尖峰对话:中国制造的未来

2014年12月13日 15:57  新浪财经 微博 收藏本文     
由《中国企业家》杂志社主办的“2014(第十三届)中国企业领袖年会”于12月12日-14日在北京举行。上图为尖峰对话:中国制造的未来。(图片来源:新浪财经 梁斌 摄)   由《中国企业家》杂志社主办的“2014(第十三届)中国企业领袖年会”于12月12日-14日在北京举行。上图为尖峰对话:中国制造的未来。(图片来源:新浪财经 梁斌 摄)

  新浪财经讯  由《中国企业家》杂志社主办的“2014(第十三届)中国企业领袖年会”于12月12日-14日在北京举行。上图为尖峰对话:中国制造的未来现场。北京新世纪跨国公司研究所所长王志乐,杰克控股集团总裁阮积祥,美国铝业公司亚太区总裁陈锦亚,秦川机床集团总裁胡弘,经济日报社科技部主任姜波,共同就主题“中国制造的未来”进行了讨论。

  以下为论坛发言实录:

  姜波:各位来宾、各位朋友,大家好!首先受中国企业家杂志社社委会的委托,热情欢迎大家来到暂时没有雾霾的北京。下面我给大家介绍一下今天下午将发表精彩演说的几位嘉宾。这位是王志乐老师,因为他在人民大学当过教授,他好像是北京老四中的学生,黑龙江兵团呆了10年,在德国、瑞士大学做过访问学者。这位是阮总,杰克控股的董事长。阮总很帅,实际上他是60后后,03年的时候,被我们中国企业家评为未来之星,现在这个星星已经燃烧成小太阳了。一会儿他会给大家介绍他们的企业怎么升级转型成为企业的领跑者。这位是美国铝业公司亚太区总裁,他在大型跨国公司工作多年,对全球经济的全球化有一些研究,尤其对制造业发展有精辟的见解。这是胡总,这是秦川机床集团董事长,这是来自内地的创新型企业。最近胡总和我们经济日报交流比较多。胡总是从技术员一步一步成长起来的,很多论文多获过奖,我是经济日报的记者姜波。

  今天大会给我们的主题是中国制造的未来。大家都知道,制造业是实体经济的主体,关乎一国国本,而且承担着强国的梦想。大约20年前,日本虚拟经济的时候,日本经济学家说制造业是永远。美国哈佛大学的一位教授有一本书生产繁荣,美国为什么需要制造业复兴?他们说一个国家如果失去了制造能力,可能就失去创新能力。2010年一个具有里程碑意义的转折静悄悄的发生了,这就是中国制造业的产值达到1.99万亿美元,超过美国1.95万亿美元。西方媒体评论,这是美国自1885年工业产值超过英国之后,125年以来,首次让出制造业老大的位置。我们中国成为了名副其实的世界工厂,中国制造走遍了全球。2011年的数据,统计22大类当中,中国制造业产值增值部分的第一的12,第二位的9类。目前我们中国制造业是中国经济重要的发动机。所以中国和平崛起也好,中国大国使命也好,亿万人们的中国梦都需要强大的制造业。不过我们还没有来得及陶醉2012年美国华盛顿有一篇文章,现在该轮到中国担心未来制造业了。美国用20年的时间用新技术掏空中国的制造业。现在我们面临双重压力,国际金融危机之后,西方国家反思,实体经济虚弱的后果,都纷纷提出再工业计划。德国提出工业4.0的战略,美国通过一系列再工业化的法案和一些优惠措施。特别是美国能源价格的低廉和智能机器人的使用,劳动成本降低,加速制造业回流的步伐。我们在技术上同发达国家没有办法竞争,成本上没有办法和低收入国家竞争,我们出现产业停滞或者产业空心化的局面。

  移动互联技术彻底改变我们生产、生活、思维方式,这是创造性的毁灭,必然给制造业带来深刻的变化。特别是现在的新材料加上3D打印,包括高智能机器人,大数据已经显现出变化的结果了。我们同美国、日本、德国先进制造相比,我们在产业技术、基础零部件等方面还有很大的差距,能不能抓住机遇,使中国的这棵大树根更大,果更茂。我们有一些制造业在全球领先,但是大部分的行业创新能力不强,产品附加值低,耗能比较高。我们的产业结构,产品结构不合理,缺乏打造完整产业链的能力,属于大而不强。我们现在制造业产值略超过美国,美国一千多万人搞制造,中国是一亿多人搞制造。

  而且我们现在流动性很强的农民工成为制造业的主力军,很难打造一只稳定、高技术的产业队伍。而且我们的民族基因里缺乏德国、日本产业工人的匠人的精神。所以我们下一步怎么办?最近国家有关部门已经着手制定中国制造2025规划。刚刚结束的中央经济工业会议要求我们适应新常态、引领新常态,而且这是大逻辑,充分发挥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服务业的支撑作用,加快传统产业向中国制造迈进。中国制造的未来怎么样?我们请4位嘉宾给我们分享,我们进行一场思想的碰撞,然后大家有什么问题再互动。现在我们就开始。

