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10月23日 16:35 新浪财经 微博
上图为香港创业及私募投资协会会长曾光宇(图片来源:新浪财经 顾国爱 摄) 上图为香港创业及私募投资协会会长曾光宇(图片来源:新浪财经 顾国爱 摄)

  新浪财经讯 “第十二届中国国际金融论坛”于2015年10月22-23日在上海浦东喜来登由由酒店召开。本次论坛主题为:经济新常态时期的金融改革与金融服务。香港创业及私募投资协会会长曾光宇出席并参与圆桌讨论。

  以下为对话实录:

  曾广宇:很荣幸有这个机会到这里跟大家分享关于资本市场和PE、VC的问题,今天下午一直在台下听着,台上演讲的嘉宾一些观点,其实感受很深,大家都在探讨新三板的问题,目前怎么去解决。

  我相信中国的监管当局他们设计新三板机制的时候,我相信他们肯定是参考过很多其他国外的相类似市场操作经验,然后才把一些规则写进去。现在新三板能够参与的人散户也好、机构也好都不少,在英国的英板(音)也是有一个名词叫QIB,就是说合格机构买家。

  英国的英板是散户不能参与的市场,只有有钱人、基金积累到一定的规模才能参与,为什么这样呢?因为你创业板也好、新三板也好、英板也好本身比较初创型的公司设计的投资风险就比较高,他们希望参与到这个市场买卖的人本身是比较专业的投资者,知道风险在哪里、能够承担这种风险,才让他们进来,这种情况下变成愿者自负了,假设你能够承担这种风险才继续的,所以你进来以后股票高也好、交易量大小也好你也得认了,因为本身就是QIB的投资者和机构你就不是一般的散户了,这是第一个。

  第二个是券商的话英国的英板他们那边叫提名的顾问,他们的做法其实是保荐,就是做完净值调查以后觉得公司是能够上市而且上市是有投资人的青睐的,他就保荐你去上市,从企业建初到真正能够上英版是6到9个月左右,在这里面觉得好就上完全是没有审批的,所以也说明一个问题,真正里面保荐人本身有道德操守,他们自己团队看过觉得这个公司是能够上市才去上市,如果发现比如说在交易数里面有些不实的数字、不准确的描述这个法律责任是刑事的,而且是在券商里面的人也承担责任,这种规则来讲在中国的资本市场我们是不是可以往我们的方向去走呢?

  披露制不审批,其他的多层次披露制我企业的寿命只有一周有可能是上市七天之后就倒闭,但是明确写在风险里面我的企业七天之内不倒闭句号,照样可以上市。

  原因就是说反正我们的投资者是专业投资者,那你就评估在这七天里面有没有涨的可能,反正我明明白白告诉你你自己去评估,在这种深层次的问题咱们国家的资本市场我不知道能走多少年,因为我自己的企业也在香港主板上市后来在A股那边申请上市,第一次被否了,被否决的理由是说企业本身没有负债现金很多,监管提出来你这么多的现金还要上市干吗?还提出一些行业方面企业资本面的问题觉得可能让投资者承担风险不让公司去上市,所以从监管机构来说就是说企业质量好不好,或者是说企业在上市文件里面有没有把风险责任披露出来,也是值得我们思考的问题。

  不管是哪个板块在这个市场里面,在资本市场发展我们肯定不能是光看这个板块,但是几个嘉宾也提到要发展深层次的市场,不同的企业在不同的地方去上市,还有一个是交易量太低的问题,我们退一步来讲既然中国很多不同层次的市场,我们在新三板这个细分市场里面需不需要有足够的流通量。

  我讲这个问题就是说香港创业板定位就是一个波动的跳板,进去交易所明文了,交易所发文件就是说创业板本身的功能就是一些要集资的企业但是没有达到主板要求的进去一段时间好像是备考一样,考试过了关给你转主板,主板可以自由买卖、二次蒸发、收购、股票抵押融资等等都可以,如果从我们思路来说的话可不可以把新三板定义为一个过渡的跳板呢?我为什么这样讲呢?

  因为英国的英板是1995年推出的,同样面临交易量不足的问题,今年年初跟一个朋友在上海这边聊新三板的问题,很多企业上千亿市值当时说我不是泼冷水,但是如果看到国外几乎是没有交易量的,他说肯定不会肯定有交易量的,但是我们现在看到真的是没有什么交易量的,人家搞了20年在英国都没有把交易量搞上来,我们新三板才搞了几年而已,是不是考虑问题就是说这个板的属性就是没什么交易量呢?必须要转板才能把交易量做出来呢?这也是我们要思考的问题。你很成熟的转板机制从这个板转到这个板都是比较容易的法规跟随,然后比较多人参与,除了投资人角度就创业板或者是新三板出不来。

  投资角度来讲融到资的话要做新三板如果做退出规划的时候我假设在新三板这段时间是不会退出的,反正我在这段时间里面满足融资的需要有人再灌注你也好、写报告你也好,上了板再说,才考虑转板转到其他板块才形成退出,现在还在主板,交易量好了很多了,但是就投资回报和周期来说是拉长的。

  另外一方面,从我而言,上市退出只是一个手段,其实在西方社会60%以上的退出都不是IPO的估值上市,都是协议转让的。其实在中国这边应该趋势也会变成这样的,因为十年前资金不多,但是现在其实国内的人基金是非常多的,投的好的企业今天买了10%的非上市企业觉得好的话话也可以买过来,在西方社会上欧美大部分的一些投资都没有把IPO作为退出规划,而是想企业经营好持有三年五年以后中间收很多股息,五年之后找同行帮我做竞价看谁有兴趣反正卖出去,是这样来思考的,而不是说必须在境外上市乃至境内上市,这个在中国这么多年下来都以IPO为退出目的,如果资本市场出现问题在现在主板上我们就要考虑其他的一些办法。

  其实过去两年很多一些案例又出现这个问题了,比如说从美国退市退市以后准备回来上英,有很多知名的企业走到临门一角这样一停就停下来了,原来好好的企业成交量是多少多少美元现在只能在里面等了,一些投资者选择可以继续等觉得充满信心总有一天会有曙光,然后A股市场里面过去十年开开关关了好几次肯定会再开的。另外一种就是大家不等了,要协议转让,协议转让的话价格可能就低一点就是所谓的二级市场了,但是也总比退出的要好,所以说A股的开开关关也是促成了在PE市场里面的多元,我想我就讲这些,谢谢。

  新浪声明:所有会议实录均为现场速记整理,未经演讲者审阅,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财经会议》报道你看不见的会场实况,传播会议精华内容,会议直播提前预告,不定期送出免费超值会议门票。官方微博:财经会议,微信号:caijinghy。扫码更方便。

财经会议

相关阅读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