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11月13日 18:41 新浪财经 微博

  新浪财经讯 11月13日下午消息,2015CCTV央视财经论坛暨中国上市公司峰会今日在北京盛大举行。本次活动以“改革创新”为主题,关注中国上市公司一年来的发展之路,记录中国经济改革开放的成长影像。

  在其中的《对话》环节,有几位重量级嘉宾出席并参与了精彩的对话与讨论,他们是中国制造的三位领军者,也可以说这些年他们靠自己的坚守,靠自己的创新,为我们中国制造赢得了很多的骄傲和喝采。他们分别是格力电器董事长董明珠、沈阳机床集团董事长关锡友,和新松机器人总经理曲道奎。

  由于对话内容较多,我们开门见山,把其中过渡部分去掉,直接摘取其中有价值的内容。

  最值得骄傲的事

  董明珠:大家可能知道一讲格力都知道是空调,所以我觉得我的空调最值得骄傲的就是我们这两年来通过原创设计引领了这个行业走在了世界的前列,我用一个故事说明我们有多少的产品来为世界服务,我们今年在引进创新的时代,很多德国的企业到中国来投资,我们在广州的一个德国企业,他就告诉我们说,他说我所有的设备都从德国带过来的,唯有一个设备不是从德国带过来,那就是空调。

  我们现在的空调不仅是一个家庭用的空调,而且我们为我们的一些非常规环境的这种空气的需要这样一个设备,我们都给他们实现了,比如现在最自豪的今年是人民大会堂全部用了我的空调,十年前我进人民大会堂的时候,他们说董明珠这空调是你的吗?我很惭愧,因为我们没有这技术,我说我一定让人民大会堂装上我的空调,十年以后的今天全部用上了,这是很自豪的一件事情。

  第二个自豪的事情,核工业基地用的一些冷却,都是靠进口的,为什么?是因为里面有技术,而我们通过我们自己的创造,所以我们现在能为我们的核工业产品服务,所以我们的核工业产品也能走向世界了,所以我觉得通过自己原创设计的这样一个追求,我的理解是,我们经常讲哪个哪个哪个国家什么什么产品很好,但是我们从来没讲我们我的产品是最好,对我来讲这点是特别遗憾的,特别是今年一个小小马桶盖炒的成了一个很好的话题都在议论,我感觉到既痛心但是也很自豪,是全世界最好的空调在中国,在格力,所以我觉得当我们走出去买马桶盖的时候,他们买空调一定到中国来买,过去一年当中我还要可以熟练很多的产品,比如说我们的光伏空调,雾霾的什么怎么办,怎么解决,唯一的办法就是我们做一个净化设备来解决雾霾的问题。

  但是我觉得要从根源上来解决,就是我们尽量打造的产品,不要消耗资源,破坏环境,这是我们要创造的,所以我们发明了光伏空调,其不要电费,又不破坏环境,这个我们今年获得了英国的全球最顶级的奖项就是科技成就奖,应该是在我们这个领域里面是最高奖项,而且代表中国,因为要想数很多很多可以让我们自豪的,比如我们进入了世界五百强等等,但是我觉得今天坐在两位男士边上,这不算我自豪的,因为左边是机器人,右边是加工设备,讲母机,但是我用三年的时间,现在他们的产品我都开始做了。

  只能挑选一款明星产品会选什么?

  曲道奎:新松今年也是一个我们叫群星璀璨的一年,就推出了很多明星的产品,只要挑选一款,我只能说我们今年的服务机器人,今年我们4月份服务机器人真正推向市场,到现在可能也就6个多月的时间,现在完全出乎我们的意料,现在已经突破150台,并且在餐饮服务,各个其他领域现在已经全面来推广了,所以这一点是我们没有想到的,更间的我们服务机器人是完全解决了,现在我们叫标识无轨迹的自主导航,人机交互,自动避碰,避撞等等。所以是真正的服务机器人可以食人化,这也是把机器人由工业领域向我们服务领域消费领域一个重大的转折和转移。

  关锡友:我是很羡慕二位有很多种明星产品,我只有一个,应该说我们今年最明星的就是在全球首发的I5智能机床,我们今年销售了四千台,智能机床的出现对未来生产方式发生了革命性的改变,正在改变这种生产方式,这完全是像董明珠女士讲,完全是我们中国人的原创,这是我们最自豪的。

  制造业的原材料之困

  曲道奎:中国有时候是受制于国外的,其中有一种是芯片制造用的机器人,它里边有一个关键的部件,也是一个特种才,它的薄度比人的头发丝可能八分之一还要薄,但是要求有非常好的可靠性和强度,要求两千万个循环,要不能坏掉,也就是说五年左右在设备上不能出问题。当时是美国一个企业给我们来供货,后来因为我们在芯片制造这个机器人,在中国实际上已经占据了市场超过了这个国家,他们一个市场,我觉得最大的一个市场。

