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建平:“一路一带”倡议不是“马歇尔计划”

2014年12月22日 09:42  新浪财经 微博 收藏本文     
由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经济之声主办的“大国大时代十二月谈:一带一路合作发展通天下”于2014年12月22日在北京举行。上图为国家发改委对外经济研究所国际合作室主任张建平。(图片来源:新浪财经 梁斌 摄)   由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经济之声主办的“大国大时代十二月谈:一带一路合作发展通天下”于2014年12月22日在北京举行。上图为国家发改委对外经济研究所国际合作室主任张建平。(图片来源:新浪财经 梁斌 摄)

  新浪财经讯 由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经济之声主办的“大国大时代十二月谈:一带一路合作发展通天下”于2014年12月22日在北京举行。国家发改委对外经济研究所国际合作室主任张建平出席并演讲。

  张建平指出,“一带一路”的构想是中国的倡议而非战略,需要区域内各国共同推进合作进程,“一带一路”是要通过打造互利共赢的利益的共同体,把各国紧密的联系起来。

  把“一带一路”比作中国的“马歇尔计划”不准确也不妥当。张建平认为这种比喻实际上降低了“一带一路”的思想境界也忽视了“一带一路”和“马歇尔计划”这种本质的差异。

  以下为演讲实录:

  张建平:好,大家上午好。非常感谢央广财经能够邀请我在这个节目当中发表演讲,我要讲的观点不代表研究所的观点,更不能代表国家发改委的观点,只代表我个人的一些研究体会,这个研究是在2014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应急课题的支持下所进行的,推进一带一路的建设。

  实际上我个人认为“一带一路”是中国实施更加主动的对外开放战略,构建开放型经济体系和形成全方位的开放战略新格局的客观需要,也是中国顺应全球和区域发展格局新的变化,培育中国新的国际竞争优势的重大战略部署。它是中国推进新一轮改革开放的重大平台,也是中国创新国际区域经济合作模式的东方大智慧

  大家知道现在在APEC的平台上,我们的发展方向,越来越以自由贸易协定作为一种模式,是要通过谈判,通过机制化的合作,最后走向区域经济的融合。但是我觉得一带一路可能会采取更加务实、更加创新的合作模式。那么这种合作模式虽然和APEC的合作模式是不同的。但是我想一带一路和APEC将会构成未来中国开放格局当中的“一体两翼”的新的战略格局和战略模式。那么实际上它正在塑造中国全方位开放的一个新格局。那么我就围绕它的这种开放包容的特征从四个方向来谈一下我的理解。

  首先第一点,我认为一带一路的合作理念是开放包容的。一带一路的建设实际上基于各国的文化认同,也就是说,遵从世界上多种文明的共同的存在,在这种前提下,也尊重世界多极发展模式的存在。我们所推动的这种经济、文化、安全、外交、多方面的综合合作的底蕴是丝绸之路的文化。作为合作发展的新理念和新的倡议,我觉得它体现了和平、交流、理解、包容、合作以及共赢的精神。未来所有一带一路的经济体,依赖一带一路的千年传承,依赖着人文和商贸的千年传承。

  同时我们也会赋予一带一路合作新的含义。我想无论国家的大小,无论国家的强弱,都是一带一路平等的参与者和建设者,在这个过程当中,大家是共同商议,共同建设和共同受益。不排斥有任何合作意愿的经济体加入,从这个意义上来讲,我觉得这个理念是一种创新的和包容的。

  第二个方面,我想强调一带一路的合作空间也是包容的,那么一带一路未来将会成为世界上最长、也最有发展潜力的经济大走廊。它涉及到几十个陆上的、海上的、中国的邻国以及中国周边的国家,这些国家和中国的经济拥有非常强的互补性,同时也有巨大的发展需求和巨大的发展潜力,一带一路倡议的地域和国别范围是有弹性的,也是开放包容的,任何一个相关的经济体如果愿意参与进来,我们都是欢迎的。

  当然就是俄罗斯,南亚和东南亚国家是优先的方向,那么中东、东非、北非和中东欧国家会成为陆上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这样一个交汇的地区。中国国内很多的省份都会成为“一带一路”建设当中的重要的参与者。在我的想法当,未来基于这种综合立体的现代化的交通运输通道所形成各种经济带,会形成许多经济带所组合而成的巨型经济网络,它会覆亚欧大陆,同时也会辐射非洲和大洋洲,在一些国家和地区,“一带一路”会形成很多的交汇点,中国的很多相关省份也会形成“一带一路”的交汇合作平台。