  胡弘:各位朋友大家好,今天参加中国企业家盛会,对于中国制造业的未来这个话题,确实和我们从事制造业的人,密切相关。经过了30年的改革开放以后,我们制造业已经成为世界第一大,规模第一大。但是确实不能算为制造业的强国。这表现在我们在高技术的产品、高附加值的产品上,大量的充斥的还是国外的,特别是国外发达国家的产品。顶尖品牌还很少,这是大家有目共睹的。最近大家热议的德国工业4.0。我们对这个问题的理解,我们工业发展分几个阶段,机械化、工业化、信息化、智能化。尤其互联网渗透到我们制造业的各个环节,带来我们制造业的一个深刻的变化。

  中国制造业前景究竟如何,我们这一批从事制造业的人,下一步的着力点应该在什么样的方面?确实需要我们去认真研究,共同努力。首先我认为,我经常说,我认为中国的制造业将会达到世界第一,成为世界最强的。这一点基于我们这几十年的发展。只要我们静下心来去做产品,就能够把产品做好,现在我们在一些小的产品上,其实已经充分表现出来,中国人在做产品上的智慧、技巧的能量。但是由于我们在整个大的逻辑关系,整个布局起点上不够高,我们在一些大的产品上,确实还有待进步。但是我认为中国要成为世界强国必须走,必须要靠制造业。如果制造业不强,中国这样一个大国成不了一个强国。因为我们看世界上所谓的强国都是制造业的强国,美国、日本、德国、法国、意大利等等这些,他们都在很多领域有自己的世界品牌,世界最优秀、最优质的产品。

  我们现在回过头来看,在这方面积累还不够。再说前些年我们发展有一些粗放。因为各个制造业产品造出来就能卖出去,没有对产品进行精雕细琢,或者深入研究还不够。现在回过头来看,要补这一课。就拿我们秦川机床来说。大家都知道我们秦川机床是从事机床工具行业的,也就是为制造业提供母机或者工具的。发展机床工具行业,加强我们制造业的竞争能力,可以说我们是先头部队。但是很现实的问题,在高端的机床上,仍然被国外的产品大量的占据我们的市场,这是有关的现实,我们秦川这几年居于我们自身的特点,着力打造了我们的产业链,一个是齿轮加工装备的产业链。由于我们秦川集团具有全国第一的齿轮磨床,我们的齿轮磨床是全世界品种最多的厂家。国内市场有75%的份额。我们还有全国第三的车床,全国第一的齿轮道刀具,这样针对我们国内齿轮行业的追求,自动变速箱齿轮的加工。   

  我们是全国车床第三。我们秦川本部的一些中心,特殊的磨床,构成了高效数控产业链。我们这些年针对国内特别需求的三航两机设备的需求。三航就是航天航空航海,这些设备制造的需求。因为这些厂家,这些企业也是近多少年得到快速的发展,中国面向海相,我们海洋平台,造船,航空,这些年高速发展,他们也提出了对工作母机的迫切要求。

  我们国家原来的航空工业所用的设备,几乎全是国外的设备。由于原来国家要上航空,当时我们机床工业行业还比较落后。从原来苏联那边弄进来的东西和西方机床不能比。要上航空工业就要大量进口国外的设备,造成我们这些企业熟悉国外的设备,一代一代用国外的设备,已经顺手了,已经习惯了。也促进了国外设备一代一代的更新改造。

  中国制造业的发展,救活了德国、法国濒临倒闭的机床行业,他们就给中国生产机床。但是随着一些情况的出现,特别是比如说国际政治上的一些争端,国外就提出对中国的境遇。一听到这个消息我们中国的制造业感觉脖子被勒紧了,机床的及时升级改造不能改造。所以花高价买来的设备就会成为一堆废铁。国家在这方面注意到这个问题以后,启动了04专项。就是在国产高端装备方面,解决国家提出来的急需的课题,这样一个重大专项。

  在这个专项里面,我们秦川参加了45项,应该说在整个行业里也是比较多的。一方面我们要积极争取这些项目,一方面使我们的实力增强,给我们下一步发展打下技术上的储备,应该说收到了良好的效果。所以说只有自己把功夫下到,把拐杖扔掉,才能够打破别人的封锁。我们的车轮磨床其实能成为中国机床工业市场里,为数不多的替代进口高端机床成功的事例,实际上是我们几代人员不懈努力的结果。

  当年我们曾和国外谈引进,谈合资,被人家都拒绝了。在这种高端机床上,因为车轮磨床在机床里是高端的,甚至傲慢的的人说,把机械、图纸给你们,你们也做不出来。实际上这是他们利益所在。这个量虽然不大,但是它高复杂、高利润,他说就那么点市场,我给了你,实在上是基于这个考量。我们一代一代人的不懈努力,最终打破了这个隆重。