  以后来就通过他这个企业通过政府,又告诉那个企业,然后找一种理由,大家可能都知道的理由了,就对中国对我们不进口了,所以耽误了我们半年多整个生产,后来没办法我们只能通过台湾,我又找了另外一家,我去培育他,培育了半年多,基本上可替代了,后来因为我们在这个领域的市场还是比较吸引人的,国外从今年开始又开始,曲总,我们又可以供货了,确实中国一旦到高端这一块,往往自己就没有自主权了,这个也恰恰是我们一个很致命的弱点或者一个关键点。

  曲道奎:我们的做法可能是一个并行过程,就是眼前购买可能需要的时间,所以我们一般现在是先找替代品,同时开始运作一个长期的就要购买过程了,就是通过资本的作用要真正解决我产业链里边一个短板,或者是一个瓶颈问题。

  一开始的购买会有很多的不确定性,能不能买成,另外时间你也没法确定,这样的话不可能把你的整个生产,整个产品给停滞下来,所以我们更多还是找一种替代品,包括刚才我说这个,我之前找一个第一,我找第二,第二可能差一些,我可以培育让你往前走一步,但是同时为了解决长久的隐患,我们就开始采取买,这个可能是一个永久的解决办法,因为你要自己研发周期太长了,材料也不是我们擅长的,这样借助外部资源来整合。

  关锡友:原材料是工业的基础,原材料相当于裁缝的布料,服装都知道,布料非常重要,它占了服装当中很重要的成分,我们是裁缝那个剪子,我们的母机嘛,就把原材料变成你所需要的形状,但是我们生产的是裁缝那个剪子,当然这裁缝也很重要,如果你裁缝好,那你这个衣服也不值钱。所以原材料对于一个工业品的创建,具有十分重要的基础性,关键性作用,但对我们行业重要的是控制基础,如何把我们的剪子做的裁缝需要的一样,而且它是智能的剪子,是这样,我没有遇到过材料的困难。

  研发来解决材料之痛?

  董明珠:其实我首先是以空调为例吧,实际上我们中国在开始生产空调的时候,可以说100%是买别人的核心部件,比如压缩机,电机,然后自己组装,所以在整个消费市场当中,大家认为中国空调可能是传统产业,因为传统产业是因为没有自己的技术才是传统产业,那么做家用空调的时候,在日本1994年就开始用变频技术了。我们中国用的是同样的压缩机。所以你要靠钱买,或者靠引进,我认为你永远不可能拿到最先进的东西,作为我们制造业来讲,我们制造业目的是改变别人的生活,给别人提高健康或者带来便利的,我们还是依赖于别人还不是创造性的企业,所以它非常对自己来说是一个非常挑战的一些东西,特别讲大型的技术,你根本是买不到的,像离心机的这种压缩机你是买不到,他是不卖给你的,而且你买回来以后这个设备经常出故障,你看打电话从外国赶过来给你维修,等等一系列的问题我们就感觉到,我们真正是一个优秀的,或者你是一个有责任的冷气设备的制造公司,你应该思考如何能走自主创新的道路,所以我们从离心机开始自主研发,什么都没有,我们自己开发出来,由于自己能够掌握这个核心技术,是我们不断地升级,比如说磁选佛压缩机,全世界两个地方产生,一个丹麦的丹福思,一个就是我们,你拥有这个掌控能力的时候,你可以为社会带来更多的是什么?就是整个一个社会你的责任就能体现出来,所以我觉得这个创造非常重要,自主研发非常重要,如果你没有这个,你是没有办法能够讲,我对消费者负责,我给消费者带来什么改变,我觉得很难。

  董明珠:现在我有差不多一万人了,我现在有七个研究院,智能的、机电的、自动化的,太多了,我一时间都讲蒙了,通讯的,大概现在有七个研究院,所有每一个研究的技术都和我们的产品都能结上关系,这就是互联网时代,我们过去还是传统的产品。现在您在互联网时代,你的要智能化的,这几个研究院都能为你服务。

  董明珠:对,很多我们带着这样的心态说,我研发出来了,可能别人更先进了,关键我们投入时间很长,像我现在有一万人这样的队伍,七个研究院大概有六七十个研究所,从眼下来看你可能看不到成绩,但是我们中国真的能走向世界,就必须要靠这样的过程,我格力现在空调,我就说非常自豪,就是因为我们有原创技术,所以我敢讲行业里面我们不仅在中国,在视野上我也是领导了别人,愿意牺牲自己这样一个精神,来做这样一个选择,我觉得他才是真正有意义的,不在于今天,当然讲了第二个原材料,我们也感受到了,其实我们用了一些很高端的这种技术材料的时候,真的是中国没有,所以现在我又开始搞基础材料的研究,国家把这个实验室给了我,可能这个实验起来,我们今年明年看不到效果,但是未来五年以后一定对国家,对整个社会他一定是有效果的,所以我觉得必须要选择这种原创,他才是真正一个有价值的,但是确实也是很痛苦的,就是你真正挑战了自己。

  外观和性能选哪个?

