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讯 “2015第四届金融街论坛”于2015年10月28-29日在京举办。本届论坛将以“新常态、新金融、新功能”为主题。中国农业银行副行长李振江出席并演讲。
李振江认为,商业银行要加快转型方向,必须要拥抱现在方兴未艾的互联网金融,落实“互联网+”的战略,着力发展具有银行特色的互联网金融,这是一个现在很热的话题。当前大家知道,以移动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和物联网为代表的信息技术正在深刻地改变着经济社会的面貌。
李振江表示,互联网已经无处不在,已深入到我们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同时也在改变着金融业的游戏规则。在这种新的形势下,商业银行固守传统的经营模式还是很困难的,甚至说是没有出路的,而要积极拥抱互联网+时代,银行业就要依托独特的金融服务优势,把握金融为体、互联网为用的本质要求,积极融入互联网的技术和精神,建设金融服务的新业态、新模式。
对于物流网点会不会成为商业负资产的说法,李振江表示,互联网时代的来临,并不意味着物联网网点会成为负资产,因为无论是最初的客户获取还是复杂业务的处理,还是都离不开网点。比如说你在互联网进行再多的交易,但是食物的配送、物流的发展,衣食住行,还是要有实体的支持。
以下为演讲实录:
李振江:非常高兴再次参加金融街的论坛,今天我定的题目是关于在新常态下的金融机构转型的问题,因为商业银行本身是服务型的行业,它的资本是天然服务实体经济。在服务经济的新形势下,确实现在已成为一个重要的话题。在刚刚召开的国务院的金融企业座谈会上,李克强总理曾提出:“我们的货币池子不少,但向实体经济倡导仍存在体制机制障碍,对此大水漫灌无济于事,必须依靠改革发展、改革开放加以破解。”实际上这是为新常态下商业银行金融服务提出了要求,也指明了方向。
我们中国历来推崇辩证思维,老子在《道德经》说过一句话,叫讲求“有无相生,难易相成”,在新常态下经济的减速成为一个常态,同时发展方式转变也成为一个必然的方向,恰恰在经济从高速向中高速转变的过程中,恰恰也是会倒闭商业化推进金融创新,转换金融模式。
根据我自己的一些工作体会,我想给大家汇报一下商业银行关于如何在新常态下加快转型发展谈几个方面的思考。
谈第一个方面,商业银行要加快转型方向必须还要拥抱现在方兴未艾的互联网金融,落实“互联网+”的战略,着力发展具有银行特色的互联网金融,这是一个现在很热的话题。当前大家知道,以移动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和物联网为代表的信息技术正在深刻地改变着经济社会的面貌。
大家可以看到,我们的互联网已经无处不在,而且已深入到我们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同时也在改变着金融业的游戏规则。在这种新的形势下,商业银行固守传统的经营模式还是很困难的,甚至说是没有出路的,而用积极拥抱的互联网+时代,银行业就要依托独特的金融服务优势,把握金融为体、互联网为用的本质要求,积极融入互联网的技术和精神,建设金融服务的新业态、新模式。
商业银行和一般的互联网金融企业相比,在迎接互联网过程中有自己的特色,从我们自己的体会来看,商业银行要拥抱新的互联网+的时代,第一条首先要做大场景的服务,互联网金融服务的一个突出优势就是紧密嵌入社会经济生活的场景,银行要积极借助互联网思维,以支付结算为突破口,以多元化金融产品为支撑,将服务触角延伸到服务客户的衣食住行。
一社交等方面,延伸到对公客户的产业链、生态圈和创新链中,使金融服务与生活场景紧密结合,目前农行已在甘肃的农村地区试行互联网+电商的金融模式,基本上取得了一些成效,当然很多问题也需要我们进行挑战。前段时间《新闻联播》上也有报道,在座的专家学者我们也欢迎我们在甘肃在商业银行推崇的互联网金融。
第二个方面,我们感觉到要加强协同效应。随着互联网的到来,在座的我看到我的老朋友蔡金勇博士,我们讲过一个很重要的故事,就是银行庞大的物流网点,我们现在有2.36万个物流网点,当时在农行2010年上市,物流网点成为一个重要的估值因素。
