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12月03日 10:58 新浪财经 微博
上图为国际消费电子学会会长彭少敏 上图为国际消费电子学会会长彭少敏

  新浪财经讯 “2015中国高新技术论坛”于11月16-18日在深圳会展中心举行。出席并演讲。国际消费电子学会会长彭少敏出席并演讲。

  彭少敏表示,中国面临着许多的标准化问题,我们可以看到如许多消费者电子产品其实都在中国生产的,但在美国却不能够出售,因为我们没有看到上面有一个国际认证标签的一个问题。其中非常重要的一点就是我们需要把更多的这一点引入到中国的消费者电子的生产当中,政策制定者当中,以及有更好的标准化的过程。

  以下为演讲实录:

  彭少敏:谢谢大家!我中文不太灵,讲中文的东西,便于翻译的话还是讲英文。

  今天我所分享的是新兴互联网技术,是代表行业转型的驱动力,我个人的背景也是在消费电子这一块,是推动整个行业转型的一些主要的趋势。以下是我演讲的几大组成,这其中是列出了四大主题。

  首先我们来看一下我们现在整个英特网渗透的进入了各个市场,回顾一下英特网渗透发生了什么?牛顿说过什么呢?“如果我能够比其他的人看的更远,这个原因是因为我站在巨人[微博]的肩膀上。”我个人觉得英特网技术就是一个巨人,而我们都站在了他的肩膀上。英特网是一个由不同网络组成的网络,它把很多的元器件、电脑、联系在一起,从而能够让这些元器件组合在一起能够基础设施提供使用、提供更多的资源的分享、包括数据、包括信息等等,所有的所有信息能够使用全球任何两个地点非常好的传播、传递。

  我们在上纪的60年代初到现在乃至未来,这个中间有小步有大步也就是整个英特网改革在一步一步地发展,从本世纪开始我们看到了整个行业在使用方面指数级的增长、爆炸的增长,用户案例也非常多,这种指数级的增长也代表着方方面面。

  首先它所带来的人类生活品质、生活方式的提高和改变,它也影响了很多的产业,并且对于传统行业的转型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驱动因素。这不仅在现在,在接下来的未来传统的商业模式得到了重新的谱写或者再塑造。

  我也在这里提一下整个行业的转化和转型它并非是传统的线性的,也不是如大家所想的是非线性的,它其实代表的一种指数性的指数,它走的指数也是曲线的,它所代表的不仅仅只是一个量上的变化。我们提到消费者电子,这是我所在的一个产业,我们的主流也发生了变化。

  首先我们来看一下有关速度的一些事实和数据,那大家都有手机,大家到处都在使用移动的平台、移动的终端。

  1991年的时候当时是2G的网络,100KB每秒,而在2001年开始3G已经达到了每秒一个MB,而到了2013年4G的网络甚至是3G网络速度的8倍,而2015年我们把速度的上限又不断的往上推。

  我们看一些数据传输的量,2003年的时候5亿台设备是在网上实现了互联,这个数字到了前年达到了120亿台。

  此外有80种全新的事物和英特网之间进行了互联,这是每一秒的速度,每一秒有80种全新的事物。我们每天有700万,而每年是有这样的28亿,而新的设备在2014年的时候每年达到了78亿,人们预测到2020年的时候每秒钟速度250台新设备连接,每年会达到500个亿,这样的一种互联的爆炸式的增长达到了互联网推动传统的转型与变革。

  我们再来看一些用户的实例,这也是和消费者电子有关,当我们提到消费者电子行业大家浮现在脑海里的都是硬件,你买也许是一个电视机、也许是一个遥控器、一个照相机或者摄像机,这些都是单一的硬件,而你所付的大部分的钱都是付在硬件上。人们的生活方式也随着这些设备的装备而发生了变化,它会用在某一个具体的场合或者地点,它也是基于电视背后有电视指南,有相关的这些所谓的程序的安排,你使用的时候是在你需要的时候,但是相互之间这些硬件没有实现相互的联系。而如今我们会来想一下我们对于我们的生活会有什么样的影响?尤其是你是在哪里看电视?你是和家人一起看吗?甚至在路上,在出差的路上都在看,还家里面的孩子如何来分享时间的?我想说人们的生活方式进入了崭新的一页,你可以基于你个人的兴趣,基于品味、喜好来选择性的看电视,甚至根据虚的需要来看电视,而家庭可以以虚拟的方式可以紧密的结合在一起,即使事实上他们可能相距万里。