  关锡友:它是这样,一个产品发展到一定程度以后,它就不仅仅是功能性的问题了,它赋予功能性以外的这种附加值,那就是你的工业设计,品牌,乃至于文化的内涵。所以设计会赋予它新的内涵与生命价值,如果仅是一支笔,功能可替代性太多了,但是如果是一种文化的传承,艺术的传承和设计的传承那是不可替代,所以实际小小的一支圆珠笔,实际他有文化的内涵,设计的要素,以及材料的要素,他是集成在一起的,所以我说过艺术、技术高度融合的,他在被人所喜爱。

  曲道奎:如果要选具有中国DNA特色的产品,至少到目前为止我没有选择出,闭上眼睛马上有一种产品,在我脑海里边呈现出中国的特色,或者在国际上有一定的显示度,或辨识度这样的产品,至少到目前还没有,为什么呢?也可能中国这三十年更多的解决的是一个需求,没有在这种外观也好,包括其他方面的这些工夫,这项艺术跟技术的结合层面上,这可能跟中国的发展阶段有关的,但是未来三十年,我相信中国肯定会有很多的产品进入到整个这个行业发展里边有里程碑的这样一个作用,包括身边像董女士讲的她们的产品肯定会出现里程碑式的外观的设计,中国的DNA,但是前三十年,中国几乎是更多的解决了一个需求,更多的也是我们叫抄袭,这个可能更多,我们的特色,我们的DNA几乎没有作为我们的重点。

  关锡友:说起来特别惭愧,因为机床就是所有机器的母机。但是确实您刚才提到的中国在工业文明历史当中DNA问题,我们曾经有过辉煌的历史,我们古代。刚才曲总,我认为现在有两样东西是世界上到现在也造不了,中国具有中国DNA传承的,可能大家都习以为常的,想不起来我们伟大的并不是发明,烟花,东北叫二踢脚,实际上所有的烟花都是中国生产的。第二就是我们折扇,那个折扇到现在老外也做不了,按道理那个应该人手一个,但是他们人手一个。

  关锡友:这是任何人做不到的,而我们现在工业文明确实落后了国际,像我们第一代机床是苏联人援建的,沈阳第一机床然后发展到今天。刚才我非常同意董总的想法,其实我不明白为什么国外对我们的技术封锁。所以由于对我们封锁了,我们必须得自己研发,像刚才我们圆珠笔头。

  关锡友:所以装备必须得自己研发,因为这个自主研发的技术,这个需要很长时间的,从一项理论变成技术,从技术变成产品,从产品变成装备,这一般得需要十年时间,快的需要十年时间,我们还赶超国外一种先进的速度,可能我们需要很长时间,因此拿我举例子,我从事机床行业已经27年了,我们是2007年开始研发核心自主技术,去年我们才诞生世界首台的I5智能机床,所以这个道路很长,尽管长,我们也必须要走。

  关锡友:然后我就跟他们讲,四大发明我们贡献了全人类,为什么你们拿着这个东西之后封锁我们呢。所以我就是讲,我们中国工业乃至于我们中国整个民族工业,这个确实需要原创,所以我们在古代文明当中我们有过历史的辉煌,近现代我们是耽误了一段时间,但是现在我们正在和世界站在同一个起跑线上,这一次的机会绝对是不能丢掉的。

  设备装备对制造来说有多重要?

  董明珠:是非常重要,我没想到这个笔的数量那么大,很震撼,380亿根,为什么人家能赚那么高,是因为你没有,如果我们中国能够这些笔都能做得非常好了,380亿都是你做的时候,我把价格下来,他还有这样的利润空间吗?绝对没有,所以我们不能怪别人,要怪怪自己,刚才两位都是做装备的,一个搞机器人,我曾经也都他们单位去买过他的设备,但是你看看我三年的时间,我的片子不知道能不能放,看一看我的自动化设备,仅仅三年的时间,我做了什么。

  董明珠:当时我们买一台设备,离心机的时候一定要加工嘛,肝功的这个部件,这个精度非常高。当时我在他那想买,我说这是我们民族工业的产品,我买回来我加工的这个要一根头发丝1%都不差。他给你做不到,没有办法。我就进口来了,但是这个发现我们自主研发的东西太多,我要多少这样的设备,我全部要进口,包括我们这两年,我们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当中提出来双质时代,2025的规划,我想我整个公司变成无人化工厂的时候,而且我怎么来掌控它的质量,当你全自动化的时候,最可怕的时候一个部件控制不住,整个产品就会报废。这一系列的技术要求,就让我们去反思,所以我就下定决心我们自己研发,我们已经三年是用开发出了自己工业用的自动化设备,包括机器人,包括机加工,加工设备,可能我们俩又是竞争对手,又是朋友,我相信我们以后能够共同来合作。