  第三我想强调“一带一路”的合作方式,它既要依托现有的机制性的合作以及未来可能发展出来的新的机制性的合作,同时我们也依赖很多非机制性的合作。它应该是机制性合作与非机制性合作的结合体。任何创新的务实的合作方式都会被吸收和包容。那么“一带一路”的合作我想他也不刻意去追求建区域经济一体化的组织。在这方面我特别想提醒大家,区域合作不等于区域经济一体化,即使我们没有这个自由贸易协定,那么在“一带一路”这个框架之下我们仍然能够不断的来推进区域经济合作的深化。所以在“一带一路”合作的过程当中,一方面上海合作组织、欧亚经济联盟,中国东盟自贸区这些机制性的合作,还有大湄公河次区域合作等区域或者次区域的合作机制,都会成为“一带一路”合作过程当非常重要的平台。

  同时我们也有很多新的非机制性合作会注入新的内涵和活力。在这个过程当中,有关的经济体可以把现有的和计划当中的各种互联互通的项目,基础设施互联互通的项目,贸易和投资的合作的项目,以及政策沟通和文化交流、民心沟通的项目都整合进来。而且非常重要的一点就是在这个合作的过程当中,我们是无须谈判的。大家都知道比如说要进行区域贸易协定的合作,比如说在亚太平台上,很多内容都是需要谈判的。

  第四点我也想讲“一带一路”的合作领域是开放包容的。“一带一路”建设现在已经非常明确的提出要实施五通,包括政策的沟通,道路的连通、贸易的畅通、货币的流通和民心的相通,这是一个开放包容的系统工程。它是要以经贸合作作为核心,但是也涉及文化交流、安全合作、生态环境保护和发展民生。

  在这个过程当中,因为“一带一路”周边国家和地区的经济体发展水平不一样,那么它的能力是不同的,在这个过程当中,这“五通”就为不同的经济体,在“一带一路”的合作上提供了不同的多元的选择的可能,你可以选择先做一通,你也可以选择先做三通,你也可以同时推进五通,这样的话,有关的国家就可以从易到难,从点到片,然后从线到片,逐步形成更大范围的区域合作,所以在“一带一路”的平台上,所有的经济体将在政治上不断的互信。那么在经济上把互补的优势转变为合作的优势,最终目标是“政通人和,互惠互利和共同发展”。

  最后我想总结一下,就是“一带一路”的构想虽然是中国的倡议,我非常主张我们把“一带一路”作为一个中国的倡议,而不是把它作为中国的战略,但是我想一个多元开放需要区域内各国共同推进的这样的“一带一路”的合作进程,它不是中国一家的事,它是“一带一路”所有经济体共同的发展任务。它是要通过打造互利共赢的利益的共同体,把各国紧密的联系起来。

  我特别注意到,在李总理出访欧亚国家的过程当中,中国日报在报道当中,用的是“一带一路”是中国的一个战略倡议。我觉得个是非常关键的,可以用这个来避免让很多“一带一路”的伙伴来对中国产生不必要的猜疑。另外我也想提一点,把“一带一路”比作中国的“马歇尔计划”不准确也不妥当。我觉得这种比喻实际上降低了“一带一路”的思想境界也忽视了“一带一路”和“马歇尔计划”这种本质的差异。

  在当前全球化深入发展,区域经济一体化深入发展的背景下,中国是本着平等合作、共同发展、合作共赢的原则,在推进“一带一路”的建设,所以我认为中国的“一带一路”的倡议含义非常的清晰,没有必要用洋名来对中国倡议的合作平台冠名。最后我衷心希望在未来通过中国和“一带一路”所有经济体的共同努力,最后我们能够做到合作共赢、共同发展和共同繁荣,谢谢大家。

文章关键词: 一带一路大国大时代丝绸之路

分享到:
收藏  |  保存  |  打印  |  关闭

已收藏!

您可通过新浪首页(www.sina.com.cn)顶部 “我的收藏”, 查看所有收藏过的文章。

知道了

0
猜你喜欢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

收藏成功 查看我的收藏
  • 新闻薄熙来法国别墅标价695万欧元挂牌销售
  • 体育NBA-詹皇两双骑士胜 科比25分湖人3连败
  • 娱乐《歌手3》首期排名 韩红领先胡彦斌垫底
  • 财经钢企每天一睁眼就新增负债6亿元
  • 科技新浪科技2014年度风云榜评选启动
  • 博客田朴珺: 只与真爱的人共享的早餐
  • 读书优劣悬殊:抗美援朝敌我装备差距有多大
  • 教育12月四六级真题答案 19岁女生上学照顾妈
  • 高善文:警惕A股短期交易风险
  • 如松:警惕全球爆发大规模贸易战
  • 郭施亮:18只股票上新闻联播的背后
  • 许一力:证监会调查18家上市公司深意
  • 陶冬:美国利率上升周期进入倒计时
  • 余丰慧:靠货币政策难挽救俄罗斯经济
  • 水皮:卢布绝地反击 普京能抗多久
  • 冉学东:地方债处理的部委博弈
  • 如松:人民币开始进入“特护”阶段
  • 陈思进:俄罗斯卢布给我们的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