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10月31日 10:36 新浪财经 微博
上图为中华联合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罗海平(图片来源:新浪财经 顾国爱 摄) 上图为中华联合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罗海平(图片来源:新浪财经 顾国爱 摄)

  新浪财经讯 作为“第十一届北京国际金融博览会”期间的重要活动,2015中国保险业年度峰会于2015年10月31日举行。中华联合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罗海平出席并演讲。

  谈及管理模式、服务模式的创新时,罗海平表示,未来我们将把农村互联网保险的发展作为一个新的增长点,让农民真正享受到互联网金融带来的便利。截至目前,我们完成了65591个村级服务点,通过农网的健全,为公司在服务农户上真正打破最后一公里,让农户在家门口能够享受到便捷的承保服务。

  以下为演讲实录:

  罗海平:各位嘉宾,各位朋友,女士们、先生们,大家上午好。这次的主题是定为突破,所以我今天选的题目是创新发展,服务三农。在讲这个题目之前,我想请大家先看一个场景,请工作人员给我放一下,一个视频。

  (视频播放)

  这个场景告诉我们一些问题,刚才王教授说到了技术创新的问题,所以说如果在三年前,这种根本不可能,就是说我们在一周的时间内能够把华北地区这么大的病虫灾害和旱灾,能够把它们定下来,这是不可能的事情。所以说讲这个问题,我们如何在创新模式上来强力的服务三农,所以这是我今天要讲的题目。

  众所周知,三农的问题关系到新时期、新阶段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大局的大问题,也是关系社会稳定的大问题。就在刚刚结束的十八届五中全会上,进一步明确了农业的发展方向,大力推进农业现代化,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走产出高效,产品安全,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农业现代化的道路。保险作为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理应为农业的发展,农民的增收,农村小康提供风险保障和资金支持。作为我们中华保险,这三十年来就是与农民、农业、农村结下了不解之缘,也持续在服务三农上做了一些探索。这一块保险的发展比较强劲,今年的保费已经过60亿大关,行业排名第二,市场规模已经到了20%。这些年我们为1.95亿农户提供了一万一千亿的风险保障。下面我就讲三个方面问题,就是创新的模式怎么服务三农,跟大家做一个分享。

  一个创新服务管理的模式,就是以服务农业产业化为目标,延伸服务的触角。随着城镇化建设和现代农业生产技术的运用,当前的农业生产已经由传统的分散经营逐步向农业规模化生产和企业化经营转变。有一些大量的家庭农场,专业大户,农民合作社、农业专业公司以及农业龙头企业,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据统计,目前全国农业产业化组织数量已经超过了30万个。全国农村家庭农场87.7万个,经营的耕地面积达到了1.76亿亩,占全国承包耕地面积的3.4%。这些新型的农业主体与普通散户相比,在农业保险的需求更加迫切,更加多元化,更加个性化。不仅在生产环节面临着自然风险,还在存储、运输上都面临着管理的风险,也在销售的环境下面临着市场的风险。同时,通过融资扩大再生产上,面临着困难和风险问题,针对这些新型经营主体的变化,我们需要在承保、理赔、服务等模式上进行创新,提供有针对性的方案。同时针对一些大型养殖集团,特色农业种植企业设计专项的保险方案,从服务农业和服务产业化发展要求制定出有针对性的保险方案,提供保险签单,到理赔支付、防灾定损的方法,提供从加工到销售全过程的保险方案,为他们保驾护航。

  另外一方面以发挥保险社会治理功能为手段,拓展服务的内涵。当前我们社会已经进入了风险高发区,特别是环境污染,生态危机,社会安全等社会风险的上升,政府在防范和化解公共风险压力加大,需要保险的参与,促进国家防灾体系的建设,更好的发挥保险的社会治理功能作用。比如说这些年来黄浦江漂流的死猪事件引起了政府的高度关注,传统的处理方法很受质疑,这些病死的猪、鸡已经危害了社会环境,如何发挥保险业的作用,我们一直在探索。所以通过这些年的示范活动,我们创建了一些典型的示范,形成了结合当地实际的典型模式,起到了很好的示范作用。比如说养殖险的模式,处理投保养鸡中死亡、保险理赔一卡通,3221承保无害化处理机制,通过无害化处理,保险赔钱,就这一条应该来说促进了养殖业的健康发展。目前,我们处理的病死猪无害化处理达到了百分之百。为服务生猪产业健康发展,特别是促进食品安全方面发挥了作用,大大促进了养殖业的健康发展。

  另外以基层服务网点为平台,提升服务质量。为提升服务三农的质量和水平,近年来我们致力于推进农业基层服务网络建设,就是星火工程。我们不断创新,将保险服务的触角延伸到镇、村,实现了网点全覆盖,以农户为中心,整合经营价值链条,拓宽服务领域,将网点的整合成为保险宣传,保险学习,保险咨询,保险服务的综合平台。并依托平台开展农村商业保险,全面激活了保险基层体系的销售能力,致力于打造互联网+农业保险的新模式。

  有这么几点探索跟大家报告一下,在江苏的盐城选了35个村进行试点,二是与全国性的农业公司开展合作,包括跟电信的合作,发挥中华保险的优势,选择重点省市构建益农信息社,这是国务院要强力推进的。