  董明珠:做加工设备,我相信他会跑得更快,因为我们没有竞争的时候,我们就躺在这儿,反正你看全中国就我一家做加工,反正好不好你都得买,然后我们想买一个便宜的,只能在你这儿买,可能有我,你会做得更好,我觉得我们现在都靠国外的这些技术,国外的设备服务于我们。我们为什么不给自己提出来一个,我们用我们的技术和我们的设备服务于世界呢,所以我一直在有这样一个梦想,不仅是我自己的需要,我们有一台设备在国外进口是500万,但是我自己研发开发出来只要300万,你想别人因为有技术赚了我们多少钱,而且不应该赚那么多钱,因为你没有。所以他暴利,他赚了你的利润,这380亿的笔,我刚刚听到,这台设备一年以后我给你,降一半的采购价,我觉得没有问题。

  董明珠:真的我觉得是迫切需要我们自己要挑战的,真的不要怨别人,我有,甚至有一天我封锁他,我觉得不是不可能,但是我相信我们的心胸那么大,不会封锁。但是我们觉得应该有这样的决心挑战,但是讲到这个挑战,并不是今天讲了今天就能做成,它是需要一个毅力去做所以你不要为了眼前一点利润,而放弃了我们的这种创造。我觉得我们应该舍得投入,格力电器一年投入研发机会不少于五十个亿。

  关锡友:设备肯定是制造产品的手段和措施,但是我不赞成什么都自己造,过去可能是这样,面向未来更不是这样,大家都知道,现在流行的叫跨界的这种合作,如果什么都自己造的话,它有另外的问题,就可以解决有无的问题,如果什么都是自己造的话,你未来的发展是有问题。

  曲道奎:设备是这样,刚才关总也在谈,董总也在谈。说很多我们的产品都要通过设备来进行物化,来实现。所以我说设备是非常关键的一个手段和一个平台,但是我觉得设备毕竟还是设备,真正一个产品的好坏跟设备有关没有,有,但是我倒觉得更多的还是在你产品设计时候你的理念,你的产品的定位,刚才也在谈,说中国的圆珠笔,我看一个报道好像一支就挣一分钱,什么意思,它不过是个圆珠笔,中国很多的产品都处在这样一个低附加值这么一个现状,为什么?很多企业,实际上我们在当时的设计理念,好像这就足够了,我们的产品定位,就觉得很满足了,对不对,所以我们更多追求的是一种数量,而没有真正在品质和我们的附加值下工夫,

  另一方面,这个我们也不能光赖设备厂家,或者产品的制造厂家。也得跟我们的用户有直接的关系,假如我们的用户是一个挑剔的用户,那么你的产品肯定会有一个大的提升,我举个最简单的例子,中国很多企业自产自销就国内销售的产品跟我们的产品卖到欧洲,卖到哪儿是完全不一样的,为什么?那边有各种标准,他有各种体系卡到你,你需要满足他的各种技术标准你才能出口,逼着中国的企业就在你的设备,检测手段,外观设计,包括你的安全一系列东西上都要进行提升,这个东西肯定是个双向的,中国的用户将来也是要对整个中国产品也起一个重要的市场的倒逼作用,但是这个也不能赖中国的企业,因为中国前三十年的发展就是这么一个阶段,我觉得更多的中国应该放眼于未来,我们中国制造2025我们应该要解决的问题。

  关锡友:我们这个行业是国家改革开放最先冲击的行业,因为我们要发展工业,因此大量的进口设备,包括当时进口高档的设备还有免税等等,所以另一方面工业发展渴望这样的机器设备出现,一方面也说明我们的工业母机的状况不如人家,因此他处于很纠结的状态,像曲总说的,中国过去三十年的发展乃至到现在未来就完全不同了,我们现在完全有能力,也有这样的人才,也有这样的体制机制,也有我们的财富来做支撑,来面向未来工业我们研发出自己独特的技术的产品。

  集众家之长还是自食其力?

  董明珠:我还是想回到这个笔上,如果这380亿支笔,因为我们掌握这个里面最核心的零件的制造的话,那我觉得我们赚的不是380亿,可能要乘一倍两倍更多,而往往因为我们没有这个东西,我们去买回来了,所以我们只能在低价的位置上给别人去做,即使是我自己生产的笔也可以说也不是你自己,因为打上你的标签,别人也不认同你,因为你抵挡的产品太多,你做出一个高档,你买了核心件回来,你即使做好了,你这个也卖不出好价钱,我觉得只有你创造出来的东西,才可以拍出胸口说我可以卖这个价,我觉得这个太重要。

  关锡友:是这样的,我们产业是这样,其实中国现在发展到了不是一个产品解决有无的问题,而是从产业竞争角度讲是话语权问题,比如我看到这个分析我才知道,我不知道核心到底是什么?你比如说我们知道的可能飞机发动机是很重要的核心,还有操作系统是很重要的核心,我们也知道机翼,尾翼等等,空客波音都是在中国生产的。

