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11月10日 20:31 新浪财经 微博
中国国际金融有限公司财富研究部副总经理林剑文 中国国际金融有限公司财富研究部副总经理林剑文

  新浪财经讯 作为“第十一届北京国际金融博览会”期间的重要活动,2015中国资本市场峰会于2015年10月31日举行。中国国际金融有限公司财富研究部副总经理林剑文出席并演讲。

  林剑文表示,中国经济的主要情况,最近两年中国经济还是处于转型阵痛当中,股市还是存在存量博弈当中,目前股市处在比较多的负面因素,往后趋势将得到比较好的改善。

  以下为演讲实录:

  林剑文   中国国际金融有限公司财富研究部副总经理

  演讲题目:转型阵痛,存量博弈

  林剑文:首先感谢各位尊敬的来宾,周末跟我们有机会做一个交流。今天我想跟大家交流的内容,其实跟我们的市场关系比较大一些。郭博士从中长期投资角度分析一下中国未来长期的经济走势。

  我想跟大家交流一下,中国宏观经济今明两年的判断,对于今年年底到明年股市的判断。题目“转型阵痛,存量博弈”。转型阵痛,中国经济的主要情况,最近两年中国经济还是处于转型阵痛当中,股市还是存在存量博弈当中,目前股市处在比较多的负面因素,往后趋势都得到了比较好改善。

  今年明年两年对于经济判断,首先回顾一下上半年GDP数据,7%左右,从分拆数据来看,其中股市成为最大的贡献。上半年制造业增幅一季度1.9%进一步下滑到1.7%,金融业20%攀升到26%,上半年股市表现非常好。如果金融业剔除掉,实际上上板GDP只有6%。最新三季度GDP已经公布了,6.9%。相对于二季度,出现进一步回落。其实也能反映出股市对于GDP整个影响,已经开始有显现。

  如果我们把GDP做进一步拆分,GDP分出口、消费、固定资产投资,发现分拆之后,其实三架马车都没有出现明显的亮点,出口情况比较清楚。上半年到现在,出现负增长。消费数据看起来还不错,10%左右的增长,消费数据跟个人的财富效应有相关的关系。上半年股市情况表现比较好的。现在三季度,现在的情况,股市表现一般。对于未来投资的预期,收益率下降,势必影响到购物其他消费预期,后来看的趋势,消费增速明显受到股市影响。

  固定资产投资,对于整个GDP的组成来看的话,中国固定资产投资,整个经济增长过程当中,还是起到重要的作用。进一步拆分来看,固定资产投资,可以分为制造业的投资,房地产的投资,还有基建的投资,我们把三个部分分开来看,首先来看房地产投资,仍然固定资产投资非常重要部分。今年跟过去不太一样地方,从历史来看,如果一个地区,一个城市房价出现一个上涨,往后紧接着来看,土地出让金也会随之出现增长,大概三个月之后,六到八个月之后,这个地方固定资产投资出现上升。

  今年情况比较特殊,今年整个全国范围来看,房价处于比较低迷的情况,一线、二线,特别是一线城市,房价已经出现了反弹,但是我们并没有看到一线城市土地出让金出现明显好转,与此同时,房地产固定资产投资,房地产已经涨起来,没有出现明显反弹。

  专家讲过,人口结构、产能结构,房地产长周期下行,即便短周期,房地产固定资产投资,难以出现快速反弹。

  制造业投资,企业会不会买一些设备,招聘工人,买一些厂房,扩大再投资。从目前的企业收益率情况来看,现在全社会LE水平,就是5%到6%左右。现在实际企业的接待成本在5%左右,基本上对于企业来讲的话,赚不了多少钱。所以很多制造业不再愿意扩大再投资,预期制造业固定资产投资增速,未来也会处于比较低的水平。比较可以支撑,基建这一块。最近推出了一系列的项目,包括环保、高铁。每年保持10%以上增长,基建整个固定资产投资占比不会超过30%,即便基建保持相对比较高增速,难以撑起整个中国固定资产投资增速继续保持比较好的增长。