  我们在后面一系列的产品里头,也有信心。包括刚才姜主任提到的BX减速机(音译)实际上国内机器人风风火火,据统计有几百家企业做机器人,但是这里面所用的重要的部件,一个标准的机器人上有6个关键减速机,这个主要被日本的企业所垄断。这样的话,我们正好在这之前,我们接国家的863计划,我们十年以前已经把这个产品做出来了,通过了初步的鉴定。

  这些年我们看到这个,这次我们又上了产品。应该说大家很关注这个产品,经过我们现在的不断努力,应该说这个产品已经很有希望了,我就先说到这里。

  姜波:秦川机床在国家重大专项取得了成功,使我们有了很大的信心。下面请陈总。

  陈锦亚:我是搞工业的,在中国也好,在国外也好都是搞工业的,原来又是农民出身,和我们志乐教授有得一拼。又是工人,又是农民,我得讲一下生产。

  上一周美国各个部门都探讨美国和中国谈判投资协定的事情。我觉得咱们在这个时候,这个场合说点题外话,不说我自己的本行生产多么重要。虚拟经济特别热闹的时候,我就说一个国家靠虚拟经济活不下去。但是虚拟经济没有实体经济的话,虚拟经济都是假的。

  我想说一下关于投资的问题。中国现在到国外投资,我这个人有时候喜欢讲一些不合潮流的话,或者别人都说二。我今天再二一下。08年,09年的时候,到国外投资很成风,每次开会的时候,凡是快会都说我到国外买了什么样的企业,我说了反话,很多人说陈锦亚太刺头。咱们谁都不要说我在国外投资能买多少厂。我当时的原话,只要给我支点,我可以把地球撑起来,只要有钱什么都可以买下来,但是10年以后,投资企业买了企业不能赚钱的话,还不如不买它。我的话被很多事实证明。我今天在这里还是把我说的投资再说一下。今年前三季度中国境内投资对全球152个国家和地区的4475家境外企业进行直接投资,累积实现非金融类对外直接投资749.6亿美元,同比增长21.6%,好大好大的数字。中国企业走出去,中国产品卖出去,这是谁都知道的真理,一个国家要发展的话,中国包括台湾和香港的话,全球500强已经占了100强。

  中国总理李克强是中国最大的推销员,中国的高铁就是他推销的。俄国普京把油推销出来了,美国奥巴马也是推销员,包括德国的总理都是推销员。领导做的好的话,必须把企业推出去。推出去的时候,我自己一个星期在美国探讨中美投资协定的时候,我发现几个问题必须理清楚,理清楚以后就发现,我们对国外投资会有更清楚的途径。

  什么理清楚呢?目前国际形势发生很大的变化,美国有一个很著名的经济学家,他也是政治学家。他说世界已经进入二战以后第二次第一经济发展的第二次循环。为什么这么说呢?1945年代表了美国从超级大国变化了独立的超级大国,这个阶段标志着单独的世界大国存在,而且整个地缘经济完全是按照美国的思维方法在行走。08年以后,其实也可以往前推,如果松懈一点的话,02年以后,中国参加了世贸协定以后,世界地缘政治发生了重大的变化,从而产生了重大的经济变化。

  我提出了我的观点,我做两个讲解。其中我就讲到经济和政治的发展的关系越来越密切,这已经成为一个地缘政治发展的非常显著的标志。过去中国和日本发生政治问题的时候,经常说的就是政经必须分开,这次中国和日本发生问题的时候,中国的态度很明确,政治和经济是不能分开的,这是非常现实的问题。包括中国和俄国的关系,包括中国和美国的关系,政治和经济的关系越来越加深。研究经济学的话离研究政治学走不远。

  第二区域合作和专项合作已经成为气候。最近发展的中美的协定和TPP,美国BIT,所有这些东西和中国提出的东南亚合作,要不就是地域合作,要不然就是专项合作。合作是以经济开头,以政治收尾。

  第三整个全球既得利益和新发展国家间的合作与对抗日益加强。这倒不是哪一个国家和个人想要搞对抗。但是新的国家要发展,既有利益的所得,他们的关系不是靠嘴上说就可以解决问题,而是要在地缘政治上有非常明显的体现。所以中国投资走出去要把基本的问题看清楚,如何在参与单边合作,三边合作,多边合作的政治和经济关系,如何利用既得利益和新兴国家之间的合作和对抗关系发展中国走出去,企业在国外进行投资的环境。

  中国企业必须做强,不做强的话中国企业是没有前途的。中国企业不做强,脖子被别人卡,你就是死路一条。所以在这种情况下,我提出中国企业必须有三个学会,第一必须学会创新。到目前为止中国企业跟的很紧,你要做老师的话必须先做学生,把学生做好的话,做老师才有资本。学生总得学,不学不行,但是中国已经到了必须要新的地步。