  所以整个一个工业品,尤其母机它是带着从原材料,加工制造集中过程,一个整个的供应链当中,其实我们不是解决大飞机有无的问题,按道理来讲全球已经有了,而是解决未来全球化话语权问题,你比如说拿我们产业机床。我看到这张照片,我就想起了我原来从事的经历,都是买的。

  曲道奎:我倒觉得可能能看出几个方面的问题,那么第一个,这位专家说的,这是一个趋势。现在的供应链肯定是个全球化的,也表明了全球整个一体化能体现这个,但是更关键的一点,我都觉得现在不单单是一个产业链的问题了,而是一个价值链,从这里面可以看到我们价值链体现在哪儿,这是非常关键的,讲了在这里面,我们价值这一块,没有东西了。虽然说我们造了飞机,像造铅笔一样,你做一支铅笔挣一分钱,你的价值跑哪儿去,这是一个问题。还有一个问题,加上美国的哪个飞机,里边有多少个中国的武器,这个也是全球化反向的,更能体现出来我们的成本。假如说这个要体现不了,我们单向的国际化,从别人那儿拿来,我们的东西输出不去,我们在国际的竞争力又是一个空前化。

  董明珠:我觉得真的是不是说我有钱买得起和买不起的问题,其实我的价值在哪儿?我们的价值在哪里?如果你说仅仅几个不重要的部件是你中国制造的,核心部件全部是别人造出来,它的价值就比你延伸长了很多,而且你受制于他我给你你接受,不给你,就像我们核工业的这个产品,如果出国的话,因为没有冷却这个设备是靠外国进口的,这时候他听说你卖给哪个国家,如果冷却设备不给你配套,你根本出不去。所以我觉得他一系列的东西都是由我自己能够研发、制造,而且我认为自己研发还有一个很大的好处,我们对产品的标准,就可以按照消费者用户的要求,你可以说满足消费者用户的需求嘛,这是一个最基本的目标,那你如果自己都掌握不了,你怎么那时候你保证消费者的需求呢?我们就可以掌握到,怎么样做到极致是最好的,同样飞机也是一样,如果说核心部件都是我们的,我们还乞求于别人吗?我们应该能造这个,服务于别人,别人到这里买我们的东西。

  曲道奎:要改变中国的制造理念,中国制造理念说起来是非常完美的,我们叫物美价廉,但这个理念不是属于制造理念,这是一个消费理念,消费者追求的是要物美价格还要价廉,但是作为制造者来说,物美是一定的,但是不是降低,是提高。只有高附加值了,你才会有竞争力,你能卖出去,有了高的附加值那么你才会有再研发,再创新的技术条件,否则的话你干吗要做这么好,不挣钱的东西做那么好干吗,所以这个追求,实际中国的东西越做越便宜,越做全球最后东西出去以后,全球在享受着中国的低成本和红利,但是全球都在骂中国,都在说中国的低品质,包括中国搅乱市场秩序等等的,这完全是一个方面。假如未来中国制造2025在制造理念上不变,还是追求一种物美价廉,对不起,我认为不可能成为制造强国。

  要有工业协同性

  关锡友:您提了一个很重要的问题,工业实际上是讲究工业协同性,我们叫供应链的协同,这里面有一个很重要的问题,大部分中国人由于工业文明进驻的比较早,我们农耕文明比较发达,我们大部分脑海里是一个农耕遁名思想比较严重,农耕文明是这样的,就可以自产自足,我生长在农村,叫房顶开门,工业文明是不行的,工业文明必须照顾伙伴,才能形成一个产业链,产业链的协同才形成了一个最终的产品。但是,我不赞成的是有些人说从头到尾他都做,这不是产业链。

  主持人(陈伟鸿):这问题一定要请董总来好好地解说一下,因为我们看到目前格力靠自己强大的研发力量,已经研制出了100多个工业智能的产品,包括了什么机器人,机械必等等,他们就在你们现代化的车间当中,完全着传统只能由工人来完成的一件又一件的事,你先给我们描述一下,今天当我们走进格力的智能工厂的时候,我们可以看到什么样的场面,董总您要描述的生动和具体一点。

  董明珠:我刚才讲的协同,如果说你自己都不能定位,协同等于是空谈,所以我们对一个产品,包括一个自动化设备,所以你每一个细节的部分,我们自己标准是要有一个非常科学,而且应该在这个行业里应该讲,你这个标准是非常领先的,在这个情况下,我们开始寻找我的合作伙伴,比如我上面有配套的,你指向泡沫,我肯定不会去做它这个,说这个发动机不是你的,关键的部件也不是你的。你怎么说我能保证这个飞机的质量。

