁厂、水泥厂,恰恰这一轮经济调整中产能过剩的行业,如果沿用原来的重资产的经营模式,就会把非常宝贵的金融资源还继续给到传统的现在已经产能过剩的行业,而且客观上也挤压了新兴产业的发展。

  同时,经济转型期有大量的企业是创新型企业,是需要调整的企业,是需要并购重组的企业。这个时候商业银行信贷业务风险偏好驱使它自然退出了,从广义金融服务看,恰恰是这个时候最需要金融业提供支持。客户刚刚出现经营压力的时候,其实才是多元化的金融服务需要大展才华的时候,这个时候很多企业找不到相应服务的机构和产品。

  这也是想给大家强调的第一点。金融服务要怎么学会从重资产经营到轻资产经营,从只是在企业的生命周期稳定现金流阶段提供金融服务,转到全生命周期提供服务。如果商业银行不能够相应做这样的转型,商业银行将在这一轮转型中重要性会逐步的下降,这是非常现实的挑战。

  第二、对2016年的展望,目前的情况看,即使美元加息全球的低利率环境依然会持续,表现在中国市场上资产荒的现象会持续,资产荒会继续持续对于金融业也需要做出转型的特点就是,以商业银行为主导的这些金融机构要实现非常大的转变,从过去资金来源、以负债驱动的商业模式要转向以资产为主要驱动的商业模式,在原来做银行也好、做其他金融机构也好,面临的第一项任务是吸收存款、找资金来源。

  差不多20年前我在一家商业银行基层分行做过行长,那个时候喊的最响的口号,存在利好,有了存款利差很稳定利润很稳定,这是典型的负债驱动的经营模式。在目前经济转型时期,低利率的环境下,对企业也好、对企业家也好、对银行家也好面临的主要挑战就是,第一如何评估和看待运用手里的资产,如何获取好的资产。无论是企业家还是金融家,这一点上面临共同的挑战,如何把基础资产转换为可以投资、可以交易的标准或者非标准化资产。

  原来做重资产的商业地产,现在面临的主要挑战是把这些重资产商业地产,怎么能够打通变成市场上可以投资的金融产品,你就能实现良性循环。

  今天中午刚刚跟一家大的商业地产里边的金融主管在讨论,资金流和资产流的匹配问题。如果我们的金融界能做的好,能够推动经济和企业的转型,如果金融界的做的不够好,企业家自己完全也可以做,因为资产在你们手中。在低利率环境下,资产荒现象会持续,会促使金融活动,企业家可以做、银行家也可以做,从负债经营主导转到资产经营主导,从这个过程中可以提高金融资源配置效率,推动企业自身转型。

  最后,并购重组会成为金融推动经济转型的主要方式,前面嘉宾都提到了一个特点,就是全球的货币政策、经济周期开始出现分化。有的央行[微博]会减息有的央行考虑加息,支撑背后不同货币政策走向是不同经济周期发展的不同阶段。在并购重组推动经济转型过程中,要利用全球经济周期的不同步做全球的资产和负债的配置。

  简言之,在经济周期上层阶段经济体里在估值比较高的市场周期里去拿资金、卖资产,在经济周期下行市场里我们去拿资产、投资、对外配置,对接的聚焦连接点是中国本土市场转型的需求。环保、医疗、健康、消费,放眼全球从不同经济周期观察会发现非常多的投资机会。

  同时国内可以看到,明年几乎可以肯定去杠杆和去产能进程会加速,杠杆率要降下来,产能的过剩要消化,必然就伴随着大量的并购重组,比如高杠杆率第一是上游央企,为什么强调上游,上一次经济产能过剩97、98年也面临产能过剩,那个时候主要是下游,最典型的是纺织业做市场肃清就可以重新启动新一轮投资,但是上游的产能过剩,采矿、钢筋、水泥这些产能过剩是资本密集型、劳动密集型,如果不通过整合并购重组的话,等着市场自动消化是不可能的,不可避免要进行兼并重组。

  第二个高杠杆房地产,房地产的分化今年已经很显著,一二线城市房地产销售去化周期,大致降低到可以接受的水平,三四线库存已经很显著。房地产行业内部的并购重组也不可避免,再加上地方政府,今年是地方政府债务到期三万八千亿,金融界非常的严阵以待,因为地方基础设施没有现金流,最后以中央财政债务置换来平稳渡过,预计未来两年还得依靠一部分中央政府债务置换,同样不可避免是这些地方政府的债务对应着不同的基础设施,我们在降他们的杠杆的时候,他们还有很重要的渠道是对资产进行处置,利用已有的基础设施进行资产证券化,资产并购重组和整合。

  今天给大家汇报的就是用金融来推动经济转型,从三个方面,第一是金融服务,要从习惯重资产的环节转到轻资产,从主要服务于企业发展正的稳定现金流的阶段,转到服务于整个生命周期;第二低利率环境会持续,也使得资产慌现象持续,所以对企业家和金融家来说,要从负债经营主导转向资产经营主导;第三并购重组会成为金融推动经济和企业转型的主要方式,谢谢大家!

  新浪声明:所有会议实录均为现场速记整理,未经演讲者审阅,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财经会议》报道你看不见的会场实况,传播会议精华内容,会议直播提前预告,不定期送出免费超值会议门票。官方微博:财经会议,微信号:caijinghy。扫码更方便。

财经会议

相关阅读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