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续田:中国资产管理机构集体缺席全球主要市场

2015年01月30日 16:42  新浪财经 微博 收藏本文     
中国财富管理50人论坛第三届年会于2015年1月30日在北京金融街威斯汀酒店召开年会。上图为CWM50学术委员会委员会副主席、交通银行资产管理中心总裁马续田。(图片来源:新浪财经 刘海伟 摄)   中国财富管理50人论坛第三届年会于2015年1月30日在北京金融街威斯汀酒店召开年会。上图为CWM50学术委员会委员会副主席、交通银行资产管理中心总裁马续田。(图片来源:新浪财经 刘海伟 摄)

  新浪财经讯 中国财富管理50人论坛第三届年会于2015年1月30日在北京金融街威斯汀酒店召开年会。CWM50学术委员会委员会副主席、交通银行资产管理中心总裁马续田在发言时表示,在全球的主要市场,中国的资产管理机构集体缺席。

  他指出,设想一下人民币国际化,现在我们大概180万亿货币,只有2.3%在境外。假设10%在境外,那么是将近20万亿的货币,假设20%在境外,是40万亿的货币。这对金融机构来说是何等巨大的市场。

  以下是文字实录:

  马续田:各位嘉宾、各位新老朋友大家好,我们财富管理论坛办了一两年,我很少看到有会从早八点到晚八点还有这么多朋友在场。今天给我的题目本来是谈创新和监管的统一,其实我讲的题目跟这个也有关,也没有直接关系,希望点到题目,我相信我这个题目可能大家会有些共鸣。

  我想讲叫银行资管开启全球化时代,前不久交通银行刚刚在香港成立了资产管理香港中心,在这个成立仪式上我们交通银行董事长刘先生提出了今后交通银行的全球化发展、海外发展要以分行和全球事业部双轮驱动的模式。未来打造交通银行亚太地区重要的财富管理银行。

  实际上在这个过程中很多朋友现场直播了,也有很多朋友打电话问我,很关心交行在这个时候提出资产管理的国际化全球化是基于一个什么样的考虑?今天也借这个机会把我们的一些想法跟大家沟通一下,谈到这个题目,银行资管开启全球化时代,我想分成三个小题目。

  第一个题目,叫做遥望全球巨人,银监会出台商业银行的管理办法到银行理财发展,刚好是十年的时间,十年的银行理财从零到15万亿,每年速度增长40%,这样一个速度还是非常快的。我想这样一个速度是自己跟自己比,自己跟过去比,我们觉得比较快。可是刚才我讲到如果我们跟全球的一些资产管理巨人相比这个差距真的是非常大,我们距离还是很远的,几个指标,第一个从AUM的规模来看,目前国内银行最大的资产管理规模两万多亿人民币,三千多亿美元。

  但是从全球主要资产管理机构来看,超过万亿美元的有十几家,其中最大的机构,最新的数据4.6万亿美元,还有一家德意志资产管理公司超过了1.2亿美元,超过了绝大多数国家各GDP的差距,目前我们国家主要资产管理机构包括银行、包括券商、基金在内,在国内市场经营,有一部分在香港市场但总体来说我们经营的主要场所和主要的市场都在国内。但是你看看全球主要的机构,我们跟刚才上面一些机构拿来对比,在全球60个国家和地区有经营机构,瑞银是有56个,摩根是22个,DWS是16个,我们看一下这些机构的损益表。任何一家机构在单一国家的收益不超过全球总营收的50%,本土市场营收不超过50%。凡是成就非常高的大的资产管理机构,它的经营范围也是非常广,也是非常国际化的,这个是一个差距。

  第三个差距,就是产品结构和投资风格差距也是非常大。国内我们过去讲银行理财经常讲产品单一化、同质化,其实基金、保险和券商资管也会存在这个问题,产品的结构太简单了,产品风格太单一化了,你看全球的机构,我记得两年前我在美国华尔街,我当时仅仅在华尔街拜访十一家对冲基金,每一家策略完全不一样。看一些主流的资产管理公司,跟他们相比我们确实是在产品上在投资上差距非常大,这是第三个。

  第四个,有一个重要的方面,在全球的主要市场,中国的金融机构,特别是资产管理机构叫集体缺席的,这些全球主要市场是什么呢?实际上这个市场不是我们熟知的所谓的股票市场,或者是单一的债券市场,我不知道大家有没有注意,你看一些国外的大的投行和资产管理机构,发现他们有一个很大的功能叫做FCF,这个FCF就是叫外汇商品和固定收益部门。

