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08月28日 13:53 新浪财经 微博
上图为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副院长陈彦斌(图片来源:新浪财经 顾国爱 摄) 上图为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副院长陈彦斌(图片来源:新浪财经 顾国爱 摄)

  新浪财经讯 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与哥伦比亚大学政策对话倡议组织(IPD)主办的“探索新的发展之路:中国与拉丁美洲的经验”国际学术研讨会于8月28日至8月29日在北京召开。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副院长陈彦斌出席并演讲。

  陈彦斌表示,当前中国出现了轻微箫条的迹象,但是不可能会演变成美国式的大萧条。他认为,美国大萧条是在特定情况下又犯了很多人为错误,“因为美国当时的货币政策不够积极,财政政策也不够积极,政府的清算主义,不愿意实施积极的宏观调控,所以导致了美国大萧条。”而中国后面宏观经济的发展,早把这些理论和概念纳入到宏观经济发展过程之中了。

  以下为演讲实录:

  陈彦斌:

  大家好,很高兴跟大家交流一下对中国宏观经济的看法。我本人不研究拉美,所以给我的题目就谈谈对中国宏观调控的理解,我的题目就表明了对中国宏观调控的看法,在潜在增速放缓下面,宏观调控新的模式。

  要点在什么地方呢,通缩、高债务、货币政策财政政策的协调,并且这个协调能够帮助货币政策有更多的有效性。

  核心观点,首先讲一下三个基本观点。首先的一个小问题,我们所理解的凯恩斯主义是一个很早期的凯恩斯主义,早期的凯恩斯主义确实强调财政政策确实有效,他认为在经济危机期间,私人的投资和消费都不足,所以需要政府购买的增加,才能帮助经济走出衰退的状态。所以早期的凯恩斯主义和后面经过货币主义的批判有很大的差别。特别是金融危机之后,由于财政政策进一步凸显了,所以我们在中国理解的凯恩斯主义都是指的财政政策。

  在中国,央行[微博]的独立性很差,在中国认为财政政策更有效率,货币政策是用处不大的。但是我今天想谈的一个观点就是,在中国目前有通缩压力,又有这么较高的债务背景下面,其实货币政策比我们想象的作用可能要大得多。

  第一个问题,新常态以下,中国的宏观调控政策效果不是太好,新常态之后,经济放缓性的面貌,我们也有很多积极的特征,但是总的来讲,宏观调控稳增长的功效是下降的,一方面表现在增长速度迅速下滑,第二个,更关键的是,当前的经济状态是箫条的状态,两个指标,第一个看有没有负的产业,第二个GDP平减指数有没有负的,我们看2015年一到二季度GDP平减指数为负的0.5%。2008年第四季度之后,到2009年,中国有短暂的经济箫条,当时四万亿的强刺激政策,迅速走出箫条的状态。当前又出现了箫条轻微的迹象。

  当然,迹象会不会演变成美国式的大萧条,是不可能的。因为美国大萧条是在特定情况下,又犯了很多人为错误。因为美国当时的货币政策不够积极,财政政策也不够积极,政府的清算主义,不愿意实施积极的宏观调控,所以导致了美国大萧条。

  中国后面宏观经济的发展,早把这些理论和概念纳入到宏观经济发展过程之中了。

  另外两个指标也可以帮我们验证GDP平减为负我们7月份CPI为负了。第二个是KPI,也是负的。很多也是因为猪肉价格的上涨,如果刨去猪肉价格上涨之外,我们7月份的CPI跌破了一个百分点。在宏观经济学里面有一个基本原理,CPI高过了宏观调控的调整,所以针对这两个指标来看,中国的物价是非常低迷的。

  当然我本人做了一些对增长的核算,针对核算结果,我们算一下中国未来几年的潜在增长,实际增长的对比,我们算一下产出缺口。这几年中国的潜在增长速度仍然比较高,仍然为9%,前几年中国的潜在增长高达12%,但是我们现实增长率下降很快,上半年将将达到7%,所以我们的产业缺口为负的,这个箫条是短暂的,但是如果不治理,会有很大的问题。

