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清泰:管资本不管企业是生产力一次再解放

2014年12月30日 16:40  新浪财经 微博 收藏本文     
由解放日报、上海国有资本运营研究院以及上海市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共同举办的2014上海国资高峰论坛于12月19日在上海举办。论坛主题:新常态 新跨越。上图为著名经济学家、原全国政协经济委员会副主任陈清泰。(图片来源:新浪财经)   由解放日报、上海国有资本运营研究院以及上海市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共同举办的2014上海国资高峰论坛于12月19日在上海举办。论坛主题:新常态 新跨越。上图为著名经济学家、原全国政协经济委员会副主任陈清泰。(图片来源:新浪财经)

  新浪财经讯 由解放日报、上海国有资本运营研究院以及上海市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共同举办的2014上海国资高峰论坛于12月19日在上海举办。论坛主题:新常态 新跨越。著名经济学家、原全国政协经济委员会副主任陈清泰在发言时表示,改革国有资产实现形势,管资本不管企业,这是对生产力的一次再解放。

  国有资本应该弱化政策性功能,陈清泰指出,其主体应该及时转向收益性功能,以投资收益作为公共财政的补充来源,一方面弥补体制转轨中长期积累的社会保障等可能由未来纳税人支付的历史欠账增加公平,另外还要保证经济体制转轨的平稳进行。

  以下是文字实录:

  陈清泰:各位领导、企业家,非常高兴今天有机会参加上海国资峰会。上海是在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之后第一个出台了国企改革方案的地方,走在了全国的前列,而且上海在国资改革探索当中取得了非常大的成绩,我相信上海的探索和取得的成绩对于全国的改革会产生积极的影响。

  大家都在学习三中全会关于国企改革的有关的一些重要的突破和政策阐述,我作为一个政策研究的人员,也在学习,今天有机会和大家做一些交流,只能讲一些我的理解和意见。

  今天按照会议的约定,我讲两个问题,一个是国资改革的问题,第二向创新驱动发展转型的几个问题。

  第一关于国资改革的问题。

  深化贯彻落实《决定》有两个关键点,第一是国有资产的资本化,另外就是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而具有基础意义的是改革国有资产的实现形式,也就是说,要从政府拥有和管理国有企业转向政府拥有并委托专业机构来运作国有资本。为了节省时间,就浓缩成几个观点阐述一下我的看法。

  第一管资本应该实现三个目标,1、国有企业应进行全方位公司制改制,国有资本可以委托专业机构来运作,企业有股东,实现政体分开,这为保证企业独立地位奠定了基础,是对于企业的再次解放,他会释放企业的活力。

  2、国有资产资本化证券化之后,所有权与法人财产权分离,企业自主决策,做强作大,国有资本追求投资收益有进有退,构成相关但是不受约束两个自由度,流动性将有效保障国有资本效率提升。

  3、政府在管资本不管企业的体制下可以具备超脱地位,可以正确处理和市场的关系,这对政府是一次解放。资本化的重要意义在于,将从根本上理顺长期困扰我们的政府、市场和企业之间的关系。国有资本的预期效能主要是通过市场而不是行政力量来实现,这就使国有资本具有亲市场性,从而保障我国在保持较大份额国有经济的情况下可以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发挥决定性作用。

  因此,改革国有资产实现形势,管资本不管企业,这是对生产力的一次再解放。

  第二国有经济有两大功能,国有资本应该分作两类,基于我国的特点,国有资本原则讲有两大功能,1、政策性功能,就是作为实现政府特殊政策目标的重要资源。2、收益性功能,那就是获取财务回报用于民生和公共服务。而这两者的比例构成,应该与时俱进进行调整。

  在经济发展的追赶期,政府看重的是国有资本的政策性功能,国有企业主要作为政府调控经济的工具,发展战略产业的拳头,配置资源和推动经济增长的抓手,这种发展方式,大体适应了当时的发展形势,这就使我们很快用很短的时间走过了经济发展的追赶期,但是应该承认,这个阶段已经过去,向创新驱动转型的过程当中,我们必须正确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并在竞争性领域改变政府把国有企业作为工具、拳头、抓手的这种行政方式。当前在国家有需要,但非公经济出于种种原因不愿意进入或者不准进入的领域,包括涉及国家安全和某些重要服务领域,以国有资本投资来实现政府的特定公共目标,这种政策性功能仍然不可少。但是曾经很多的重要行业关键领域已经变成了竞争领域,而制约经济社会发展的瓶颈关系国民经济命脉的很多方面也已经变化,现在社会保障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等,这些社会产品的短缺,已经上升为主要矛盾。