  而且你可以能够进行多重任务,和家庭之间进行分享,这正是基于云、基于英特网能够实现多重任务同时进行,能够实现更好的信息共享,虚拟上你永远和他们实现了互联。

  人们也会使用这样的设备,他们使用起来会让它更具有互动性,更加的积极主动,而且能够紧紧地按照你的想法或者说紧紧地跟随着你。我们的同事也会开玩笑地说,现在大家都有智能手机,而过去只是你的一个工具,但是如今它已经成为你的一部分,你几乎和你的智能手机之间已经分不开了,至少大部分人已经分不开了。

  通过这样的一些该差我们可以看到用户的习惯已经变成了变化,这种边际的变化在过去的十年日益尤为明显,人们变得了日益的具有移动的出行、移动的生活方式,包括无线的生活方式,这其中和我们今天的智能城市这样的一个概念相关,我们到处都有WIFI的地区,我之前在东京的大阪和韩国的首尔,这是我过去两周出差的地方,我觉得在WIFI他们比美国还发达,我相信中国的深圳也许更发达。大阪几乎每个地区的WIFI都是免费的,这个趋势也进入到更好的用户体验,这一点我个人认为非常重要,作为消费者电子的一个工程师,我们最早在做机器设计的时候更多是基于工程师的想法,我们觉得消费者会这么用,我们主动去推、去逼或者是让用户让我们买家去习惯我们设计出来的产品,但是我们现在的我们的更多设计是由消费者所倒逼的,消费者的要求是什么?他们想要什么?他们期待的用户体验是什么?什么样的用户体验能够让我们的消费者不断的买我们的新服务乃至新服务?

  那么英特网是怎么样改变我们的生活呢?首先是随时随地的无处不在的无线的连接能够给我们的更大的帮助,主流的消费者电子已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你可以看到原来传统的电视已经变成了高清电视,但十年前如果你去拉斯维加斯,再到五年前再去的话可以看到有很多的高清电视和超高清电视。另外我们看到了10ATP还有现在是2K、4K、8K的高清电视或者超高清电视,这就是消费者电子带来的最大的一个改变,我们可以更好的去把智能手机做一个主流,你可以从这个销售的数字就可以略见一斑。

  同时设备的功能也能够基于这个硬件变得不是太重要了,而服务就成为了非常关键的一点。我们可以永远都下载不同的APP,无论是在网上和网下付费和一些免费的应用,都占了我们移动生活的非常重要的一部分。

  而消费者电子所体现的功能,90%是来自于硬件10%来自于软件,但是现在软件所发挥的作用比例已经不断的上升了,所以软件已经变得至关重要,90%购买的设备都是基于软件支持的,而不是原来的10%。

  同时我们也可以看到正如我前先说过,设备本身以设备为中心在变为以客户为中心,从地点为基础再到以云为基础的一个虚拟的系统,所以当你看电视的时候,里面的服务器传送的内容可能服务器在北京或者是在洛杉矶或者是更遥远的地方,你并需要知道服务器在哪里?那么你是哪里得到所有的改变的驱动力呢?我们讲到今天的互联网正是这种驱动力,如果互联网都不能够成为最大的驱动力的话,其他的就无从谈起了。正是互联网推动了一轮又一轮的革新。

  现在看一下我们有什么革新是什么实现的?而且是非常平滑的平顺的,今天早上我们听了一些演讲,这些都是非常著名工业大家所给予我们的演讲,包括一些公司的CEO,或者是一些公司的创始人,他们里面讲到了一些基本的技术是不能够被忽略的,他们有一些传感器的研究,这些都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能够让我们的转型更为的顺畅。