  主持人(陈伟鸿):你就担心这个协同性是不能完美地体现。

  董明珠:不是不能完美体现,是你不能掌握这个产品核心部件的话,你这个产品不能保证它能做到最好,你就是回到一个加工厂,或者一个组装厂,既然是一个制造业,我认为里面所有的核心的关键的部件,一定是自己研发出来的。而且是自己能掌控的,那么所以我们技术的管控等等,我们可以找一些厂家来给我配套,但是你不能说他给你研发出来的,我认为他不可能研究你想象的,他想的跟你是不一致的,而我有一个标准,我想的我这个产品的极致是什么样子,这就是我的标准,所有为我协同服务的,他一定按照我这标准来做成的,那才能满足我的要求。

  主持人(陈伟鸿):你想一下,如果说我们自己生产的机床,生产出了自己的机器人,自己的机器人生产出了自己的机床去制造自己的空调,这会不会是一种资源的浪费。

  董明珠:没有,我不觉得浪费,因为中国工业设备的需求量非常大,我实际上增加了一个新的产业,我刚才说我们三位可以携手,又可以竞争,也可以合作,因为没有竞争,它不会进步,没有竞争我也不会进步,因为我心想在这个领域我做得好,我的设备一定比他好,我们只有这样你追我赶的,可能我们消费者才是最满意的,我们中国没有真正能掌握核心技术,我愿意在这上面挑战,所以我们开始做了这样一个研发,所以现在我们整个这个系列全部出来了,现在已经有六大系的。

  主持人(陈伟鸿):那你现在自动化的工厂长什么样?

  董明珠:自动化工厂就是我们的,因为空调产品品种很多,1000多零部件需要不同设备实现它,比如说我们钣金全自动化可以没有人,组装过程当中前面有个预装,各个环节,包括电焊可能都需要,但是你讲的电焊,比如我也想采购这个,别人给我们。如果别的设备厂给我一个自动焊的其实也是可以的,我可以不做,但是我后来发现我的标准太高,真的有时候满足不了我的要求,我就从中误出个道理,其实这个市场又是另外一个天地,又打开了,现在我们的机器人已经对外服务了,就是我们很多的企业来采购我的机器人,我现在机器人做得可能没他好,因为我小的只能接一个螺钉,大的可以吊一百八十公斤。也适合别人,就是说机器人我不知道你最大的是多大,但是我可以做180公斤,他可以做500公斤,我做不到,我可以做180,小的可以接一个螺钉,这样的小型的,大型的我也可以做。那像这个区域的,他自然来找我了,所以不仅是为自己服务,我们也为市场服务的。

  主持人(陈伟鸿):曲总,听起来你的机器人可能也被很多的企业,不光是格力,他们也都自己制造,你更喜欢这样的一种工业协同,还是说他们跟你联手之间来完成一个工业协同。

  曲道奎:我觉得这个也是整个产业发展过程中的一个必然的阶段,因为这个无论是美国,无论是欧洲都出现了这个问题,就在早期就像通用,包括像德国(英文)他们开始做汽车的时候,一看我自己有这么大的市场,这么大的能量,干脆我自己做机器人吧,但是做了一段以后,随着他产业逐渐的发展,他可能逐渐要剥离了,很多很多做汽车,后来也是逐渐地剥离,就是将来要做你自己更擅长更专业的事情,但是现在开始的像董总说的她可能有些特殊的要求,或者有些特殊的东西,你可能找厂家,我从经济角度考虑为你做这么几台也不一定做,好多东西它有各种原因,但是这个东西我倒觉得是一个暂时性的,从未来的趋势发展来讲,应该是要更专业化,而不是什么都自己做,这个可能是一个大的趋势和方向,协同未来是个大趋势,但是协同在中国有个大的问题,首先是中国很多东西的协同他标准没有,或者他标准不是太清晰,第二个中国缺少一种契约精神,虽然合同签了,但是我们叫安置按量按工期的交货交不了。第三个问题,就是中国现在很多的这个工业体系不完善,不配套。所以很多协同理论上很完善,我可以做全球的供应链,但实际上好多的环节,你控制不了。最后没办法逼着好多企业填补里边没有的地方,所以现在中国的协同在未来来讲可能是要更重要,特别下一步工业4.0里边更强调这是一个大的协同,大家工业4.0它有一个大的手段,通过网络和数字化,在供应链上解决一个从质量、从工期到标准、到体系完整的一体化这么一个过程。

  主持人(陈伟鸿):选择什么样的协同之路,可能跟自己的发展阶段和自己对于产品以及定位和要求是不太一样的,比如说拿跟所有人都息息相关的一个最小的工业零部件螺丝来说,不同的螺丝就会有不同的表现,它就决定了你在选择工业协同性方面会做出什么样的一个判断和抉择,如果你不相信的话,我会在现场告诉你两个同样看上去一样的螺丝,它们在表现上面会有什么样的不同,来,看看。

  (小片)

  主持人(陈伟鸿):这两个看上去长得一样的螺丝表现真的不一样,一个可以非常顺利地滑到底部,完成自己的工作,但是另外一个似乎卡在一半就很难继续下去了,所以这个小小的螺钉定也让我们觉得工业协同当中,其实它会发挥很重要的作用,可是我该信任它,还是我该自己做,问问石先生,现在这样一个工业协同性的选择是不是也在制约着中国制造向前大踏步地先进。

  产业链的整合怎么看?