  与此相应,国有资本应该弱化政策性功能,其主体应该及时转向收益性功能,以投资收益作为公共财政的补充来源,一方面弥补体制转轨中长期积累的社会保障等可能由未来纳税人支付的历史欠账增加公平,另外还要保证经济体制转轨的平稳进行。

  因此,明确界定国有资本的功能分类,有利于向管资本转型,还可以澄清社会上的一些含糊的概念。现在需要回答的是社会关注的两个问题,一个就是国有经济并不需要从竞争性领域全部退出,很多人出于担心提出,国有经济从竞争性领域全部退出。但我们知道,国有经济规模巨大,全部退出既不现实也没有必要,关键的不是退出,而是要关注国有资本对产业和企业的控制,国有资本的公共性不是表现为退出,而是体现在收益分配的公共性。可以设想,如果在中国资本市场上活跃着仅仅是为追求财务收益的国有资本投资机构,那就如同在一些发达国家的一支支养老基金,必将对资本市场产生正面而不是负面的影响。

  另一个,就是管资本为主并不排除政府直接管企业,《决定》提出管资本为主,就是说不应该排除政府仍直接管理企业,这符合现阶段我们的国情,在竞争性领域的国有资产,应该逐步由管企业转变为管资本,以平等的身份在市场中运作。而对某些战略性和市场失灵领域的国有企业,政府需要对其保持必要的控制力,这些领域基本不存在竞争,那么如何管理对市场也不会产生大的影响,因此,政府对这一类企业如何管理,可以有两种选择,一个是政府直接管理这些国有企业。另外一个就是通过国有资本投资公司来控股目标企业,选择哪一个,那么政府可以根据需要来确定。

  第三,关于划拨部分国有资产充实社保基金。划拨部分国有资本充实国家社保,是需要实现的大事。党的“十五大”曾经提出,要努力寻找能够极大促进生产力发展的公有制实现形式,我认为,社保基金就是一种公有制良好的实现形式,他将有利推动国有资产管理体制的改革和公司治理的改善。

  第四,投资运营机构的属性和运作机制,投资运营机构的设置,让政企得以分开,所有权、经营权得以分离,国有资本的功能转换和效率提升主要通过投资运营机构的有效运作来实现,因此理清投资运营公司的运营机制十分重要,归纳以下几点。

  国有资本应当保持资本的基本属性,收益性投资运营机构和社保基金应该专注财务收益,不刻意追求对产业和企业的控制,政策性投资运营机构实现政府政策目标的同时,应该保障投资的效率和受到强财务约束,为此各类功能的资本应该分别由不同投资运营机构来运作,目的是尽量避免为实现相互冲突的目标而造成低效率。

  投资运营机构应该没有行政权也没有行业监管权,他借助资本市场的工具运营而不是靠行政手段,投资运营机构,既不承接政府对其下属企业的市场监管功能也不承担行政管理等漏斗性功能。

  投资运营机构将通过股东会和董事会行使股东权利,包括选聘董事,选聘总经理参与公司重大投资、并购、利润分配等重要决策,为此对重要投资企业,国有资本出资机构应保持适当股权比例以便获得在董事会的决策权。

  但投资运营机构又是全能的。它既包括国有股权的管理,也包括股权的转让和买进,资本运作可以由本机构进行,也可以委托有良好诚信记录和业绩的基金来进行。收益性投资运营公司的业绩评价是基于投资组合的价值变换,而不是看单个投资项目的盈亏。是基于长期的价值而不是易受市场波动的短期业绩。

  第五,赋予混合所有制新的内涵。现在国有企业的主要部分,通过上市等形式大都成了混合所有制的公司,但是今天所提的混合所有制不能停留在股权结构的混合,而应该在《公司法》基础上建立起新的企业制度,真正做到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因此,这次重提混合所有制的重要意义要赋予他新的内涵。

  我想到的是,要在股权结构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促进实现各类企业的权利平衡、机会平等、规则平等;以发展混合所有制为契机,改变资本被板块化、碎片化,通过市场的对接,做到国有企业的实力加民营企业的活力来增强企业竞争力;以发展混合所有制为抓手,通过引进新的投资者,自然垄断行业应该把可竞争的板块逐渐分拆,分别引入新的投资者,建立混合所有制公司,放开市场;通过混合所有制国有企业去行政化,民营企业去家族化,建立有效公司治理。

