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讯 作为“第十一届北京国际金融博览会”期间的重要活动,2015中国资本市场峰会于2015年10月31日举行。光大证券首席经济学徐高出席并演讲。
徐高表示,这拨牛市,除了水牛,更是杠杆牛,归根到底就是泡沫。当你把资金向实体经济路径堵塞,资金在金融资产,价格起来,都成为泡沫化的状态。问题是泡沫总要破,于是泡沫在今年6月份,股市泡沫就破了。
他表示,破的过程中,产生一个新的现象。就是我们股市股价的下跌与融资盘的平仓,形成恶性循环。
以下为演讲实录:
徐 高 光大证券首席经济学家
演讲题目:经济转型与金融泡沫
徐 高:感谢宋总介绍。今天下午很荣幸过来跟各位老朋友做一个有关资本市场的分享。接下来市场该怎么走,这是很多人想知道的。
从宏观经济到资本市场,最后再聚焦到一些资产类别,比如股票、债券、房地产,做一个大致梳理。
我演讲主要逻辑,从我报告标题上可以看得到“经济转型与金融泡沫”,基本结论现在处于金融资产价格泡沫化的过程之中,泡沫听上去好像不是很好东西,对于投资者来讲,有时候追求泡沫也是策略。经济转型和金融泡沫之间到底什么关系,怎么样相互影响、相互促进,我这次想给大家做介绍的。
首先从宏观经济的角度来分析问题。后危机时代经济持续放缓,这张图是中国经济增长三架马车,投资、消费、进出口,对于中国GDP增速的拉动,虚线是进出口的拉动。2008年、2009年两年,次贷危机之后,外需对于国内经济增长的拉动力急剧回落,累计下降6个百分点。如果其他条件都不变的话,仅仅因为外需的走弱,经济增长压力主要来源。
投资对于经济增长拉动,在次贷危机之后,大幅度扩张,尖峰大家都清楚,四万亿。增长动能,在过去几年,已经发生非常明显的变化,依靠外需到拉动内需。基建投资22%,四万亿期间,占30%多,1/4、1/3,房地产投资1/4,制造业投资1/3。构成了固定资产投资主体。制造业投资处在持续放缓过程当中,产能过剩,很多企业闲置产能没有用,利用率已经很低,如果投资扩产不现实,产能过剩问题变得更加严峻。
深色的线是基建投资,波动非常大,近些年20%增速,2008年、2009年的尖峰就是四万亿杠杆,浅色实现是地产投资。一直保持一个比较高的增速,去年开始明显在减速。制造业投资从2011年开始,已经进入一个持续增速下滑的通道当中,增速从30%,现在不到10%,预期未来可能还会更低。房地产基建,房地产问题,房价老涨,地产投资的一个主要的约束,对于房价老涨的原因,给大家看一张图,大家也清楚,图里面的深色线,土地供给面积增速,2004年平均下来增速30%,2004年之后波动很大,平均下来零增长。2004年20%的增速,现在5%、10%,房屋面积增速。土地和地产2004年非常大幅度下滑。8月31日叫做8·31大限,政府行使对土地垄断。减少供给,推高价值,获取垄断收益。土地市场供给垄断是房价上涨的一个长期动力。房价老涨,时不时成为地产市场投资市场约束,老百姓不高兴,地产投资打下来了。过去几年也是波动性发力。
基建投资,地方政府融资平台,现在全国上千家,上千家融资平台平均的资产回报率,深色线,平均总资产回报率只有3%,做投资项目取得的回报只有3%。然后他们的发债成本,票息6%,银行拿贷款7%,6%到7%的成本融资来的资金,在他们的手里只能产生3%的回报。很显然他们的钱借的越多,债务负担越大。前些年各界认识到,去年开始,对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开始比较严厉的清产。去年国务院43号文提出来,清理、剥离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功能。基建投资赔钱,经济增长、基建投资增速下滑,经济增长缺少一个重要的引擎。实际上我们看到的是,我们过去几年增长的传统,一个是房地产,一个基建,都有自己的问题。因此在转型的大的方向下,政府越来越希望用一些新的经济增长点,万众创新,全民创业,替代老的增长引擎。
转型的过程当中,给这些传统的增长隐形,房地产基建,给了一些比较强的约束。2014年开始,城投债发行量规模大幅度下滑,反映43号文之后,地方政府融资平台的清理和挤压。右边这个图浅色这根线,地产投资来源的增长。地方投资资金来源,地方开发商,从各个渠道获得的资金量,增速2013年年初40%,到今年上半年最低的时候,-20%。开发商过去几年资金面上受到很严重的挤压。这背后反映政策对于传统引擎的一些转移,增长的重心,传统引擎向新的引擎转移。资金上面,政策给了比较严格的约束。导致房地产和基建,两个传统的投资引擎、增长引擎,在过去这一年多,资金获得方面越来越面临问题。