  这个部门在国外的投行和资产管理机构是非常重要、非常重要的机构,为什么这三个策略放在一起,这三个东西放在一起会成为一个叫全球宏观市场这样一个大的市场,这三个市场连在一起,它每天的交易量能够达到十几万亿到几十万亿美元,这是一个非常大的交易量,但是这样一些市场,我们中国的资产管理机构基本上缺席了,在这样一个大的市场,我们没有玩的本领,或者说这种勇气和胆略都没有,我们是缺席的。如果从这个角度来说,差距非常大。

  还有一个指标,我们中午跟我们的中投的范主任说我们国家主权基金这么多,他们的钱有多少是国内机构来管的,更不要说国外的外汇机构用中国基金来管的例子了,中国的机构投资者在资产配置方面缺席了,从中也看到了我们的差距。

  最后一个差距我觉得是在一种业务方式上的差距,全球主要的资产管理机构因为刚才讲权利化性,在行动模式上叫全球思维和地方的行动,这个是怎么理解呢?我可以给大家设想一个简单的场景,比如说一家全球的主要的资产管理机构总部如果是在伦敦的话,每天早上7点,伦敦要开视频会,这个视频会会连线亚洲、日本、新加坡、以及美国的纽约市场、包括新兴的市场,全球十几个分部一起连线,在我们看来根本是无法想象的,现在有人说我们有微信了,每天可以看到大量的信息。但是微信坏处是碎片化,你不知道哪个是对的,哪个是错的。如果像全球思维地方行动才能够真正在全球市场如鱼得水,我想从五个方面讲讲我们的差距到底在哪里,这是第一个小问题。

  第二个问题,目前中国的资产管理正在迎来历史性的机遇,我也想从五个方面来讲。

  第一个机遇先讲人民币的国际化,上午也有嘉宾讲了,观点有雷同的话,纯属于巧合。我想人民币国际化这个机会真的是太大了,大家都觉得很大,它大到什么地步?我觉得可以用一个词来形容是中国千年难遇的机会,这次机会对我们中国的企业,特别对我们的金融机构来说真的是不一样,为什么不一样?我有几个感受,因为经常去国外出差,过去你去国外出差的时候一个环节,就是退税的环节都是说你要不要美元,或者当地货币。

  你发现这几年来你去这些主要的西方国家,去机场退税的时候,发现很多机场问你要人民币吗?所以人民币已经到机场这个环节都有大量的人民币存在了,这是一个简单的例子。我想更进一步地说,以美国为例,从美国的历史可以看到,美元国际化的过程,我也看到美国全球扩张史,美国真正在中国建立金融机构是美元国际化以后,建立了全球金融的霸主地位。这一点对我们所有在座的金融机构都是非常有启示的,中国的金融机构能不能伴随中国人民币的国际化建立我们金融的强权呢?这是我们应该思考的问题。

  再拿美国的例子来说,美国在美元国际化以后,它的美元现钞的分布56%是在美国之外,50%是在美国境内的。以美元计价的资产投资品现在90%是美元计价的。这样一个大的市场,美元计价的市场支撑了美国金融机构的全球化。我们设想一下如果中国人民币国际化,现在我们大概是180万亿的货币,现在只有2.3%在境外,假设如果说是10%在境外。那么是将近20万亿的货币,假设20%在境外,是40万亿的货币。这对金融机构来说是何等巨大的市场。我想说的是人民币国际化正在以势不可当的趋势推进,也许两到三年就完成了,如果这样你还不去行动,真的是辜负时代赋给我们千年一遇的机会。

  第二个中国企业走出去需要大量的服务,特别是投资银行和资产管理的权重,过去中国企业走出去一般都是去买资源,到各个经营市场去买人家的资源,现在最近几年来,我们真的有些新的东西,我们现在耳熟能详的中国高铁技术,高端装备技术,迈向境外的市场,我们对一些国外的高端技术企业的兼并收购也在成为企业走出去一个新的方式。过去我们修资源就是传统的打法,掏钱搞政府关系,现在不一样了,你这些对手都是非常专业化的,这样一种方式出去以后是要有专业化的服务,这个过程中金融机构通过投行最能够符合中国升级版走出去的。