  按照我对整个全球经济非常浅薄的认识,我们企业发展过程中,得到一个非常正确的一个观点,创新才能创造时间和空间的独占优势。很多时候,国家很反对垄断,其实创新本身可以创造一个短期的,而且在特定环境中的一个垄断。这个垄断既不违法,也给企业带来无穷的利润,所以中国企业必须学会创新。

  第二中国企业必须学会渗透。很多时候我们企业出去就搞独占,百分之百的独资,或者百分之五十以上的控股。其实很多时候学会互相渗透的话,因为既有既得利益,又有新兴国家发展的冲突和合作。因为第二次地缘政治的变化,其中有一个非常重要的标志,任何一个大国,不再是任何其他国家的专属国,这点是非常现实的课题。

  过去日本和美国的关系,更多程度上,日本是附属美国的关系,美国和英国的关系,英国更多附属美国,你仔细看现在的话,包括50年代刚开始的时候,中国和苏联的关系,和很多国家的关系,都有一个附属的关系。但是这次地缘政治的发展,给我们提了新的课题,专属不再是问题,更多的国家更多的是自己独立为本国利益争取最大的利益的过程。

  第三中国企业要出去,要学会联合,要学会尊重。今天网上有一个消息,我们有几位同胞在泰国非南京的飞机上把开水浇到泰国服务员身上。这个事情引起轩然大波,我看了一下,数了一下90%以上的评论都说中国这几个人是为中国人丢脸,这是极致的丢脸。但是中国很多企业走出去的时候,如何在国外投资,如何学会尊重,如何学会联合的话,这是很大的学问。我们刚刚起步,很多事情不一定做的很完善,但是学会起步,走好第一步的话。有一个寓言,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我想中国企业走出去,有成功的开端是非常了不得的事。

  姜波:下面请阮总。

  阮积祥:大家好,我们今天台上5位,都是5位不同的身份,台下在座的,我的朋友最多,因为我是民营企业家朋友,我们每个人的角度不一样,因为身份不一样。我们今天讲中国制造业未来的出路在哪里?我想通过我们企业过去6年经历给大家谈谈。首先我介绍一下我们公司,杰克控股集团,我们下属专著工业缝纫机的制造企业,是杰克缝纫机,它是目前缝纫机行业里面最大的企业。

  可能大家对工业缝纫机不了解,但是大家每天都穿衣服,每年买的衣服最多,衣食住行,衣排在第一位,我们跟民生是息息相关的。我的客户是来自全球的服装厂。我们目前在100多个国家都有销售。我们在这个领域里面,不但我们营业额做到全球第一,我们技术专业申请量连续三年位列三年。我们这个领域的专利发明就200多项。这是我们公司的简单的情况。

  下面我通过四点给大家讲讲我们这几年的转型,是如何发展的。我认为大家都知道制造业非常辛苦,大家都不愿意干制造业。特别是我们民营企业做了这么多年,08年金融危机之后很多企业都倒闭了,这两年更加多,我们媒体当然不这么报道了,当地政府都在救。我始终感觉,拿浙江的民营企业,拿中国的民营企业来讲,为什么很多民营企业发展大了以后,就容易倒闭呢?更多得救是多元化。

  像我们企业虽然没有倒下去,我觉得就是专注这个领域一直专注去做。我们专注工业缝纫机领域,一直在深挖。因为制造业辛苦,大家都愿意搞别的行业,其实进入别的行业以后还是不行,最后资金流对掉以后,企业最后救不回来了。我们专注这个领域去做以后,我觉得越做越深,越做越透以后。其实从我们公司这些年的发展,不是这个行业越做越深,这个行业的品类做的都越来越细,我们做的越来越专。我认为第一个方面就是战略思考的问题。什么样的战略思考决定制造业本身的发展。

  第二点如何引进和如何走出去的战略。09年,我们就收购了德国一家企业。因为我们觉得德国制造业的发展光靠自己是不行的,我们必须向德国、欧洲这些国家看齐。其实陈总提的非常重要,09年收购的时候,我们06年就开始准备收购,包括日本、欧洲的企业,收购了很多但是都失败。现在我们来讲中国越来越崛起了,10年以前搞收购是很难的。6、7年以前收购成功的也不是很多。我们收购的时候,当地国家对我们还是有看法的,价格高一点还是不能收购过来,会被当地的企业干掉。通过几年下来以后我们就有经验了。后来我们觉得这样收购不行,以后收购就不一样了。收购的时候,有人跟我们竞争,我们就跟他们搞联合。这轮的收购,当时我这家企业5年以前,当了5年的总经理,自己创业的这家,这家行业同样的公司,类似的公司,现在这个公司要破产了,就想收购。

  我跟他联合,我有资金,他对这个公司很了解,我们收购以后,第一个月就盈利了。第二这个公司收购以后,在欧洲人是最大的问题,他知道破产的公司,我们可以选择,他是最好的人才,他当了5年的总经理,这就是联合的思维。

