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10月15日 18:30 新浪财经 微博
中国企业家俱乐部顾问、中欧国际工商学院经济学与金融学教授许小年 中国企业家俱乐部顾问、中欧国际工商学院经济学与金融学教授许小年

  引言:今天,中国经济在内需放缓、外需减弱的双重压力下,出现增速下滑,这也被外界所普遍担忧,但在经济学家许小年眼中,中国经济问题的背后有着“历史”的原因,而中国经济的未来也并非没有出路。

  一架高速运转多年的机器为什么忽然放慢了速度?10月14日,在中国企业家俱乐部与德国联邦工业联合会(BDI)共同举办的“中德企业家圆桌会”上,众多德国企业家又再度向中国企业家代表团抛出了这个看似并不新鲜的问题。

  “其实,外界的这种困惑源自对中国模式的误解。”负责解答这个问题的,是中国企业家俱乐部顾问、中欧国际工商学院[微博]经济学与金融学教授许小年[微博]。在他看来,一度被外界津津乐道的“中国模式”其实一共有两个。

  从1978改革开放到1990年代中晚期,是“第一个中国模式”的时期。“这一时期的特点是政府解除了计划体制对市场的束缚,极大地焕发了民间的创造力和活力。”许小年说,例如,中国企业家俱乐部中的众多理事就是那个时期涌现出来的优秀民间企业家代表。

  许小年将第一阶段称为“亚当·斯密增长模式”,它“自下而上”地驱动中国经济增长,是依靠企业家的创造力、民众的勤奋工作得以实现的增长。同时,中国在从计划经济转向市场经济时,巨大能量被释放出来,生产效率得到了极大提高,中国经济才得以出现10%的惊人速度。

  从1990年代中晚期到当前,被许小年认为是“第二个中国模式”阶段,这个模式的特点是“从上到下”,越来越多地依靠政府发行货币和财政支出来维持中国经济增长,“我称之为‘凯恩斯增长模式’”,许小年认为,它的致命缺陷是不可持续性。

  因此,这种增长模式必然会遇到今天的困境,因为它不是依靠效率的提高,而是完全建立在资源的更多投入基础上的。“所以,今天争论中国经济放慢到百分之几,没有太大意义。我们要看到的是,第二个增长模式本来就带有致命的缺陷。”许小年说。

  不过,在许小年眼中,正是“第二个中国模式”在今天遇到了巨大的困难,才迫使政府和民间重新思考”增长模式”这一问题。“我认为,中国经济增长的潜力依然是存在的,但关键在于我们需要从凯恩斯的增长模式回到亚当·斯密的增长模式。”,即从“自上而下”回到“自下而上”的推动经济增长模式中来,依靠民间的力量、市场的力量,使中国的经济更可持续。

  许小年认为,想要实现这种转变,就需要政府进一步推动改革开放,坚定地依靠市场的力量、民间的力量进行创新、提高资源配置的效率,才能使中国经济增长具有可持续性。(作者:冯嘉雪,来源:中国企业家俱乐部)

  新浪声明:所有会议实录均为现场速记整理,未经演讲者审阅,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财经会议》报道你看不见的会场实况,传播会议精华内容,会议直播提前预告,不定期送出免费超值会议门票。官方微博:财经会议,微信号:caijinghy。扫码更方便。

财经会议

相关阅读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