  另外我们知道在军方以及在医疗的设备还有高科技的技术,他们能够做很多事情,十年前或者二十年前都是如此,但是你能不能想象你能够用自己的智能手机也做很多的事情,这是完全可能的事情,而传感器的设备它能够给我们一些可以负担得起的传感器。这个传感器不再应用在一些国防或者是医疗行业,而是应用在我们的自己的手机上,所以你通过语言你的识别、触摸屏,或者是行动触摸,这一些对于你来说过于都是遥不可及的。

  我们也可以一些所谓的医疗的设备,这种医疗的设备原来只能够在诊所或者是在医院,现在能放在智能手机之上。

  好!现在我们再来看一下连接性,首先可以看到人跟物体能够互联互通,能够通过这种智能设备实现连接性。我们也有所有的用户界面,用户就是使用者,这是其中的一个要点。

  第二就是跟物体连接起来的这个物体就是设备跟设备、物体跟物体之间的连接。这一点也能够跟我们预示了更多的挑战,就是说人与人之间的连接、物人物之间的连接能够让整个互联网变得纷繁复杂,这也要求我们有更多的无线联络能够出现在不同的地方,能够实现更好的无缝连接,如果没有这一点的话所有的连接将是一直空话,而机器是不可能比人聪明的,这一点我们要了解。

  同时我们也看到有许多的能耗需求、能源支持的需求,比如说多传感器的协同等等,所有的这一切都很重要。我们也可以看到有这些基本的因素我们就能够随时随地的万物互联互通,这是一个三维的互联互通。

  这就是我自己所用到的一个幻灯片,我觉得这张幻灯片非常的有趣,因为它关于互联网和互联网+,在这里面我想强调的一点就是互联网+对于我们的一个传统业界的联系并不仅仅是说你只是把知识添加在里面它是一个转变的过程,在这个过程能够帮助我们实现这个技术,一旦实现了这个转变它就是一个全新的行业。

  你可以怎么想象,比如说10年前的谷歌[微博]在哪里?20年前在哪里?这里面包括了所有的各行各业受到互联网的影响,比如说在几年前有一些很好的行业,但是现在已经慢慢的消失了。我们看到了许多的初创企业,比如说原来的初创企业像谷歌、微软[微博]现在都已经成为了一代巨头。当然像所有一样我们都会面临着挑战和瓶颈的问题,这也是我们需要解决的。当我们在讲到智能家居的连接性,也就是把你的家庭、你家人的生活或者是隐私以一个不安全的方式泄露到公众的网络,现在要做的就是能够有非常严谨的控制去保证私密性,能够捍卫家庭的安全。

  另外是智能汽车,现在我们也在谈论这一点什么是智能汽车呢?智能汽车不是说汽车加上智能手机,远远不仅于此,我们在这里面讲到,比如说在高速公路上面行车,你在开车的时候连接器能够非常的顺畅,实现无缝的连接,所以你也可以知道,它能够用一点转变到另外一点,而里面安全的议题是什么呢?我们连接性是怎么样呢?以及智能的汽车也知道你的家庭在哪里?当你到达你家庭的时候你也可以能够对你的汽车进行一个遥控,所以这个智能家居和智能汽车的结合也是我们需要了解的一点核心内容。当然里面更好的导航、控制以及话语识别、声音识别,音频、视频的结合还有无缝的连接都有许多的挑战,当然还有交通状况的一个考量。

  我自己也做了一些研究,我对汽车做了一些研究,大家会讲到智能家居,而在开车的时候发烧友他们也不会讲智能家居,他们更多的讲智能汽车。但是我的公司要处理这两方面的议题,所以这是一个很好的结合点。