  我跟很多朋友交流的时候,去年中央党校请我讲我们的案例的时候,我觉得这是非常重要的思维,我们往外走出去的时候,跟别人竞争,如何走向联合,又能找到非常好的合作伙伴。第二收购过程中,因为它是小公司,我们先注资,然后再收购破产公司,注册的资金只有50多万欧元,因为我是控股,我只注入30多万欧元,其他的都是借给这家公司,风险控制的非常好。我觉得这是非常经典的案例。

  第三点,现在这个公司就一个人,就一个财务,总经理都是一个人。我觉得走到外面以后,要让信任的方式,让别人经营。其实在中国经营企业也是一样的,你不能什么都是自己干。我们到今天为止,我们中国自己这几家公司,法定代表人都是他们让自己干,越信任他们干的越好,我们老板瞎着眼睛,他们盯着自己的事。这是我自己经营企业的感觉。

  我们比较早的走出去以后,把一流的技术吸引到中国来。为什么这家企业破产你就可以搞好呢?它的技术确实非常好,德国企业搞坏了也有一个问题,他们战略不清楚。客户思维、产品思维更加聚焦。他们公司做的领域太多了,我们聚焦一个品类做的很好。不能贪心,我们能不能克服贪婪的欲望,欲望是最主要的战略思维。我们在这个行业能不能聚焦这个品类上是很重要的。我们传统的制造业,如果从战略上面去做,也应该单一的品类去讲。因为欧洲企业国际化程度不高,我们跟他们结合起来,使我们自身的技术快速发展。

  第三点传统的制造业向未来制造业发展,必须加大投入。我们08年走出去以后,有好的技术平台,我们现在在全球建了6个研究院,我们投入了大量的研发人员。特别是德国这种平台,整个德国的研发技术平台,远远高于我们一两倍的概念。我们要在这各行业唯一一个做迭代开发,互联网思维和传统的思维是一样的概念,就是聚焦品类,迭代思维。苹果做到Iphone6,一代一代的去做。我们互联网就是快速迭代,我们工业领域,不要太快速的迭代,一两年迭代一下,苹果也是一年迭代一次。中国大部分的企业都知道营销推动走向研发推动。

  过去6年时间里,我们企业有平均35%的增长,利润有50-60%的增长。我们传统制造业做到13%的净利润。我们再通过3、5年做到20%的净利润。你说传统制造业不好做吗?我认为也好做。

  第四点我们要学会拥抱互联网。我自己在这方面投入更多的就是如何O2O。互联网思维,就是客户思维,产品思维。我们要有战略思维,我们不但在一个领域里面聚焦某一两个品类,也要定位的发展。不是这个产品品类什么客户都要做老年的客户也要做,小孩客户也要做,有钱的客户也要做,没钱的客户也要做,哪个客户是你要做的这就是客户思维。雷军[微博]讲从群众中来,从群众中去。我们聚焦以后就发现客户想不到的东西。我们如何创造客户的需求,这就是我们迭代的成功。

  我理解互联网思维,没有太大的概念,但是如果我们把互联网工具用好以后,我们B2B行业,很多行业做到C2B,把工具有效的结合起来,我们都可以去探讨。我们一看到互联网好,我们就搞互联网,这不是我们的强项,不能这样玩,把工具很好的引入到我们工业里面。这四点是我们如何推动从中国制造走向创造,不一样的增长。

  姜波:下面请王教授。

  王志乐:前三位都是直接搞企业的,我是研究企业的。我是商务部研究院做跨国公司研究的。现在我们有一个跨国公司研究所就叫新世纪跨国公司研究所。我主要讲一个观点,大家都在讲互联网思维,我觉得非常好,互联网思维对企业,包括对制造业都会有很大的影响,但是我想强调另一个思维,就是全球化思维。

  我在国外跑了5家企业,我们要研究中国的跨国公司,过去我们研究走进来的,最近我们调查走出去的企业。其中一个是吉利,我们到瑞典总部看沃尔沃公司和吉利的合作,还有一个跟阮总是同行的就是上工深贝,收购了德国两个著名的公司,是世界高端工业缝纫机的隐性冠军,还有一个百福(音译)。还有一个中国中联重工收购了意大利混凝土工作,还有中国北京机床厂收购德国科宝公司(音译)大家都认为中国公司在海外不成功。但是我跑的这几家公司,干的相当漂亮。

  他们漂亮在什么地方?他们成功的把自己的国内企业融入了全球价值链。而且在融入全球价值链的过程中,打造了自己的全球价值链。在全球价值链里面得到了提升。比如说就拿咱们的汽车行业搞了这么多年,但是吉利这个路子很成功,它收购沃尔沃以后地虽然沃尔沃不是最前沿的品牌,但是现在起码属于二流里面很好的牌子了。收购以后,带动吉利的不光是技术上的进步,连合规性也推动吉利发展。