  但要实现混合所有制这些初衷,需要进一步深化改革。需要特别注意优化股权结构,比如,在竞争性领域,应该可以适度放开国有股权的比例限制,其次,需要绝对控股的可以把股比过大的国有股权适度分散给两个或者是几个投资机构持有,形成相互制衡的股权结构。第三可以引进养老基金、社保基金、公共基金等市场机构投资者,通过合理的股权结构阻止大股东跨越董事会干预公司经营的状况。

  实际上,一股独大,并不绝对是坏事,但是现在在竞争性领域国有股的一股独大确实造成一系列的弊端。因为控股股东往往有多元目标,包括与财务回报相冲突的资产扩张,解决存续问题,安排干部人员等目标。另一方面,如果一股独大,大股东容易把上市公司作为独资子公司来管理,保持广泛复杂的关联关系。包括向上市公司派遣经理,重要人员交叉任职,多层次大数额的关连交易,重大事项由控股股东实质性决策,追求的目标可能还包括一些非经济性因素激励机制僵化等,在股东会和董事会没有能力来制衡大股东超强控制的情况下,就体制的因素不断向新体制转移;另外,改革的问题,管资本不管企业,目的就是要实现政企分开,这是发展混合所有制的重要前提。混合所有制公司治理是一个基本模型。通过国有投资运营机构运作,未来将有越来越多企业成为混合所有制公司,《公司法》将成为调整股东、持有人、员工相关者利益和权利关系的法律依据。

  混合所有制公司,我想在治理方面,在五个方面值得注意。

  1、过大股比的国有股权适当分散给若干持有者。

  2、所有股东都应通过股东会、董事会行使权利,确立董事会的核心作用和战略地位。董事会应该牢牢把握公司的重大决策权,如发展战略,重大投资并购,年度目标,高管薪酬,长期激励,业绩考评以及利润用于再分配还是用于投资等重大决策,要发挥监事会和审计机构的作用,董事会、专业委员会的作用,董事会应该审议经理人的年度报告,考核经营业绩,防止内部人控制。

  3、经理人由董事会选聘,董事会有权罢免,公司高管由经理人提名,董事会批准,如果不能获批,经理人可以重新提名应该保证经理人的用人权。

  4、公司必须执行国家的法规接受税务工商环保、海关、外管等行政执法部门的监管,上市公司还要接受来自资本市场的监管部门、律师、会计师、分析师的监督。

  5、包括干部人事管理,目标责任管理以及巡视测评等延伸管理,党的关系可以属地管理。而承担政策性功能的企业,可以根据具体情况来区别对待。

  这是我想讲的关于国有资产管理的几个问题。下面讲讲向创新驱动转型的几个问题。

  向创新驱动转型的几个问题是中国不可逆转的大势,如何理解和把握这个大势,我想讲几点思路。第一,关于追赶型经济与创新型经济。较长时期以来,我国处于经济追赶期,基本生活品、能源、基础制造业,目的就是构筑工业化的铺底经济存量,这个期间有几个特点。第一,重复以前工业化国家经历的过程,因为现成的模板可以效仿。第二,同质化的基础性产品和服务的刚性需求可以预测。第三,所需要的是成熟技术,可以从国际市场购买。第四,这些产业和服务业的发展涉及到的规划与政府的公共服务职能有很强的相关性,政府有一定的信息优势。第五这些产业和产品的投资规模特别巨大,规模效益特别的明显。

  那么,这些特点就导致政府主导的举国体制,这种投资驱动的发展模式,发挥了重要的积极作用,使我们较快的走过了经济发展的追赶期,但造成了向创新驱动转型相对迟缓,在许多产业出现了两个问题,1、既有产业持续过量投资,造成产能超常规发展;2、很多产业进入前沿后发现没有太多的东西可以引进和模仿,继续前进找不到方向。但是多数企业没有以自主创新来弥补技术引进和模仿的缺口,像华为公司一样挺身以自主创新引入。创新驱动与投资驱动是两种不同的增长机制,需要不同的发展环境,深刻的理解创新增长的特点十分重要,我罗列几点。

  1、创新是基于市场导向由企业家精神推动的增长,创新存在很大的不确定性和风险性,政府无法预知未来,只能由市场主体分散决策,独立的决定自己想做的事。

  2、竞争性市场是创新的平台,市场为创新提供导向激励和溢价变现的通道,市场消化视作成本并分散失败的风险,尽管创新可以造就像谷哥、苹果、华为和阿里,但是更多的创新却以失败而告终。可是市场的强激励可以更多的人倾心于创新。

