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讯 “第三届外滩国际金融峰会”于2015年7月12日在上海召开。上图为海通证券总经理瞿秋平。
瞿秋平称,中国投行国际化已经到了水到渠成的阶段。作为连接资本市场投融资方的国内投行,不能满足于国内的繁荣,如果再不奋起直追,可能会把身边最优质的客户拱手相让给国外的一流投行。
另外,国际化是中国投行的必然选择。大国经济需要一支相匹配的大国金融,而投资银行作为资本市场最重要的中介,处于金融体系的核心地位。对外开放是中国经济发展的关键动力和重要趋势之一,相应的国际化也是中国资本市场投资银行发展的必然趋势。
而且随着国内市场对外开放的加快,以及本土金融行业竞争加剧,国内投行的相关业务面临本土其他机构以及国际竞争对手的多重压力,倒逼国内投行国际化,充分学习国际先进经验,为客户提供更优质的产品和服务,来增强自身的竞争力。
从改善盈利结构的需求来看,现阶段国内投行的收入仍受国内市场行情影响较大,通过实施国际化战略可在一定程度上降低国内投行收入,主要依靠于国内市场行情的依赖,改善盈利结构,减少行业周期波动的风险来增强风险抵御能力。
在谈到中国投行国际化的路线选择时,瞿秋平分析称,第一是通过境外上市,发债实行资本和品牌的国际化。资本国际化是中资投行迈向国际资本市场的重要路径,股权融资方面已有包括中信,海通,银河、广发等五家券商成功在香港联交所上市。债务融资方面以有中信、海通,东方,齐鲁等多家券商在香港发行美元债和人民币债。通过境外股权债务融资一方面可以利用境外资本市场灵活便捷的机制筹取发展需要的资金,另一方面有利于提升中资投行在国际市场的影响力。第二,通过自建和收购的方式加快国际化布局。
中资投行出海的第一步基本上都是在香港设立子公司,凭借母公司在境内的资源网络,服务于境外需求的客户,随着香港和境内市场互联互通的加快,中资银行步入香港的步伐在进一步加快,已经有近30家券商在香港通过自建或者收购方式设立了子公司。
近年来,中资券商香港子公司在港业务发展迅猛,2014年在香港市场IPO的114家企业当中,中资投行参与承销保荐的有60家。除了拓展香港市场外,中资投行在欧美市场的布局也进一步加快,比如说广发收购了法国外贸银行大众商品部,海通证券已经收购了胜利银行100%,胜利银行下面一家投行的100%的股权,自建或者择机收购都是中资投行的机遇。
自建更有利于保持业务以及文化的一致性,但是需要长时间的业务拓展和客户积累,而通过直接收购的方式,有利于充分发挥中资投行本身在经营规模和资本实力方面的优势,并可充分利用被并购企业的人才、网点、牌照、客户等资源,有助于公司在积累的竞争中快速取得先发优势。
瞿秋平建议投行引进全球人才和跨境整合实现人才管理的国际化。国内各大券商一方面加大在全球招聘引进金融人才的力度;另一方面通过构建国际化人才培养体系,加快国际交流,提高现有员工的国际水平,管理国际化方面,国内投行加强跨境整合,参考国际投行的先进经验,调整管理体系和内部流程,建立以客户为中心的组织构架,以业务线为主,以区域线为辅的管理模式来适应全球化竞争的需求。
新浪声明:所有会议实录均为现场速记整理,未经演讲者审阅,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财经会议》报道你看不见的会场实况,传播会议精华内容,会议直播提前预告,不定期送出免费超值会议门票。官方微博:财经会议,微信号:caijinghy。扫码更方便。
已收藏!
您可通过新浪首页(www.sina.com.cn)顶部 “我的收藏”, 查看所有收藏过的文章。
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