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11月16日 14:46 新浪财经 微博
“2015中国高新技术论坛”于11月16-18日在深圳会展中心举行。上图为中国证券金融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隆武华。(图片来源:新浪财经)   “2015中国高新技术论坛”于11月16-18日在深圳会展中心举行。上图为中国证券金融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隆武华。(图片来源:新浪财经)

  新浪财经讯 “2015中国高新技术论坛”于11月16-18日在深圳会展中心举行。中国证券金融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隆武华出席并演讲。

  隆武华表示,必须根据风险承受能力和监控能力决定资本市场开放的程度和水平,“这是一条基础原则,毫不能动摇”。

  以下为演讲实录:

  隆武华:各位来宾,非常高兴在这样的场合与大家做一个交流。我今天要说的题目叫做《世界城市与资本市场合作》。

  第一个,我想跟大家简要的回顾一下人类对世界城市方面的一些阐述,包括它的属性,包括深港之间资本的特别优势。第二个我会就中国资本市场的开放和合作谈一点思考。

  那么讲第一个问题,何谓世界城市?从1915年开始,人们就讨论了什么是世界城市,到了60年代英国的地理学家彼德·霍尔说,世界城市专指以对全世界发生经济、政治、文化影响的国际第一流城市,它列了很多的指标,它认为世界城市应该是政治中心、贸易中心、金融中心、人才中心、信息、人口、娱乐中心。

  他认为首先是国家的政治机构或者是国际机构,比如世界银行[微博]、IMF[微博]、亚投行等机构聚集的地方。第二是国家重要的贸易中心,第三是主要银行所在地和金融中心,第四是各类专业人才聚集的中心,同时又是国内信息汇集和传播的中心。还有其他的一些方面,比如是富裕阶层聚集地等等,列了大概有七个指标,大概这些指标就能衡量这个城市是不是世界城市?这是一个方面。

  到了1991美国芝加哥大学的教授沙森有本书叫《全球城市》,提出了全球城市三角,他提出来当时的全球城市三角是纽约、伦敦、东京。他认为作为全球城市对全球有控制力,表现在四个方面,第一个世界经济组织高度集中的控制中心,第二个是金融机构和专业服务公司的主要聚集地,第三个是高新技术产业的源头和研发基地,第四个是服务和创新的城市。虽然刚才我们组委会秘书长已经讲了深圳这方面,我们一边介绍一边看看深圳的状况,等下会讲到,这是人类对世界城市标准的总结。

  1995年美国的著名经济学家弗里德曼提出了世界城市假设,提出了七个指标,第一个主要的金融中心,同时也是跨国公司的总部,国际性机构集中度很高,然后商务服务部门的增长率较快,以及重要的制造业中心,主要的交通枢纽,人口上规模与人口迁移地,他提出来7个方面的状况。

  到了2007年10月伦敦金融城最后总结有四个方面需要特别关注:第一个方面对世界足够的开放度,大家注意到足够的开放度;第二个有足以形成影响力的广阔的地理空间,有一个地理位置可以容纳;第三个种类繁多的、重大的机构活动;那么第四个有多元文化背景的人口结构,当然我们深圳外国人也很多了,是多元文化的人口结构。

  它建议全球城市建设者在四个方面下功夫:第一个方面,吸收国际移民者,容忍大量、多种族的外籍人,刚才也讲了建设的体系,怎么把人容纳到欧洲来,来还带来了各方面的需求,这是第一条。第二条重要的国际观光目的地,为国际商务服务提供基地,重要的国际观光的城市,我们原来到东京、韩国、北京、上海、深圳是观光目的地。第三个就是鼓励深度创新,我在深圳10年,深圳是一个创新城市,这个是没问题的。第四个高等教育国际领先,文化资源国际认可,在这块可能还得努力。

  这里面我就讲什么是世界城市?前人已经在这方面做了很多探索、做了很多努力,试图把握世界城市的主要属性,主要努力方向、主要特点,我相信这些总结对于在座的,特别是对于深圳市政府能够有所借鉴、能够有所启发。

  第二个深圳和香港独特的优势,这块我没展开,因为这里面在座的包括我在深圳呆了10年,讲深圳的优势、讲香港的优势,讲深港的优势讲一天讲不完的。有一段话:那些曾经不可一世的庞然大物,今天成了微不足道的;那些曾经微不足道的,在今天这个时代却成了大者。

  不知道有没有惠州来的同志,当年惠州的同志到发改委申请项目,发改委的领导说不知道惠州在哪?惠州靠近深圳,它就在香港的边上。但是大家知道200年前深圳就是惠州的一部分,这里面没有贬低谁的意思,时代的车轮在往前,如果不跟上时代这个城市就会被淘汰。

  希望通过回顾世界城市的主要特征,让大家了解自己的优势和弱势,朝着既定的目标往前走。

  第二块我简要的说一说资本市场的开放与合作,这里面我会讲三个小点,我们重温一下习近平总书记在最近讲话的主要精神:要加快形成融资功能完备、基础制度扎实、市场监管有效、投资者权益得到充分保护的股票市场。这里面股票市场发展的宏伟的目标,也是我们做实体工作包括推进资本市场的开放重要的指针和主要的贯彻精神。

  讲完这个以后我讲融合是资本市场合作的基础,深港合作从最基础的哪个地方能做得到的,首先尽快落地,赶快推动。这里面讲了很多例子,包括早期的长株潭模式,近期有京津冀模式。因为资本市场是一个高级形态,是一个基础合作水到渠成的过程,相互促进、互相影响的过程。所以我提出来融合是资本市场合作的基础。

  第二个信息技术是资本市场合作的保障,有一个很重要的前提必须根据风险承受能力和监控能力,决定资本市场开放的程度和水平,这是一条基础原则,毫不能动摇。开放的能力必须与监管的能力和水平相适应,这是防范风险、化解风险的方面。

  信息是资本市场重要的基础设施,要谈合作所以信息技术的建设对于双方来说是至关重要而且是根本的要素。

  那么首先讲技术的互联互通是市场互联互通的前提,基础设施的互联互通极为重要。

  同时信息技术可以满足前端控制的需要,现在的技术必须通过计算机来实现。信息技术可以满足实时盯市及平仓的需要。

  第四条信息技术可以满足实时掌握情况的需要,现在交易千变万化,怎么样能够使相关的监管者、相关的状况及时的掌握基本状况?信息技术是至关重要的。

  信息技术可以实现全方位风险监测监控,包括开放,来监控它有风险有多大,情况怎么样?

  同时信息技术特别是大数据时代可以模拟和复盘,具有非现场检查功能,哪个环节?哪个地方出问题了,包括前段时间内幕交易和违规的模拟大数据都可以做到。总之信息技术可以满足交易的要求。

  产品是资本市场合作的抓手,衍生产品的风险程度应该说是循序渐进,一项一项来推进。

  我演讲就到这里,谢谢大家!

  新浪声明:所有会议实录均为现场速记整理,未经演讲者审阅,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财经会议》报道你看不见的会场实况,传播会议精华内容,会议直播提前预告,不定期送出免费超值会议门票。官方微博:财经会议,微信号:caijinghy。扫码更方便。

财经会议

相关阅读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