前段时间这种物流的网点会不会成为商业的负资产,我们感觉到互联网时代的来临,并不意味着物联网网点会成为负资产,因为无论是最初的客户获取还是复杂业务的处理,还是都离不开网点。比如说你在互联网进行再多的交易,但是食物的配送、物流的发展,衣食住行,还是要有实体的。
未来成功的银行一定是全渠道有机整合,协同服务的银行,为此,在催化互联网战略时,银行一定不能忽视多年以来的优势,以互联网推动网点智能升级,推动各类渠道整合协同,无缝衔接,为客户提供优质高效的金融服务。过去大家看到很多商业网点都装修得非常豪华,而且非常漂亮,现在这一趋势正在发生改变,这也是商业银行转型的方向,我们可能不只是体验的东西。
商业银行拥抱互联网的第三个方面我觉得要做优数据化决策,银行是数据密集型行业,数据正在成为银行最重要的资产之一,大家已经形成了共识。国务院发布的《促进大数据行业改革纲领》明确实现信用、交通、医疗、卫生、企业登记监管数据向社会开放,过去其实在中国的数据是封闭的,有很多公用的数据是无法获取,比如说社保,虽然都有很大的数据库,但是不是互联互通的。现在从国家的层面,现在开始把这样的数据互联互通。这种数据更加方便之后,就为改变过去以定义为主的管理模式就会向一种数量化决策来改变。这里边银行的数据将会起到很重要的作用。
目前,重点是要深度挖掘客户在银行层面的金融痕迹,在银行外留下的行为痕迹,并据此开展富有针对性的精准营销和具有前瞻性的商业管理。包括我们客户的精准营销,对客户行为的分析,其实最简单的一句话,我们遍布北京市的ATM机的配超基于大数据也是一个很大的决策。
第二方面,商业银行更好地服务实体经济,在资产的创新方面也要做一些创新,要大力发展资产管理,拓展服务实体经济的新渠道。资产管理连接到直接融资和间接融资,横跨货币市场、信贷市场、资本市场、外汇市场等多个市场,在服务实体经济降低融资成本等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近年来,我国金融业发生了一个重大的变化,就是资产业务的快速增长,就是资产管理业务的快速增长。到2015年6月底,资产管理的规模已超过了60万亿元,其中银行系的理财规模已突破18.4万亿元,资产管理业务日趋繁荣,从两个方面促进了实体经济的发展。一方面可以促进投资,2014年银行理财资金通过配置债券、非标资产、权益类资产等途径,向实体经济输血10.7万亿元。2014年银行理财与客户实现投资收益近七千亿元,通过巨大的财务效应可以间接促进居民消费。无论从实体经济角度,还是从银行自身来看,都应该与传统的存贷款业务一起并列为战略性支柱性的业务,从银行的情况来看,我们目前银行企业的管理规模是1.4亿元,大约占表内总和的10%左右。
在新常态下,面对复杂的经济形势,如何推动资产业务的发展,对商业银行来说我感觉到有几个方面,一个还是坚守基本的方向和原则。资产管理应该紧扣经济发展和关键领域开展,支持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出现的新的金融需求。回归并恪守代客理财的本质,不再异化为绕监管、绕规模的工具,并高度重视消费的保护,抓好产品设计的关键环节,使产品结构清晰、容易理解,防止有毒资产的泛滥。实际上中国的银行信贷资产管理实际上最终有很多目的的,但是随着这些年来逐步发展和规范,我觉得慢慢逐步向资产管理的本质在演变。特别是经过前一段时间各种代理的违约出现之后,我觉得会加速这种转变。
第二,要切实增强跨市场的专业投资研究能力。这是银行资产管理业务能够持续发展的关键,与传统的信贷相比,我觉得从资产配置的角度来看,资产管理业务的要求可能对市场的判断要求方面会更高,因为他的投资种类是非常多元的。
我们也看到在全球金融危机最为困难的时期,美国几家投资公司果断接入商业地产抵押资产债券,原因在于几家公司既对商业地产有深刻洞察,也了解风险收益特征,因而敢于在市场恐惧式低价买入。特别在危机期间公司能够发展壮大,银行要真正树立研究创造价值理念,培育自己研究团队,以高水平的研究支撑产品创新,从而实现跨境、跨货币、跨市场的资产布局。因为过去商业银行传统的信贷,当然市场是非常单一的,主要服务一些大的客户,现在慢慢服务中小企业,资产的交易市场也不活跃,面临的利率风险,有些利率风险,但是还是比较小的,因为不存在估值的问题。但是现在资产管理业务,不仅有非标准的资产,也有标准化资产,它的估值压力很大的。在这种情况下,我觉得对市场的判断是非常关键。
