候选理论:社会主义经济运行机制理论

2015年07月08日 13:55  新浪财经 微博 收藏本文     

  一、候选理论名称

  社会主义经济运行机制理论

  二、主要贡献人

  卫兴华研究组(卫兴华、洪银兴、魏杰)

  三、推荐人/推荐机构

  投票揭晓前保密

  四、理论概述

  卫兴华等在国内第一次对经济运行机制概念作出界定,现在已被经济学界广泛采用。该理论基于当时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理论的框架,阐述社会主义经济制度与商品经济的内在联系,研究计划机制与市场机制的内在联系,国家宏观调控机制与市场机制的相互作用,在国内较早阐述国家调节市场市场调节企业的社会主义经济运行机制。

  五、推荐理由

  《社会主义经济运行机制》(人民出版社出版,1986年)是国内第一本关于社会主义经济运行机制的专著,该书的修订本《经济运行机制概论》获1990年中国图书一等奖。以其中的一部份内容发表的论文《论企业活力和企业行为约束》获得了1986年孙冶方经济学奖。

  过去人们对经济制度是否适应和促进生产力发展总是从生产关系上说明,因此难以在理论上突破经济制度的改革和创新问题。社会主义经济运行机制理论的提出,当时从理论上解决了经济制度改革和创新的路径,为在更大范围推进市场化改革提供了理论基础。

  该理论对市场机制概念作了规范和决定,并且对市场机制各个方面如供求机制、竞争机制、价格决定机制,风险和利益机制的含义所作的界定和分析也具有开创性,为后来研究市场经济运行机制奠定了理论基础。

  该理论从经济运行机制角度研究企业行为和政府的宏观调控机制的关系,寻求在增强企业活力的条件下有效的宏观调控机制。在我国学术界最早提出在国家宏观调控下市场机制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调节作用的理论和观点。

  卫兴华等在《计划调节导向和约束的市场调节》(《经济研究》,1987年第1期)一文再次提出“计划调节市场,市场调节企业”。计划“以市场为调节对象”,市场“以企业为调节对象”。这与后来党的十三大提出的“国家调节市场,市场引导企业”的新的经济运行机制相一致。“计划调节市场”,否定了指令性计划调节企业的传统计划经济制度,将计划功能限于调节市场。“市场调节企业”,实际上提出了由市场配置资源的思路。当时,从形式上看,这一模式是作为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的运行机制提出的,实际上也是后来明确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运行机制。讲市场调节企业,就是由市场机制决定企业生产什么,生产多少,不再受国家计划调节。否定了“计划经济为主,市场调节为辅”的模式。但社会主义的市场不应是完全盲目的、自发的。需要有国家对市场机制的宏观调控,宏观调控是有计划的,但不是指令性计划,而是指导性计划。主要是通过经济参数对市场进行调节。日、法等资本主义国家既讲市场经济,又讲计划调节。国家计划调节市场,市场机制调节企业的模式,既与国际市场经济模式接轨,又有社会主义的特点。既有统一性,又有差异性。

  1989年由人民出版社出版的《经济运行机制概论》,进一步深入和系统地分析和论述了经济运行机制的一般原理,又着力于研究了社会主义经济的运行目标和要求,社会主义企业的经营机制(微观基础、激励机制、约束机制),计划机制的完善与导向模式,市场机制的功能与运行模式。该书提出:“计划的制定必须以市场需求状况和对市场发展的趋势为依据,并且在市场活动中受检验和校正”。“计划目标要通过市场调节来实现”,“计划调节与市场调节主要是一种纵向关系”,而不是为主为辅的“横向关系”。“计划调节要以市场调节为基础,并且把市场机制作为运行基体”。所提“以市场调节为基础”,与现在所讲的“让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基础性作用”是一致的。“以计划调节为主导”与现在所讲的国家宏观调控的内涵是一致的。计划调节是调节市场机制。放弃指令性计划直接调节企业的原有模式。

  1989年6月,北京风波后,理论界“左”的观点冒了出来,有人把“经济运行机制”,“市场调节企业”等也作为资产阶级自由化来批判。卫兴华始终坚持认为这理论观点没有错。他在《重提“国家调节市场,市场引导企业”及其他》一文中,为坚持这一模式进行了回顾与论证。当年9月,卫兴华等在《从无序走向有序的经济——论社会主义商品经济新秩序》一书,专设一篇分析“国家调节市场,市场引导企业”问题。在这本书中,论述了“国家调节市场,市场引导企业”的双向作用和市场引导企业的实现过程。指出:“第一,经济体制改革要求把国有企业推向市场,让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基础性作用,国家对企业的管理要由原来的直接管理为主转向间接管理为主。而间接管理主要是通过经济手段辅之以其他手段将宏观计划目标传递给市场,规范和调节市场机制,然后再由市场机制直接调节企业的经营活动。国家是通过市场中介去间接管理企业的”。“第二,要发挥市场调节的作用,就不能不让市场去引导企业,市场调节的对象主要是企业。”

