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讯 12月14日,第二届中国产业改革发展年会在京召开,会议主题为“新常态下的产业改革发展之路”。工信部产业政策司副司长苗长兴出席会议并发表演讲。苗长兴表示,我们国家已经成为全球第一大制造大国,但是工业大而不强,在核心技术、产品附加值、产品质量、生产效率、能源资源利用和环境保护等方面与发达国家先进水平相比,还存在较大的差距。
苗长兴指出,目前,我们正处在工业化的中后期,比较优势转换的关键阶段,我们原来的一些人力成本的优势,包括环境成本的优势都不在了。经济发展应该说进入了一个增速放缓、结构调整、重力转换的新常态,同时迎来全球新一轮产业格局和变革,这对于我们国家来说也是机遇,也是一个挑战,抓住机遇才能实现弯道的超越。
以下是苗长兴演讲实录:
苗长兴:尊敬的吴主席、季主席,各位嘉宾,各位企业家朋友,大家上午好。非常高兴参加第二届中国产业改革发展年会,下面我就加快推进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谈一些认识,与大家进行交流。
党的十六大提出“信息化带动工业化,工业化促进信息化”,十七大又提出“推进信息化和工业化的融合”,十八大又进一步提出“推动工业化和信息化深度融合”。大力推进工业化和信息化深度融合,是党中央准确把握全球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趋势,站在历史和现实的高度统筹经济社会发展全局作出的重大部署。对于新时期推动我国经济转型升级,重塑产业竞争新优势具有重大的战略意义。我们国家已经成为全球第一大制造大国,但是工业大而不强,在核心技术、产品附加值、产品质量、生产效率、能源资源利用和环境保护等方面与发达国家先进水平相比,还存在较大的差距。目前,我们正处在工业化的中后期,比较优势转换的关键阶段,我们原来的一些人力成本的优势,包括环境成本的优势都不在了。经济发展应该说进入了一个增速放缓、结构调整、重力转换的新常态,同时迎来全球新一轮产业格局和变革,这对于我们国家来说也是机遇,也是一个挑战,抓住机遇才能实现弯道的超越,因此加快转变发展方式,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大力推动“两化”深度融合,推进工业的转型升级,培育产业竞争的新优势,已经势在必行。
我介绍三个方面的内容:第一,信息化和工业化的深度融合不断产生新技术、新业态、新模式,将重塑全球制造业发展的格局。全球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正在日异月新,并加速与各领域技术深度融合,引发了经济社会发展的深刻变革,移动互联网、云计算、物联网、大数据等新一代的技术在制造业的集成应用带来了产业链的协同开发创新,带来了 用户参与式创新,带来了制造业、技术、产品、工艺、服务的传导和创新,不断催生和孕育出新技术、新业态、新模式。工业产品向数字化、智能化方向发展,网络众包、异地的协同设计、大规模的个性化订制、供应链的管理等新型的智能制造模式将加速构建产业竞争新优势。制造业与服务的融合,使得环生命周期的管理总集成、总承包、互联网金融、电子商务等加速重构产业价值链新体系。工业云服务、工业大数据应用,物联网应用都可能催生出一些新生的产业,柔性制造、智能制造、服务性制造、公益物联网、3D打印等等,这些都对传统的发展理念、发展方式、发展模式产生了颠覆性、革命性的影响,将带来产品个性化、制造服务化、组织分散化、过程虚拟化,必将重塑全球制造业的发展。产品向大规模的生产,向个性化的订制转型,针对消费者个性化的需求,实现订制产品的批量生产,用户参与生产和价值创造的全过程。制造业的服务化,从生产性服务到服务性转型,围绕全生命周期不断地融入,带来市场价值的增值服务,以此实现从传统的提供产品服务组织的转变,由传统的集中组织生产向分散性的组织转变。互联网平台汇集到企业要素积累,推动各产业环节,形成分散化的组织形态向协同研发、众包设计、众筹融资、网络制造等,大家知道海尔的HOPE开放创新平台就是个互联网众包平台,它汇集了全球设计资源和用户的需求,征集产品和技术的解决方案,目前已经有全球的食品、电子、家电等各个领域的200多万专业研发人员注册。像过程的虚拟化,打造虚实结合的数字化工厂,一种虚拟制造技术对整个生产过程进行研发、设计、工艺、装配、物流等业务流程的虚拟化,并通过互联网构建虚实结合的平台。制造资源云化,就是将社会制造资源有效地组织,按需驱动,比如互联网分散的制造资源共享到云服务平台,按照生产的要求进行统筹的调配提供,实现多方的协同制造。
