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大利亚蒙纳士大学商学院教授史鹤凌 澳大利亚蒙纳士大学商学院教授史鹤凌

  “年度社会贡献奖”候选人:史鹤凌

  1982级管理科学本科校友

  澳大利亚蒙纳士大学商学院 教授

  提名理由:

  作为澳大利亚Monash大学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经济系研究生院主任,他致力于新兴古典经济学的理论和应用研究,被列为澳大利亚1988-2000年度最好的25位经济学家之一;在卓越的理论建树之外,他还是优秀的咨询顾问和实业家。2014年,他率领Monash大学商学院MBA团队在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创立了澳大利亚国家馆,构建了中澳经济交流的一大平台。

  经世致用,构筑中澳桥梁

  迎难而上的“拼命三郎”

  史鹤凌是在上世纪80年代初考入复旦[微博]大学的,当时他进入的是管理学院新建立的管理科学系。丰富多彩的学术研讨会,多元思想的碰撞,兼容并包的学术氛围,构成了他大学回忆里最难忘的风景线。

  学好经济学是需要悟性的,但在史鹤凌这位优等生身上,除了悟性,还有其他东西在闪光。大三的时候他就被导师史春林教授选中,学习由前匈牙利经济部长科尔纳撰写的英文原版《短缺经济学》。复杂的经济原理、非母语的语言难关,这一系列“麻烦”都被他在啃大部头的过程中一一攻克,同时也让他开始着眼于“中国式计划经济”的“软预算”问题研究。

  从复旦毕业后,史鹤凌顺利考上了中国社会科学院的研究生,不到一年便以院内考试综合第二的好成绩被选入墨尔本大学经济系就读。入学之初,他的数学成绩在班级里遥遥领先。经过一两个月的适应,英语也很快跟上了同学们的脚步。“但在国内学的经济学,范围窄且偏重理论,没有什么实践的经验,为了弥补这方面的缺陷,我除了听研究生的课,他还要挤出时间去听本科一年级的课。”也因为如此,史鹤凌常常被同学们称为“拼命三郎”。

  而让他更头疼的是Assignment。一门刚上几周的课,他还只是摸到了皮毛,就要应付一大堆作业,而且都是开放性的大课题。对他而言,阅读速度跟不上、归纳能力不强、创造性思维较弱,成了最大的挑战。为了尽快适应,史鹤凌每天都在图书馆呆到深夜,没完没了地读文献、讨论辩论。经过两个多月的“头脑风暴”,他终于有了一些成型的新思想,赢得了老师的赞许。学期结束时,他这个外国学生考试成绩竟在全班名列前茅,连以前最薄弱的货币金融学都得了满分。正是因为身上那股子拼命劲儿,第二年,他就申请到了澳大利亚联邦政府和大学的奖学金。

  “这个教授什么都知道”

  “这个教授什么都知道,我们还是安静点吧,别调皮了。”学生心目中的这位全能教授便是史鹤凌。

  在Monash大学任MBA教授将近20年,史鹤凌教授的《管理经济学》一直都是最受MBA学生欢迎的经济学课程之一。他获得学生青睐的法宝在于自身过硬的知识储备以及对最全面的备课:有理论、有实践、有案例,也有数量分析。在澳洲的课堂上,MBA和EMBA学生都有丰富的实践经验,谁能把老师难住了,不仅不会被批评,反而会得到赞扬和尊敬——他的几位同事就是这样被学生“赶下讲台”的。但是越“严苛”的环境也越能激发史鹤凌的“斗志”:他在18年的MBA和EMBA教学生涯中,始终坚持以理服人,并且将经济学深奥的原理结合市场营销、会计、商业法、企业战略等课程来讲授。

  由于讲课风格深入浅出、善于把复杂的宏观经济问题抽丝剥茧,史鹤凌经常被人拿来与郎咸平[微博]进行比较,还被称作“澳洲郎咸平”。他每年都会在不同场合对世界经济政治的基本面作一些公开的演讲,对象是澳洲的联邦和州政府、智库、工商协会、大学、金融公司等等。虽然又那么多“高端”人士都来听他演讲,但他本人对“知名度”这件事却看得很淡:“有好的观点就和别人分享,没有的话就沉淀一段时间,仅此而已。”但对于学术观点,却有着一股打破砂锅的固执劲头。或许也正因为如此,他才能成为Monash最受学生追捧的教授。