  第三个是中国投资走出去,前一段问题我听到大家提得很多中国版的马歇尔计划,我们成立了金砖银行、亚洲基础设施投行,还有丝路基金,我们也回顾了一下美元国际化的过程,美元国际化的过程真正在全球形成美元的离岸中心是在欧洲马歇尔计划之后,正是因为美元在欧洲基础设施中的大量应用,在欧洲市场伦敦和法兰克福形成了欧洲美元的市场,美国又援助日本,通过日本的马歇尔又在亚洲形成了美元市场。中国国家的收入会带动人民币离岸市场的形成。我们的金融机构再不去扮演一席之地,能够把这样一个机会让给国外的机构吗?

  我大概三个月前去汇丰,问十年之内汇丰人最大的业务机会是什么?他告诉我第一个机会是人民币国际化,作为一个外资银行都认识到人民币国际化对他业务发展的机遇,我们更要深刻认识到这个机遇。这个机遇有多大?我不知道上午嘉宾有没有讲?未来一段时间亚洲基础设施每年要投入的资金能够达到7300亿美元,中国去年对外投资1400亿美元,比资本收入多了200亿美元,如果说整个亚洲基础设施有50%、60%为中国的资金所应用,这个市场是非常巨大的一个市场,中国投资走出去也给我们提供了非常难的一个机会。

  第四个我想说现在境外业务正在成为中国银行业增长的一个蓝海,最近我有看了一下报表,中国银行业境内的增长已经慢下来,都在10%以内,你看它损益表的过程,它的利润增长都在30%到40%,说明境外业务正在成为商业银行增长的亮点,我们也反思境外业务主要发展不在零售业务,也不在传统的公司业务,而在新型的批发业务,包括投资银行,包括资产管理,还是回到刚才说的只有真正把中国投资走出去,这样的金融服务做下来,才是我们真正国内的商业银行提升境外收入比重,提升国际化竞争力的一个非常必要的一个途径。所以从这个角度来说呢,我们从未来银行业的增长,从未来银行业的收入的结构调整来说,境外业务,特别是以投行和资管为代表的新型批发业务会成为一个蓝海。

  最后一个,经过十年的发展,国内机构,特别是人才机构在人才专业储备方面已经具备了全球化的一些条件,这个也不用多说,这几年大家都知道境内的机构在大量地引进各种背景的国际化人才。应该说经过几年的发展,人才队伍应该说已经到了一个非常专业化的程度,特别是在香港市场通过几年的实践,初步了解国际市场、初步参与国际市场,我想我们前几年谈国际化是完全不一样的,现在谈国际化,我们了解我们的竞争对手,了解业务的内在逻辑,我们了解境外市场,所以我想这样出去我们是有底气的。

  第三个问题,全球化我们该怎么行动?也讲五个方面吧,第一个要在香港作为我们在香港经济机构,走出全球化的第一步,大家知道香港这个市场虽然说是国际化市场,但总的来说我们还是比较熟悉的。在香港作为第一步,离国内不太远,第二有很好的市场基础,既连接国内市场又连接全球市场,我们不管采取多大行动,总不至于全军覆没,这是一个很好的步骤。

  第二步,我想伴随着中国企业和资本走出去,要在全球主要金融中心建立我们的资产管理机构,也包括投行机构,刚才说到了,如果中国的人民币在国家的金砖银行、基础投行,资金出去以后一定会形成大量的人民币投资和交易中心,这样的投资和交易中心形成一定要中国机构的参与,中国资本走到哪儿,中国企业走到哪儿,我们的企业就设到哪儿,真正围绕国家走出去的战略提供我们自己的服务,这就是我们的资管和投资银行,会提供非常好的服务。

  第三个,在全球化的过程中,我们也要抱着学习的态度,建立全球一体化的投研和专业队伍,只有一支真正的专业化的队伍才能使全球化过程中利用。

  第四个还要稳步推进国内资本市场的开放,最近讲的比较多的是股票市场和债券市场,我特别讲推进国内人民币理财市场的开放,从股票市场和战略市场容量来看虽然比较大,还是受一定额度的管制。但是人民币的理财市场非常大,刚才也说了如果几个板块加起来有30万亿的市场,现在人民币的理财市场,特别是固定收益市场,不仅是香港的投资者,亚洲其他国家地区的投资者,包括欧洲的投资者都是非常喜欢。