  未来,我们将把农村互联网保险的发展作为一个新的增长点,让农民真正享受到互联网金融带来的便利。截止目前位置,我们完成了65591个村级服务点,通过农网的健全,为公司在服务农户上真正打破最后一公里,让农户在家门口能够享受到便捷的承保服务。这是管理模式,服务模式的创新。

  第二方面谈一下创新技术和一些模式。近年来,农业保险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历史发展机遇,国十条明确提出,鼓励利用摇杆技术等科技手段,提高准确性和时效性。在美国、法国、以色列这些农业现代化水平较高的国家,摇杆预测、无人机航拍技术和移动终端等新技术已经很成熟,并得以广泛的应用。刚才我们展示的视频,无人机就是航拍,通过卫星摇杆技术我们可以精准的获取理赔和承保方面的信息,及时进行理赔。而且可以得到农户和政府的认可,原来农村保险定损就是谈,跟乡镇,跟农户就谈,实际上谈的过程中也遇到很多问题,没有依据。现在技术的应用,为我们精准承保、理赔提供了很好的资料。

  为进一步提高公司农业保险的服务水平和科技含量,加快现代科技技术在农业的应用步伐,2013年我们从国家信息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贡献了农业地理信息技术联合实验室,成功将3S技术引用农业保险管理,建立了3S和3D的一体化体系,共同组建多维度综合运营平台。卫星摇杆进行大范围的宏观检测,无人机在重点范围精准采样,查看充分,实现优势互补和有效的组合,完成了风险多层次、全覆盖的高效,从而实现了农业保险从粗放的经营化管理向精准的量化管理转型。能够基本解决农业保险经营过程中的问题,承保、理赔、定损难的问题。实际上无人机也不是大家觉得特别高端的工具,我们这次中华保险在这里有展览,展览也有无人机在展映区,大家有兴趣可以看一看。

  广泛应用卫星遥感监测技术,三年来卫星遥感检测已经用于我们承保种植面积的提取,小麦的监测以及下季的玉米干旱属于成熟的技术。以冬小麦的技术,冬小麦的苗区两个月,三个月的摇杆影像对比筛选冬小麦的值,从而统计处冬小麦的种植面积。今年上半年对河南、江苏和山东进行了摇杆监测分析,为承保提供了很好的依据。第二探索运用无人机航拍技术,我们对卫星摇杆和无人机技术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和比较,明确以卫星摇杆为主,以无人机为辅助的发展方向,在紧急灾害发展的时期卫星分辨率不高,无人机分星,分辨率都在0.1和0.8的高清影像对损失情况进行直观的判断,航片分析后可以作为抽样数据,结合卫星摇杆对灾情的整体情况作出科学的结果。2013年,我们研究开发了适合保险风险管理的系列无人机,该机装载着先进的系统,按照指定航线风险,单架次调查面积达10万平方公里,全天可以循环连续作业四到六个架次,我们配置了32架无人机,航拍面积达到了30.8万亩。这是运用技术的无人机。另外自主研发手持终端应用,为解决查看设备过于单一的现状,根据需求我们研发了手持终端设备和3D设备,快速采集,管理承保,实现了精准承保和精准理赔。手持终端设备掌中宝是新一代的GPS数据采集器,查看拍照,数据传输、通讯对讲一体的手持设备。发挥了快速评估、分级定损的作用。掌中宝设备,照片带有精准的地理坐标,照片与省市对应,通过三级网络实时将数据传入给服务器,实现了灾害的管理、手机的同步化。与摇杆相结合能够快速校验出实际的摇杆分析结果,特别是今年北京大面积旱灾进行快速定损提供了重要的依据。这是第二个问题,就是新技术的运用创新。

  第三创新产品的开发的模式。产品管理是农业保险最基础的管理工作,也是农业保险发展稳定经济的观念。今年我们研发了农业创新产品25个,其中包括将现有的创新指数类的产品进一步推广,比如说生猪价值指数保险,从北京、河北等地区,蔬菜价值指数保险,重庆推广到山东、内蒙。新产品的设计取得了突破,比如说山东的牛奶目标价格保险,河南生猪目标价格保险,都直接采取这个价格作为参数。三是天气指数保险实现了突破,公司加大与气候部门的合作,开发了四个产品。保险标的实际到牧草等农作物,主要以温度、降水作为理赔的参数。截止到目前,通过产品的创新,我们已经为34万农户提供了31亿元的保险保障。我们在产品创新工作上产生了一个方式,就是基层机构根据当地需求情况和特色种植的特点,通过对当地政策的研究和市场分析,确定相关的品种、湿度、上下联动及产品的费率,实现业务落地。比如北京的花卉种植保险,山东的蔬菜目标价格保险,还有海参。通过各地的特色农业,行业先进经验引导创新发展。比如江苏的水稻制度保险。三是以相关政府的有关部门联合开发新产品,比如与北京气候局联合开发了北京玉米干旱天气指数保险,联合开发了四川的赣水养殖和蔬菜的价格保险。四是通过行业内及现有的产品未创新,使产品更加完善,符合当地实际更接地气。这是我们在产品创新方面做的一些工作,跟大家分享一下。

  今天因为这点时间,跟大家就创新三种模式,跟大家做一个分享,说得不对的地方大家多批评,谢谢。

  新浪声明:所有会议实录均为现场速记整理,未经演讲者审阅,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财经会议》报道你看不见的会场实况,传播会议精华内容,会议直播提前预告,不定期送出免费超值会议门票。官方微博:财经会议,微信号:caijinghy。扫码更方便。

财经会议

相关阅读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