  现在吉利建立了一个合规的文化体系。像这方面,我觉得这个公司,在全球汽车产业链里面的地位大大提高了。阮总的同行上工深贝(音译)原来的本土企业差不多要不行了,但是收购德国两家公司掌握了最前沿的工业缝纫机的技术。像好多女士用的各种各样的奢侈品的包,都得用那个机器,还有宝马[微博]、奔驰的座椅得需要那个机器,现在他们掌握这个东西,而且海外部分超过了国内。

  所以我觉得,通过这种全球化的路子,在融入全球价值链的过程中,打造自己的全球价值链,从而在全球价值链里面得到提升。我觉得这个是值得咱们认真总结和借鉴的。

  大家都注意到最近召开的APEC、G20会议,中国最高领导在这两个会上都特别强调,要构建互利共赢的全球价值链。APEC会专门有一个附件,制定了一个推动全球价值链发展的蓝图。在G20会议上,习总书记强调,我们要做全球自由贸易的旗手,构建互利共赢的全球价值链。我觉得这个问题没有引起我们足够的关注,但是我刚才提到的中国企业成功的案例,恰恰是按这个路子走的。

  为什么全球价值链现在突然冒出来成为大家关注的问题呢?实际上按我们的研究,我们认为实际上在上世纪80年代中期,美国有一个学者就提出来企业的价值链。他认为企业的竞争不是点对点一个环节的竞争,而是整个价值链条的竞争。但是他提出以后,世界经济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出现了全球市场。出现全球市场以后,这些跨国公司就出现了巨大的调整,把战略从跨国经营便成了全球经营。在全球经营过程中,把企业价值链延伸到全球,形成了一个一个企业的全球价值链。然后各个同行的企业在一起干,最后又出现了一个产品的全球价值链。甚至最后导致出现全球价值的网络系统。

  这个价值链出现以后,会把全球最好的资源吸纳整合到自己的价值链里来。所以就大大提高了这些企业的竞争力。而且他们就建立了自己在全球价值链中的高端的地位。因为我们注意到,几乎每一个产业的价值链里面都有几个龙头企业,是这个价值链的组织者,或者叫带动者。跟这个相比,我们中国的企业在全球价值链里面,像我提到的这样的公司太少了。他们通过跨国经营,通过海外并购,融入全球价值链的过程中,打造了自己的全球价值链,这样的企业太少了。之后会出现什么局面呢?我们在全球价值链的地位比较低。

  比如说我最近做过一个研究,全球财富500大公司,每次发布的时候,都请我发表一个评论,先把资料寄给我,让我发表今年的500大。今年500大有非常突破的问题,中国在500大中地位大大提升了。如果加上台湾、香港的企业,中国一共有100家企业进入世界500大,美国128家,日本只有57家,原来日本老二,现在咱们是100家。100家里面,咱们本土大陆的企业91家,不算台湾、香港。91家平均利润只有美国128家平均利润的一半。这里面还有一个畸形现象,中国91家里面有11家银行。11家银行很厉害,11家银行利润占了91家中国企业的61%。把银行利润抛掉,把美国8家利润抛掉。中国剩下的实体经济的利润只有美国的四分之一了。

  后来我一个一个行业对照发现,几乎每一个行业是这样的,美国是上游,我们是下游,美国企业在全球价值链的顶端,我们在低端。中国制造的未来,真想有中国制造的未来,真得按照总书记现在提出的构建全球价值链的过程中,我们怎么样提升。所以我的结论就是说,我们应该在全球价值链里边转型升级。

  但是怎么才能做到这一条呢?其实现在有很多问题,第一不少企业,包括有一些官员、学者对中国制造业的地位过于乐观了。以为我们什么都能干,很多产业都是世界老大。从量上来讲,咱们很多产业,500多个重要的工业产品,现在是世界产销最大,但是没有研究我们在全球价值链中是什么样的状态。这个是不能盲目乐观的。由于盲目乐观就会出现另外一个倾向,我自己干就可以了,只要努力往里投钱我就能上来。

  现在出现一种严重的倾向,把中央提出的自主创新和自主品牌很好的概念引向了歪道,把自主创新引导到自己创新,把自主品牌引导到自建品牌。不去真正的自主了,李书福收购沃尔沃,这个品牌也是自主的,因为他说了算,但是咱们不支持这样的品牌,咱们支持自己建的品牌,就是本土品牌,纯粹自己建的品牌才得到支持,创新本来是自主创新,讲的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也是自主创新,我们强调的是自己创新。这样两种错误的导向,导致我们这几年的政策也出现问题了。