  三架马车角度来看,我们对于最近一到两年经济增速比较谨慎。

  中观数据,铁路、发电量等等数据,显示出现在经济情况不太好。消费数据,用乘用车销量,罕见今年年初至今出现负增长,七八年数据,乘用车销量都没有出现负增长。上半年已经出现这么明显的负增长。现在股市表现一般,势必会影响到财富效应。往后看,乘用车负增长,负面冲击进一步显现。另外,我们回到上市公司层面,股市最近投资还是上市公司,所以把上市公司上半年业绩情况做一个汇总。这边有两个图,左边是利润增速,右边是收入增速。先来看利润增速,分成金融业和非金融业。金融业增速发现整体上市公司上半年增长18%左右,还不错,主要原因,上半年股市表现比较好,公司赚了不少钱。

  上半年非金融企业利润持平,小幅下跌了0.7%,另外看一下收入情况,同样看到金融业是非常得高增长,23.4%的双位数增长。非金融企业3.4%负增长,非金融企业收入增速低于利润增速,上半年很多制造业企业,通过控制费用,裁员减少开支,获取利润增速,很多上市公司,可能买一些理财产品,或者投资一些基金,获得一些投资收益,上半年股市也是不错。获得营业外收益,使得利润增速好于经济增长。

  如果经济体或者上市公司,持续稳健增长,这是重仓买的标的,不是仅仅通过费用控制,确保今年增长,明年持续就没有了。这种投资标的并不是特别看好。

  收入端如果不能保持持续增长,明年上市公司利润情况,就会受到比较大的增长,今年可以通过控制费用方式,不可能一直裁员减少开支,换取利润增长。所以往后来看,我觉得上市公司利润增速,还是持一个比较悲观的态度。

  三季报的情况,因为现在还没有出来,预披露情况,我们发现上市公司三季报利润增速已经比二季度要差。所以到了今年整个利润增长,包括明年利润增长,都是不太乐观的情况。

  虽然整个上市公司三季度业绩还没有出来,但是有些数据,包括国企还有工业企业,有月度数据从阅读数据发现,不管工业企业还是国有企业的利润增速,其实相对于上半年,都已经出现了一个下滑趋势,对于上市公司的业绩也具备一定的指引效力。

  我们看宏观经济的时候,很多人还会关注通胀的指标,这边大概看了一下。居民消费价格指数来看,目前温和通胀,PPI工业生产指数角度,反映出很多制造业企业生产出来的产品,钢材、水泥、有色金属去年开始一直处于负增长情况,幅度越来越大。

  今年明年增速,宏观组预测,2015年全年GDP6.8,三季度继续下滑态势,明年预计实际增速6.6%,相对于6.8,进一部下一个台阶,主要原因考虑明年PPI,相对有一个回升。明年实际GDP增速会比实际差一些。

  不管货币政策还是财政政策,未来比较宽松环境,货币政策目前利率环境,实际利率情况,利率也分为几种情况,包括企业实际的一个借贷利率,包括平时消费的时候利率,以及买房子的实际房屋贷款利率。从这三个类别来看的话,目前都是处于非常高的位置。我们觉得往后的趋势来看,现在一定从高点往回落的局面。

  不同期限,2005年到2009年,包括七天回购,十年期国债收益率,当前数据跟2005年5月份跟2009年1月份都有一个下跌空间,未来货币宽松其实还是有很大的期待空间。

  因为上周刚刚实行一个双降措施,所以从短期货币政策角度来看,今年年底降息概率比较小一些,但是降准空间比较大,从跟历史最低值相比,现在存款准备金的利率还是很高的。基准利率下调概率明年年底比较小,即便基准利率不变,平均利率还是下跌空间,跟历史低位相比,下降空间还是比较大的。

  目前财政赤字水平来看,未来仍然有比较大的财政宽松的空间,预计从现在这个时点,今年年底还有一万亿空间可以释放。包括TPP政策推行,包括最近国开行采取国开投资基金方式,直接参股一些上市公司子公司股权,其实都是财政政策宽松表现。