第三个方面,在发展资产管理方面,要建立健全面向资产管理业务的风险控制体系。同样的,在风险配置的时候,一方面分散了风险,同时由于业务涉及面广,风险点也比较多,传染的速度也会比较快,因此也有必要建立符合资产管理特点的风险管理体系。也就是说商业银行传统的信贷管理体系,风险控制体系可能不太完全适应用管理业务,一方面要把控住技术风险关,只要收益可算,资产产品的风险就可以控制。也就是说这是最基本的信用风险。另一方面要把控住流动风险关,以换取超额收益的做法,有效防控流动风险。特别是现在在货币比较宽松的情况下,现在我们利率水平拉得非常低,这实际上也反映出一种风险特征。最近如果利率有小幅的波动,可能对一些金融产品的估值就带来很大的影响,因此在这方面,这就是过去传统信贷资产风险管理方面所没有拥有的,这是资产管理时代面临的流动风险的压力要远远大于信贷资产。
在新常态下我感觉到商业银行要积极服务于实体经济,还要推动国际金融业务的创新,服务我国企业走出去。因为这在新的时代,这也是对新常态下,对商业银行的一个基本的要求。大家知道,近年来我国与世界经济的融合在日益加深,企业走出去的层次、水平和效益不断提高,2012年-2014年我国对外直接投资已经由668亿美元增加到1344亿美元,已跃居世界第七位。从农业银行自身来讲,虽然我们是一个以本土为主的银行,但是随着企业走出去步伐的加快,目前我们也在加快我们的国际化步伐。正围绕一带一路战略突出农业银行的特色,构建完善的金融服务体系和配套政策。同时随着走出去向纵深推进,企业对金融服务功能的便利化和产品组合要求也越来越高,商业银行也要与时俱进,不断强化服务走出去的金融服务能力。这方面我觉得有这么几个方面:
一个是要找准战略重点。目前中国企业走出去一个战略重点就是在国家大的一带一路战略下,在不断融入全球金融体系中。我们现在也把服务走出去的重点放在这样一个方面。
第二个方面,要主要利用境外的资本市场,支持走出去企业,成为我国金融机构国际化提供了契机。金融的国际化不应局限于国内金融机构在国外设点,更应注意产品服务和市场规则的对接。过去我们很多情况下判断金融机构走出去的一个标志,就是说你在国外有多少网点,你设了多少机构,但是这几十年来发现很多机构如果只是把重点放在设机构方面,它的业务不一定能够做多大,现在我们也在提出,不仅要机构走出去,更重要的要融入当地的市场,把业务和产品做丰富,把规模做更大一些,特别是融入当地市场方面要下更大的工夫。
同时,我们也在走出去金融机构,我们金融机构在走出去的过程也在积极利用国际市场。比如最近农行就在国际上发行了首个中国金融的债券,同时显示了中国建设生态文明,减少排放的宣誓。大家可能在前段时间报道中看到这样一个报道。
第三个方面,金融机构在走出去过程中,还要更提升自己的服务价值,提供咨询服务的能力。走出去企业需要的不仅是资金,有时候还需要信息。事实上金融机构应该说也是一个信息汇集的渠道,我们看到,但是在这方面中资金融机构在走出去的过程中,这种信息汇集可能还是有些欠缺的,因为我们对金融市场的融入还是要少一些。比如说我们国家的很多企业在进行国外并购过程中,提供全程综合集中服务的基本上还都是外资银行,商业银行我们从这些经验可以看出,商业银行在加强企业走出去服务过程中,不完全是一个资金的提供问题,它有时候还要提供一些综合的服务方案,要提供更多的增值服务。这样才能为企业走出去提供更为价值的专业意见来,才能更好地促进它的发展,它不仅完全是一个资金的问题,有时候还是信息,有时候还是其他服务方面的问题。
借这个机会我就想,因为给我的题目是在新常态下商业银行如何支持实体经济发展,通过自身的转型支持实体经济发展,我刚才从以上三个方面,从拥抱互联网发展资产业务,丰富走出去的金融服务内容等三个方面,给大家做一个汇报,也是我们现在农业银行正在加快转型的三个重要方向。
以上就是我今天演讲的内容,不正确的地方请大家批评指正。谢谢!
新浪声明:所有会议实录均为现场速记整理,未经演讲者审阅,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财经会议》报道你看不见的会场实况,传播会议精华内容,会议直播提前预告,不定期送出免费超值会议门票。官方微博:财经会议,微信号:caijinghy。扫码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