  关锡友:我觉得产业链整合是这样的,他整个产业链有个发起人,比如董总你是做空调,隔离空调大家都知道很好,但是你作为发起人的时候,发起人对整个整合供应链你是有最重要的责任,之前我们产业链为什么合作的不好在中国,这里有一个很要命的问题,发起人在欺负供应链,比如你给我供应零部件,我希望你越便宜越好,恨不得你不要钱才好,这样我们这个像食物链一样,别人吃啥呢,所以我们过去供应链有一个很大的误区,应该发起人照顾这样一个生态,所以工业文明可能跟文明是不一样的,而工业文明你作为发起人必须照顾上下游,这样的话才能形成一个产业体系,这个利益不能被你所用,我们作为发起人的原创者,他的利益贡献在用户,为客户创造价值,而不是我们都自己做,就所以看了我们小小的一个轴承就是这样的。

  大家都在想,整个链也有规划,加上你有毛病去做,董总说了一个非常关键的问题,我们相信市场机制,市场机制会起作用,那整个产业链当中,这种价值链,市场机制起作用的时候,它才形成一个巩固的状态。所以因此原来我们做不到,然后就自己做,结果自己做来做去,做来做去自己也没做好,也不知道为什么,所以我觉得这里面很重要的一个问题,就是发起人应该对产业链负责。

  董明珠:但是我觉得,就是刚才其实讲到两点,一个是契约精神,我觉得如果制度建设对我来讲我认为非常重要,一个就是我坚守,我们自己做原创性的,因为我们走到了今天,我们一定要有能力对自己说,别人能做我也能做,别人也是研究出来的,我为什么不能研究,无非就是投钱,就一定有办法,这是第一个,所以我觉得对一个企业来讲,你的上游也好,下游也好,要制定一定的管理,为什么刚才又讲了说上游,我踩一个大坑,爱送给我更好。然后对方就讲,我怎么样能赚到你更多的钱,大家不是共赢的思想,所以往往他上游给你配套的零部件也是偷工减料,甚至于弄虚作假的更有可能。而你这边又是一个商贩,所以你的产品质量就是提升,所以我觉得更重要的在一个链上面做制度建设,我们格力电器这么多年的合作,比如我们跟上游的合作,在什么样的条件下合作,我们应该各方履行哪些职责,要求非常清楚,我们有强烈的考核制度,我们对上游一样的考核,逼着我们把空间交易把它全部取消了,减少了很多的这种费用,本身就提高了你的竞争力,你的成本降低。第二个就是品质有了一定的保证,所以中间刚才讲了,中间这个人非常重要,你对上游下游你采取的态度,包括你的管理制度,都可以对你产品带来极大的压力,我们格力电器在06年提出来了6年免费服务,当时我提出这个口号的时候,我们行业人都骂我,说你这个社会主义你又免费服务,如果承诺了,那你对消费者讲话算话,如果你的质量不好,那你大量的维修,这个企业就可能被关门,但是我觉得这个创意正好逼着我们企业往前走,到了2010年的时候,我提出来两年免费保换,就是你买的新产品,两年之内是我的,如果坏了我根本不给你修。所以我们很多消费者并不知道这个,所以我们装上去永远你不应该动它,除非你搬家,除非你以旧换新,否则这个空调就不应该有这样的现象发生。但是消费者不知道,每年花了两百块钱去弄,几千块钱这样就没了。

  所以我们用这些承诺,用挑战的要求自己来,逼着这个行业进步,我今年在做一个什么规划,刚刚讲到材料的问题,我今天去做一个研究,我的空调今年从现在开始,我们已经研究了有一个月的时间了,我们希望有一年的时间,十年根本不给你修,十年内坏了我就给你换了一个新的,其实往往提出这些要求时候,并不是对市场的一个简单承诺,更多是对我们企业自己的一个挑战,如果你把产品做成这样一个产品,你说世界上怎么会不欢迎你,也不会今天像别人说我们中国制造就是低质低价的代名词了,没有这两点,你说什么都是空话。