  最近出现一个新情况,猪肉价格生产比较快一些,有些投资者比较担心,猪肉价格持续快速上涨,带动整体通胀起来,会导致现在宽松货币环境出现一个反转。通胀和猪肉价格关系,即便猪肉价格上涨,并不带动CPI快速上涨。分析今年猪肉快速上涨背后原因,因为整个生猪养殖产业,供需出现严重失调。过去几年生猪养殖是亏钱生意,很多农户加速生猪出栏,引入母猪,最后生产出放到餐桌上,经过12到13个月的养殖周期。去年年底发现出现供需迟缓,大规模生猪出栏,生猪供给严重不足。如果恢复到比较合理的水平,中间至少要经过12到13个生产周期,供给缺口不会出现快速弥补,所以往后来看猪肉价格出现进一步攀升。仅仅只是因为这个产业本身不仅供给周期出现变化,并不是因为整体出现宽松,导致所有生产要素价格、消费价格出现上涨。跟猪肉价格上涨,大蒜价格,包括大豆价格全线上涨。目前至少从CPI角度来看,保持温和通胀水平,7%左右,并不是导致大幅度上升。未来货币政策还会保持非常宽松的基调。

  宏观经济判断,结合目前宏观经济,对于后续股市怎么判断,基本上我们的观点是,短期来看存量博弈情况,中长期来看,整个资产配置角度,目前A股是比较好的资产标的。首先我们来回顾一下今年这次股市的表现。这次股市上涨起点,从去年四季度开始,到今年6月份见底。中间上涨幅度非常大,完全可以称得上牛市行情。我们来看一下这次牛市跟2007年牛市,背后驱动力什么不同?这两轮牛市,背后驱动力很大不同。2007年牛市最大的两个驱动力,当时经济非常热,基本面支撑非常强。2007年流动性也是非常充裕的,这次从去年四季度到今年6月份牛市,背后驱动力只有流动性。因为从去年四季度到现在经济情况,没有发生很大的变化,基本面发生比较大的情况,唯一是流动性驱动,即便2007年牛市跟今年牛市都有共同原因是流动性,背后流动性构成,今年有一个新变化,杠杆资金扮演非常重要角色,2007年没有过的。2007年很少听到配资买股票,或者借钱买股票。

  正因为流动性是这次见堤回升,走出浮动比较大的牛市行情,分析流动性也是我们判断接下来股市怎么走最重要的原因。

  首先看一下海外的例子,看一下日本的例子,同样日本从2012年年底到现在,其实走出了一段比较长的牛市行情。背后最主要的一个驱动力,其实也是流动性,因为这期间,日本做了多次QD情况,日本股市变化也经历两个阶段,2012年底,2013年6月份,日均指数出现快速上涨,9400点上涨到15000点,2013年6月份之后,日本股市出现振荡上行格局,其实中国国情也是一样,整体来看,整个货币环境也会处于相对比较宽松环境,流动性也是比较好,日本经验显示,其实我们的股市也会经历两个阶段,第一阶段快速上涨,其实已经实现了,4月份,去年四季度,今年6月份。估值没有出现快速泡沫化,接下来经过小幅度调整,应该呈现振荡上行局势。这是日本当时经验。快速上涨,日本日均指数,估值并没有明显泡沫化。它的PE在12倍左右。中国第一轮快速上涨,上涨指数已经出现20倍以上,特别是创业板出现明显泡沫,我们的走势,更可能快速上涨之后,通过消化,消化掉估值泡沫,再走出一段振荡的行情。

  分析流动性,对于判断往后表现,非常重要的因素。不同维度,分析一下流动性未来怎么走,首先看一下这次牛市新增一个因素,就是杠杆效应。杠杆资金分两种,券商场内双融,高峰期2.4万亿,快速回落到1万亿以下,最近有小幅度访谈,场内双融还是证监会[微博]鼓励创新业务,目前这部分的双融余额,预计会出现缓慢的回升,回升到1.5万亿,快速回到2.4万亿难度比较大。

  杠杆型资金来源,场外配资,目前仍然处于进一步清理当中,但是已经进入到尾声,往后来看,场外配资,回到一个高点,即便回到一万亿以上,这个难度比较大,未来更多保持七到八千亿的水平。

  除了杠杆型资金,很多资金都是自发的从其他渠道转过来比如银行渠道,或者其他的一些企业渠道转过来,历史上来看,中国股市财富效应比较明显。我们拉了一个数据,反映出居民的存款价格和上证指数表现。历史数据反映出,上证指数快速上涨,存款余额出现下降格局。往后来看,基本判断,上证指数未来走势出现一个振荡小幅上行的格局。从趋势来看,我们觉得很难出现过去居民的存款资金,快速流入到A股股市的格局。

