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京京:O2O能使效率提高和服务更精准化

2014年12月14日 12:50  新浪财经 微博 收藏本文     
北京嘉和一品管理公司董事长刘京京 北京嘉和一品管理公司董事长刘京京

  新浪财经讯  由《中国企业家》杂志社主办的“2014(第十三届)中国企业领袖年会”于12月12日-14日在北京举行。上图为嘉和一品的创始人刘京京在“中国企业家领袖年会尖峰对话O2O向何处去的论坛”论坛上表示:智能终端载体是效率提高和服务更加精准化。

  刘京京:我所做的是一个最传统的行业,现在嘉和一品在全国有100多家门店,以周围特色的健康饮食连锁。在现在的互联时代,我们也遇到了一些挑战。包括现在懒人经济也越来越严重,我们从2009年开始做外卖服务,大家都希望我能够在足不出户的时候吃到美味的餐饮。但是,对我们来说,实际上也造成很大的困扰。当顾客遇到高峰期的时候,外卖客人越多,我们送餐的速度很难保证。所以,我们希望给客户提供免疫的服务,但是同时人工成本的上升又很难解决。比如大家订一个外卖,五六十元,我送出去,需要三四十块钱的人工,这样物流成本很高。但是,我们选择在现在通过智慧餐饮实现了解决方案,通过一种智能设备,这种设备可以像储藏箱一样,可以单层加热,保持温度,比如餐盒放进去,可以保持65度以上。同时,如果放的是冷鲜的蔬果,又可以降到零下温度,进行保鲜。放到商务社区的楼里,顾客可以通过手机,或者Web端预定,我们会按顾客制定的时间把这些餐配送到你所在的楼宇里面。当你早上起来上班的时候,到家门口就可以把这份餐取走。包括地铁里也可以定,今天中午想吃什么,12点可以到楼下取到你想吃的食品安全有保障的餐饮的美食。真正线上和线下的结合,使大家更加方便,包括可以通过私人定制,比如我信瘦身,或者现在是三高人群,希望有专业的营养师给我配餐,一个星期能吃到什么,或者一个月瘦两斤都可以实现了。所以,移动互联的到来使我们最传统的行业能够跟高科技手段相结合,改变大家的生活方式,给大家提供很好的便利,也是一种很好的尝试。

  吕长城:刚才系统讲他用系统的方式把线上线下打通,你是通过互联网把送到客户的手里去。

  刘京京:我们是通过智能设备,是终端的载体,只需要在一个大楼里放置一套终端载体,根据客户的预定,把它放置在相应匹配的仓位。它是一个平台,不是只局限于我们嘉和一品,而是满足大家的需求,大家可以通过这个平台订到我想吃的所有的这些美食,给大家提供更好的勉励。

  吕长城:还有什么好处?

  刘京京:一个是确保准时,如果订餐厅的外卖,可能很难保证,因为这个时候我们外送人员可能送别人的订单。现在通过智能柜,八点种的订单可以放了十份,二十份,这是一个准时,还有费用的降低。以前外送费十块钱,顾客承担五块,我们企业承担五块,通过刚才这样的方式,十块钱分摊到20份餐饮里面,这样最大的显著特点是你可以省钱了。

  吕长城:因为大部分餐饮都在给房地产打工,所以这是餐饮最大的一个问题,你对现有餐饮的帮助,对这个优化在哪儿?第二、饿了吗?在线下订餐,送餐还是餐饮自己送,你们跟这个有什么区别?

  刘京京:通过集中的订单,比如两平米可以摆100个仓位,这样可以很大效率提高顾客的利用率,可以按照顾客的订单有需求,才会配送过去,这样效率大大的提高。我们现在跟饿了吗?大众点评都在合作,所有BAT都在介入餐饮这块的领地,大家解决的都是帮餐饮企业引流,把订单引过来了,但是实际上对于餐厅来说,是欢喜也是压力。确实在有限的时间之内没有办法给所有的顾客提供最满意的服务,因为压力集中在我们的高峰期。对于现在智慧餐饮,大多数80%的顾客都是预定化的,通过今天订明天的,我出什么餐,昨天下午已经全部知道了,可以提前准备,都切配好。第二、对于我们订货也更加精准,可以闲时把这个产品加工出来,所以这样对我们餐饮来说,应该说真正的帮我们找到了一种解决方案,就是使我们的闲时利用了,包括物流成本降低了,相当于我们在我们店周边开了很多卫星站,能够更接近消费者。

文章关键词: 食品安全O2O餐饮刘京京

分享到:
收藏  |  保存  |  打印  |  关闭

已收藏!

您可通过新浪首页(www.sina.com.cn)顶部 “我的收藏”, 查看所有收藏过的文章。

知道了

0
猜你喜欢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

收藏成功 查看我的收藏
  • 新闻中将:朝鲜若崩溃中国救不了不必为朝打仗
  • 体育英超-切尔西2-0全胜领跑 曼城五连胜
  • 娱乐台援交门女星称被骗:我脏透了 现场换裙
  • 财经国际油价一路跌回5年前 价格已接近腰斩
  • 科技发烧Ke|阳光动力2号环球飞行大揭秘
  • 博客古代女人来月经用什么 2014最火博客盘点
  • 读书优劣悬殊:抗美援朝敌我装备差距有多大
  • 教育90后美女老师酷似明星周慧敏走红(图)
  • 黄祖斌:不要因股市阴暗论错失牛市
  • 陶冬:油价再破关 联储初改口
  • 如松:看财政如何把房地产推下悬崖
  • 杨红旭:房地产业需要“守寡”
  • 水皮:央行降准能算什么事?
  • 徐斌:金融地产的估值低到地板价
  • 谢百三:中国资本市场依然强劲
  • 慕容小散:吴晓波 您为什么不炒股呢
  • 管清友:点评经济数据 等待政策暖风
  • 郎咸平:中国改革必然遭遇的五大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