  曲道奎:我认为产业链的整合可能要遵循三个原则。第一个就是一个主导型,你要整合一个产业链,你自己在里面没有主导型,你都左右不了整个产业链的整个运行那就没有意义了。第二个,怎么来整合产业链,要按照价值最大化这么个原则,你得把产业链搞得再好,这个产业先的整合也是失败的。第三点,可能要考虑分享共赢,因为过去在第四次工业革命之前,更多的在价值链里边他是高端低端的,那么在这种新的工业革命时代,特别是我们网络时代,他这个典型特征是要透明,另外要分享,最后形成一个真正良性的一个生态系统,这样你的价值链才能持久下去,否则的话价值链没有持续性,所以这三个原则可能在产业链整合里边是三个关键的一个因素,或者要素。

  领先世界的信心

  主持人(陈伟鸿):这一刻我们希望几位能够留下你们的一份信心,谁先来,还是按顺序吗?好,曲总。

  曲道奎:我就用前几天光明日报报道新松的一句话,作为我们的一个结束语吧,新松是只引领,不跟随。

  主持人(陈伟鸿):只引领,不跟随,董总,我知道9月份的时候世界媒体曾经聚焦过格力,因为你非常响亮地提出格力让世界爱上中国造,这份底气来自于哪里?真正地让世界为之钦佩,来。

  董明珠:我们当时是因为我觉得,空调这个产品我们已经能够真正是掌握核心技术了,但是我觉得光一个格力走向世界是不行的,没有哪个说,那个国家有一个品牌做得很好,这个国家很强生,我真的希望更多品牌能够走向世界,因为这个是来源于我在几年前,我到中东的时候,中东的经理就跟我说,他说董总,我给你提一个意见,其实现在到中东,到迪拜这些地方,到沙特,墙上到处可以看到我们格力的标志,我听了本来是很高兴,但是反过来他马上接着讲一句,你最好叫泰国制造,他们觉得泰国制造就放心,中国制造就不踏实,我想格力空调产品,即使你做得再好也就是一个格力,所以我发自内心的希望呼吁,我们中国的企业要有一点担当,要有一点国家尊严的那种责任,更多的品牌走向世界,所以我现在打造了三个品牌,格力,景洪。但是我认为三个品牌也不够,所以在今年的9月份我跟几个朋友,他们都有这样的决心,说我们一定要打造出自己最好的产品,所以我们就开始发动了一个中国品牌这样一个论坛会,我提出了一句口号,就是原创设计让世界爱上中国造,对。

  主持人(陈伟鸿):其实您也是我们国家十三五规划专家组当中的成员,你觉得在多远的未来,世界可以真正地爱上中国造?在我们所有的制造业企业的所有的人的努力之下。

  董明珠:我觉得应该有可能,为什么这样说,在过去我们经常开写论坛会的时候,谈到的还是怎么样赚钱,怎么样还讲一点什么,我们企业的时间这样那样的问题,但是今天我参加了很多场的论坛,每个企业家都有这样的觉悟,大家都有这样的决心和意识,我们更多谈的是技术,谈的是创新,所以共从这一点,我觉得我们就有这个希望,2025我们的目标双创的时代是一定能够时代,而且我们有更多的品牌,用自己的责任吧,我不说别的,因为你有了这个责任,你自然而然你的行为就会跟上,所以我相信很多的品牌真的能够让世界爱上我们中国造。

  主持人(陈伟鸿):好的,谢谢您,让我们共同努力,关总,您的信心也让我们来感受一下。

  关锡友:实际上我们错过了工业初期的时代,我们正在迎来未来的工业时代,实际上到现在为止我们中国人对中国制造这个词汇也没有必要太理会,实际上我们有自豪的所在,比如我们手里拿的手机就是中国造,我问过全球的朋友,作为我们专柜制造商,未来就是用中国人的智慧改变世界的审美方式,贡献我们的智慧。

  主持人(陈伟鸿):好,谢谢。其实之前在工作当中我采访过不少的企业和企业家,他们常常会告诉我说,今天中国制造其实正在经历一个最困难的时刻。你看我们的产品都过剩了,实际上今天经过现场的讨论我们发现,对于中国制造的产品来说,这些市场不是消失了,也不是饱和了。而是我们很多的中国制造可能在过往的这些岁月里忽视了我们制造岁月当中,一个又一个微笑的细胞,希望今天的这些探讨能够让我们真正地用放大镜去看这些制造血液当中的细胞,因为它对我们的未来,对中国制造2025至关重要,当我们今天进入到了一个智能时代的时候,当我们能够对于这早真正地开始精耕细作的时候,我们可能才会有一些底气来回答总理之问,如果某一天我们的中国制造可以完美地来回答了总理之问的话,我想那些曾经远离我们的市场就会真正重新回到中国企业的手中。谢谢三位企业家,谢谢到场的每一位朋友,也谢谢您的收看,下周同一时间再见。

  新浪声明:所有会议实录均为现场速记整理,未经演讲者审阅,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财经会议》报道你看不见的会场实况,传播会议精华内容,会议直播提前预告,不定期送出免费超值会议门票。官方微博:财经会议,微信号:caijinghy。扫码更方便。

财经会议

相关阅读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