  3、创新是试错的过程,创新的方向无法准确预判,谁能成功无法预知,只能在大量进入者竞相探索,所以应该是鼓励而不是限制新的进入者。

  4、创新意味着创造性破坏,革命性新概念、新技术、新产品会引发新旧替代,既会加速产业和企业的兴衰,也会加速劳动力的流速,也会加速人们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的变革。因此一成不变的游戏规则将成为创新的障碍。

  5、中小企业很重要。中小企业试错成本低,决策机制灵活,承担着技术创新和新产品探路者的角色,并为大公司的技术集成提供着技术要素。

  6、创新的风险性依赖直接融资而不是间接融资,灵活的融资方式是助推器。

  第二关于可持续的经济增长,只有创新可以保障持续的经济增长,核心是在竞争的触动下将更多的资源投向创新和研发,依托技术进步不断创造高效率的部门,并使全部门的土地、劳动资本、存量资产动态的流向这些高效部门,不断更新经济结构、产业结构和企业结构,使高效生产力不断取代低效生产率,高效率的企业取代低效率的企业,高效率的岗位取代低效率的岗位。

  在经济扩张期,所谓GDP就是各个企业增加值的总和,那么进入创新发展阶段,则是高效产业和企业的扩张,抵消低效率和企业的萎缩和关闭之后的增量。竞争是效率的源泉,尽管竞争可能造成重复投资和企业倒闭看似浪费,但同时加快了淘汰落后产业和企业,使新的创新不断替代旧的创新才能保障经济效率的持续提升,例如苹果智能终端的出现,顿时使诺基亚[微博]、摩托罗拉[微博]、爱立信[微博]快速的坠落,但是引发一场引发人们移动互联信心革命,以实现可持续经济增长就要创造条件,鼓励既有企业的技术进步和新兴企业和产业的崛起以及扩张。同时要为那些曾经辉煌,但已经落后的企业退出开辟通道,目的就是使失去竞争力的企业他们所占有的有效资源,包括人力资源、土地等流向高效率部门,确保全社会的资源平均使用效率始终处于上升之中,高效生产力不断的扩张,落后生产力不断的萎缩和退出将成为常态。此时,包括资本、劳动力、存量资产等生产要素的可流动性至关重要。

  第三,产业的跟踪与跨越,重要意义在于加速学习的过程,并为技术跨越创造条件,所谓跨越,就是在产业跟踪中强化自主创新能力,抓住时机,瞄准新一代产品,以自己的技术实现产业化,并在这个领域实现超越。日本和韩国大约用了25年-30年走过了这个过程。

  产业跟踪是依附先进企业的经营方式,任何基于新技术的产品他都有一个寿命周期,由于他具有人无我有的唯一性奇货可居,可以获得超额利润,这就是所谓先者为王。随着唯一性的消失,利润迅速回落,而跟踪者往往在利润下降的周期进入,这个时期利润日渐微薄难以赚钱,搞不好连再投资再跟踪的能力都将消失。跟踪者尽管自身的研发活动较少,但是在每一个产品中的技术成本依然存在,只不过没有用于自主研发,而是通过购买专利、知识产权、技术转让和关键零部件等形式把钱送给外国公司,增强了他们的技术能力。跟踪者的研发成本确实发生了,但是本国的研发人员却没有获得参与研发活动的机会,企业的研发能力也未能因此而获得提高。因此,这些企业他很难有翻身机会。

  跟踪者没有核心技术,很难建立起自主品牌,从外部获得的,往往是市场价值大部分已经实现后的技术残肢,即便可以生产出相同的产品,但是也卖不出好价钱,很低的利润率使企业无法进行高成本的研发,使得跟踪者很难跳出不良循环,也就是说,当正在应用的技术需要更新的时候,只能靠引进或者是再引进。

  核心技术依赖他人,企业就丧失了发展的主动权。技术路线,技术标准,都是技术拥有者根据自身特点定制,关键技术和关键零部件掌握在他人手里跟踪者的谈判地位也非常的有限,而且技术路线一旦转向或者零部件供应中断,跟踪者将蒙受巨大的损失。比如,2005年前后,短短三年左右的时间,新一代显示屏迅速替代显像管,我国企业先后上千亿的投资化为不良资产,由产业跟踪到技术自立是非常艰难的跨越。但是当时机成熟的时候,就要毫不犹豫的向前,跨越一旦实现就将改变全局。如果当年没有两弹一星的突破,很难想像我国今天会落到什么地步,而载人航天,超级计算机、超级铁路的成功,使发达国家对我们也刮目相看。