  最近我们在日本和台湾,以及在欧洲一些国家接触一些同志,如果有固定收益,人真的是毫不犹豫马上就卖了,我们资本市场不仅是战略市场、不仅是股票市场,还要把人民币市场开放。

  第五个是政策性的支持,我想这个话题稍微回到我们今天的主题,这里面实际上有一个资产管理市场规则的统一的问题,最近大家注意到今年银监会召开年度监管工作会议的时候,第一次叫旗帜鲜明地提出来,银行的私人银行、信用卡和理财要设立子公司,这个政策提出来,商业银行既有支持又有犹豫,犹豫这样一个子公司设立相关的配套政策,实际上是一个监管规则的统一,比如说我们注册成立法人公司以后,我们希望把银行和客户的委托理财关系界定为信托关系,这个能不能突破?我觉得这个是非常关键的。因为不建立信托关系的话,将来很多东西实现不了,甚至打官司不是信托关系你的财产不能抵押拿什么实现?这个是大家非常关心的。

  第二个政策是很多市场的投资主体资本能不能解决,包括交易所市场、股票市场、债券市场,还有衍生产品的期货期权这样一些市场,银行理财能不能直接进去。

  第三个统一就是在监管协定上将来怎么办?银行设定自己的理财子公司,向证监会[微博]申请公布基金是不是被允许?如果设立了将来监管上怎么协调?这个实际上有解答,因为机构是银监会的,业务也是证监会监管,在国外很多国家都是采用机构监管和功能监管是分开的,如果是银监会管的业务就让银监会管,信托化的产品就是银监会监管,如果设立母子基金就是证监会监管,这些问题都可以解决。现在这个题目能不能破?如果能破了,我觉得我们真正走出去才有底气,在国内能够跟统一的监管规则结合,我想这样一些问题你是必须在下一步深入探讨去研究解决的。

  大概我在国外学习的时候,选了一门课,叫全球化战略,里面有一个概念,这个概念是说叫全球平等竟技场理论,这个理论的意思在全球的主要行业都存在一个全球平等的竟技场。这种竟技场一开始是很多企业在里面竞争,最后呢,这个竟技场只能剩下三五家的寡头巨人,只有经过全球竟技场的竞争、淘汰、优胜劣汰以后,生存下来的企业才能够真正成为全球化的企业,成为全球的大鳄。

  我希望未来五到十年随着中国企业走出去、中国资本走出去、人民币国际化,中国的资管也能在全球的竟技场上扬帆前行,真正成为全球资产管理的主要竞争者,我就讲这些,谢谢大家!

  《财经会议》报道你看不见的会场实况,传播会议精华内容,会议直播提前预告,不定期送出免费超值会议门票。官方微博:财经会议,微信号:caijinghy。扫码更方便。

财经会议

文章关键词: 中国财富管理50人论坛第三届年会资产管理财富管理

分享到:
收藏  |  保存  |  打印  |  关闭

已收藏!

您可通过新浪首页(www.sina.com.cn)顶部 “我的收藏”, 查看所有收藏过的文章。

知道了

0
猜你喜欢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

收藏成功 查看我的收藏
  • 新闻杨卫泽被中纪委带走前欲跳楼被摁住
  • 体育NBA全明星替补阵容:哈登领衔+老鹰三将
  • 娱乐陈赫与华谊解约?公司:风雨同舟共担当
  • 财经又一个巨无霸:中电投国家核电合并获批
  • 科技大事件|争论专车:哪些该禁哪些该鼓励
  • 博客当年风光无限的万元户后来如何了?
  • 读书优劣悬殊:抗美援朝敌我装备差距有多大
  • 教育美国15所名校去年仅录220名中国学生(图)
  • 谢百三:把牛市当作熊市做
  • 叶檀:回购商品房充当保障房看似很美
  • 郎咸平:新预算法将中国带入新境界
  • 易宪容:政府为何又要急于救楼市
  • 徐斌:证监会搞投机资金便宜外资
  • 巴曙松:在股市上提示风险总是必要的
  • 邱林:人民币暴跌是挑战美元惹的祸
  • 刘光宇:政府在救楼市上真急了
  • 管清友:美联储加息可能来得更晚些
  • 钮文新:瑞银等恶意绑架中国股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