  有一些部门出台的政策,排斥外资、排斥开放。我觉得这样的状态特别不适宜,刚才我们讲到的在全球价值链的融合和提升。如果我们真的想创造我们的未来的话,应该按照中央现在提出的全球价值链的概念,我们认真的研究。光强调互联网思维是不够的,还有全球价值链的思维,全球化的思维。你真想搞全球化,就得把现在错误的观点,错误的政策纠正,真正形成一个在全球价值链里的竞争、合作,在这个过程中,我觉得我相信我们中国人的创造力是够的,聪明才智加上肯干、苦干,我觉得就行。

  因为我们前30年恰恰在融入全球价值链中取得了今天的成绩,到了今天这样一个转折点,如果我们过去是被动的融入,我们下面主动融入全球价值链。我想围绕这样一个题目,提出我的建议供参考谢谢。

  姜波:谢谢王教授。王教授讲我们不要赶时髦的互联网思维,更要有全球产业链的思维。首先融入全球产业链,然后打造自己的全球产业链,整合资源,提升自己的地位。四位嘉宾围绕中国制造未来这个主题结合自己的实际,发表了非常有见地的演说,非常精彩、非常深刻、非常通俗,我听了以后非常享受。

  听完了4位嘉宾的演说有很多问题,但是时间的关系,我想问题交给今天参会的朋友。大家有没有什么问题?

  提问:五位嘉宾好,刚才听了演讲很受启发,我有一个小问题,一提到制造业就会想到最近比较火的词工业4.0。今年10月份李克强总理访问德国的时候,签订了中德合作行动纲要,希望在工业4.0方面和德国加强合作。我的问题想请教一下,通俗来讲,什么是工业4.0。这个概念特别高大上,特别的宏观,希望各位通俗给我们解释一下。其次就是为什么我们要和德国加强工业4.0合作?在这个大背景之下对于帮助我国企业更好的升级换代和走出去,会起到哪些帮助?

  王志乐:我在德国考察的时候,也和德国的企业做过一些沟通。如果没理解错的话,我简单讲就是传统工业制造智能化,和智能化结合。为什么中国政府对这个感兴趣?因为中国政府推动工业化和信息化结合。这个结合的智能化,我觉得德国公司在这方面确实做的很好。而且他们非常专注,他们在传统制造业上,值得中国人学。咱们自己,有的时候对自己估计有点偏高,现在大家都觉得我们什么都行。当年邓小平说对外开放,他首先发现我们不行,我们比人家晚了30年,才推动了中国的开放。那么下一段,包括4.0在内,这么多新东西,我们应该看到我们还不行,我们还不够,虽然我们进步很大。

  你把传统的制造和智能化结合,这里面可以把原来的各种要素的结合更加的科学,更加的合理,特别是把制造和消费直接挂钩。有的人甚至于认为这种智能化发展,可能把互联网企业或者互联网金融破坏掉。我觉得这个事,因为现在面挺宽的,要想用几句话说清楚也不容易。我觉得我们可以把德国在这个领域的发展,看成是我们中国企业学习的榜样。

  这次金融危机之后,德国最早走出来,很大的原因,就是因为制造业强,而是迅速的和现代的技术和互联网结合了。简单的说我是这样理解德国工业4.0的。

  阮积祥:现在你坐在家里,以后你想买服装,现在是淘宝点,买来的服装不见得好,你现在把身体、形象投到设备上面来,全球很多设计师在互联网上帮你设计,你也可以自己找,这家工厂给你做,这家工厂可以提供设计。一对一,个性化的。你有一帮朋友,你的服装穿在你身上,这帮朋友可以帮你点评。你的朋友认为可以,你就可以买。我们女孩子喜欢逛街买衣服,以后在虚拟世界里面逛街买衣服,4.0就可以干掉淘宝。

  姜波:我看了材料,工业4.0完全实现还需要20年的时间,可能是一个过程。

  提问:各位专家好。我来自于江西,我是做传统竹子加工行业。以前我们做的很多产品都是出口到各个国家,现在我们也想要创新。我自己把竹筷做了三个模块,幸福人生,幸福人生是礼盒,新人用的筷子和碗,就是手工陶瓷。筷子是红木镀金的,我们把碗做了一个概念枣子,桂圆。另外一个是幸福财富。再一个就是快乐人生。现在很多礼品都是送竹筷,希望小孩儿生下来到成长,希望天天快乐,年年快乐,快乐伴随一生。还有一个健康人生,我们想打破现有的,本来家用筷子都是买了,一直用到没了。我们现在把它作为像牙刷一样,用个性化的方式。现在人们都注重健康,把它区分开,或者用十二生肖。

  因为我们刚刚转型过来,我想在这块,能够做的更好一些,但是因为我自己必定在这方面思维有限,我希望请阮总回答一下。

  阮积祥:我自己认为中国最传统的东西,也是制造业最传统的动了,全球最可以打下品牌的,比如说中国的黄酒、茶叶,筷子是中国发源的。我第一年给德国员工的圣诞礼物就是一人一个筷子。我推荐你,中国有很好的定位课,你可以找邓得龙(音译),你让他们给你定位,这个产业非常好,在这个品类里专注,完全可以做好,专注以后一双筷子可以卖一千美金。