  此外,要特别重视科技型中小企业不可替代的地位。我国科技成果转化率低,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科技型中小企业的发展不够充分,大学是知识创新的重要源泉,大型企业有强大的产业能力,并可以利用其组织平台和资金实力将大量分散的科技成果经集成再创新开发出有品牌支撑的市场主流产品。但是,大学与企业两张皮一直困扰着中国的政府和企业,实际上,知识创新与产业化应用之间有一个广阔的空间,这恰恰是科技型中小企业大显身手的天地。新技术创业者、技术骨干大多都来自于科研机构,使他们较方便的获取技术信息和知识创新的溢出效应,他们可以生存的压力和要实现自己的梦想,因此他们比任何机构都有更强烈的动力,通过创新把知识转化为有市场价值的产品或者可应用的技术,并以大量多样化的转化成果为大企业的技术集成和产业化提供技术要素。从这个意义来说,国家创新体系应当是大学研究机构,大企业与中小企业通过市场的对接。

  技术创新,存在很大的不确定性,有效的创新机制,往往需要强烈的产学激励,尊重个人的制度安排和勇于冒险又有利于分散风险的机制和组织。民营科技型中小企业更加符合这些特质,这使他们在国家创新体系中成为对市场最为敏感,创新最为活跃,最敢于冒险的一支力量,被各个发达国家高度重视。早在2000年欧洲欧盟发布一个小企业宪章,其中指出小企业是欧洲经济的中坚力量,只有把中小企业发展提到优先议事日程,欧洲试图在新经济中的引领潮流的努力才可能成功。

  大企业的成功追求成功率,在革命性技术出现的时候,往往因为对传统技术的依赖和大量存量资产的拖累而表现出踌躇和犹豫,而科技型中小企业,他们却可以从中找到施展的机会,他们愿意以更高的热情义无反顾推进新技术的变革。在我国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CPU、手机芯片、纳米级的锂电池等都出于民营科技企业,从产业发展的历史来看,任何一个产业,都是在一组重大技术突破的基础上,复制一个庞大的技术群发展起来的。在这个过程当中科技型中小企业处于不可或缺的地位。他们是技术成果转化的重要纽带和持续的技术来源,也是建立产业链和开拓增值业务的主力。同时,他们是形成多元化多层次市场的推手。他们将从中将成长出优强的科技型企业,如华为、腾讯、阿里、百度[微博]、展讯等。科技型中小企业是全社会创新效率最高,试错成本最小的一群企业,为大企业的技术集成进行着铺垫。

  大量富有生机活力的科技型中小企业是国家创新的基础,我们要在创新驱动转型中改变传统做法,要进一步确立科技型中小企业不可替代的地位,并要认真解决政策歧视、市场准入难和融资难等发展瓶颈。

  我的演讲到此结束,谢谢大家!

文章关键词: 经济学家2014上海国资高峰论坛国资

分享到:
收藏  |  保存  |  打印  |  关闭

已收藏!

您可通过新浪首页(www.sina.com.cn)顶部 “我的收藏”, 查看所有收藏过的文章。

知道了

0
猜你喜欢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

收藏成功 查看我的收藏
  • 新闻央媒:令计划是山西腐败阵营中执牛耳者
  • 体育哈登33分火箭连败 哈登&巴特勒周最佳
  • 娱乐神反转!胡歌又认了江疏影:祝福我们吧
  • 财经报告:中国养老金隐形债务或达86.2万亿
  • 科技雷军背后 谁在押宝疯长的小米
  • 博客揭秘关押腐败高官的秦城监狱(图)
  • 读书优劣悬殊:抗美援朝敌我装备差距有多大
  • 教育2015校友捐赠排行榜:北大20亿元居首
  • 钮文新:请央行尽快放弃对错误的任性
  • 高善文:A股市场对利好可能透支
  • 叶檀:央行387号文件利好被夸大了
  • 杨德龙:大盘蓝筹行情仍将延续
  • 齐俊杰:限购让国产汽车严重内伤
  • 朱大鸣:养老缺钱83万亿 放开二胎
  • 张庭宾:中国不应坐看日本抢占石油
  • 易宪容:2015年油价下跌的风险更高
  • 沙黾农:股市 大家好才是真的好
  • 刘杉:养老金账户改革谁受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