  另外,我们也发现,整个A股交易活跃度,出现明显下降。未来流动性并不会出现明显回升,基本上已经出现了底部的趋势。

  从政策角度来看,虽然未来判断政策还是处于比较宽松的环境,但是现在已经出现比较明显的审美疲劳。第一次降息的时候,第二天股市有非常明显的反应,第三次、第四次,股市提振效应没有那么明显。从不同国别角度,如果一个国家货币出现贬值的话,当地以本币计价的资产,其实表现也是一般的。对于人民币判断,一年内角度,出现一次性大幅度贬值,基本上今年贬值应该已经到位了,但是未来两到三年来看,人民币贬值趋势进一步得到延续。所以人民币计价的A股来看,币值角度并不支撑未来A股,这是负面因素。

  短期来看,9月份,国际大宗商品还是新兴市场货币,还是海外资本市场,都是表现比较负面的,最近出现暂时平复,对于A股来讲,创造相对有利的短期国际环境。

  对于短期影响A股指数表现的一些因素的跟踪、分析,汇总下来,现在一些负面因素还在,流动性不可能出现快速回升。另外,从政策角度来看,虽然处于比较宽松的货币政策,但是已经有一定审美疲劳,最坏的情况已经过去了。

  从中长期来看的话,我们觉得A股还是值得我们配置的一个标的。主要原因,首先从国内外资产配置比较来看,美国居民资产配置,股票资产达到20%,中国只有10%,未来上升空间比较大。

  从资产证券化的比率来看的话,现在中国证券化比率75,中国所有上市公司,不管A股、H股,还是海外,70%左右,海外130%左右。

  一到两年周期来看,低利率环境当中,一般权益类的资产类别,都是表现相对不错,在日本、中国历史情况以及美国情况,都可以体现出来。

  从转型角度来看,如果中国经济可以实现成功转型,即便未来GDP增速从最早10%降到5%,作为比较稳态的增长,GDP从数值上来看,下降一个台阶,我们的股市也会跟随经济转型,股指会创新高。

  中国经济转型,现在大公司银行、煤炭、高铁产业,未来出现在医药、科技类公司,中国经济转型,未来股市也会创新高可能性。

  负相关性,无风险利率,还是处于一个非常低的位置,理论上应该匹配估值,处于一个历史相对比较高的位置,目前什么样估值水平,上证角度已经跌破了,结合无风险利率,现在估值水平相对比较安全。一到两年投资周期,上证指数,上证50为代表大盘蓝筹股,空间已经出现了。对于创业板来看,随着市场反弹,现在估值,回到均值正一倍之上,大部分创业板还是存在比较大的估值泡沫,未来还是要精挑个股。

  现在大盘受制于流动性不可能回到上半年那么好的状况,上涨空间有限,是不是不能找到很好的标的,从历史的情况来看,2012年、2013年、2014年上半年,指数表现,最多上涨3%,大部分时间还是出现下跌,但是我们发现整个从个股角度,每年都是有一千多个股票,正收益。未来可以重个股,轻指数。

  投资方向,找一些高股息收益率标的,如果能够达到4%以下,结合目前其他的资产,主要集中在银行、格力、上汽,高分红股票。第二类,找盈利和估值匹配度比较好,今明两年业绩增速20%,估值水平2016年20倍左右的市盈率,这类股票可以配置,主要集中在消费、医药、环保公司。第三类,周期角度来讲,绝大部分周期性行业不看好,远远没有看到景气反转信号,对于一个行业,跟通胀相关的中周期比较看好。最后是国企改革,新能源汽车,工业4.0,互联网+,持续不断地有主题性机会,这类公司估值水平偏高,筛选个股需要多加注意。

  以上就是我想跟大家沟通的内容。

  谢谢大家!

  新浪声明:所有会议实录均为现场速记整理,未经演讲者审阅,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财经会议》报道你看不见的会场实况,传播会议精华内容,会议直播提前预告,不定期送出免费超值会议门票。官方微博:财经会议,微信号:caijinghy。扫码更方便。

财经会议

相关阅读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