  提问:五位老师好,第一个问题我提问一下胡总,刚才您讲到机器人减速机,你提到很有希望,我不知道这个怎么理解。您觉得机器人减速机在什么时候投产?未来在秦川机场整个业务版块占到什么样的地位。刚才您提到三个产业链,没有提到机器人减速机的问题。第二个问题希望胡总和陈总都回答一下。上午主会场提到互联网思维和传统产业结合比较多。但是咱们中国制造业未来论坛,可能只有阮总提到互联网思维比较详细。所以我想让胡总跟陈总结合自己企业的实际,谈一下互联网对中国制造业的冲击是什么样的?应对措施是什么样的?

  胡弘:我们秦川做的BX减速机下了很大的工夫。首先我们生产BX减速机的生产线。我们装备了它的生产线,并且为此我们也得到国家专项,就是6条线。同时我们也制造BX减速机,现在我们是小批量生产。按照每个月,年底月产500。到明年这时候,希望月产到5000,我们是这样的步骤。

  陈锦亚:现在有一句名言,销售不搞互联网死的快,搞了互联网以后到时候也要死。我个人不同意这个讲法,我个人认为所谓互联网思维,对我们这些企业来说就是两句话。第一句话怎么利用网络,把你的信息最快的传输出去,把你的企业和其他企业变得不一样。

  第二句更重要的,互联网思维对我们这些老企业,像美铝120年的企业,又是行业领头搞铝工业的。一开始认为互联网跟我们没有有关,现在觉得太有关了,互联网思维就是必须赶到前头,你才能活下去。

  提问:我是广州过来的,我是做雨伞加工的。大家都在讲我们低端的工厂加工制造,要向创新制造转型。有没有那么大的市场,大家都去创新了。我们行业聚在一起就讲创新,大家的思路差不多?第二海外固定的采购,他们已经形成了低端的采购,我们是不是要放弃掉,给印度和越南那些国家。第三是否等到全球工人工资水平差不多的时候,我们中国制造又有机会呢?

  阮积祥:我觉得你的理解是负面的,富士康也是做创新的,用机器人减掉100万中国劳动大军。我们全球的人口出生数额零点几的增长,全球过去10年GDP增长4.6,消费增长跨越我们人口增长,现在人不能维持我们现在的增长。到了孟加拉、非洲也是这样的情况。

  陈锦亚:上世纪最初的开始,曾经发生过很有意思的事,工人把机器给砸了。他说机器抢了我的饭碗。互联网不会抢你的饭碗,互联网做的是相反的事情,所谓4.0也好,第三次工业革命也好,从我个人理解,更多的是概念。但是如果放在实处的话,互联网也好,智能化也好,最后它使你生活更美好,使你更容易,使你的产品和其他的竞争者不一样,使用者使用你的产品更方便。只有更好,没有最好,互联网不会把我们拿掉,只会让我们未来更美好。互联网可以被其他东西代替,但是4.0的话,今天是互联网,刚才你提问题的时候,我当时心里在想20年后,我们今天再说4.0的时候,谁都会笑我们今天回答的这个问题。

  姜波:因为时间关系,中间有茶歇,下面还有尖峰,我们这个分论坛就到这里,谢谢大家!

文章关键词: 企业领袖年会企业领袖中国企业家

分享到:
收藏  |  保存  |  打印  |  关闭

已收藏!

您可通过新浪首页(www.sina.com.cn)顶部 “我的收藏”, 查看所有收藏过的文章。

知道了

0
猜你喜欢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

收藏成功 查看我的收藏
  • 新闻中将:朝鲜若崩溃中国救不了不必为朝打仗
  • 体育NBA-湖人灭马刺连胜 詹皇41分骑士连败
  • 娱乐揭《一步之遥》过审记 姜文发声:上菜咯
  • 财经京石高速重建再获22年收费权 免费仅40天
  • 科技发烧Ke|阳光动力2号环球飞行大揭秘
  • 博客实拍普吉岛红灯区 2014最火博客盘点
  • 读书优劣悬殊:抗美援朝敌我装备差距有多大
  • 教育温州警花学霸撞脸高圆圆网络爆红(图)
  • 谢百三:中国资本市场依然强劲
  • 慕容小散:吴晓波 您为什么不炒股呢
  • 管清友:点评经济数据 等待政策暖风
  • 郎咸平:中国改革必然遭遇的五大阻力
  • 刘光宇:最值钱的土地将最不值钱?
  • 朱大鸣:油价暴跌救了中国经济一命
  • 余丰慧:这轮牛市风险将大于2007年
  • 如松:10家坏账银行又该找央妈了
  • 陈思进:人民币暴跌了吗?
  • 叶檀:央妈偶尔忙 中国经济才正常