下一个问题来了,这两大资金需求,房地产、基建,他们资金获得上受到了约束,这两块拿掉之后,社会上其他的融资主体,到底融资需求多强。看浅色柱状图,社会融资总量同比状况,反应实体经济获得的资金总量。2013年钱荒开始,今年上半年,同比少增,增量越来越少。获得资金规模越来越少。
这种格局下面,当然实体经济就会面临融资难的约束。把最大的两个融资需求主体的资金,需求管住之后,投不出去,固定资产投资资金来源,固定资产投资实体经济、项目,获得规模,增速持续放缓。
浅色的线展示固定资产投资资金来源增长,持续放缓。深色的线,固定资产投资的名义增速,2014年年初开始,到今年上半年,固定资产的投资资金来源增长,持续大幅度低于同期投资增长。说明什么问题呢?实体经济这些投资项目,获取资金的速度还赶不上他们做项目速度。显然可以预期,这种情况下,当然做项目的动力越来越低。项目投资增速逐步放缓。投资是增长的主要引擎,经济增长速度下来了。
经济增速下滑很重要的原因,我们一直在讲的融资难。这张图就是融资难的一个非常清晰的表现。投资资金来源增速,赶不上投资的增速。这样的结果导致,我们整个经济增长下行压力非常大。这个图里面深色这根线GDP增速看起来下滑幅度没有那么大。今年三季度,还有6.9,很多是金融贡献,只看第二产业,看工业和建筑业增速,GDP增速,从今年上半年开始,已经跌破6。然后再看一个数,叫做克强指数,信贷、发电量和货运量平均值,这个数据,更能够反映实体经济的增长状况。克强指数处在零增长,这么低的增速,过去只在08年、98年看到过,所以现在的实体经济,已经接近危机的边缘,实体经济的状况来看。背后当然是经济增长,面临着融资难约束的这么一个现实。
这只是问题的一方面,实际上宏观经济,经济转型过程当中,我们对于增长引擎的一种转移,所以对于传统增长引擎,房地产基建,施加越来越多的约束。这个问题还有另外一面,表现在金融市场、资本市场。表现在资本市场,实体经济融资难,金融市场不差钱,大家都能感受到。今天逛逛金博会,感觉钱还是很多的。
浅色是社会融资总量同比变化,2013年到现在,社会融资总量同比少增。深色是银行间市场交易量,反映银行间市场资金量。2014年到现在,实体经济社会融资总量越来越少。金融市场拆借交易量,资金的规模节节上升,创下了几年来的新高。
其实这个逻辑很简单。钱流不到实体经济,总得去一个地方,待在金融市场里,把金融市场价格推得很高,所以看到这幅图。深色的这根新上证综指,浅色是实体经济,06年到14年高度同步,经济好,股市涨,经济差,股市跌,股市是经济的晴雨表。2014年开始到今年下半年,PMI一路下滑,股市大幅度走高。基于资本市场、金融市场钱很多。
归根到底,货币政策传导路径出现了一些阻塞。我们说这个钱,大家用到的钱,归根到底最终是由我们的央行[微博]、人民银行[微博]所创造的。但是央行不是直接把钱发到每个人手里,央行要创造货币,实际上两个环节,第一个劝解,央行,人民银行向银行贴息,向金融市场投放基础货币,投放基金,银行体系拿到央行投放的基础货币之后,通过信贷这种方式,派生出,我们在经济当中所用的广义货币。实际上两个环境。
在从2014年到今年上半年,我们看到什么情况。看到央行货币政策比较宽松,央行大水龙头往银行间市场,放了很多水,正常情况下,水到了金融市场池子,要流到实体经济区,滋润实体经济。但是因为社会融资总量增长,银行体从金融市场池子,向实体经济流出去渠道,被阻塞了。不出去。金融市场池子变成堰塞湖,只有水进来,没有水出去。这种情况下,池子里面的水位,当然越来越高,水位上升就推高金融资产的价格。所以我们经济低迷的时候,看到了资本市场,走出了一拨大牛市,我们在实体经济融资难的时候。看到金融市场很有潜力。就是渠道被堵住了,所以我们再来看股市。
这张图里面,深色这根线股市融资,2014年6月份不到四千亿,今年6月份,超过2.2万亿,爆发性上涨。股市里面非融资余额,杠杆资金之外,融资之外规模多大,今年二季度增加十万亿,这么多资金涌到股票市场里面来,很自然股价不涨没道理,所以股市说白了就是一个水牛,虽然背后很多人取改革牛的说法。其实归根到底就是流动性,而且非但是一个水牛,还是一个杠杆牛。我们看这个图。这个图里面股市的融资余额,最多的时候只有2.3万亿,但是非融资余额,最多的时候有将近20万亿。所以股市炒作资金大头,还是非杠杆的资金。但是如果看看融资余额和非融资余额与上证综指相关性,左边这个图是融资余额周变化,纵轴是上证综合指数周变化,融资余额变化解释上证综合指数变化46%,因为规模小,跟上证综合指数的相关性非常小。右边这个图是非融资余额和上证综合指数的相关性,结果没有相关性。非融资余额虽然规模很大,接近20万亿,最多的时候,对上证综合指数的变化没有影响。
