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讯 由国务院国资委[微博]新闻中心主办的首届国企改革发展前沿论坛于2014年12月27日-28日在广州举行,此次论坛主题为“国际视野下的中国国有企业:新常态、新方向、新责任”。辽宁大学国家经济学基础人才培养基地教育中心副主任和军在发言时表示,单纯的产权转换是不可能保证国企改革效率的,还有要重视交易成本剧增的问题,因为垄断产业很特殊,他又有竞争性部分,又有垄断性部分。
以下是文字实录:
和军:我的学习报告有三部分,一、产权与管制改革的原因,二、成效与问题,三、对中国的启示。国外垄断产业产权与管制改革的原因分四个方面,一个是垄断产业的经济属性发生了演变。好多产业比如说电线产业,把整个国家的覆盖,网络的电线。第二个就是新自由主义世界范围内兴起。第三个就是运营低效财政刺激的问题,这个有两点一个是国外垄断产业改革的时候,背景是国企亏损,财政的压力太大。我们现在中国不一样,我们财政不一样,需要注意的国外是私有化,我们也要通过市场化途径,提高效率有效的方式,而不是单纯产权给的。
产权与国企改革的成效与问题,有这些问题,没有形成有效的机制,垄断有国家垄断,国有垄断,变成了私有垄断,垄断产业不是可以竞争的,我要说一下,不要避讳垄断,因为经济学上也知道,垄断产业是自然垄断,就是必须垄断,不垄断不行。垄断不可怕,比如说电网,那必须垄断。通过这样的办法,垄断产业。
这些改革之后连续发生了几起的火车出轨的事故,导致不规范的行为,包括国有资产。我们产权变化之后,中国也出现了这样的情况,在许多城市公共交通发生了改变,只有私有和国有,对中国的启示是这样的,他是一条可选的但并不是唯一的途径。注意机制的培育。
单纯的产权转换是不可能保证效率的,还有要重视交易成本剧增的问题,因为垄断产业很特殊,他又有竞争性部分,又有垄断性部分。不可避免的就会导致交易成本增加,从政企合一归制国营到归制民营,这是一个新课题。改革本身的成本,我们是1995年之后国际改革,我们改革是有成本的,我们成本很巨大,还有一个是即使低效,也并非民营化的充分条件,我们说了就是低效,事实证明好多国企都非常有效的。应注重改革的条件、时机与最优路径选择。改革应与一国国情相适应,包括市场经济体制完善程度,垄断产业的规制,竞争与产权制度完善程度,政府、思想、舆论、大众支持程度,还有就业等改革配套措施的完善程度,有的垄断企业员工下岗了怎么样,这个不能不考虑。还有改革风险与防控机制。
要重视改革的速度和秩序问题,渐进改革,还有先易后难,还有竞争性业务与垄断性业务分类改革。还有顶层设计与摸着石头过河的良性互动,放松管制与强化管制相互配合,有的需要放松,有的需要强化。稳扎稳打防止走回头路。
谢谢大家!
已收藏!
您可通过新浪首页(www.sina.com.cn)顶部 “我的收藏”, 查看所有收藏过的文章。
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