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届“人大老博士论坛”于2015年11月7日在北京举行。上图为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金碚。(图片来源:新浪财经)   第二届“人大老博士论坛”于2015年11月7日在北京举行。上图为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金碚。(图片来源:新浪财经)

  新浪财经讯 第二届“人大老博士论坛”于2015年11月7日在北京举行。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金碚出席并演讲。

  金碚总结过去三十年中国的改革经验称,动力来源于“谁改革谁得利,先改革先得利”这一实践路径。同时,改革也付出了一定的代价——“趋利化”。国有企业上市获得了巨大的利益,但下岗分流,垄断地位、私利化,国有企业性质模糊等等负面影响也出现了。其还以银行业举例,“从原来已经认为技术上破产的中国银行,变成规模排到世界五百强前列的企业。也付出了代价,比如没有能够很好的为实体经济服务”。

  金碚认为,前三十年代的改革,是在用生产私人产品的方式去生产制度公共品——“摸着石头过河就是摸着利益过河,就是谁改革谁得利”。其认为,当下的改革已经进入了新的阶段——以生产公共品的方式来生产制度公共品。

  对于如此定义的原因,金碚分析称,改革的顶层设计目标是让人民满意,但制度公共品已经不能够再保证每一个参与改革的人都能获益了,金碚断言。

  金碚进一步分析称,如果把改革看成私人产品的生产,那么其逻辑是每个人做对自己有利的事情,客观上也能对别人有利。而公共品的逻辑相反,是主观上利他,但客观上也利于自己。“如果公共品设计后只是利他,完全对自己没有利益,恐怕改革也没有动力”。由此,金碚认为,“改革既要利己也要利他,才可以有一个正常的动力”。

  金碚称,改革需要正能量的循环机制,即大家都能得利益,如此及才能使改革持续下去,而改革一旦进入负能量循环就会影响改革进程。

  金碚总结称,有了顶层设计之后,就要看改革是否可以不断的扩大受益人群,使得人们实实在在的感受到了好处。

  新浪声明:所有会议实录均为现场速记整理,未经演讲者审阅,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财经会议》报道你看不见的会场实况,传播会议精华内容,会议直播提前预告,不定期送出免费超值会议门票。官方微博:财经会议,微信号:caijinghy。扫码更方便。

财经会议

相关阅读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