  1993年,由卫兴华和黄泰岩所著的《我国新经济体制的构造》一书中,回顾了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理论和实践历程。书中阐述了这样的观点:“其实,在我国已经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今天,国家调节市场,市场调节企业的经济运行机制已经成为现实,继续避讳这一模式,就脱离经济体制改革的实际了。卫兴华一直为认同和坚持这一模式不断鼓与呼。他1998年发表了《“国家调节市场,市场引导企业”再评析》,再次从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上论证了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实行这一模式的合理性。完全由市场调节企业的经济就是市场经济。进一步说明:这一模式“是一个二层次的调节机制。国家从宏观层次上调节市场;市场在基础层次上调节企业。市场调节是通过由市场信号即市场供求机制、竞争机制、利率机制等形成的价格机制去调节企业的生产和经营活动。”

  该理论提出“计划的制定必须以市场需求状况和对市场发展的趋势为依据,并且在市场活动中受检验和校正”;“计划目标要通过市场调节来实现”,“计划调节与市场调节主要是一种纵向关系”,而不是为主为辅的“横向关系”;“计划调节要以市场调节为基础,并且把市场机制作为运行基体”。所提“以市场调节为基础”,与现在所讲的“让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基础性作用”是一致的。“以计划调节为主导”与现在所讲的国家宏观调控的内涵是一致的。该理论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形成提供了重要的理论素材。

  卫兴华也是较早提出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理论的学者。《社会主义制度下的商品生产的研究方法问题》(《学术月刊》,1959年第11期)一文中不赞同社会主义全民所有制内部非商品关系论,生产资料只是商品外壳论等,提出了否定国有经济中的生产资料是商品“是忽视了不同国营企业之间的独立权利和利益,只看重了它们的统一面,而忽略了它们的矛盾面,如果否定生产资料是商品,那么必然会导向否认价值规律在生产资料生产的作用”。他也是较早主张试用“商品经济”范畴的学者。他1962年7月21日发表于《光明日报》文章,在其文章中强调“商品经济”关系与商品经济发展,并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对反对应用“商品经济”的观点提出了反驳(《学习与辅导》1984年第2期)。

  卫兴华也是较早提出探索社会主义公有制实现形式的学者,早在1986年他发表于《江西社会科学》第9期和其他文章就强调这一问题。

  六、文献与材料目录

  1、卫兴华、洪银兴、魏杰,《社会主义经济运行机制》,人民出版社,1986年。

  2、卫兴华、洪银兴、魏杰,《计划调节导向和约束的市场调节》,《经济研究》,1987年第1期。

  3、 卫兴华、洪银兴、魏杰,《经济运行机制概论》,人民出版社,1989年。

  4、卫兴华,《重提“国家调节市场,市场引导企业”及其他》,《市场经济研究》,1993年第1期。

  5、卫兴华、魏杰,《从无序走向有序的经济——论社会主义商品经济新秩序》,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1993年。

  6、卫兴华、黄泰岩,《我国新经济体制的构造》,经济科学出版社,1993年。

  7、卫兴华,《“国家调节市场,市场引导企业”再评析》,《东南学术》,1998年第3期。

  七、主要理论材料部分扫描件

  略。(如需查阅原件请与秘书处联系)

  新浪声明:所有会议实录均为现场速记整理,未经演讲者审阅,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财经会议》报道你看不见的会场实况,传播会议精华内容,会议直播提前预告,不定期送出免费超值会议门票。官方微博:财经会议,微信号:caijinghy。扫码更方便。

财经会议

文章关键词: 中国经济理论创新奖2015中国经济理论创新奖

分享到:
收藏  |  保存  |  打印  |  关闭

已收藏!

您可通过新浪首页(www.sina.com.cn)顶部 “我的收藏”, 查看所有收藏过的文章。

知道了

0
猜你喜欢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

收藏成功 查看我的收藏
  • 新闻商人凑钱贿赂令计划 帮南宁书记升官
  • 体育舜天宣布孙可暂留队 权健正式收购松江
  • 娱乐刘烨袜子藏糖哄儿子 谈谢娜:其实没什么
  • 财经四川南充财政局股市减持套现两亿遭质疑
  • 科技马云:柳传志的眼光成就今天的联想
  • 博客陈凯歌和李安之间隔着什么?
  • 读书优劣悬殊:抗美援朝敌我装备差距有多大
  • 教育最牛毕业照8米长:大学官微喊学生领表情
  • 专栏李银河:官员通奸与任职资格的三种关系
  • 易宪容:护市后股市新乱象泛起
  • 姚树洁:政府应该如何干预股市
  • 清议:为什么护市必须一竿子戳到底
  • 说钱:护市和空方并不在同个战场上
  • 凯恩斯:你感觉最黑暗时股市见底
  • 水皮:由券商接盘融资盘让股市止跌
  • 叶檀:房租如此收费很搞笑
  • 刘光宇:楼市绝非股市避难所
  • 大摩华鑫:稳定股市刻不容缓
  • 黄祖斌:国际资本没有能力操纵A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