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届中国国际金融论坛”于2015年10月22日-23日在上海召开。上图为合力贷(北京)科技有限公司创始人董事长刘丰。(图片来源:新浪财经)   “第十二届中国国际金融论坛”于2015年10月22日-23日在上海召开。上图为合力贷(北京)科技有限公司创始人董事长刘丰。(图片来源:新浪财经)

  新浪财经讯 “第十二届中国国际金融论坛”于2015年10月22日-23日在上海召开。合力贷(北京)科技有限公司创始人董事长刘丰出席并演讲。

  以下为演讲实录:

  刘丰:非常高兴有机会跟我仰慕已久的浙江(阿里)网商银行俞胜法行长和包商银行首席经济学家华而诚教授探讨。

  普惠金融怎么理解呢,金融是资金的管理问题,资金是像水一样的,只要环境具备了,水因为环境找到自己的方向,自己的形态,资金其实也是一样的。现在我们说为什么要提倡普惠金融。要提普惠,事实上是国家希望以这个方式来服务更多的、传统金融未覆盖到的这些个体,普惠金融不仅仅是大家所说的一些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还涉及到小微投资人无处投资的问题,直观的表象就是老百姓的钱在民间横行直撞,很多非法集资非常盛行;深究的原因我们金融体系的问题,导致资金流动不畅,也导致小微融资者、投资者也没渠道。

  事实上从互联网金融概念出发,让普惠金融在一定程度上得到释放和解决,我在北京做P2P,应该是前年,大家都知道传统民间借贷,典当利率是3%左右,现在是2.5%甚至于2.3%,典当行业已经降价了,一定程度上受到互联网金融的冲击,这个政策环境更好,资金和水一样,也会自己找到更高效、有效的位置进行服务,从这个角度上我们要普惠金融不是靠政府一个指令来强推,可能效果不是很好,我们只需要政府把相应的环境做好,相应的政策和制度完备了,资金自然会高效的流动起来,就不存在要大力提倡所谓的储备金融这个概念。

  刘丰:关于风险管控的问题,顺着俞行长大数据的问题,我表达一下自己的看法。

  未来互联网金融我相信是大数据、无抵押、纯信用,几分钟几秒出结果的,只是算法不同,获取信息渠道不同,结果有些差异,比的是哪个?其实现在这个阶段,国家并不具备这样的系统信息,尤其大多数人来说怎么来理解,我们现在国家的系统没有,我们现在只有一个银行的过往借贷信息,仅仅用这个作为放贷的工具、判断的工具还是不够的,我们真正的大数据是多纬度、广度、深度的,我们的数据来源非常有限的,我根本没办法拿到一些比较有效、直接、真实性可以确定的数据。在这么一个情况下,我怎么做呢,摸着传统金融的石头,过互联网金融的河。我们要向传统金融学习,他们怎么走,我们怎么走,我们知道未来在这个方向,现实环境不具备的情况下我们老老实实回归传统,我们目前做的比较多的是抵押,抵押比较好的解决什么问题?一个是能力,一个是意愿,抵押按金融角度来说叫第二还款,第一还款来源是正常的收入,首先有抵押有还款意愿,意愿问题解决了。

  能力这个问题不太好说,能力又回到传统金融方式,一点点审,一点点查,无论怎么审怎么查,有效的时间内要有普遍靠谱的结果,怎么抓大放小。

  在这种技术上,我们知道未来的方向一定是大数据,一定要用技术手段解决,我们该怎么办,可以利用大数据、互联网协助,提高效率,但目前这种东西不具备一锤定音的效果,它不是广告行业,广告行业有一定的数据,有一点的靠谱性,就拿来商用放贷不一样,有80%的靠谱性就不可放贷,放出去,20%的收不回来,借贷行业的要求对数据的要求、特别是精准度要求更高,大家都在查,对于更多数的蚂蚁、京东这样的有可靠、自己可以管控,形成闭环的比较好利用大数据,其他的多数还是在老老实实遵照比较传统的方式,从这个角度我觉得传统金融怎么风控,那我们先学,学的基础上再考虑效率的提升。

  金融的创新从最基本的创新做起,比如业务模式、销售渠道、营销手段,就像余额宝[微博]一样,很多人不服气,"你就是货币基金!",可人家卖的就是好,在产品上、渠道上碎片化了,为什么不创新?我们不能说一创新,就一定要到最后风控手段的创新,把高端的做了后面几十年怎么做,也没办法做;不是一锤定音,也不能一蹴而就;和普惠一样,普惠能够把民间借贷从3%的利息降到2%,一定程度上实现了普惠,有更多的渠道获得贷款,价格就不能再便宜了。我们不可能一次性一步到位,就和银行的利率相同,我们相信总会有一天和传统银行借款利率相同,我们知道新生事物出来才一两年,可以把市场搞成这样,再过一两年,回头一看,P2P不仅是民间在做,银行也要做P2P,有人质疑P2P的业务模式是不是银行能做?让投融资双方直接对接起来,银行为什么不可以,银行现在做的是:你把钱给我,付息,未来为什么银行不要中间预留,直接给借款人,银行也像管家一样拿出清单,来给你服务,就变了,为什么不可以呢?现在的银行相对来说传统银行非常强势的,我怎么做你不能管,你把钱给我,我给你约定的收益,你也管不了,未来身份变了,银行就是中间机构,就是一个总管家,拿出一个清单,你们挑,五十块、五百万、五千万的产品让你来挑,身份就变了,这是有可能的;我相信在网络化体系里,什么都是有可能的,从这个角度说风险管理、风险控制我们不要希望从传统金融到互联网金融能一蹴而就,一定是一点点地量变,最终的方向是质变。

  对我们的企业来说是这样的,对投资人怎么理解,很简单,看谁说真话,很多平台,做到一百万,十个亿了,还宣称保本保息,你保得了吗?纯粹是胡说八道,我们担保法规定,最多是十倍,所以说是不现实的。对投资者来说,更多是看谁在说真话,明明白白的说假话当然不能信,金融行业诚信问题很重要,这是我关于风险的想法。

  新浪声明:所有会议实录均为现场速记整理,未经演讲者审阅,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财经会议》报道你看不见的会场实况,传播会议精华内容,会议直播提前预告,不定期送出免费超值会议门票。官方微博:财经会议,微信号:caijinghy。扫码更方便。

财经会议

相关阅读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