第二,世界发达国家都在努力打造信息化背景下的产业竞争的新优势。当前,发达国家纷纷提出在工业化和制造业再回归的概念,试图抢占新一轮产业发展的制高点,着力打造信息化背景下国家制造业的竞争新优势。美国提出了先进制造战略,自从2008年金融危机以来,美国先后制定了重振美国制造业、先进制造业伙伴计划、先进制造业国家战略计划以及制造业促进法案等,设立了国家增材 制造促进中心、数字制造和设计创新中心等先进制造技术的研发机构。美国结合各个领域的产业优势,重点突破产业附加值高的像智能制造、纳米制造、生物制造,以求中长期产业布局打造总体性、系统性的制造优势,保证世界的优势。美国提出工业互联网的概念,这些都是先进制造的重要内容。德国提出了工业4.0战略,其实就是一种单一智能设备的互联,不同类型和功能的智能单一设备互联又组成了智能生产线,不同智能生产线互相联网,又组成了智能车间,智能车间互联,又形成了智能工厂,不同地域、不同行业、不同企业的智能工厂互联又组成了一个制造能力无所不在智能制造系统,这些单一的智能设备、智能生产线、智能工厂、智能车间可以自由、动态的组合,满足不断变化的制造需求。它的核心就是通过这种虚拟网络、实际物理系统使人、设备、产品实时联通,相互识别和有效的交流,从而构建一个高度灵活和数字化的智能制造模式。在这种模式下,生产由集中向分散转变,规模效益不再是工业生产的关键因素,产品由趋同向个性化转变。
为了推进工业4.0战略,美国政府也成立了与德国的机床设备制造业联合会、西门子等十多家企业和机构共同成立研发的创新体系。德国电子委员会也重新编列了工业4.0的标准化工业图,推动各方参与技术标准和规范性的一致。德国政府又加强数字网络基础设施建设,为工业4.0提供新的动力。从美国、德国这些发达国家的实践来看,他们一是对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都上升了国家的高度,将其作为抢占未来产业发展制高点,重塑产业竞争优势的措施。二是以智能制造为切入点,实现智能生产和智能工厂,提高制造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提高产业竞争力。三是他们都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企业和产业为主体,通过创造性、全方位地引入新一代信息技术,全面实现信息化、智能化。四是他们都建立了多层次的产学研政联合推进的机制,包括政府层面的高层次,提出产学研协同研发创新网络的联盟,以及中介服务机构和大企业牵头成立标准化培训平台。
第三,加快推进工业化和信息化融合,重塑我们产业竞争优势。德国工业4.0、美国先进制造业战略和工业互联网,包括我们提出的信息化工业化深度融合,这都体现了各国对未来制造业走向和战略布局的认识,其本质都是一样的,都是一致的。在当今的互联网时代,云计算、大数据的应用使得工业化、信息化融合成为可能,也是提高附加值和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方向,必须依据当前着眼长远、统筹谋划、提前布局,找准发展的突破口取得一些实质性的进展。一是把智能制造作为两化融合的重点和主攻方向,智能制造是依托传感工业软件、网络推进系统、新型的人机交换模式,实现人、产品、设备等制造要素和资源的相互识别,使之联通,有效标准,促进制造业研发、生产、管理、服务与互联网紧密结合,推进生产方式订制化、柔性化、网络化,从而不断地充实提升制造业的全球竞争新优势。
当前,要围绕增强重点行业成套智能装备和重大智能产品的发展能力,加快关键领域的发展。要选择重点行业开展智能工厂的应用示范,打造协同开发、协同供应链管理和网络制造国家级产业示范基地,大力发展智能制造。要积极地培育智能制造个性化订制网络众包,云制造等产业信技术、新模式、新业态。二是要强化两化融合的产业基础能力。一是要加强关键共性技术的研发,二是要建立健全通用的标准体系,整合国内标准化资源,学习德国工业4.0以及美国先进制造和互联网的经验,加快智能制造标准化体系的建设。三是要完善面向智能制造的网络基础设施。四是要增强电子信息技术支撑服务能力。五是要强化工业制造能力,要针对关键的技术材料、核心技术部件、先进制造,这种工业产业基础来支撑上下游核心创新,解决研发设计和产业化的关键问题。三是通过两化融合的管理体系,去年制定了管理体系的标准,通过将信息技术与现代管理理念融入了企业管理,实现企业流程的再造,信息集成、智能管控、组织优化不断提升信息化背景下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今年首批选择了500家企业进行试点,争取年内完成200家企业达标,推进两化融合向更高的水平迈进。
四是建立完善的协同推进机制,充分发挥我国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体制优势,凝聚推进两化深度融合的强大动力。一是政府层面的高层次的部门协调机制,协调政府部门建立了智能制造政策的制定和执行。二是在政府有关部门指导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纽带,组织产学研协同研发创新网络和产业联盟,加紧制定相关的国际标准,抢占产业发展的制高点。三是鼓励工业组织和大企业牵头,成立标准化应用示范和培训的服务平台。
我就介绍这些。谢谢大家。
已收藏!
您可通过新浪首页(www.sina.com.cn)顶部 “我的收藏”, 查看所有收藏过的文章。
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