这拨牛市,除了水牛,更是杠杆牛,归根到底就是泡沫。当你把资金向实体经济路径堵塞,资金在金融资产,价格起来,都成为泡沫化的状态。问题是泡沫总要破。于是泡沫在今年6月份,股市泡沫就破了。破的过程中,产生一个新的现象。就是我们股市股价的下跌与融资盘的平仓,形成恶性循环。图里面画的上证综合指数,A股融资余额的变化。二者高度同步。股指一跌,融资盘就得跑,股指还得跌,再跌,更多融资盘跑掉,形成放大效应,于是股市下跌,以往没有发生过。
这次股市下跌,与以往差别在哪里。今年这次股市下跌,都做一个对比,以高点为零点,往后看40个交易日,股指怎么变化。6月12日高点往下跌,往后看,今年20个交易日里面,上证综合指数,最多跌了30%。但是以往历次从股指的高点,往后看20个交易日,跌幅就10%,就是以往各次跌幅两倍,这次跌得非常快,就有问题。为什么?跌的快的时候,回忆一下,很多股票一开盘跌停,卖不掉。最多的时候,一般的上市企业,主动停牌,整个股票市场没有流动性。没有流动性怎么办。相信很多人买基金,股市开始跌,肯定要赎回基金。站在基金公司的角度想这个问题。基金公司看到要赎回,应付赎回,拿钱,但是手里拿的股票卖不掉,要么跌停,要么停盘。怎么办?只能卖其他的,7月初看到债市也不行,开始跌。为什么?因为基金公司开始买债券,应付赎回压力,如果基金公司债券也卖完怎么办?碰到流动性危机。技术上该倒闭了。
所以基金公司六七月份的时候,承受了非常大的压力。基金公司处在银行挤兑的状况,券商和银行也一样,这么多的融资资金,券商和银行提供的。整个股市缺乏流动性的时候,券商虽然说可以强平,卖不掉,跌得很快。券商提供出去两万多亿的融资资金,大量要变成坏账,券商要面临巨大的坏账风险,有可能让券商整个行业遭受重创。这种格局下,金融市场的稳定,受到了股市下跌威胁。过去那么多年,90年代有股票市场、A股市场以来,现在从没来发生过的事情。今年碰到,为什么?就是因为股市里的杠杆资金。必须要救市。
出台很多救市措施,稳定市场。在这样的格局下面,未来会怎么样,是不是市场股灾这个事就结束了。我觉得没有,我们看看股市融资余额占股市市值比重。现在比重下来了一些,但是还是比其他国家多。而且过去一个月里面,大家如果观察的话,股市的融资余额,又在重新往上走。9月末的九千亿,现在已经又接近一万亿了,这是决策层所不能够容忍的。融资余额上来了,杠杆资金多起来,马上又会增加股灾的风险,已经搞出一个股灾了。
第一次说没经验,第二次经历过一次,又搞出这个事情来,该怎么解释这个问题。这种情况下,会怎么做呢?肯定股市降温,这么多救市措施在里面待着,稍微推出一些,比如说购买力稍微小一点,IPO谈谈重启,股指在这个位置上撑不住,不要觉得有开始有一些人气,稳定长,越是上涨,越要警惕,涨多了,8月中旬暴跌,跑都跑不掉。现在为止,因为股市融资,资金的规模,还没有下降到合理的水平。股灾余波没有结束,股市仍然处在股灾重建过程当中。
讲大的背景,尽管股市这样,但是我们看整个金融市场,现在仍然处在一个流动性泛滥的局面。最近央行又刚刚双降,降息、降准,原因是经济比较差,现在还是处在经济转型大背景下,金融市场流动性泛滥的格局之中。因此,金融市场价格的泡沫化过程没有结束,股灾三季度泡沫化最明显是债券市场,大幅度下滑,还没有结束。这个格局下面,流动性充裕,经济比较低迷的格局下面。我们相信资产价格,都有普遍上涨的这么一种倾向,包括房价,如果对投资来讲,我们仍然可以追寻泡沫。但是在这个大泡沫过程当中,股市比较特殊,股市的特殊在于,现在仍然处在一个高度受到政策影响的状态。而政策是不希望股市再出现一个大泡沫。因此,对股市的前景,我们可以高抛一些。尤其融资盘规模上来之后,需要谨慎。
这就是我们对于整个经济的一些大的看法。供大家参考。
谢谢大家!
新浪声明:所有会议实录均为现场速记整理,未经演讲者审阅,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财经会议》报道你看不见的会场实况,传播会议精华内容,会议直播提前预告,不定期送出免费超值会议门票。官方微博:财经会议,微信号:caijinghy。扫码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