  同时关于智能的医疗、医疗管理,个人医疗管理,因为这已经带来了更大的挑战,尤其是在中国,我们原来是独生子女政策,现在开放了二胎政策,但是在十到二十年里面,当我们年纪越来越大的时候中国会面临人口老龄化的问题和医疗保健的问题,所以这是一个非常有趣的技术问题,我们也能够进行投资,我们也能够进行一个去改良,我们希望能够不断的实现这个创新。

  在这里面的挑战包括对于技术问题,也对于安全问题。当然我们在这里面讲到了另外的一些行业的影响,比如说智能的农业等等,这是一个世界范围的议题,还有智能工厂对于一些最危险的工作来说,比如说处理一些毒性物体的工作来说智能工厂非常重要,能够保护工人。

  我们现在知道安全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议题也需要解决,还有医疗健康的问题、还有身份认同的问题,私隐的问题,立法的问题,他们必须并行不悖的得到更好的处理。以及在健康保险系统的一个更新,还有我们的疾病防控这一点也很重要。这种电子互联网能够给这种疾病的防控带来什么样的影响呢?它会给我们的身体有什么样的冲击呢?所以我们需要更多的深入的研究去看一下这一些改变怎么去改变我们的生活?还有环境的影响?一些污染的管理、以及污染的防治都非常的重要。

  我想更为重要的一点我们有非常多的工程师,如果有一些在我们一些旧有的工业模式能够支持新的改变的话我们能否看到这能否带来一些更为深远的改变?或者是它需要不断的去革新,能够得到进一步的改变,所有的这一些都能够给我们带来一些新的影响包括新的革新、新的创新,包括设备的互操作性等。

  我已经讲了第三次了,关于标准化的重要性,我想中国面临着许多的标准化的问题,我们可以看到如许多消费者电子其实都在中国生产的,但在美国却不能够出售,因为我们没有看到上面有一个国际认证标签的一个问题。其中非常重要的一点就是我们需要把更多的这一点引入到中国的消费者电子的生产当中,政策制定者当中,以及有更好的标准化的过程。

  那么其实这并不是说唯一的一步,我们能够更好的实现这个转型。正如我先前提到过所有的这一些,因为在这里面我代表IEEE发言,那么IEEE做了什么实现我们所说的革新或者助力我们所说的革新呢?

  现在我用一张幻灯片介绍IEEE在全球的发展状况,在这里面是IEEE在全球的影响力,我们大概有426000位会员,但是我们现在的服务不仅仅是限于我们的会员,我们有45个技术学会和协会来进行一些相关的研究以及业界的联合。我们也有许多的专业会议的举行,还有技术文献的出版以及标准化的服务。

  为了能够更好的跟互联网时代所联系起来,跟互联网+这个时代所联系起来,实现工业的转型,我列举了一些倡议,就是IEEE现在在做的,实际上他们有许多的不同的领域能够由这个倡议包括了物联网、云服务和云计算。我想许多人已经参加了云服务还有云计算,还有大数据、智能电网、智能家居我想大家都听到了。

  我们在这样的会上包括在推数字化的传感器,整个传感器现在已经是基于我们过去所用的传统的一些传感器之后如何更好的把传感器推向市场。这里是代表着我们拥有一个全球影响力,拥有全球业务的或者是全球经营的一个组织,我们的目标是希望能够帮助整个人类能够获得更好的发展,来帮助工业也好或者产业也好,能够实现一个转型、实现一个变革。而且我们已经有了三项成功的倡议得到落实,也就是我们现在是基于我们过去以及未来的实践以及更好的做一些技术投资。

  但这样如果对于我们有兴趣,对于我们未来的一些IEEE的一个发展,大家也可以从以上的社交网络,如果中国谷歌不好用的话可以用百度[微博]找到我们,这是我简单的介绍,也感谢大家的聆听,大家有问题可以在线下和我私聊,谢谢!

  新浪声明:所有会议实录均为现场速记整理,未经演讲者审阅,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财经会议》报道你看不见的会场实况,传播会议精华内容,会议直播提前预告,不定期送出免费超值会议门票。官方微博:财经会议,微信号:caijinghy。扫码更方便。

财经会议

相关阅读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