  为什么会有宏观调控稳增长稳不住呢,主要是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力度不够。比如我们财政政策力度不够,2013、2014年,宣布我们财政政策将是积极的财政政策,但是2013、2014年实际赤字率都没有完全目标赤字率,2015年,也就是7月份我们财政政策才开始发力,前面5个月仍然力度不够。

  财政支出增速,2011年是21%的财政增长速度,现在已经降到了8.2%,到了2015年,数据就更低了,所以我们的财政政策不积极。

  货币政策力度也不够,2003年一直到2015年,货币政策除了2009、2010年外,都是稳定的货币政策。我们中国的货币政策不像美国一样非常清醒,非常明确,有前瞻性的指引,我们是非常模糊的。但是我们可以看到2014年和2015年的上半年,我们所宣称的M2的增速都没有达到。我们看看增速是不是达到了,最重要的还不是看M2增速,要看真实利率,去年我们真实利率没有大幅度下降,虽然我们降息了,降准了,我们的下降幅度很小。但是我们的KPI,今年7月份比6月份又增大了。

  另外一个就是温州的中小企业民间借贷利率高达20个百分点,就说明我们面临的真实利率没有大幅度下降,我们的货币政策不够宽松。当然我们看货币政策有待封闭的一种代价,任何的宏观调控政策,都像药物一样,有代价的。但是对经济箫条这种经济态势,你有病该吃药就得吃药,该宽松就得宽松。这是一个核心观点。

  在目前有通缩和高债务的背景下,货币政策作用比传统观点要大。按照传统的ISLM模型,积极财税政策加适度宽松货币的政策组合可以降低实际利率,有助于扩大企业投资需求。我们通过降低利率刺激投资,很多人对这个观点,一说这个观点,货币政策没有效果,因为中国的投资对利率不是太明显,这是中国特色的一个经济规律,所以投资对利率不敏感,进一步降息不刺激投资,又为什么实施宽松的货币政策来刺激经济呢,我认为这种观点,在当前的经济层面不是非常正确的。因为当前的经济第一有通缩背景,第二,高债务,在通缩跟高债务的背景下,货币政策不仅有伺机投资者,还要大幅度削减债务,通过削减债务可以刺激投资,也可以为财政政策腾出更多的政策空间。

  所以,通过新的机制,我们宽松的货币政策作用要大得多,这是我们传统的观点所忽视的一块。

  目前的债务占GDP的比重还不是一个问题,但是增速很高,目前债务比重高到130%了,非常高。另外一个,国家债务占GDP的比重也很高,2010年,中国地方债占GDP比重达到26%,到2012达到30%,2014年达到32%,这些可能还有低估了,增速比这个略高一点。

  而且中国还有一个特色现象,中国的地方债就是变相的中央债务,所以中央债加地方债务之和占GDP的比重是非常大的。

  削减债务,我们做测算一个表,如果额外多2%的通胀率,有一个情形,降息并且降准,这种情况下,我们可以为企业创造两万亿的额外效益。在目前的经济状态下,我们多2%的通胀率是没有问题的,因为我们按照今年两会期间,今年上半年克强总理对全面经济走势的判断就是,我们的KPI可以达到3个百分点,现在才1.6个百分点,所以再有2%的额外通胀率并不是不可接受的。

  通过我们的测算,如果实施一个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通胀率提高2个百分点,可以使得2015年的财政增速额外提高4.7到5.7个百分点,有这样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积极的货币政策,中国的经济才能早日走出现在的箫条情况。

  我今天讲的主要就是这些,谢谢大家!

  新浪声明:所有会议实录均为现场速记整理,未经演讲者审阅,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财经会议》报道你看不见的会场实况,传播会议精华内容,会议直播提前预告,不定期送出免费超值会议门票。官方微博:财经会议,微信号:caijinghy。扫码更方便。

财经会议

相关阅读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