  象牙塔外风生水起

  史鹤凌从来都认为,理论要与实践结合才能发挥最大效力、经济学最重要的是要“学以致用”。在两位博士生导师黄有光教授和杨小凯教授的影响下,他还将自己的学术事业扩展到了咨询行业。2001年起,史鹤凌开始担任世界银行[微博]和亚洲开发银行的项目主管和宏观制度经济学家,参与了包括世界银行的《国有企业财政和风险管理研究项目》,亚洲开发银行的《中国西部地区开发战略研究项目》等一系列项目。2005-2007年期间,史鹤凌又担任了中澳政府共同签署的《中澳管理项目》的澳方的主管,帮助中国和澳大利亚的14个政府部门建立了战略合作关系。

  “宏观经济咨询是我最希望做的事,可以说Monash大学的国际咨询业是我一手创建起来的。”史鹤凌自豪地表示。2000-2007年,他直接领导了这些项目的投标、谈判、签约、执行和最终的报告,连续得到世界银行和亚洲开发银行的几个大型咨询项目,奇高的投标成功率使许多咨询公司羡慕不已。

  相对于主动投入咨询业,史鹤凌做实业反而被学生“推动”的。“有学生对我说,我教给了他们许多有用的战略定位和市场竞争的方法,为什么不带着他们一起做一个实业来应用一下呢?”2014年,史鹤凌博士率领他的Monash大学商学院MBA团队,在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创立了澳大利亚国家馆,不仅拥有在上海自贸区的展厅、独立的网上商城、加盟直营店系统,还有大规模的“澳洲城”,用以展示和销售澳大利亚的产品、服务,也为两国间的双边投资提供高端金融服务。

  这好像是“偶然”间得来的事业,却给了史鹤凌重要的启发。在他的蓝图里,随着《中澳自由贸易协定》的逐步落实,对于澳大利亚国家馆也是全新的发展契机。他会带领团队进一步拓宽经营的范围,把澳大利亚更多的服务产品引进中国,例如医疗、高档餐饮,法律、和城市规划等一系列的服务建设体系。

  以咨询项目对接中国与世界

  对于自己所获得的2015年复旦管院“年度社会贡献奖”,史鹤凌坦言他最满意的社会贡献,就是通过一系列的国际咨询项目,和中国的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对接,把政治经济决策的一套方法论介绍给了中国的官员和公务员。

  尽管身在澳洲,事业蒸蒸日上,史鹤凌仍然紧密关心着祖国的一举一动。闲暇之余,他一直在观察中国政府最近出台的一系列政策,包括人民币的汇率定价机制、亚投行的建立、对股票市场的干预政策等。“总体感觉是还有很大的改进空间”,他说,“我会在我力所能及的范围内,通过各种渠道提出自己的看法和建议。”他同时也表示,如果祖国政府需要他提供政策的研究和支持,他一定会找到适当的渠道尽力而为。

  2015年也是复旦大学管理学院恢复建院三十周年,身为复旦学子,史鹤凌教授不仅表达了希望复旦管院能够成为一所培养世界级商界领袖的商学院的美好祝愿,也对自己的小师弟师妹们提出了殷切期望。他诚恳地提到,作为复旦的学生,大家不要把自己限定在“名牌大学大学生”的身份之中,而应该抱有成为领袖的抱负和理想。“在大学里,学到知识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要形成追求人生和学术自由的人生观,秉持思想解放的传统,不畏挑战权威,敢于质疑现有的理论和观念。”

  新浪声明:所有会议实录均为现场速记整理,未经演讲者审阅,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财经会议》报道你看不见的会场实况,传播会议精华内容,会议直播提前预告,不定期送出免费超值会议门票。官方微博:财经会议,微信号:caijinghy。扫码更方便。

财经会议

相关阅读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